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顶点笔趣阁 dingdianbiquge.com,大汉国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荆采听得满面发涨,拳头紧握,王康却视而不见,继续说道:

    “事实上,善道教行事,令人疑惑重重,自称义舍,施舍义米义肉,但真正所布施之人多为年轻力壮的青年男子,还教授他们拳脚棍棒,刀枪骑射,操练兵法战阵。沂王将其视为至宝,言其将来必能抵御外辱,为国分忧,而我却不得不担心有朝一日若荆教主登至高处,振臂一呼,这便是一支足以与阙廷抗衡、让各郡国分崩离析的虎狼之师啊!”

    “你血口喷人,恶意构陷。”荆采实在忍无可忍,气得怒发冲冠,高声叫道,声震四壁!

    王康仍是淡定自若,从容不迫的道:

    “所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真到那时,只怕沂王也无力阻止,追悔莫及。故此,我方依据汉律,谨慎小心,决不能任其肆意扩张,处处加以严格管控,不予拨付钱粮;直到半年之前,荆教主到来后,巧言令色,说服沂王。沂王遂屡屡出面,严词厉色,苦苦相逼,我才不得不有所放宽。至于下任国相,他如何对待善道教,那自是他的事。王康只求尽心尽责,不辜负陛下之信任与重托而已。”

    荆采被他这一番话给气得手足发抖,已是说不出话来。

    郑异道:“王国相未免多虑了吧?善道教素来主张定数之说,一切皆由天意所注定,所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岂是人力所能改变?大汉中兴乃是先帝受天命而为,故海内王莽、更始、王朗、张步、隗嚣、公孙述等数十路豪雄皆无力回天,无不盔飞湮灭;而四境匈奴、乌桓、鲜卑、羌戎等外虏也无法改变天命,无数次犯境扰边,无数次折戟沉沙,兀自不能动摇大汉半分。荆教主何等样人,岂会不知此理?又焉能做那谋朝篡逆的糊涂之事?”

    “善哉!郑司马此言差矣!”龙舒侯徐徜忽然说道,“人之所为皆因为欲望而生,所谓善恶皆由心生,行善事则种善因,故可得善果;行恶事则种恶因,所以必得恶报;故此,此生所为皆为前世之果,已由前世所注定,亦为后世之因!”

    沂王凝神贯注,潜心思索。

    荆采本就被王康说得心烦气躁,此刻又听到他这番与本教教义格格不入的道理,更是嗤之以鼻,在旁皱起眉头,不住摇着他的大头,额头青筋不时一次次暴出。

    郑异道:“浮屠教与善道教各自有其道理,似乎浮屠教更加宽容,即除了恶之外,其余皆善;而善道教,则以为除了善,余者皆为恶。故浮屠教只要克制邪恶欲望,没有恶行,即是为善;而善道教,必当行其所定之善事,方算为善,否则便是行恶。”

    不料,此番论议引来的却是徐徜、荆采尽皆摇头,都指出郑异所言差了许多,二人正准备开始针锋相对的论辩,已是半天没有说话的苏仪忽然说道:

    “说了半天,我等还不知郑司马此来沂国王城,究竟所欲何为?”

    堂内顿时又安静了下来。

    郑异道:“为阙廷疏浚汴渠之事而来。”

    沂王睁开双眼,道:“愿闻其详!”

    郑异道:“修筑汴渠,志在决江疏河,以利天下,可令华夏风调雨顺,子民免受旱涝交替之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先帝生前之夙愿,只可惜当时尚无修筑之国力,故只能搁置一旁,徐而图之!陛下即位,牢记先帝嘱托,励精图治,经过数年积累后,终下决心,破土动工!如今,工程已经过半,而整个汴渠的末段恰在沂国境内,经此汇入淮水后东流归海。故此,只要郎陵、济国境内竣工后,王景便立刻率领吏民们进入沂国收官善后,从而大功告成,以慰先帝在天之灵。”

    “原来如此!郑司马敬请放心,既是先帝心愿,又是阙廷大事,本王自当全力以赴,鼎力相助。”沂王道。

    此言一出,令郑异颇感意外,不及细思,却听苏仪又已插言道:

    “有沂王此言,郑司马大可放心!只不过,苏某有一事不明,还请郑司马指教。”

    “有何事不明,请苏先生尽情开口,只要郑异所知,敢不倾情相告?”郑异道。

    “请问郑司马,这济王谋反可是真事?”

    “济、沂两国是近邻,沂王与济王素来交好,苏先生难道没有听闻此事?”

    “正是因为有所耳闻,不知真假,正好适逢郑司马从济国来,故才有此一问。”苏仪道。

    “确有此事!他曾派出两路大军进攻沿途护渠的耿忠汉军,一路是郎陵侯臧信的郎陵军,从正面进袭;一路则是他的济国精锐,悄悄从其王城出发,企图穿越莲台山绕袭汉军侧后,施以火攻,然后与郎陵军一同展开前后夹击,大败汉军。”

    “这济王的奇袭计策倒是不错,却不知如何竟被耿忠所破?”苏仪问道。

    “耿忠提前派遣大军在莲台山暗中设下埋伏,守株待兔,...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