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dingdianbiquge.com,挽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整顿军法营规之事暂且告一段落后,自领营主的顾柯紧接着又下了一道命令:
“营中士卒,有粗通射术者,出列!营中要募集选拔两百名弓手以备战事,通过本官选拔者,每日伙食中可多配给四两肉食。”
话音落后,两千余士卒面面相觑之下,当即就三百余人试探性地往侧前踏出一步——经过一旬的高强度队列训练,他们在列队时的下意识动作已然符合了顾柯在营规中提出的要求。
这三百余人走到台前重新列队后,顾柯才从侍从手中接过那柄他自己常用的修长角弓。
这柄弓全长四尺五寸,外部并无什么雕漆或金银装饰。
紧绷的硬质弓弦将富有弹性的坚韧弓臂末端向后反曲形成两弯新月。
用一对巨大的水牛角和外敷大筋的拓木弓胎拼接构成的弓臂被保养得很好,弓臂外层紧密包覆的桦木皮看上去给人一种朴实而坚韧的质感。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长而硬的弓梢在挂弦的位置有些磨损痕迹,显然是因为角弓拥有者经常使用它射击而留下的。
这柄角弓具备一种毫无雕饰的朴素气质,第一眼看上去就能让人明白:
它绝非那种王孙公子在畋猎时取出用来向女伎或随从夸耀财力和个人武勇的样子货,而是一名射术高超的箭手精心保养,时刻准备投出长箭用来射杀猎物或敌人的凶器。
持弓的顾柯气势陡然一变,年轻文士的儒雅气质顿时消散,一双丹凤眼向台下投出威严的视线,仿佛正在搜寻着猎物的老练猎手,每一束眼神都可能化作致命的羽箭射穿台下毫无遮蔽的众人。
只这一瞥,这些对箭术有所涉猎的士卒都明白自家主官乃是个射箭的好手,在他面前,箭术的好坏绝非能随意糊弄冒充的。
有些贪图好处的滥竽充数之人此时手心里已经开始冒汗了,对自己贸然出列感到很是后悔,没想到会遇到真正的行家。
一阵短暂但很是令人煎熬的沉默过后,顾柯命令出列的众人按晨跑时的要求排好队列,快步行进随他一同前往新兵营中的射箭场——自建成以来还没有人到那里去练习过射术。
新兵们一开始还对此议论纷纷,觉得这顾少府只是因为好面子才修了这射箭场,但自己却并不会射箭,也不会在军中训练箭术,故而才不许其他人去射箭,没想到竟是用在此时。
顾柯让一众自称有箭术基础的士卒分成十列,彼此间隔约六尺,每列前方都是一组用石灰画成的横线,从脚底到最远端的箭靶处,每横之间用石灰写着“二十步”,“四十步”,“六十步”.......一直到“一百步”的字样。
当然哪怕有士卒因为入营时间尚短,还识不得字,也会有教官观察后高声宣布其射击结果,无需担忧。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新兵营中的教官均是出自徐浦场老亭户家庭中,每人都是净莲社正式社员,根底,素质都有保障,绝不会帮新兵舞弊,欺瞒营主。
更何况在这种集体参与的公开射术训练中当众舞弊,不管对教官还是对士卒,都是一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顾柯拿着弓简单解释了一下当前营中弓箭储备的状况和未来的补充计划:
“本营暂不设马弓手,故考核射术均以步弓为准。
现下营中仅有各式步弓一百余柄,未来数月还会继续采购,向润州请求发给补充弓箭,当下营中弓箭仅用于练习射术,并非本营随大军出征时所有的全部战弓。
诸位尽可放心,到时不会无弓可用,其余军械也如此安排,先练好射术,再论其他。”
这话稍稍打消了一些士卒对军械储备的担忧,毕竟顾柯所募兵马的名号乃是团结兵。
而自安史之乱以来才逐渐出现的团结兵作为地方军事力量的补充,往往最是不受各地长官依仗和重视的部队。
尽管理论上应当由地方配发团结兵所需的装备,但实际执行上团结兵们往往还是如同初唐时的府兵一般自备军械,或者只能领到各州镇军挑选剩下的破烂充作武器。
真上了战场,他们只会遭到装备精良的各镇牙军一面倒的屠杀。
塔读小说ap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小说网站
这些士卒入营一旬以来连真正军械的影子都还没见到,成天除了跑步就是练习队列,或者罚站,练力气。
尽管每日饭菜吃得饱,但始终见不到真家伙也让他们有些隐隐的担忧,如今顾柯解答了这一疑惑,心里也算有了底。
顾少府愿意这么说,应该至少也能弄来一些真实可靠的兵器给他们用,不至于空手上战场。
不一会儿,教官们抱来了六十多柄制式各不相同的弓,从长弓,角弓到梢弓应有尽有,分别摆放在排好队的每列士卒身前,再将一筒竹杆训练用箭摆在了旁边。
