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dingdianbiquge.com,嫡长女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九月中,七大卫大将军回京述职。国舅爷兼陇右卫大将军蒋博文在朝堂上弹劾安北都护府都护谷大祖“无能,以国事谋己私、叛国”,指责其串通突厥、鲜卑等少数民族滋扰大永疆域,请求长泰帝下旨令谷大祖下职回京自辩,并建议撤安北都护府,将安北都护府五万余兵将并入陇右卫。此言一出,引起朝廷上下一片震动,甚至有的官员殿前失仪惊呼:“怎么可能?”
没有官员会认为蒋博文借此拥兵自重,蒋博文虽然是国舅爷,却更是长泰帝的纯臣。蒋博文从长泰帝潜龙时开始就追随着他,最终还辅助长泰帝登上皇位,这从龙之功远比外戚之家更得长泰帝信任,始伏大街西侧的蒋府牌匾上还挂着长泰帝手书的“帝臣不蔽”四个大字,可见蒋家恩宠之隆。
尚未等京兆官员有其他反应,安禄侯吴能朝、兵部尚书陈知浩上疏,附议蒋博文的弹劾,认为谷大祖在北疆多年并无建树,反而突厥、鲜卑等日益强横,北疆民怨渐生。吴能朝是太子妃之父,和蒋家同气连枝,上疏附议并不奇怪,但是兵部尚书陈知浩也附议,这就让众官员深思了。
随即,镇远公兼淑和驸马简向东上书驳斥蒋博文之言,认为谷大祖镇守北疆,是以突厥等未敢来犯,乃国之柱石;紧接着关内卫大将军严律政弹劾蒋博文,认为正是陇右卫侵占安北都护府的粮草,使得安北都护日渐困窘难以为继,北疆民怨一事,蒋博文正是祸首。
严律正的话一出,朝廷官员皆目瞪口呆,不明白何以事情会这样急转直下。先是蒋博文弹劾谷大祖,后又有严律政弹劾蒋博文,那么,究竟谁是谁非?事情的真相是什么?北疆的局势究竟怎么样?
北疆局势顿时成了朝廷两方官员争执的焦点。
大永自立国以来,便在靠近突厥、鲜卑等少数民族的北疆设立安北都护府,在靠近西燕的滇桂设立安西都护府。两百多年以来,这两个都护府各领兵将五万余,镇守着大永北西两方,护卫着大永边疆的安全,为大永的长治久安立下过赫赫功劳。如今,竟然有人建议撤安北都护府?那粮草又是怎么一回事?京兆官员觉得脑袋不够用了,因为离北疆太远,竟然没有人能说出个真相来,只能陆陆续续地推测事情的起因经过。
原来是秋季马壮草肥,北疆外盘桓的少数民族突厥、鲜卑等又趁着秋季,开始一年一度的抢掠,北疆居民深受其害。安北都护府却是年年剿灭年年无果,渐渐民怨顿生,这才有蒋博文弹劾谷大祖一事。至于粮草,按说是兵部直接核拨至安北都护府的,这里面,又关陇右卫什么事情?众官员再一打听,原来是北疆苦远,几年前兵部出于节省考虑,就通过陇右卫将军需物资调给安北都护府,才有了严律政的弹劾。
因为事涉军部大事,京兆官员一时也不敢发表任何看法,就等着长泰帝裁决,不料长泰帝却没有任何表示,诸人的书疏皆留中不发,只说一句:“此事朕自有安置,容后再议。”并令众官退朝。这下,使得北疆局势更为扑朔迷离,也使得京兆官员对北疆更为关注,纷纷从同门、故旧那里打探北疆的消息。自此,北疆正式进入大永朝局中心。
一连几日,宣政殿也没有什么消息传出,中书、门下的官员都纷纷禁口,嘴巴比河蚌还要紧,整个京兆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氛围,似乎在酝酿发酵着什么,却迟迟未能打破。
北疆局势之事,沈宁自然也是知道的。这几日,沈则敬都面有担忧,北疆局势牵动着每个京兆官员的心,他也不知道北疆局势究竟是怎么样,不由得在书房踱步,自然自语道:“留中不发,皇上这是何意?”沈宁看见沈则敬担忧的样子,心里轻叹了一口气,想道:果然还是如此,北疆之乱果然是在这里发端,和前一世一样,看来即使我重生了,许多事情还是按照它原来的轨迹在进行啊。
却不知对沈则敬说什么。
到了九月下旬,长泰帝终于有了决定,在朝堂上宣布:上书弹劾一一驳回,令七大卫大将军速回驻地,令兵部直核军需至安北都护府,令谷大祖原职镇守北疆;又令三皇子上官永平为安北参军,督军事,不日前往北疆,此事决议,不得再论!
