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dingdianbiquge.com,皇兄何故造反?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集义殿中,静的针落可闻。
孙太后气的浑身发抖,倒退两步,跌坐在座上,胸前一阵起复,却始终说不出话来。
她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朱祁钰竟然敢就这么直接站出来。
这种事情,哪怕是装个样子,他难道不应该力辞才对吗?
如果说于谦刚刚的那番话,是大不敬!
那么朱祁钰的这番话,如果不看现在的局势,单拎出来瞧,那妥妥的就是逼宫篡位之言。
他竟然敢……
坐在榻上定了定神,孙太后眼中露出一丝凶光。
既然他自己送上门来,那就别怪她手段狠辣了,阴沉着脸色,孙太后一副怒极的样子,连声道。
“好,好,哀家竟未看出,你是这等口蜜腹剑之辈……”
“锦衣卫!”
还未等到底下的锦衣校尉应答,孙太后便见到又有人站了出来。
“太后不可。”
是王直!
这个外朝的百官之首,终于是按捺不住了。
王直脸色沉重,抬头看了一眼怒气冲冲的孙太后,又看了看拜倒在地的朱祁钰和于谦,心中忍不住叹了口气。
何苦来哉!
在他看来,另立新君是势不可挡之事,但是完全没有必要这么急,只需将消息放出去,以郕王如今在朝中的威望,太后娘娘扛不了几天,必然是会同意的。
何必要闹到如此地步!
这些日子,他对朝局洞若观火,但是却不愿过多插手,无非是想要落得个安稳致仕。
毕竟他老人家已经七十岁了,要不是遇上这档子事,早就告老还乡了。
心中叹了口气,身在其位,当谋其政,怎么着也躲不过去啊!
上前一步,王直开口道。
“太后,于谦所言,虽有僭越,却是实情,无论是为了朝局安稳,还是为了将天子救回,另立新君都是最优之策,所谓主少国疑,天下难安,故臣同请太后娘娘,早定大计,嗣立长君!”
说到底,他不可能坐视太后真的将于谦和郕王殿下下狱。
王直只是不愿在这等年纪沾惹是非,但是不等于他糊涂。
眼下的局势,郕王和于谦,无论哪一个对于朝廷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真要是将他们下狱,刚刚有所起色的朝局,只怕立刻分崩离析。
到时候不用瓦剌打过来,大明自己就先内乱起来。
这种事情,决不能发生!
所以哪怕心中不愿,王直也得站出来,而且态度必须鲜明。
有了王直的这番表态,殿中仿佛开了闸门一样。
紧接着陈镒便道:“太后,古人有言,社稷为重君为轻,当此风雨飘摇之极,万望太后,以宗庙社稷为重,早立长君!”
其他人虽没说话,但是也纷纷跪在地上,深深叩首。
孙太后目光扫过底下拜倒一片的群臣,心中无力之极。
怀着最后的希望,她朝着唯一坐在原地的礼部尚书胡濙问道。
“大宗伯,皇家伦序早定,大位名分有主,你执掌礼部,此等违背礼法之事,难道坐视不理吗?”
胡濙起身,重重的叹了口气,同样拜倒在地,道。
“太后,礼法……重不过社稷江山!”
未曾多说,但是原也不必多说。
随着胡濙拜倒,殿中群臣,再无一人站立,孙太后只觉一阵心寒,眼中不自觉便流下两行清泪,哭着道。
“尔等如此,置先皇于何地?置今上于何地?又置东宫于何地?”
眼见将太后逼成这个样子,底下群臣一阵无奈。
换了其他的事情,他们或可让步,但是这件事情,动辄便有社稷倾覆之危,如何能让?
群臣只得再拜,孙太后却只抽泣着,一言不发。
局面再度僵持下来!
过了片刻,依旧是于谦,重重的在地上叩首,道。
“圣母,天家伦序,臣等不敢妄议,然如今情势,实为迫不得已,社稷在前,礼法在上,臣请太后命郕王承继大位,遥尊今上为太上皇,仍立大皇子为东宫太子,如此,既保江山社稷,亦全礼法传承,臣等万死,亦得偿所愿。”
于谦一下一下的叩首,直到头上都隐现血痕,也未停止,群臣同样跟着一下下叩首。
一时之间,安静的大殿当中,尽是清脆的叩首之声。
孙太后望着这副场面,情知已经无力回天,幽幽的叹了口气,道。
“既如此,哀家也不做这个祸乱江山的恶人,允尔等所请其命,命郕王即位,礼部准备仪典吧……”
“太后英明!”
底下众臣纷纷喊道,然而孙太后却连一刻也不愿多留,径直起身,回了宫中。
这场小型的议事,到了此处,终于是结束了。
众大臣起身,对视一眼,心中皆是复杂之极,有心开口说话,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最终,只是面对着朱祁钰拱了拱手,告退下去。
唯有两个人留了下来,一个是丰城侯李贤,另一个便是于谦……
待得人走的差不多了,李贤方才上前,道。
“殿下,京营已经备好,静待于尚书前往接手,然而三大营统领尚且空缺,伏惟殿下虑之。”
话音落下,李贤便感觉到于谦一道... -->>
集义殿中,静的针落可闻。
孙太后气的浑身发抖,倒退两步,跌坐在座上,胸前一阵起复,却始终说不出话来。
她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朱祁钰竟然敢就这么直接站出来。
这种事情,哪怕是装个样子,他难道不应该力辞才对吗?
