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dingdianbiquge.com,大汉国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卫羽的到来,对病中沂王正如雪中送炭,鞍前马后的照顾着,由此他的身体方才见到好转,精神也渐有起色,挣扎着坐起来,询问卫羽,何以此时前来。
卫羽道:“小侯爷阴枫已经与蠡懿公主完婚,我又闻听沂王即将归国,便向阴侯爷提出离去,侯爷一再挽留,但我心志已决,故前来相投”
沂王大喜,道:“那你以后就出任我的卫士令吧!”接着引荐道:“这位是沂国国相谢滟!”
实际上,这几日的一路同行,一同在旁照料着沂王,卫羽与谢滟已经熟识。
谢滟指着周围的随从甲士,笑道:
“以后沂王的安全就交由足下了,随行护卫的三百名汉军,尽归足下指挥!”
卫羽也不可客气,微微一笑,道:“卫某区区一介武夫,除此之外,别无它用,那就当仁不让了!”
一行人出得京师后没多久,风雪便已停歇。
初春之时,东方正是万物复苏、繁荣滋长的节气,沿途风光无限,但见漠漠农田,荫荫盛木,鸟儿飞翔于云端,白鸥浮游在水中,远方村舍依稀可见,袅袅炊烟淡入天际。
沂王望得陶然忘机,自言自语道:
“但愿咱们沂地亦能有如此勃勃生机,百姓也如此悠然自得!”
卫羽笑道:“不知沂王事先可曾了解过沂国的风土民情?”
沂王道:“除了贫瘠狭小比较闻名外,别的一无所知!”
谢滟催道:“卫士令如果知道,就请速速讲来,我也没有听说过!”
卫羽道:“何止是贫瘠狭小,而且灾荒不断,近几年更是连年大旱,颗粒无收,百姓无衣无食之下,不是背井离乡,出外逃荒,就是聚众滋变,四处劫掠!”
沂王奇道:“那阙廷难道不开仓赈灾吗??”
卫羽道:“连年灾荒,当地官府粮仓早已见底!只能依赖从阙廷其他州郡调拨的赈灾粮勉强度日!即便如此,在运粮路上,还不断被盗贼劫掠!”
“难道阙廷就坐视不理,不派遣汉军平息盗贼?”沂王又问。
“也曾派过,但都是徒劳无功!”
“却是为何?”谢滟问道。
“那些聚众为寇的变民不是一股,两股,而是此起彼伏。汉军好不容易集结起来,备足粮草,前往平定,但是那些变民闻讯后立刻就作鸟兽散,故此汉军总是扑个空。当地官员干脆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坐视盗贼横行,却既不缉捕也不上报,以免惹祸上身!”
“那他们就不怕阙廷得知后一路追查下来吗?”沂王问道。
卫羽道:“如果阙廷查的紧,他们就卖力将盗贼驱赶出本境,让其一走了之;或者私下花钱,礼送盗贼出境,图个破财消灾。”
他们边说边行,不知不觉间,又过了数重山,数重水。
卫羽道:“沂王请看,此处田间一片枯黄,土地干裂,足见已许久不经甘露,距离沂国不远了!”
谢滟忽然惊道:“快看,前面道路上,来的都是什么人?”
沂王顺着他所指的方向观望,但远处道路上,无数衣衫褴褛的百姓,步履蹒跚,一个个形容枯槁,面黄肌瘦。
“这些人必定是出来逃荒的沂国百姓啊!给他们一些吃的。”沂王吩咐道。
“不可!”卫羽闻言一惊,但为时已晚,沂王身边的随从已经取出腌制的干粮,就近散给了眼前的饥民。
这些饥民已是数日未食,猛然见到食物,当即蜂拥而上,拼命争抢。后面的饥民听说前面有吃的,立刻飞奔而来,不多时便把沂王等连人带车围在核心,不由分说,疯狂抢夺。
饶是卫羽识多见广,此刻也是没有了办法,只得揣起印绶,护着沂王与谢滟,下得车来。
暮色将至,饥民们终于将沂王车仗洗劫一空,然后继续一路向西。
谢滟满面愁容,道:“此刻,我们即使到了沂国,也没有了食粮,支撑不了几日啊!”
