顶点笔趣阁 dingdianbiquge.com,异墓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听倪三爷说要再进地宫,耿爷脸上的表情立刻有了变化,他张大了嘴,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半晌才问:“什么?再进地宫?你忘了那段惨痛的经历了?我说三爷,你都一把年纪了,又不差钱,为什么还要往鬼门关里钻呢?”
倪三爷长叹一声:“唉,那些事情我怎会忘记呢?但是,为了帮判官兄弟解除他家族的毒咒,更为了他的后人不为诅咒所害,我倪三也只能厚着脸请兄弟你帮忙了。”说罢,有意无意看了安莫言一眼。
耿爷明白倪三爷话里和眼神里所包含的意思,他深吸了一口气,下了决心似的说:“别的不说,就冲咱们跟判官兄弟的感情,耿某就算舍了老命也要陪三爷进这地宫。”
他这话说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听得在场的人都为之鼓起掌来。
掌声过后,耿爷站直了身子,严肃地对众人说:“搬山倒斗入墓摸金始终是见不得光的手段;如果,这次不是去帮判官兄弟,我也绝不会重操旧业。在这里,也劝告各位,尽量远离这个行当。世上来钱的活很多,无需走这条不光明磊落的道。”说着,话锋一转,“既然,今天大家是奔着帮判官兄弟的忙来的,那咱们就是正义之师,干的是光明磊落之事,跟搬山客的盗墓掘坟行径有本质的区别。这样的事尽管可以去做,但也要注意安全。下面,我就说说当年我和白无常三爷,判官兄弟还有牛魔妹一起搬山倒斗的事情。大家可千万听仔细了,这对本次进地宫有很大的帮助。”
接下来,黑无常耿爷便讲起几十年前的盗墓经历。他说得详尽,但先后次序有点混乱,后来,周文将他的讲述进行了梳理,一段惊心动魄的往事便跃然眼前。
1980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河南各地大批人马南下求发展,外出务工成了当时的潮流。按理说,大好的挣钱机会就在眼前,人们应该争先恐后飞奔着去铺满金子的大城市不是嘛;然而,在穷乡僻壤伊河两岸生存的人却很少有人南下打工;因为,这里隐藏着很多有钱的主;尽管,这些人的富有在当时还没显露出来,但是,他们手里藏着的一些东西,注定将来会过上富足安康的好日子;这些东西,行内人称之为冥器。
判官,一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由于历史原因,70年代响应国家上山下乡的号召,在伊河边一个小村子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在这里,这个原本文质彬彬的知识分子臭老九,日积月累,练就了一副铁打的身板和超常的胆略。他之所以能脱胎换骨变得坚强,与魏村的特殊地理环境有关。
魏村,外表来看是个贫瘠的小村落,但村附近的黄土地下却有着数量可观的古墓群,判官不怕死的胆略,就是在入墓跟死人骨头打交道的过程中磨练出来的。从70年代下乡,到80年接到返城通知,前后几年时间里,他都是在这片鸟不拉屎的土地上劳作,同样,在鸟更不拉屎的古墓里磨练他的意志,所以,他在面对危险甚至死亡威胁时都会表现得超常镇定。正是他遇事不惊的胆识,让他无数次从绝境中安全脱身。一次次历险,一次次脱困,一次次触摸那些穿越历史的冥器,使他对搬山摸金这个见不得光的行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在接到返城通知后,他匆匆赶回南京办了户口迁移,又迅速回到了这块对他来说已产生感情的热土上。他知道,他的将来已经与伊河,以及伊河两岸的田野、树木,还有村子里的茅草屋牢牢绑在一起了。
某个秋天的下午,从伊河袭来的凉风卷起少许黄土,空气因此变得浑浊。那时候的人们还没有“空气质量”的概念,呼吸悬浮物已经成了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伊河岸边,有几个忙碌的身影,这些人正在探测一条百来米的土峦。
为首的判官从地里拔出探铲,指着铲子头上的碎土对其余人说:“兄弟们,你们瞧,这样土层结构说明了什么?”
几人围拢过来。耿义从铲子上头取下一块土捏碎,看了看又闻了闻,有些兴奋地说:“应该是夯土层。乖乖,深达八米,看样子,这老坟的规模不小呀。”
观察了一下地形后,倪三分析:“这地方应该是条土龙,墓主人的身份可能不一般。”
耿义的弟弟耿直尽管以前进过几次古墓,但对古墓的了解却不多,听倪三说这里是土龙,还说墓主人不一般,就来了兴趣,问:“三哥,什么是土龙啊?”