如果说于谦刚刚的那番话,是大不敬!
那么朱祁钰的这番话,如果不看现在的局势,单拎出来瞧,那妥妥的就是逼宫篡位之言。
他竟然敢……
坐在榻上定了定神,孙太后眼中露出一丝凶光。
既然他自己送上门来,那就别怪她手段狠辣了,阴沉着脸色,孙太后一副怒极的样子,连声道。
“好,好,哀家竟未看出,你是这等口蜜腹剑之辈……”
“锦衣卫!”
还未等到底下的锦衣校尉应答,孙太后便见到又有人站了出来。
“太后不可。”
是王直!
这个外朝的百官之首,终于是按捺不住了。
王直脸色沉重,抬头看了一眼怒气冲冲的孙太后,又看了看拜倒在地的朱祁钰和于谦,心中忍不住叹了口气。
何苦来哉!
在他看来,另立新君是势不可挡之事,但是完全没有必要这么急,只需将消息放出去,以郕王如今在朝中的威望,太后娘娘扛不了几天,必然是会同意的。
何必要闹到如此地步!
这些日子,他对朝局洞若观火,但是却不愿过多插手,无非是想要落得个安稳致仕。
毕竟他老人家已经七十岁了,要不是遇上这档子事,早就告老还乡了。
心中叹了口气,身在其位,当谋其政,怎么着也躲不过去啊!
上前一步,王直开口道。
“太后,于谦所言,虽有僭越,却是实情,无论是为了朝局安稳,还是为了将天子救回,另立新君都是最优之策,所谓主少国疑,天下难安,故臣同请太后娘娘,早定大计,嗣立长君!”
说到底,他不可能坐视太后真的将于谦和郕王殿下下狱。
王直只是不愿在这等年纪沾惹是非,但是不等于他糊涂。
眼下的局势,郕王和于谦,无论哪一个对于朝廷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真要是将他们下狱,刚刚有所起色的朝局,只怕立刻分崩离析。
到时候不用瓦剌打过来,大明自己就先内乱起来。
这种事情,决不能发生!
所以哪怕心中不愿,王直也得站出来,而且态度必须鲜明。
有了王直的这番表态,殿中仿佛开了闸门一样。
紧接着陈镒便道:“太后,古人有言,社稷为重君为轻,当此风雨飘摇之极,万望太后,以宗庙社稷为重,早立长君!”
其他人虽没说话,但是也纷纷跪在地上,深深叩首。
孙太后目光扫过底下拜倒一片的群臣,心中无力之极。
怀着最后的希望,她朝着唯一坐在原地的礼部尚书胡濙问道。
“大宗伯,皇家伦序早定,大位名分有主,你执掌礼部,此等违背礼法之事,难道坐视不理吗?”
胡濙起身,重重的叹了口气,同样拜倒在地,道。
“太后,礼法……重不过社稷江山!”
未曾多说,但是原也不必多说。
随着胡濙拜倒,殿中群臣,再无一人站立,孙太后只觉一阵心寒,眼中不自觉便流下两行清泪,哭着道。
“尔等如此,置先皇于何地?置今上于何地?又置东宫于何地?”
眼见将太后逼成这个样子,底下群臣一阵无奈。
换了其他的事情,他们或可让步,但是这件事情,动辄便有社稷倾覆之危,如何能让?
群臣只得再拜,孙太后却只抽泣着,一言不发。
局面再度僵持下来!
过了片刻,依旧是于谦,重重的在地上叩首,道。
“圣母,天家伦序,臣等不敢妄议,然如今情势,实为迫不得已,社稷在前,礼法在上,臣请太后命郕王承继大位,遥尊今上为太上皇,仍立大皇子为东宫太子,如此,既保江山社稷,亦全礼法传承,臣等万死,亦得偿所愿。”
于谦一下一下的叩首,直到头上都隐现血痕,也未停止,群臣同样跟着一下下叩首。
一时之间,安静的大殿当中,尽是清脆的叩首之声。
孙太后望着这副场面,情知已经无力回天,幽幽的叹了口气,道。
“既如此,哀家也不做这个祸乱江山的恶人,允尔等所请其命,命郕王即位,礼部准备仪典吧……”
“太后英明!”
底下众臣纷纷喊道,然而孙太后却连一刻也不愿多留,径直起身,回了宫中。
这场小型的议事,到了此处,终于是结束了。
众大臣起身,对视一眼,心中皆是复杂之极,有心开口说话,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最终,只是面对着朱祁钰拱了拱手,告退下去。
唯有两个人留了下来,一个是丰城侯李贤,另一个便是于谦……
待得人走的差不多了,李贤方才上前,道。
“殿下,京营已经备好,静待于尚书前往接手,然而三大营统领尚且空缺,伏惟殿下虑之。”
话音落下,李贤便感觉到于谦一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