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顶点笔趣阁 dingdianbiquge.com,一个村庄“被现代化”的背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天气连续维持高温,空气中飘着稻谷灌浆的清香,青碧的稻田上渐渐抹上了一层浅黄。村里的大荷树下,那个打铁的准时支起了炉膛,风箱拉得呼啦啦响。“磨禾镰——打禾镰——”小铁匠在绕村庄吆喝,悠长的声音在村里回响。

    人们纷纷找出收藏了好几个月不用的禾镰,交给小铁匠重新敲打或锉锯,做好准备迎接一个丰收季的到来。

    像镢头一样,每个人都有一把自己手熟的禾镰。七月,稻香飘飘。开镰了,田野里处处闪着禾镰的亮光,人们挥舞着禾镰,身后是那一排排割倒在阳光下曝晒的金色稻子。

    打禾机

    打禾机,也叫禾桶,书面语或许可称为水稻脱粒机。自七十年代以来,我在林溪见过的打禾机有三种,用现在的话也可称为三代。七十年代使用的第一代脱粒机,其实就是一个方形的木桶,一两平方米大小,五六十公分高。为防止谷子外溅,使用时常常还要在木桶三面围起约两米高的竹簟。人们站在打禾机的一面,拿着稻子往桶壁上甩,谷子便哗啦啦地往桶里掉。这种脱粒方式太辛苦,效率也太低。八十年代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一种脚踏式的打禾机出现了。方木桶里多了一个滚轮,滚轮上交错地钉了一排排的铁锥。人们用脚蹬脚踏板,通过一组齿轮带动并加速滚轮飞转,铁锥就将谷子从稻秆上打落下来,连同打落的稻叶掉落到木桶底。每到收割季节,田野里处处是禾桶的轰响,响彻整个村庄,以致多年以后,我还是自然地将这种特殊的声音与丰收联系起来。后来,村里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去了,蹬脚踏板的人越来越少,打禾机改为柴油机驱动,哗啦啦地响,这便是第三代打禾机,脱粒效率也大为提升。

    没有历经稼穑之辛的人,只看到金色的稻浪和山一样堆起的金黄稻谷而讴歌丰收,却不知道这其中还有许多细致而艰辛的劳动。

    前些年,每到稻子收割季节,马路上都会开来一批批水稻收割机。只要舍得花上每亩一百元钱,收割机就会开进田里,刷刷刷地不足一两天功夫,数亩稻子便从收割到脱粒到扬尘一次性全部完成。旧的打禾机多数被束之高搁了。偶尔一两户人家在外打工没及时赶回,收割机已经开到别的村庄去了,打禾机才会重新派上用场,在稻田里吃力地发出当年“扑哧扑哧”的喘气声。

    《天工开物》之《攻稻》中历数了稻子脱粒的几种方式:“凡稻刈获之后,离蒿取粒,束蒿于手而击之者半,取蒿于场而曳牛滚石以取者半。凡束手而击者,受击之物,或用木桶,或用石板。收获之时,雨多霁少,田稻交湿不可登场者,以木桶就田击取,稻干则用石板甚便也。”这些稻谷脱粒的方式,至上世纪末才逐渐有了变化。常听人感慨中国历史之慢,在此,或可见一斑。(附《天工开物》之《湿田击稻图》)

    风车

    林溪有这么个谜语:“像牛不吃草,像车不会跑;刮风不下雨,吃谷又吃米。”这个谜语,说的就是风车。

    林溪的风车与堂吉诃德的风车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说得科学一点,林溪的风车是用来分离谷子与秕谷、米与糠的一种设备,主要原理就是让谷子可以控制地从漏斗中往下漏,在漏下的过程中,用风扇制造风,将秕(没有米粒的空谷子)从谷子中吹开,使穰(饱满的谷子)与秕从不同的口子漏下,最终达到分类、除杂质的目的。