倪三解释:“古人的丧葬习俗很有讲... -->>
听倪三爷说要再进地宫,耿爷脸上的表情立刻有了变化,他张大了嘴,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半晌才问:“什么?再进地宫?你忘了那段惨痛的经历了?我说三爷,你都一把年纪了,又不差钱,为什么还要往鬼门关里钻呢?”
倪三爷长叹一声:“唉,那些事情我怎会忘记呢?但是,为了帮判官兄弟解除他家族的毒咒,更为了他的后人不为诅咒所害,我倪三也只能厚着脸请兄弟你帮忙了。”说罢,有意无意看了安莫言一眼。
耿爷明白倪三爷话里和眼神里所包含的意思,他深吸了一口气,下了决心似的说:“别的不说,就冲咱们跟判官兄弟的感情,耿某就算舍了老命也要陪三爷进这地宫。”
他这话说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听得在场的人都为之鼓起掌来。
掌声过后,耿爷站直了身子,严肃地对众人说:“搬山倒斗入墓摸金始终是见不得光的手段;如果,这次不是去帮判官兄弟,我也绝不会重操旧业。在这里,也劝告各位,尽量远离这个行当。世上来钱的活很多,无需走这条不光明磊落的道。”说着,话锋一转,“既然,今天大家是奔着帮判官兄弟的忙来的,那咱们就是正义之师,干的是光明磊落之事,跟搬山客的盗墓掘坟行径有本质的区别。这样的事尽管可以去做,但也要注意安全。下面,我就说说当年我和白无常三爷,判官兄弟还有牛魔妹一起搬山倒斗的事情。大家可千万听仔细了,这对本次进地宫有很大的帮助。”
接下来,黑无常耿爷便讲起几十年前的盗墓经历。他说得详尽,但先后次序有点混乱,后来,周文将他的讲述进行了梳理,一段惊心动魄的往事便跃然眼前。
1980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河南各地大批人马南下求发展,外出务工成了当时的潮流。按理说,大好的挣钱机会就在眼前,人们应该争先恐后飞奔着去铺满金子的大城市不是嘛;然而,在穷乡僻壤伊河两岸生存的人却很少有人南下打工;因为,这里隐藏着很多有钱的主;尽管,这些人的富有在当时还没显露出来,但是,他们手里藏着的一些东西,注定将来会过上富足安康的好日子;这些东西,行内人称之为冥器。
判官,一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由于历史原因,70年代响应国家上山下乡的号召,在伊河边一个小村子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在这里,这个原本文质彬彬的知识分子臭老九,日积月累,练就了一副铁打的身板和超常的胆略。他之所以能脱胎换骨变得坚强,与魏村的特殊地理环境有关。
魏村,外表来看是个贫瘠的小村落,但村附近的黄土地下却有着数量可观的古墓群,判官不怕死的胆略,就是在入墓跟死人骨头打交道的过程中磨练出来的。从70年代下乡,到80年接到返城通知,前后几年时间里,他都是在这片鸟不拉屎的土地上劳作,同样,在鸟更不拉屎的古墓里磨练他的意志,所以,他在面对危险甚至死亡威胁时都会表现得超常镇定。正是他遇事不惊的胆识,让他无数次从绝境中安全脱身。一次次历险,一次次脱困,一次次触摸那些穿越历史的冥器,使他对搬山摸金这个见不得光的行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在接到返城通知后,他匆匆赶回南京办了户口迁移,又迅速回到了这块对他来说已产生感情的热土上。他知道,他的将来已经与伊河,以及伊河两岸的田野、树木,还有村子里的茅草屋牢牢绑在一起了。
某个秋天的下午,从伊河袭来的凉风卷起少许黄土,空气因此变得浑浊。那时候的人们还没有“空气质量”的概念,呼吸悬浮物已经成了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伊河岸边,有几个忙碌的身影,这些人正在探测一条百来米的土峦。
为首的判官从地里拔出探铲,指着铲子头上的碎土对其余人说:“兄弟们,你们瞧,这样土层结构说明了什么?”
几人围拢过来。耿义从铲子上头取下一块土捏碎,看了看又闻了闻,有些兴奋地说:“应该是夯土层。乖乖,深达八米,看样子,这老坟的规模不小呀。”
观察了一下地形后,倪三分析:“这地方应该是条土龙,墓主人的身份可能不一般。”
耿义的弟弟耿直尽管以前进过几次古墓,但对古墓的了解却不多,听倪三说这里是土龙,还说墓主人不一般,就来了兴趣,问:“三哥,什么是土龙啊?”
倪三解释:“古人的丧葬习俗很有讲...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