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dingdianbiquge.com,大汉国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就一宿,挨到清晨,看到城门一开,就立刻进得城来,恰巧遇上同样要找何敞的徐娆。
“过会儿见到何相国,你就都清楚了。此时不宜打听,别吓着你。不过,你是阙廷的官吏,抓我的是王国的府吏。你比他们官阶高,务必要出手保护我这个弱女子呀!”徐娆道。
“那好,在下只负责保护你见到何国相为止。”甘英道。
“你务必帮助我见到何相国,有天大的急事!”徐娆道。
“这个自然不难。这不马上就到国相府了么?”他指着前面一处巍峨瞩目的公府楼院,道:
“这比京师的三公府衙都气派壮观多了,门前如何竟有这许多汉军?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太守府呢!”
徐娆见状大惊,一把抓住他的后衣襟,道:
“快回来!这样进去,我是见不到何国相的,说不定还会给他带来麻烦。”
“为何?”甘英止住脚步,问道。
“先别问那么多为什么?”徐娆道,“我问你,你那么包裹中可有多余的衣衫?”
“有,路途遥远,还不止一套!”甘英道。
“那太好了,先暂时不要进去,咱们且先找个僻静之处,挑一套干净些的,让我换上。我知道你喜欢打听事,此刻不要多问,过会儿见到何国相,一切就都明白了!”徐娆道。
甘英见她虽神秘兮兮,毕竟是一个小女子,且如此急着见何敞,必有要事,故此就没再多说,取出一套衣衫,让她穿上,却是明显肥大了许多。
他摇了摇头,刚欲开口,立刻被徐娆止住,道:
“你不要多言!这件就挺合身,省得我再四处去找鞋子换了。”
甘英这才注意,这件肥大衣衫,果是盖住了她双脚,本又要说话,忽想起她刚提醒不要打听事,于是硬生生将到嘴边的几句话又咽了回去。不料,徐娆早已看出,笑道:
“这就对了!且转过身去。”
甘英虽得到她的表扬,却丝毫感觉不到欣慰,忽觉身上一轻,背着的包裹已被她抢去,翻了几下,向里面望了望,道:
“你咋这么穷?这大老远如何从京师到的济国?乞讨来的?”
说罢,只得把头发简单束起,道:
“这样就一眼看不出来是女子了吧?”不等甘英说话,又道:
“这个包裹我来背着,就把我当作是你的小厮。记住到得门前,不能让我说一句话,一个字。否则,连你也别想见到何国相那老儿!”
说完,把自己原来穿的女装折叠起来,放到甘英的包裹里,又从他手中接过马缰,道:
“走吧!别磨蹭了,径直去国相府。”
还没到得国相府前,就被军士上前喝住,道:
“站住!你等是何人,竟敢私闯国相府?”
甘英道:“此言差矣,我等如何是私闯?走的是正门,奔的是大堂,难道不是堂堂正正?信步缓行,以便你等盘问,这又是在闯么?”
那军士一时语塞,道:“你等自何而来,到国相府找谁?”
甘英道:“到国相府,不找国相,找谁?我等自京师来!”
“自京师来,找何国相何事?”那军士道,问完也自觉后悔,实在多此一问,因为他接到的命令是放进不放出,而且根据之前的经验,即便问了,也得不到实话。
“我是京师校书院所遣,前来向何国相请教一些《尚书》之事。”甘英道。
那军士也未想到眼前这人竟是阙廷官吏,而且还回答的如此认真仔细,顿时觉得被敬了一尺,理应还以一丈,遂道:
“原来是京师上差,请进!”说罢,向旁一让。
甘英连忙转身接过马缰,交给那军士,道:
“有劳了!”接着便带着徐娆走上台阶。
那军士心中正在得意,却没留意到何娆登台阶时不小心露出的红鞋,其他有军士看到,却碍于是长官已经亲自盘问过,故此不敢吭声。
何敞闻得京师校书部来人,深感奇怪,连忙来到大堂,见是两位年轻人,都非常陌生,自是心下狐疑,道:
“本相何敞,请问二位是?”