顾柯拿起一柄两石四斗力的力弓简单试了试后,随即毫不费力地将弦拉满,弓臂被他健硕的臂膀拉得宛如满月,维持长达六十个呼吸之久,然后才缓缓将绷紧的弓弦放松恢复到未拉开的状态。
如此举重若轻的表现看得一众士卒目瞪口呆,在顾柯将他方才拉开的力弓交予众人轮流测试其弓力时,士卒们的赞叹声和感受到的震撼就更大了:
他们大都是对箭术有些自信才敢主动接受顾柯的挑战应募为弓手,单纯拉开这种力弓对他们中的某些强壮者而言也并非不能做到。
但要如此维持拉满弓的姿态长达六十个呼吸,还要稳定控制弓弦松开而非直接空放,那就不是一般弓手能做到的了。
(原本唐代测试弓力是下弦测力,故而文字记录中的唐宋时代弓力相较于明代后普遍大了一倍有余。
此处顾柯所使用的两石四斗力弓乃是按明代前所通用的下弦测力法测试出的,约合现代的140磅,已经是有所夸张的数据,关于弓弩力量的计算,此后不再说明。)
塔读小说ap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小说网站
可见顾少府不仅在臂力和背力上颇为出众,对于如何发力引弓的技巧也很有造诣,而据说他才刚刚弱冠之龄,气血筋骨还未达到极盛状态,如果再过些年,也许他能开更重的弓也不一定。
当然,战弓与力弓完全是两个评价体系,顾柯用力弓进行展示只是为了比较直观地表现自己长期训练臂力的结果。
真到了实际使用时,他常用的那柄角弓的力量也不过九斗,而在狩猎或者射远时甚至会用四斗力的梢弓。
(唐制下一石米约合53公斤,按下弦测力法测得九斗弓力约合53磅,已经是唐代实战用弓里的重型弓了。)
弓箭并非是弓力越大就越合适,因为人的体力终究是有极限的,能在保证有效杀伤的前提下射出更多的箭才是最佳选择。
所以判断一柄弓是否优秀的标准应当是:
用尽可能更低的弓力射出威力更大的箭。
盲目追求弓力的巨大是不切实际的空谈,长期使用弓力过大的重弓还会严重损害弓手的健康,历来都是兵家大忌。
这就是为什么相较于弓力巨大的单体长弓,使用筋角木复合工艺制作,弓力往往低于长弓的反曲弓才是古代条件下更为先进的弓,因为它对于使用者的体力保存有着更积极的意义。
尽可能保存体力而非浪费体力才是冷兵器时代武器改进的重要方向。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具体到使用的箭支类型那又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这里暂且按下不表,只需要知道,顾柯所用的九斗角弓搭配的箭支重量一般在一... -->>
整顿军法营规之事暂且告一段落后,自领营主的顾柯紧接着又下了一道命令:
“营中士卒,有粗通射术者,出列!营中要募集选拔两百名弓手以备战事,通过本官选拔者,每日伙食中可多配给四两肉食。”
话音落后,两千余士卒面面相觑之下,当即就三百余人试探性地往侧前踏出一步——经过一旬的高强度队列训练,他们在列队时的下意识动作已然符合了顾柯在营规中提出的要求。
这三百余人走到台前重新列队后,顾柯才从侍从手中接过那柄他自己常用的修长角弓。
这柄弓全长四尺五寸,外部并无什么雕漆或金银装饰。
紧绷的硬质弓弦将富有弹性的坚韧弓臂末端向后反曲形成两弯新月。
用一对巨大的水牛角和外敷大筋的拓木弓胎拼接构成的弓臂被保养得很好,弓臂外层紧密包覆的桦木皮看上去给人一种朴实而坚韧的质感。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长而硬的弓梢在挂弦的位置有些磨损痕迹,显然是因为角弓拥有者经常使用它射击而留下的。
这柄角弓具备一种毫无雕饰的朴素气质,第一眼看上去就能让人明白:
它绝非那种王孙公子在畋猎时取出用来向女伎或随从夸耀财力和个人武勇的样子货,而是一名射术高超的箭手精心保养,时刻准备投出长箭用来射杀猎物或敌人的凶器。
持弓的顾柯气势陡然一变,年轻文士的儒雅气质顿时消散,一双丹凤眼向台下投出威严的视线,仿佛正在搜寻着猎物的老练猎手,每一束眼神都可能化作致命的羽箭射穿台下毫无遮蔽的众人。
只这一瞥,这些对箭术有所涉猎的士卒都明白自家主官乃是个射箭的好手,在他面前,箭术的好坏绝非能随意糊弄冒充的。
有些贪图好处的滥竽充数之人此时手心里已经开始冒汗了,对自己贸然出列感到很是后悔,没想到会遇到真正的行家。
一阵短暂但很是令人煎熬的沉默过后,顾柯命令出列的众人按晨跑时的要求排好队列,快步行进随他一同前往新兵营中的射箭场——自建成以来还没有人到那里去练习过射术。
新兵们一开始还对此议论纷纷,觉得这顾少府只是因为好面子才修了这射箭场,但自己却并不会射箭,也不会在军中训练箭术,故而才不许其他人去射箭,没想到竟是用在此时。
顾柯让一众自称有箭术基础的士卒分成十列,彼此间隔约六尺,每列前方都是一组用石灰画成的横线,从脚底到最远端的箭靶处,每横之间用石灰写着“二十步”,“四十步”,“六十步”.......一直到“一百步”的字样。
