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dingdianbiquge.com,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郭二人被元起斩杀于马下之后,混乱中的叛军失去了主心骨,变得更加混乱了。几名愿意接受汉化的羌人首领又开始约束自己的部下,把两万多羌人从纷乱的战场摘了出来,这样一来,叛军的抵抗就变得更加无力了,赵虎等人没费多少手脚,仅仅在经过半个多时辰的激战之后,就打的叛军死的死,降的降,十几万叛军就此烟消云散。
能够迅速击溃叛军,并非是叛军的战斗力不强,凉州军素来勇猛,其中还掺杂着不少羌人,这样的队伍,原本不是那么可以轻易击败的。可是叛军的问题却是出在了自己的身上,彼此之间各怀鬼胎,相互之间连最基本的信任都做不到,轻易就被元起挑起了内战,在内战中消耗掉了大量的体力和精神力,之后再面对如狼似虎的天归军、地归军精锐,焉有不败之理?
叛军另一个战败的因素,就是战术运用的不合理。攻坚战的时候,有利的一方永远是守城的人,攻城的一方最合理的做法应该是一鼓作气,集中优势兵力强行攻克城池,可李傕、郭汜的迟疑,却让他们做出了与此相反的战略,他们出于私心,把自己的兵马放到后排,却让心存不满的韩遂所部为先锋,顶到最前面去当炮灰,这就给了元起从容施展手段的机会,接连用了几条计策,最大程度的消弱了叛军的战斗力,叛军战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元起等人的计策实在是运用的太合理了,环环相扣,直到最后一刻才让李傕等人醒悟过来,可是等它他们发现的时候,却已经太晚了。再加上元起一直惯用的擒贼先擒王手段,好好地给叛军以及元协为首的京城城中大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现实版战术课。让所有的人都真切的领会到,打仗不但要靠勇猛,还要靠灵活的战术。正如贾愿昨日对元协说过的一句话,兵者诡道也。出奇才能制胜。
战后。元起连同元协对叛军降军做了清点,此役,叛军共计投降了八万余人,其中有两万是羌人。对这些人的处置权。元起交给了元协来处理。因为。元起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留在京城,北方的战事吃紧,元起还要马不停蹄的带兵赶回河间去。元起相信,经过这一次真刀真枪的战场体验,元协一定会比以前变得更加成熟。再说,凉州的叛乱已除,三五年之内是不会再生霍乱的,京城的西边已经没有了威胁,有钟繇、皇甫初等忠臣、名将辅佐元协,元起也放心的很。
当天,元协召集钟繇、皇甫初等十几位重臣,连夜制定出了处置降军的方案,元起也参与其中,但自始至终都没有发表过自己的观点,而是一直面带微笑的看着元协,趁着自己还停留在京城,元起也是想借着这个机会在磨练一下元协,对降军的处置,元协在一众大臣的建议下,做的很是到位。首先,两万羌人被留在了京城城中,和城内的汉民进行民族融合,那几位羌人首领,元协却没有留下来,让他们返回到了护羌校尉部;其次,在剩余的六万多降军中,元协挑出来两万最为精壮的军士,编入京城的正规军中,由朱环负责统领,其余的四万多人,被消去军职,充作平民,愿意留在京城谋生的,就留下来,愿意回到故乡的,则是遣散回凉州。
对于元协的一系列措施,元起没有任何的反对意见。把羌人军士留下来,是加快民族融合的最佳办法,这样也有利于京城的安定团结,反而若是把他们放回去,说不定有朝一日,他们又会拿起武器站出来叛乱呢,那可就得不偿失了。而那些凉州精壮,元起认为他们都是好兵,只是没有遇到好的将领来领导他们,元协也正是看中了他们的良好素质,才把他们编入正规军中,有朱环统... -->>
李、郭二人被元起斩杀于马下之后,混乱中的叛军失去了主心骨,变得更加混乱了。几名愿意接受汉化的羌人首领又开始约束自己的部下,把两万多羌人从纷乱的战场摘了出来,这样一来,叛军的抵抗就变得更加无力了,赵虎等人没费多少手脚,仅仅在经过半个多时辰的激战之后,就打的叛军死的死,降的降,十几万叛军就此烟消云散。
能够迅速击溃叛军,并非是叛军的战斗力不强,凉州军素来勇猛,其中还掺杂着不少羌人,这样的队伍,原本不是那么可以轻易击败的。可是叛军的问题却是出在了自己的身上,彼此之间各怀鬼胎,相互之间连最基本的信任都做不到,轻易就被元起挑起了内战,在内战中消耗掉了大量的体力和精神力,之后再面对如狼似虎的天归军、地归军精锐,焉有不败之理?
叛军另一个战败的因素,就是战术运用的不合理。攻坚战的时候,有利的一方永远是守城的人,攻城的一方最合理的做法应该是一鼓作气,集中优势兵力强行攻克城池,可李傕、郭汜的迟疑,却让他们做出了与此相反的战略,他们出于私心,把自己的兵马放到后排,却让心存不满的韩遂所部为先锋,顶到最前面去当炮灰,这就给了元起从容施展手段的机会,接连用了几条计策,最大程度的消弱了叛军的战斗力,叛军战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元起等人的计策实在是运用的太合理了,环环相扣,直到最后一刻才让李傕等人醒悟过来,可是等它他们发现的时候,却已经太晚了。再加上元起一直惯用的擒贼先擒王手段,好好地给叛军以及元协为首的京城城中大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现实版战术课。让所有的人都真切的领会到,打仗不但要靠勇猛,还要靠灵活的战术。正如贾愿昨日对元协说过的一句话,兵者诡道也。出奇才能制胜。
战后。元起连同元协对叛军降军做了清点,此役,叛军共计投降了八万余人,其中有两万是羌人。对这些人的处置权。元起交给了元协来处理。因为。元起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留在京城,北方的战事吃紧,元起还要马不停蹄的带兵赶回河间去。元起相信,经过这一次真刀真枪的战场体验,元协一定会比以前变得更加成熟。再说,凉州的叛乱已除,三五年之内是不会再生霍乱的,京城的西边已经没有了威胁,有钟繇、皇甫初等忠臣、名将辅佐元协,元起也放心的很。
当天,元协召集钟繇、皇甫初等十几位重臣,连夜制定出了处置降军的方案,元起也参与其中,但自始至终都没有发表过自己的观点,而是一直面带微笑的看着元协,趁着自己还停留在京城,元起也是想借着这个机会在磨练一下元协,对降军的处置,元协在一众大臣的建议下,做的很是到位。首先,两万羌人被留在了京城城中,和城内的汉民进行民族融合,那几位羌人首领,元协却没有留下来,让他们返回到了护羌校尉部;其次,在剩余的六万多降军中,元协挑出来两万最为精壮的军士,编入京城的正规军中,由朱环负责统领,其余的四万多人,被消去军职,充作平民,愿意留在京城谋生的,就留下来,愿意回到故乡的,则是遣散回凉州。
对于元协的一系列措施,元起没有任何的反对意见。把羌人军士留下来,是加快民族融合的最佳办法,这样也有利于京城的安定团结,反而若是把他们放回去,说不定有朝一日,他们又会拿起武器站出来叛乱呢,那可就得不偿失了。而那些凉州精壮,元起认为他们都是好兵,只是没有遇到好的将领来领导他们,元协也正是看中了他们的良好素质,才把他们编入正规军中,有朱环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