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dingdianbiquge.com,超级工业帝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京师里这几日早就传开了一事,据说内阁侍读学士裴维侒奏报《官军任意抢掠请惩办由》的折子让光绪皇帝大为震怒,这种底层军队**透顶的情况,其实早非第一次有人奏报朝廷,不过,这确实是第一次被送到光绪皇帝的面前,当然,这种能耐,朝堂上也就有几人能够做到。.org
内阁侍读学士裴维侒在折子中真真切切的写出了他去年到地方上巡视时看到的军队真实面目:
“……窃臣维行军以严纪律为先,荒岁以恤流离为急。比值军书旁午,官吏遇事或力不能办,或兼顾弗遑,所在多有……臣之所闻实有最甚者,此次官军任意饱掠沿途并带所抢妇女,营官视若故常,虽有控告,地方官不敢过问,迄于拔队随处留遗至数百人之多,军纪荡然,其情惨甚……”
这位二榜头名进士出身的官员直言了如今军纪管制上的巨大问题,军纪管理完全由营官、将领来处置,如果这些军中将官对此放任,那就意味着士兵可以任意妄为,而地方官员虽然有捕贼缉盗的职责,却根本管不到这些军队士兵。
他去年路过山东、山西、湖广等地,都看到当地练军开拔途中肆意强抢民女,甚至出现一个营的士兵停留地方上数日后,走的时候有上百的民女被遗弃的军营之中的惨象,而地方官对此完全无能为力,小小县令的参劾根本无法动摇这庞大军队体系的陋习!
当然,裴维侒的折子揭开的只是如今朝廷军队军纪**的冰山一角,他这个折子被军机大臣翁同龢披红重办之后,立刻引发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大批的官员纷纷上书揭露军队中的军纪问题、粮饷空额问题、倒卖武器问题……
而这些折子经过翁同龢之手后,其中一部分被送到了勤政的光绪面前,另外一些问题,则被这位有针对性的忽视了,很显然,年轻的皇帝对于自己手中掌握的军事力量那是极度的重视,尤其是现在八旗军成为养老院之后,各地按照西法编练的练军已经成为的国家的主要军事力量。
没想到的是,每年耗费军饷上千万两养的庞大军队,竟然存在如此严重的军纪问题,而翁同龢对此的评价更是彻底,他向小皇帝直言,“练军所费巨额,预期花费如此巨大养着这等无用的军队,不如将银子省下来纳入国库,当年各省督抚不费朝廷银饷都能自筹银两编练能征惯战的勇营,那如今也一样能维系地方平安。”
当然,翁同龢这话只是个幌子,这满清朝廷岂会将好不容易名义上收归朝廷的兵权再轻易下放,现在,虽然淮军依然是国家国防力量的中间,但是,如今可没有正儿八经的淮军说法,那些可都是带着朝廷名义的练军。
翁同龢提那银子的问题,自然是看准了这朝堂上最关切的问题,大清王朝如今年入8000余万两白银,但事实上每年国库支出总是亏空的,如果能从军费中挖出几百万良来,那也是一大笔的结余了,更何况,这一招显然能够狠狠的打击下老对手李鸿章!
