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dingdianbiquge.com,大汉国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府中日常事务皆有井然处置。故此,这北宫宾客与吕种被处斩之事的缘由经过,还未能及时向他面陈!”
“原来如此,”梁松道,“不知者不怪。待太子弄清楚事情全貌,也就理解末将的良苦用心了!”言罢,起身向刘庄深施一礼,转身径直扬长而去!
“梁松适才所言不但滴水不漏,反倒锋芒毕露啊!”井然望着梁松远去的背影说道。
“哼!”刘庄冷笑道,“准备得越发充分,就越是心中有鬼!”
“那太子以为,梁松为何要如此匆忙对吕种下手呢?”
“还不是与伏波将军有关?吕种若非曾任伏波军司马,必不至于招来杀身之祸。聪明反被聪明误,吕种冤死,那就意味着有人要灭其口,而所要掩盖的,无疑乃是伏波军之事。这反倒说明,其间必有难以昭见天日的冤情。一旦查明此事真相,我就即刻禀明陛下,沿此线索继续追查,相信不会过多久,伏波将军数年来所蒙受的天大冤屈,必定就此大白于天下,以还他一个公正!”
井然笑道:“太子英明,只是不知心中是否已有追查此案的合适人选?”
刘庄眉头一皱,黯然道:“我本想让邢馥担此重任,但适才见那梁松已是虑无遗策,又身兼帝婿之尊,连我都没放在眼里,只怕太难为邢先生了!”
井然神秘一笑,道:“臣昨遇有一人,必可胜此重任。”
“谁?”刘庄刚问出口,忽的似有所悟,忙起身,睁大眼睛道:“莫非那郑异先生已经回到京师?”
“太子所料不错,”井然笑道,“正是!”
“那我须当亲自去请!”刘庄连忙吩咐备车。
“且慢!”井然拦道。
“先生,为何阻拦?”
“太子,还是我去把他请来吧!”
“那礼貌多有不周?许多年前,我就曾托梁松登门去请,结果他就没来。”
“臣怎么听说是人来府上了,接着又走的吧?”井然笑道。
“对对,不错,是来了又走的!”
“所以说,他若想来,则不请自来;他如不想来,则来了也得走。”
“井先生究竟何意?”
“臣意是先把人弄来,太子与他面授机宜;假如太子亲自登门,他若不见,那就麻烦了!”
“先生意思,如他不应,便强请?”
“不错!反正是我强请的,与太子无关。”
郑异名驰京师,但始终未能与之谋面,真不知这是一位什么样的高士?刘庄竟感到有些忐忑,如果能为我所用,此刻正当其时,无异于雪中送炭。
一阵脚步声自外传来,刘庄连忙起身,正想绕案出门相迎,但井然的前脚已经迈入门槛,道:“太子,郑异先生到!”
随后一转身,道:“郑先生,请进来参见太子!”
话音落下,自外信步进来一人,褒衣博带,丰容绝异。
刘庄顿觉耳目一新。他此前从未感到过自己这间大堂晦暗昏淡,可来人器宇轩昂,如同朝霞升起,只觉整个室内为之一亮。
当他随后看清眼前之人的五官相貌时,却又不禁一惊,脱口而出道:“你不是檀……?”忙仔细端详,随后喃喃道:
“不是!那人毫无此等清雅、高贵之气,可实在太像了,世间真是无奇不有!”
“在下郑异,拜见太子!”来人落落大方,洒脱从容。
“郑先生免礼,请坐!”刘庄忙道,“久仰大名,数年前就曾到府上相请,怎奈德薄无缘。今日总算得见,郑先生当真是光彩照人啊!”
郑异道:“那年,太子让梁松来寒舍时,臣曾言道‘太子乃是储君,天下皆为其臣民,并无外交之义!’今日,太子托井然再临寒舍,臣仍是此话,不知太子以为所言是否有理?”
井然赶忙道:“今日你来东宫,是被我井然强行带来,并非外交之义!”