“在下校书部甘英,可否请国相屏退左右?”甘英道。
何敞面现难色,道:
“济王对本相礼貌有加,派遣来的侍者们整日里不离左右。校书部有何公干,请尽管讲在当面。”
甘英、徐娆闻言,俱都一言不发的望着他,目中露出焦急之色。何敞身后忽然闪出一人,上前说道:
“今日天气晴朗,外面阳光明媚,国相闷在室内已久,不如破例一次,出去走走,公事以后再谈。”
甘英望向那人,浓眉大眼,器宇轩昂,膀阔腰圆,挂配长剑。
“这是我的随从陈睦,是从京师带来的!”何敞道,“那咱们且出去走走如何?”
“敢不从命?”甘英起身,与徐娆紧随何敞出门,陈睦与余人跟在后面。
出得大堂,穿过通幽曲径,进入花园,何敞驻足停下来赏花,徐娆立刻上前,压低声音道:
“国相,有万分紧急之事,必须容我相禀。”说着,悄悄向他手中塞入两样东西。
何敞早已瞧出她是个女子,却是不知她找自己何事,此刻突觉她所给之物极为不寻常,似是一卷绢帛,与一枚沉甸甸的物件,当即暗自接过笼入袖中。
他负手继续前行,寻找着合适的讲话之所,踱步走出花园,望见前面一处湖塘,中间有一小亭,灵机一动,回头看了陈睦一眼,然后步伐加快,带着甘英与徐娆走过小桥上得湖心亭中,而陈睦在桥上缓步而行,将余人尽皆挡在身后,无论他们如何急于绕过,却总被他遮住,寸步难行。
坐到亭中后,何敞将袖中之物打开一看,登时大吃一惊,道:
“济国虎符?”接着展开盟单,惊道:
“这上面如何有这些阙廷显贵之名,济王、公孙太守、郭嵩、郭骏……”连忙仔细观阅,才看到上面还有盟约,便顿时了然于胸,喃喃道:
“他们终于按捺不住了!”
甘英闻言,面色一变,道:“他们的动作竟然比郑司马所预料的还要快?”
“郑司马?你认识郑异?”何敞问道。
不等甘英回话,徐娆抢先道:
“你们竟都认识郑异?”
甘英、何敞也是一愣,“正是!莫非你也认识郑异?”
?
就一宿,挨到清晨,看到城门一开,就立刻进得城来,恰巧遇上同样要找何敞的徐娆。
“过会儿见到何相国,你就都清楚了。此时不宜打听,别吓着你。不过,你是阙廷的官吏,抓我的是王国的府吏。你比他们官阶高,务必要出手保护我这个弱女子呀!”徐娆道。
“那好,在下只负责保护你见到何国相为止。”甘英道。
“你务必帮助我见到何相国,有天大的急事!”徐娆道。
“这个自然不难。这不马上就到国相府了么?”他指着前面一处巍峨瞩目的公府楼院,道:
“这比京师的三公府衙都气派壮观多了,门前如何竟有这许多汉军?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太守府呢!”
徐娆见状大惊,一把抓住他的后衣襟,道:
“快回来!这样进去,我是见不到何国相的,说不定还会给他带来麻烦。”
“为何?”甘英止住脚步,问道。
“先别问那么多为什么?”徐娆道,“我问你,你那么包裹中可有多余的衣衫?”
“有,路途遥远,还不止一套!”甘英道。
“那太好了,先暂时不要进去,咱们且先找个僻静之处,挑一套干净些的,让我换上。我知道你喜欢打听事,此刻不要多问,过会儿见到何国相,一切就都明白了!”徐娆道。
甘英见她虽神秘兮兮,毕竟是一个小女子,且如此急着见何敞,必有要事,故此就没再多说,取出一套衣衫,让她穿上,却是明显肥大了许多。
他摇了摇头,刚欲开口,立刻被徐娆止住,道:
“你不要多言!这件就挺合身,省得我再四处去找鞋子换了。”
甘英这才注意,这件肥大衣衫,果是盖住了她双脚,本又要说话,忽想起她刚提醒不要打听事,于是硬生生将到嘴边的几句话又咽了回去。不料,徐娆早已看出,笑道:
“这就对了!且转过身去。”
甘英虽得到她的表扬,却丝毫感觉不到欣慰,忽觉身上一轻,背着的包裹已被她抢去,翻了几下,向里面望了望,道:
“你咋这么穷?这大老远如何从京师到的济国?乞讨来的?”