卫羽道:“东面是济国,北面是郎陵、昌成等国,听闻沂王同济王、郎陵侯臧信交好,可否向他们暂借一些粮食,帮咱们暂度难关?”
沂王道:“这倒是个好主意,一事不烦二主,再向济王解一百匹战马,充实护卫,免得再被流民抢劫。”当下写下手书,加盖沂王之印,吩咐两名甲士,前往两国借粮。
然而,沂国都城的光景比想象中还要悲凉。城内一片破败,城墙久于失修,遍地皆是残垣断壁,简陋的茅草屋连片,半天看不到一处像样的建筑。
即便是沂王宫,也只是由几段荒废已久的残破宫墙围着,里面尽是危旧楼台。
满城街巷都是人迹稀少,偶尔有些老弱残幼听见马蹄声,不时出门张望,俱都骨瘦如柴,毫无生气。
“原来只以为沂地贫瘠,但实在没想到王城竟近成一座荒废已久的空城。”沂王叹道。
“身体健壮一些的百姓都外出逃荒,变成流民了。”卫羽道,“要想修缮宫墙、城墙,没有石材、铁匠,几无可能;而且,此地干旱已久,在宫内找到水源更是难上加难。”
“那以你之见?”沂王问道。
“我在伏波军中,曾奉命修缮城郭,给百姓穿渠引池,灌溉田亩。来时,看到南城外有几座绵延的山脉,上面倒是有些茂密绿树,明日且去看看!”
次日,卫羽到得在城南山中,果然找到几眼暗泉。不久,四个附属县的县令都已奉命赶到,但是与没来无异,他们自己都吃不饱,更别说带粮食来了,而且此行竟还打算想向沂王讨些余粮带回去... -->>
卫羽的到来,对病中沂王正如雪中送炭,鞍前马后的照顾着,由此他的身体方才见到好转,精神也渐有起色,挣扎着坐起来,询问卫羽,何以此时前来。
卫羽道:“小侯爷阴枫已经与蠡懿公主完婚,我又闻听沂王即将归国,便向阴侯爷提出离去,侯爷一再挽留,但我心志已决,故前来相投”
沂王大喜,道:“那你以后就出任我的卫士令吧!”接着引荐道:“这位是沂国国相谢滟!”
实际上,这几日的一路同行,一同在旁照料着沂王,卫羽与谢滟已经熟识。
谢滟指着周围的随从甲士,笑道:
“以后沂王的安全就交由足下了,随行护卫的三百名汉军,尽归足下指挥!”
卫羽也不可客气,微微一笑,道:“卫某区区一介武夫,除此之外,别无它用,那就当仁不让了!”
一行人出得京师后没多久,风雪便已停歇。
初春之时,东方正是万物复苏、繁荣滋长的节气,沿途风光无限,但见漠漠农田,荫荫盛木,鸟儿飞翔于云端,白鸥浮游在水中,远方村舍依稀可见,袅袅炊烟淡入天际。
沂王望得陶然忘机,自言自语道:
“但愿咱们沂地亦能有如此勃勃生机,百姓也如此悠然自得!”
卫羽笑道:“不知沂王事先可曾了解过沂国的风土民情?”
沂王道:“除了贫瘠狭小比较闻名外,别的一无所知!”
谢滟催道:“卫士令如果知道,就请速速讲来,我也没有听说过!”
卫羽道:“何止是贫瘠狭小,而且灾荒不断,近几年更是连年大旱,颗粒无收,百姓无衣无食之下,不是背井离乡,出外逃荒,就是聚众滋变,四处劫掠!”
沂王奇道:“那阙廷难道不开仓赈灾吗??”