刘庄摆摆手,笑道:“把先生请来,就一定是为了结交营私吗?我看未必,闻先生精《左氏春秋》,通《易》、《诗》,明《三统历》,难道就不能当面一同探幽析微吗?此外,听闻先生正在着《春秋难记条例》,难道就不能向先生当面讨教吗?”
郑异道:“久闻太子师从博士桓荣,学通《尚书》、《六经》,博物洽闻,探赜穷理,旧章宪式,无所不览。郑异如何敢在太子面前班门弄斧?”
刘庄道:“正如先生所说,太子者,乃是国之储君,肩负奉承圣业、光明本朝之重任!因此,自入住东宫以来,我虽立下协和万邦、惠泽天下之志,夙夜震畏,不敢荒宁,但自感才学浅薄,见识有限,不知稼穑之艰难,又苦于身边缺少高士异人给我指点迷津,当真是欲渡江河而无舟楫啊!”
郑异闻言,正色道:“太子高志确然,实乃汉家百姓之福也!不知当下有何迷津,又欲渡何江?方便告知吗?”
“前番郭后驾薨,京师连出式侯遇刺、朔平门之变等大案,想必先生也已听说了吧?”
“听过一些街头巷议,但多为只言片语,且前后自相矛盾,不得要领,故难以置信。”郑异直言。
“那我就亲自说给先生!”当下,刘庄把整个事情前后经过,以及自己的看法,和盘托出,给郑异讲述了一遍。
郑异听完,问道:“就眼前这个局面,太子打算采用什么举措?”
刘庄道:“实不相瞒,我以为当务之急是全力彻查越骑校尉吕种被仓促处斩之事,就此定可揭开困扰阙廷多年的伏波将军壶头兵败之谜,从而将真相大白于天下!”
郑异道:“这伏波将军,太子指的就是前新息侯马援吧?”
太子、井然面面相觑,均不知他此问何意?不知是明知故问,还是真想确认清楚?
井然道:“正是!”
郑异紧接着问道:“伏波将军之女,可是太子之妃?”
“不错!”太子随即明白了他问话的用意,怫然不悦,大声道:
“君子坦荡荡,举贤不必唯亲,除奸更无须避嫌!”
?
府中日常事务皆有井然处置。故此,这北宫宾客与吕种被处斩之事的缘由经过,还未能及时向他面陈!”
“原来如此,”梁松道,“不知者不怪。待太子弄清楚事情全貌,也就理解末将的良苦用心了!”言罢,起身向刘庄深施一礼,转身径直扬长而去!
“梁松适才所言不但滴水不漏,反倒锋芒毕露啊!”井然望着梁松远去的背影说道。
“哼!”刘庄冷笑道,“准备得越发充分,就越是心中有鬼!”
“那太子以为,梁松为何要如此匆忙对吕种下手呢?”
“还不是与伏波将军有关?吕种若非曾任伏波军司马,必不至于招来杀身之祸。聪明反被聪明误,吕种冤死,那就意味着有人要灭其口,而所要掩盖的,无疑乃是伏波军之事。这反倒说明,其间必有难以昭见天日的冤情。一旦查明此事真相,我就即刻禀明陛下,沿此线索继续追查,相信不会过多久,伏波将军数年来所蒙受的天大冤屈,必定就此大白于天下,以还他一个公正!”
井然笑道:“太子英明,只是不知心中是否已有追查此案的合适人选?”
刘庄眉头一皱,黯然道:“我本想让邢馥担此重任,但适才见那梁松已是虑无遗策,又身兼帝婿之尊,连我都没放在眼里,只怕太难为邢先生了!”
井然神秘一笑,道:“臣昨遇有一人,必可胜此重任。”
“谁?”刘庄刚问出口,忽的似有所悟,忙起身,睁大眼睛道:“莫非那郑异先生已经回到京师?”
“太子所料不错,”井然笑道,“正是!”
“那我须当亲自去请!”刘庄连忙吩咐备车。
“且慢!”井然拦道。
“先生,为何阻拦?”
“太子,还是我去把他请来吧!”
“那礼貌多有不周?许多年前,我就曾托梁松登门去请,结果他就没来。”
“臣怎么听说是人来府上了,接着又走的吧?”井然笑道。
“对对,不错,是来了又走的!”