当然哪怕有士卒因为入营时间尚短,还识不得字,也会有教官观察后高声宣布其射击结果,无需担忧。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新兵营中的教官均是出自徐浦场老亭户家庭中,每人都是净莲社正式社员,根底,素质都有保障,绝不会帮新兵舞弊,欺瞒营主。
更何况在这种集体参与的公开射术训练中当众舞弊,不管对教官还是对士卒,都是一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顾柯拿着弓简单解释了一下当前营中弓箭储备的状况和未来的补充计划:
“本营暂不设马弓手,故考核射术均以步弓为准。
现下营中仅有各式步弓一百余柄,未来数月还会继续采购,向润州请求发给补充弓箭,当下营中弓箭仅用于练习射术,并非本营随大军出征时所有的全部战弓。
诸位尽可放心,到时不会无弓可用,其余军械也如此安排,先练好射术,再论其他。”
这话稍稍打消了一些士卒对军械储备的担忧,毕竟顾柯所募兵马的名号乃是团结兵。
而自安史之乱以来才逐渐出现的团结兵作为地方军事力量的补充,往往最是不受各地长官依仗和重视的部队。
尽管理论上应当由地方配发团结兵所需的装备,但实际执行上团结兵们往往还是如同初唐时的府兵一般自备军械,或者只能领到各州镇军挑选剩下的破烂充作武器。
真上了战场,他们只会遭到装备精良的各镇牙军一面倒的屠杀。
塔读小说ap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小说网站
这些士卒入营一旬以来连真正军械的影子都还没见到,成天除了跑步就是练习队列,或者罚站,练力气。
尽管每日饭菜吃得饱,但始终见不到真家伙也让他们有些隐隐的担忧,如今顾柯解答了这一疑惑,心里也算有了底。
顾少府愿意这么说,应该至少也能弄来一些真实可靠的兵器给他们用,不至于空手上战场。
不一会儿,教官们抱来了六十多柄制式各不相同的弓,从长弓,角弓到梢弓应有尽有,分别摆放在排好队的每列士卒身前,再将一筒竹杆训练用箭摆在了旁边。
顾柯拿起一柄两石四斗力的力弓简单试了试后,随即毫不费力地将弦拉满,弓臂被他健硕的臂膀拉得宛如满月,维持长达六十个呼吸之久,然后才缓缓将绷紧的弓弦放松恢复到未拉开的状态。
如此举重若轻的表现看得一众士卒目瞪口呆,在顾柯将他方才拉开的力弓交予众人轮流测试其弓力时,士卒们的赞叹声和感受到的震撼就更大了:
他们大都是对箭术有些自信才敢主动接受顾柯的挑战应募为弓手,单纯拉开这种力弓对他们中的某些强壮者而言也并非不能做到。
但要如此维持拉满弓的姿态长达六十个呼吸,还要稳定控制弓弦松开而非直接空放,那就不是一般弓手能做到的了。
(原本唐代测试弓力是下弦测力,故而文字记录中的唐宋时代弓力相较于明代后普遍大了一倍有余。
此处顾柯所使用的两石四斗力弓乃是按明代前所通用的下弦测力法测试出的,约合现代的140磅,已经是有所夸张的数据,关于弓弩力量的计算,此后不再说明。)
塔读小说ap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小说网站
可见顾少府不仅在臂力和背力上颇为出众,对于如何发力引弓的技巧也很有造诣,而据说他才刚刚弱冠之龄,气血筋骨还未达到极盛状态,如果再过些年,也许他能开更重的弓也不一定。
当然,战弓与力弓完全是两个评价体系,顾柯用力弓进行展示只是为了比较直观地表现自己长期训练臂力的结果。
真到了实际使用时,他常用的那柄角弓的力量也不过九斗,而在狩猎或者射远时甚至会用四斗力的梢弓。
(唐制下一石米约合53公斤,按下弦测力法测得九斗弓力约合53磅,已经是唐代实战用弓里的重型弓了。)
弓箭并非是弓力越大就越合适,因为人的体力终究是有极限的,能在保证有效杀伤的前提下射出更多的箭才是最佳选择。
所以判断一柄弓是否优秀的标准应当是:
用尽可能更低的弓力射出威力更大的箭。
盲目追求弓力的巨大是不切实际的空谈,长期使用弓力过大的重弓还会严重损害弓手的健康,历来都是兵家大忌。
这就是为什么相较于弓力巨大的单体长弓,使用筋角木复合工艺制作,弓力往往低于长弓的反曲弓才是古代条件下更为先进的弓,因为它对于使用者的体力保存有着更积极的意义。
尽可能保存体力而非浪费体力才是冷兵器时代武器改进的重要方向。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具体到使用的箭支类型那又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这里暂且按下不表,只需要知道,顾柯所用的九斗角弓搭配的箭支重量一般在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