    风车四条腿,与人齐高,确实像一头站着的牛。风车结构稍复杂些,要不是有图片来说明,得费多少篇幅才能说得清楚啊。

    风车的使用历史大概也比较悠久,《天工开物》对风车之用就甚为称道。书中说,“凡去秕,南方尽用风车扇去,北方稻少,用扬法,即以扬麦黍者扬稻,盖不若风车之便也。”同时,书中还特别附了风车使用的图例。

    风车造起来费工时、费木材,对一户农民来说,算是较大的建设工程了。直到九十年代初,父亲才下决定请木匠造了一架,从此结束了与别人家合用风车的历史。每年春节,我们在门口贴上红纸时,都会给安静地站在仓库里的风车也贴上“五谷丰登”或“风调雨顺”几个大字,期待来年有个好的收成。(附《天工开物》之《风车》)

    竹簟

    用竹篾编织成的薄垫,长约二丈,宽约一丈。使用时,展开铺在平地上,用于晾晒各种农产品,如稻谷、花生、棉花等等;不用时卷起来放置,也不占多少地方。

    夏收季节,林溪村前屋后的空地上铺了一块一块的竹簟,竹簟上铺晒着金色的稻谷,远看去就像绿色的草地上打着一个块块金黄的补丁。秋季多晒棉花,阳光下,竹簟上的棉花堆,与天空中飘过的云朵交相辉映,让人觉得有时候是天上的云在飘,有时候又宛若地上的棉花或整个村庄在缓缓移动。

    竹簟一生与阳光为伴,全身吸收了太多的热量,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它沉默地立在墙角,散发着阳光的味道,摸上去是那么温暖和爽朗。

    犁

    犁是所有农具中最古老的一种吧?想想混沌初开的远古先人,面对一块杂草丛生的荒地,首先下地的农具应该就是犁。犁是大地田园的开拓者,是满仓粮食的创造者,是人类向土地致敬的先行者。当锋利的犁头插入泥土时,荒野从此变成了田园,土地从此有了主人,大地从此开始与人们的生命联系起来。

    人离不开土地而活。城里人不懂耕种,但一切吃穿四用都可追溯至农民的耕种;农民耕种依靠的是各式农具,而犁是所有农具的前锋。犁首先将泥土翻松,然后各种农具才能上场,十八般“农”器,精耕细作也好,广种薄收也好,都是在犁翻过的土地上侍弄。没有犁的开拓,哪会有后面的各种耕作呢?说到底,我们每一个人,无论你身居何处,都没有离开那架被时光磨得锃亮的铁犁。

    你一定见过犁那向上挺起的曲辕,它宛如地里劳作的农民面朝黑土背负天空而拱起的脊背,成为土地上最美的背影。一架犁,犁头向下伸进泥土深处的同时,曲辕却没有忘记面向辽远的天空。

    犁其实也是人。林溪村77亩稻田,哪一寸土地没有被犁抚摸过?哪一寸土地没有被林溪一代代农民的双手抚摸过?

    耙

    耙与犁一样,都是挂在牛背后的农具。

    耙与犁,这对古老的兄弟,在农事中并肩劳动密切协作,就像马克思和恩格斯一样,因着共同的事业结下了伟大的友谊。犁翻耕土地,耙将翻耕过的土地铺平、打碎,给种子和庄稼铺一席平坦细腻的温床。耙和犁一起,共同完成了土地翻耕最初的工作,共同创造了一个种子温暖的梦床。耙从新翻的土地上梳过,杂草、树根都滤去了,留下纯粹的泥土,就像经过淘洗的砂金,土地的成色更纯了。

    有犁的地方就有耙。这对身影不离的兄弟,在林溪的田地上来来往往,年复一年。在它们经过的地方,你都会看到一片葱郁的绿色。

    蒙蒙细雨的初春,到林溪来的人常常看到:在因蓄满水而明镜似的稻田间,一个农夫身披蓑衣,手执牛鞭,肩头一头挑着犁,一头挑着耙,在细长的田埂上行走,前头是头老黄牛。(未完待续)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