卫羽道:“连年灾荒,当地官府粮仓早已见底!只能依赖从阙廷其他州郡调拨的赈灾粮勉强度日!即便如此,在运粮路上,还不断被盗贼劫掠!”
“难道阙廷就坐视不理,不派遣汉军平息盗贼?”沂王又问。
“也曾派过,但都是徒劳无功!”
“却是为何?”谢滟问道。
“那些聚众为寇的变民不是一股,两股,而是此起彼伏。汉军好不容易集结起来,备足粮草,前往平定,但是那些变民闻讯后立刻就作鸟兽散,故此汉军总是扑个空。当地官员干脆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坐视盗贼横行,却既不缉捕也不上报,以免惹祸上身!”
“那他们就不怕阙廷得知后一路追查下来吗?”沂王问道。
卫羽道:“如果阙廷查的紧,他们就卖力将盗贼驱赶出本境,让其一走了之;或者私下花钱,礼送盗贼出境,图个破财消灾。”
他们边说边行,不知不觉间,又过了数重山,数重水。
卫羽道:“沂王请看,此处田间一片枯黄,土地干裂,足见已许久不经甘露,距离沂国不远了!”
谢滟忽然惊道:“快看,前面道路上,来的都是什么人?”
沂王顺着他所指的方向观望,但远处道路上,无数衣衫褴褛的百姓,步履蹒跚,一个个形容枯槁,面黄肌瘦。
“这些人必定是出来逃荒的沂国百姓啊!给他们一些吃的。”沂王吩咐道。
“不可!”卫羽闻言一惊,但为时已晚,沂王身边的随从已经取出腌制的干粮,就近散给了眼前的饥民。
这些饥民已是数日未食,猛然见到食物,当即蜂拥而上,拼命争抢。后面的饥民听说前面有吃的,立刻飞奔而来,不多时便把沂王等连人带车围在核心,不由分说,疯狂抢夺。
饶是卫羽识多见广,此刻也是没有了办法,只得揣起印绶,护着沂王与谢滟,下得车来。
暮色将至,饥民们终于将沂王车仗洗劫一空,然后继续一路向西。
谢滟满面愁容,道:“此刻,我们即使到了沂国,也没有了食粮,支撑不了几日啊!”
卫羽道:“东面是济国,北面是郎陵、昌成等国,听闻沂王同济王、郎陵侯臧信交好,可否向他们暂借一些粮食,帮咱们暂度难关?”
沂王道:“这倒是个好主意,一事不烦二主,再向济王解一百匹战马,充实护卫,免得再被流民抢劫。”当下写下手书,加盖沂王之印,吩咐两名甲士,前往两国借粮。
然而,沂国都城的光景比想象中还要悲凉。城内一片破败,城墙久于失修,遍地皆是残垣断壁,简陋的茅草屋连片,半天看不到一处像样的建筑。
即便是沂王宫,也只是由几段荒废已久的残破宫墙围着,里面尽是危旧楼台。
满城街巷都是人迹稀少,偶尔有些老弱残幼听见马蹄声,不时出门张望,俱都骨瘦如柴,毫无生气。
“原来只以为沂地贫瘠,但实在没想到王城竟近成一座荒废已久的空城。”沂王叹道。
“身体健壮一些的百姓都外出逃荒,变成流民了。”卫羽道,“要想修缮宫墙、城墙,没有石材、铁匠,几无可能;而且,此地干旱已久,在宫内找到水源更是难上加难。”
“那以你之见?”沂王问道。
“我在伏波军中,曾奉命修缮城郭,给百姓穿渠引池,灌溉田亩。来时,看到南城外有几座绵延的山脉,上面倒是有些茂密绿树,明日且去看看!”
次日,卫羽到得在城南山中,果然找到几眼暗泉。不久,四个附属县的县令都已奉命赶到,但是与没来无异,他们自己都吃不饱,更别说带粮食来了,而且此行竟还打算想向沂王讨些余粮带回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