“所以说,他若想来,则不请自来;他如不想来,则来了也得走。”
“井先生究竟何意?”
“臣意是先把人弄来,太子与他面授机宜;假如太子亲自登门,他若不见,那就麻烦了!”
“先生意思,如他不应,便强请?”
“不错!反正是我强请的,与太子无关。”
郑异名驰京师,但始终未能与之谋面,真不知这是一位什么样的高士?刘庄竟感到有些忐忑,如果能为我所用,此刻正当其时,无异于雪中送炭。
一阵脚步声自外传来,刘庄连忙起身,正想绕案出门相迎,但井然的前脚已经迈入门槛,道:“太子,郑异先生到!”
随后一转身,道:“郑先生,请进来参见太子!”
话音落下,自外信步进来一人,褒衣博带,丰容绝异。
刘庄顿觉耳目一新。他此前从未感到过自己这间大堂晦暗昏淡,可来人器宇轩昂,如同朝霞升起,只觉整个室内为之一亮。
当他随后看清眼前之人的五官相貌时,却又不禁一惊,脱口而出道:“你不是檀……?”忙仔细端详,随后喃喃道:
“不是!那人毫无此等清雅、高贵之气,可实在太像了,世间真是无奇不有!”
“在下郑异,拜见太子!”来人落落大方,洒脱从容。
“郑先生免礼,请坐!”刘庄忙道,“久仰大名,数年前就曾到府上相请,怎奈德薄无缘。今日总算得见,郑先生当真是光彩照人啊!”
郑异道:“那年,太子让梁松来寒舍时,臣曾言道‘太子乃是储君,天下皆为其臣民,并无外交之义!’今日,太子托井然再临寒舍,臣仍是此话,不知太子以为所言是否有理?”
井然赶忙道:“今日你来东宫,是被我井然强行带来,并非外交之义!”
刘庄摆摆手,笑道:“把先生请来,就一定是为了结交营私吗?我看未必,闻先生精《左氏春秋》,通《易》、《诗》,明《三统历》,难道就不能当面一同探幽析微吗?此外,听闻先生正在着《春秋难记条例》,难道就不能向先生当面讨教吗?”
郑异道:“久闻太子师从博士桓荣,学通《尚书》、《六经》,博物洽闻,探赜穷理,旧章宪式,无所不览。郑异如何敢在太子面前班门弄斧?”
刘庄道:“正如先生所说,太子者,乃是国之储君,肩负奉承圣业、光明本朝之重任!因此,自入住东宫以来,我虽立下协和万邦、惠泽天下之志,夙夜震畏,不敢荒宁,但自感才学浅薄,见识有限,不知稼穑之艰难,又苦于身边缺少高士异人给我指点迷津,当真是欲渡江河而无舟楫啊!”
郑异闻言,正色道:“太子高志确然,实乃汉家百姓之福也!不知当下有何迷津,又欲渡何江?方便告知吗?”
“前番郭后驾薨,京师连出式侯遇刺、朔平门之变等大案,想必先生也已听说了吧?”
“听过一些街头巷议,但多为只言片语,且前后自相矛盾,不得要领,故难以置信。”郑异直言。
“那我就亲自说给先生!”当下,刘庄把整个事情前后经过,以及自己的看法,和盘托出,给郑异讲述了一遍。
郑异听完,问道:“就眼前这个局面,太子打算采用什么举措?”
刘庄道:“实不相瞒,我以为当务之急是全力彻查越骑校尉吕种被仓促处斩之事,就此定可揭开困扰阙廷多年的伏波将军壶头兵败之谜,从而将真相大白于天下!”
郑异道:“这伏波将军,太子指的就是前新息侯马援吧?”
太子、井然面面相觑,均不知他此问何意?不知是明知故问,还是真想确认清楚?
井然道:“正是!”
郑异紧接着问道:“伏波将军之女,可是太子之妃?”
“不错!”太子随即明白了他问话的用意,怫然不悦,大声道:
“君子坦荡荡,举贤不必唯亲,除奸更无须避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