说罢,只得把头发简单束起,道:
“这样就一眼看不出来是女子了吧?”不等甘英说话,又道:
“这个包裹我来背着,就把我当作是你的小厮。记住到得门前,不能让我说一句话,一个字。否则,连你也别想见到何国相那老儿!”
说完,把自己原来穿的女装折叠起来,放到甘英的包裹里,又从他手中接过马缰,道:
“走吧!别磨蹭了,径直去国相府。”
还没到得国相府前,就被军士上前喝住,道:
“站住!你等是何人,竟敢私闯国相府?”
甘英道:“此言差矣,我等如何是私闯?走的是正门,奔的是大堂,难道不是堂堂正正?信步缓行,以便你等盘问,这又是在闯么?”
那军士一时语塞,道:“你等自何而来,到国相府找谁?”
甘英道:“到国相府,不找国相,找谁?我等自京师来!”
“自京师来,找何国相何事?”那军士道,问完也自觉后悔,实在多此一问,因为他接到的命令是放进不放出,而且根据之前的经验,即便问了,也得不到实话。
“我是京师校书院所遣,前来向何国相请教一些《尚书》之事。”甘英道。
那军士也未想到眼前这人竟是阙廷官吏,而且还回答的如此认真仔细,顿时觉得被敬了一尺,理应还以一丈,遂道:
“原来是京师上差,请进!”说罢,向旁一让。
甘英连忙转身接过马缰,交给那军士,道:
“有劳了!”接着便带着徐娆走上台阶。
那军士心中正在得意,却没留意到何娆登台阶时不小心露出的红鞋,其他有军士看到,却碍于是长官已经亲自盘问过,故此不敢吭声。
何敞闻得京师校书部来人,深感奇怪,连忙来到大堂,见是两位年轻人,都非常陌生,自是心下狐疑,道:
“本相何敞,请问二位是?”
“在下校书部甘英,可否请国相屏退左右?”甘英道。
何敞面现难色,道:
“济王对本相礼貌有加,派遣来的侍者们整日里不离左右。校书部有何公干,请尽管讲在当面。”
甘英、徐娆闻言,俱都一言不发的望着他,目中露出焦急之色。何敞身后忽然闪出一人,上前说道:
“今日天气晴朗,外面阳光明媚,国相闷在室内已久,不如破例一次,出去走走,公事以后再谈。”
甘英望向那人,浓眉大眼,器宇轩昂,膀阔腰圆,挂配长剑。
“这是我的随从陈睦,是从京师带来的!”何敞道,“那咱们且出去走走如何?”
“敢不从命?”甘英起身,与徐娆紧随何敞出门,陈睦与余人跟在后面。
出得大堂,穿过通幽曲径,进入花园,何敞驻足停下来赏花,徐娆立刻上前,压低声音道:
“国相,有万分紧急之事,必须容我相禀。”说着,悄悄向他手中塞入两样东西。
何敞早已瞧出她是个女子,却是不知她找自己何事,此刻突觉她所给之物极为不寻常,似是一卷绢帛,与一枚沉甸甸的物件,当即暗自接过笼入袖中。
他负手继续前行,寻找着合适的讲话之所,踱步走出花园,望见前面一处湖塘,中间有一小亭,灵机一动,回头看了陈睦一眼,然后步伐加快,带着甘英与徐娆走过小桥上得湖心亭中,而陈睦在桥上缓步而行,将余人尽皆挡在身后,无论他们如何急于绕过,却总被他遮住,寸步难行。
坐到亭中后,何敞将袖中之物打开一看,登时大吃一惊,道:
“济国虎符?”接着展开盟单,惊道:
“这上面如何有这些阙廷显贵之名,济王、公孙太守、郭嵩、郭骏……”连忙仔细观阅,才看到上面还有盟约,便顿时了然于胸,喃喃道:
“他们终于按捺不住了!”
甘英闻言,面色一变,道:“他们的动作竟然比郑司马所预料的还要快?”
“郑司马?你认识郑异?”何敞问道。
不等甘英回话,徐娆抢先道:
“你们竟都认识郑异?”
甘英、何敞也是一愣,“正是!莫非你也认识郑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