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dingdianbiquge.com,三国之霸王孙策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庐江郡,辖舒县、临湖、襄安、居巢、皖县、寻阳、龙舒、六安、安丰、安风、潜县、雩娄、阳泉、寥县,共十四县,人口43万。
庐江郡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过淮河往北乃是汝南郡,过大别山往西则是江夏郡。换句话说,庐江郡北隔豫州,西控荆州,乃是正儿八经的锁钥之地。
只要庐江郡在手,就能够掌控淮南,抵抗自荆州或豫州而来的敌人。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6月14日,孙策巡视庐江郡。
孙策留禁军侍卫司中护军周瑜及从事祭酒张纮坐镇寿春,其余文武一并陪同孙策前往庐江郡。
庐江郡郡治舒县位于庐江郡的南部,距离长江不远。
而寿春县位于淮河南岸,孙策一行并未直接前往庐江郡郡治舒县,而是溯淮河而上,第一站到达了庐江郡阳泉县。
阳泉县外,淮河岸边,孙策正与一众文武交谈着。
这里是淮河上游,水流湍急,汝水、颖水等近十条河流汇入淮河,然后涛涛入海。
站在岸边,波涛滚滚,浪声入耳。
远处的阳泉县城,从岸边看去,只能看到黑黢黢一团。孙策指着那里,对身边的乔蕤说道:“仲盛,你要尽快以阳泉县为中心,在淮河南岸建立四座棱堡。棱堡的图纸和熟练工匠很快会送到庐江来。”
乔蕤闻言,微微颔首,开口说道:“主公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孙策点了点头,又对一旁的宋谦、孙海说道:“伯虚(宋谦)、阿海,你二人各领本部驻守这四座棱堡,不得有误!”
刚刚升任果毅校尉的宋谦和刚刚升任勇毅校尉的孙海,齐声应道:“末将遵命!”
孙策点了点头,随即率众人入阳泉县稍歇。
之后,孙策一行又相继视察了寥县、安丰、安风、雩娄四县。
等到了六安县时,恰好与前来迎接的陆航、步骘、袁胤、李术、陆勉等人汇合。
陆航与步骘二人也是刚到庐江郡没有多久,自从孙策入寿春之后,便派人给鄱阳和秣陵发去了鸽信。两人收到消息后,紧赶慢赶,才算没有误期。
当众人相见之时,孙策不禁在心中暗自叹息。
仅仅现在的这些人中,姓陆的便有三个,除了陆航和跟随孙策同来的议曹陆俊之外,陆勉也是出身吴郡陆氏。
由此可见吴郡陆氏在庐江郡的影响力有多大!
陆勉是陆航的从弟,一直跟随在陆康左右,算是袁术军中的一员大将。
陆勉以后自然是不可能再有领兵的机会了,而陆航,孙策计划让他当几年庐江太守之后便调走。
如今的妥协是必要的,孙策需要吴郡陆氏帮助他安定庐江郡,同时在秣陵书院的科举试行问题上,也需要吴郡陆氏的支持。
不过以孙策的性格,吴郡陆氏以后想来是要吃些苦头的。
在这一点上,陆俊和陆航,甚至没有年轻的陆议(陆逊)看的清楚。
在陆议随孙策前往淮南时,年轻的陆议曾经谨慎的向陆议提出:“吴侯为人刚硬,我等何必舍大益而逐小利?”
陆俊沉默无言,显然是不愿意放弃一郡太守之位。
... -->>
庐江郡,辖舒县、临湖、襄安、居巢、皖县、寻阳、龙舒、六安、安丰、安风、潜县、雩娄、阳泉、寥县,共十四县,人口43万。
庐江郡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过淮河往北乃是汝南郡,过大别山往西则是江夏郡。换句话说,庐江郡北隔豫州,西控荆州,乃是正儿八经的锁钥之地。
只要庐江郡在手,就能够掌控淮南,抵抗自荆州或豫州而来的敌人。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6月14日,孙策巡视庐江郡。
孙策留禁军侍卫司中护军周瑜及从事祭酒张纮坐镇寿春,其余文武一并陪同孙策前往庐江郡。
庐江郡郡治舒县位于庐江郡的南部,距离长江不远。
而寿春县位于淮河南岸,孙策一行并未直接前往庐江郡郡治舒县,而是溯淮河而上,第一站到达了庐江郡阳泉县。
阳泉县外,淮河岸边,孙策正与一众文武交谈着。
这里是淮河上游,水流湍急,汝水、颖水等近十条河流汇入淮河,然后涛涛入海。
站在岸边,波涛滚滚,浪声入耳。
远处的阳泉县城,从岸边看去,只能看到黑黢黢一团。孙策指着那里,对身边的乔蕤说道:“仲盛,你要尽快以阳泉县为中心,在淮河南岸建立四座棱堡。棱堡的图纸和熟练工匠很快会送到庐江来。”
乔蕤闻言,微微颔首,开口说道:“主公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孙策点了点头,又对一旁的宋谦、孙海说道:“伯虚(宋谦)、阿海,你二人各领本部驻守这四座棱堡,不得有误!”
刚刚升任果毅校尉的宋谦和刚刚升任勇毅校尉的孙海,齐声应道:“末将遵命!”
孙策点了点头,随即率众人入阳泉县稍歇。
之后,孙策一行又相继视察了寥县、安丰、安风、雩娄四县。
等到了六安县时,恰好与前来迎接的陆航、步骘、袁胤、李术、陆勉等人汇合。
陆航与步骘二人也是刚到庐江郡没有多久,自从孙策入寿春之后,便派人给鄱阳和秣陵发去了鸽信。两人收到消息后,紧赶慢赶,才算没有误期。
当众人相见之时,孙策不禁在心中暗自叹息。
仅仅现在的这些人中,姓陆的便有三个,除了陆航和跟随孙策同来的议曹陆俊之外,陆勉也是出身吴郡陆氏。
由此可见吴郡陆氏在庐江郡的影响力有多大!
陆勉是陆航的从弟,一直跟随在陆康左右,算是袁术军中的一员大将。
陆勉以后自然是不可能再有领兵的机会了,而陆航,孙策计划让他当几年庐江太守之后便调走。
如今的妥协是必要的,孙策需要吴郡陆氏帮助他安定庐江郡,同时在秣陵书院的科举试行问题上,也需要吴郡陆氏的支持。
不过以孙策的性格,吴郡陆氏以后想来是要吃些苦头的。
在这一点上,陆俊和陆航,甚至没有年轻的陆议(陆逊)看的清楚。
在陆议随孙策前往淮南时,年轻的陆议曾经谨慎的向陆议提出:“吴侯为人刚硬,我等何必舍大益而逐小利?”
陆俊沉默无言,显然是不愿意放弃一郡太守之位。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