不过,翁同龢却很明确一件事情,要想裁撤淮军,目前而言几乎毫无可能性,而他指使下展开都对军队军纪的声讨,显然都在为筹备那军纪营之事做好铺垫。
在京城清流派口诛笔伐之下,保守派的不少官员也加入了声讨李鸿章的队列,这位封疆大吏不得不在三月中旬上表辩解,声称要彻查军队贪渎、军纪案,而且将追究相关将领的罪责,绝不姑息。
李鸿章的这份折子到了中枢后,自然不会被翁同龢留下,他要打击李鸿章,也用不着这种不合规矩的手段,很快折子就被送进宫里,并且也通过其他渠道向慈禧太后进行了报告,毕竟,李中堂可是太后面前始终的红人。
20日,太后那边有懿旨下来了,对于李鸿章上表自是赞赏有加,不过,对于清流提出裁撤部分违纪军队的提案,这位整日琢磨着花钱的太后那也是上了心思,毕竟,裁撤个几万军队,那可就是几十万... -->>
京师里这几日早就传开了一事,据说内阁侍读学士裴维侒奏报《官军任意抢掠请惩办由》的折子让光绪皇帝大为震怒,这种底层军队**透顶的情况,其实早非第一次有人奏报朝廷,不过,这确实是第一次被送到光绪皇帝的面前,当然,这种能耐,朝堂上也就有几人能够做到。.org
内阁侍读学士裴维侒在折子中真真切切的写出了他去年到地方上巡视时看到的军队真实面目:
“……窃臣维行军以严纪律为先,荒岁以恤流离为急。比值军书旁午,官吏遇事或力不能办,或兼顾弗遑,所在多有……臣之所闻实有最甚者,此次官军任意饱掠沿途并带所抢妇女,营官视若故常,虽有控告,地方官不敢过问,迄于拔队随处留遗至数百人之多,军纪荡然,其情惨甚……”
这位二榜头名进士出身的官员直言了如今军纪管制上的巨大问题,军纪管理完全由营官、将领来处置,如果这些军中将官对此放任,那就意味着士兵可以任意妄为,而地方官员虽然有捕贼缉盗的职责,却根本管不到这些军队士兵。
他去年路过山东、山西、湖广等地,都看到当地练军开拔途中肆意强抢民女,甚至出现一个营的士兵停留地方上数日后,走的时候有上百的民女被遗弃的军营之中的惨象,而地方官对此完全无能为力,小小县令的参劾根本无法动摇这庞大军队体系的陋习!
当然,裴维侒的折子揭开的只是如今朝廷军队军纪**的冰山一角,他这个折子被军机大臣翁同龢披红重办之后,立刻引发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大批的官员纷纷上书揭露军队中的军纪问题、粮饷空额问题、倒卖武器问题……
而这些折子经过翁同龢之手后,其中一部分被送到了勤政的光绪面前,另外一些问题,则被这位有针对性的忽视了,很显然,年轻的皇帝对于自己手中掌握的军事力量那是极度的重视,尤其是现在八旗军成为养老院之后,各地按照西法编练的练军已经成为的国家的主要军事力量。
没想到的是,每年耗费军饷上千万两养的庞大军队,竟然存在如此严重的军纪问题,而翁同龢对此的评价更是彻底,他向小皇帝直言,“练军所费巨额,预期花费如此巨大养着这等无用的军队,不如将银子省下来纳入国库,当年各省督抚不费朝廷银饷都能自筹银两编练能征惯战的勇营,那如今也一样能维系地方平安。”
当然,翁同龢这话只是个幌子,这满清朝廷岂会将好不容易名义上收归朝廷的兵权再轻易下放,现在,虽然淮军依然是国家国防力量的中间,但是,如今可没有正儿八经的淮军说法,那些可都是带着朝廷名义的练军。
翁同龢提那银子的问题,自然是看准了这朝堂上最关切的问题,大清王朝如今年入8000余万两白银,但事实上每年国库支出总是亏空的,如果能从军费中挖出几百万良来,那也是一大笔的结余了,更何况,这一招显然能够狠狠的打击下老对手李鸿章!
不过,翁同龢却很明确一件事情,要想裁撤淮军,目前而言几乎毫无可能性,而他指使下展开都对军队军纪的声讨,显然都在为筹备那军纪营之事做好铺垫。
在京城清流派口诛笔伐之下,保守派的不少官员也加入了声讨李鸿章的队列,这位封疆大吏不得不在三月中旬上表辩解,声称要彻查军队贪渎、军纪案,而且将追究相关将领的罪责,绝不姑息。
李鸿章的这份折子到了中枢后,自然不会被翁同龢留下,他要打击李鸿章,也用不着这种不合规矩的手段,很快折子就被送进宫里,并且也通过其他渠道向慈禧太后进行了报告,毕竟,李中堂可是太后面前始终的红人。
20日,太后那边有懿旨下来了,对于李鸿章上表自是赞赏有加,不过,对于清流提出裁撤部分违纪军队的提案,这位整日琢磨着花钱的太后那也是上了心思,毕竟,裁撤个几万军队,那可就是几十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