 ... -->>
九月中,七大卫大将军回京述职。国舅爷兼陇右卫大将军蒋博文在朝堂上弹劾安北都护府都护谷大祖“无能,以国事谋己私、叛国”,指责其串通突厥、鲜卑等少数民族滋扰大永疆域,请求长泰帝下旨令谷大祖下职回京自辩,并建议撤安北都护府,将安北都护府五万余兵将并入陇右卫。此言一出,引起朝廷上下一片震动,甚至有的官员殿前失仪惊呼:“怎么可能?”
没有官员会认为蒋博文借此拥兵自重,蒋博文虽然是国舅爷,却更是长泰帝的纯臣。蒋博文从长泰帝潜龙时开始就追随着他,最终还辅助长泰帝登上皇位,这从龙之功远比外戚之家更得长泰帝信任,始伏大街西侧的蒋府牌匾上还挂着长泰帝手书的“帝臣不蔽”四个大字,可见蒋家恩宠之隆。
尚未等京兆官员有其他反应,安禄侯吴能朝、兵部尚书陈知浩上疏,附议蒋博文的弹劾,认为谷大祖在北疆多年并无建树,反而突厥、鲜卑等日益强横,北疆民怨渐生。吴能朝是太子妃之父,和蒋家同气连枝,上疏附议并不奇怪,但是兵部尚书陈知浩也附议,这就让众官员深思了。
随即,镇远公兼淑和驸马简向东上书驳斥蒋博文之言,认为谷大祖镇守北疆,是以突厥等未敢来犯,乃国之柱石;紧接着关内卫大将军严律政弹劾蒋博文,认为正是陇右卫侵占安北都护府的粮草,使得安北都护日渐困窘难以为继,北疆民怨一事,蒋博文正是祸首。
严律正的话一出,朝廷官员皆目瞪口呆,不明白何以事情会这样急转直下。先是蒋博文弹劾谷大祖,后又有严律政弹劾蒋博文,那么,究竟谁是谁非?事情的真相是什么?北疆的局势究竟怎么样?
北疆局势顿时成了朝廷两方官员争执的焦点。
大永自立国以来,便在靠近突厥、鲜卑等少数民族的北疆设立安北都护府,在靠近西燕的滇桂设立安西都护府。两百多年以来,这两个都护府各领兵将五万余,镇守着大永北西两方,护卫着大永边疆的安全,为大永的长治久安立下过赫赫功劳。如今,竟然有人建议撤安北都护府?那粮草又是怎么一回事?京兆官员觉得脑袋不够用了,因为离北疆太远,竟然没有人能说出个真相来,只能陆陆续续地推测事情的起因经过。
原来是秋季马壮草肥,北疆外盘桓的少数民族突厥、鲜卑等又趁着秋季,开始一年一度的抢掠,北疆居民深受其害。安北都护府却是年年剿灭年年无果,渐渐民怨顿生,这才有蒋博文弹劾谷大祖一事。至于粮草,按说是兵部直接核拨至安北都护府的,这里面,又关陇右卫什么事情?众官员再一打听,原来是北疆苦远,几年前兵部出于节省考虑,就通过陇右卫将军需物资调给安北都护府,才有了严律政的弹劾。
因为事涉军部大事,京兆官员一时也不敢发表任何看法,就等着长泰帝裁决,不料长泰帝却没有任何表示,诸人的书疏皆留中不发,只说一句:“此事朕自有安置,容后再议。”并令众官退朝。这下,使得北疆局势更为扑朔迷离,也使得京兆官员对北疆更为关注,纷纷从同门、故旧那里打探北疆的消息。自此,北疆正式进入大永朝局中心。
一连几日,宣政殿也没有什么消息传出,中书、门下的官员都纷纷禁口,嘴巴比河蚌还要紧,整个京兆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氛围,似乎在酝酿发酵着什么,却迟迟未能打破。
北疆局势之事,沈宁自然也是知道的。这几日,沈则敬都面有担忧,北疆局势牵动着每个京兆官员的心,他也不知道北疆局势究竟是怎么样,不由得在书房踱步,自然自语道:“留中不发,皇上这是何意?”沈宁看见沈则敬担忧的样子,心里轻叹了一口气,想道:果然还是如此,北疆之乱果然是在这里发端,和前一世一样,看来即使我重生了,许多事情还是按照它原来的轨迹在进行啊。
却不知对沈则敬说什么。
到了九月下旬,长泰帝终于有了决定,在朝堂上宣布:上书弹劾一一驳回,令七大卫大将军速回驻地,令兵部直核军需至安北都护府,令谷大祖原职镇守北疆;又令三皇子上官永平为安北参军,督军事,不日前往北疆,此事决议,不得再论!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