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dingdianbiquge.com,从八百开始崛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不管是坦克还是装甲车,因为体积的原因,只能由中山大街前行。
而中山大街,正对着的,就是护城河对面的城门。
虽然隔着六百多米的距离,从望远镜中,已经可以清晰的看到宽大的并紧闭的城门。
89坦克的57毫米炮口指向哪里,如果不是上司还未下令攻击松江主城,坦克炮手完全有信心一炮轰开看似坚固的城门。
只是,日本人没有想到,城门竟然主动打开了。
有点愣神的日军更没想到,中国人又玩出了花活儿。
轰然打开的城门内,竟然建了一座碉堡。
那是一座由沙包和粗大原木支撑的半永固碉堡。
碉堡一共拥有两个射击孔。
一个射击孔里面藏着的是37毫米战防炮,一个射击孔里面是20毫米厄利孔机关炮。
37毫米战防炮,自然是专打89坦克的,哪怕相隔着数百米的距离,还算厚实的89坦克正面装甲在37毫米战防炮面前也不够看。
而单管的20毫米机关炮,则更像是助纣为虐的小弟,拥有20发弹板的高射型机关炮不管不顾的这么一通放平扫过来,比死神的镰刀更令人感觉恐惧。
如果说,单单只是用这两种火炮通过较为平直的中山大街进行攻击,可能除了几辆坦克里的日军坦克兵们内心深处是一万头草泥马在轰然踏过之外,步兵们还没太多可以惧怕的。
毕竟,长街两侧就是没有完全烧毁的民居,往里面一躲,机关炮再如何牛逼,也不可能连续穿透几面墙击中他们。
可是,早就设计好了这一切的中国人那会那么轻易的放过步兵?
除专门对付坦克的战防炮和机关炮之外,中国人还有150重迫击炮。
在日本人看不到的城内,中国人竟然‘丧心病狂’的集合了16门迫击炮,无比精准将炮弹输送到中山路大街或者是两侧的民居里。
这种光是炮弹自身就重20公斤的大口径迫击炮,别说击穿脆弱的民居,就是一般的碉堡,也能靠着呼啸而下的巨大动能砸穿再爆炸,2500米的射程之内,其杀伤力一点也不比100毫米榴弹炮的威力来得小。
不然的话,那位大佬也不会在中原大战中看到东北军所使用的这种迫击炮羡慕的口水直流,命令军工厂进行仿制了。
也就是150迫击炮实在是有些重,而且射程太短,性价比终究还是有些不符合现代战争的需要,才没有被大规模应用。
但在这种城池攻防战中,150迫击炮绝对堪称神器,不管炮兵阵地布设在城内何种位置,几乎都能覆盖攻击到距离城墙周边800米的敌军阵地。
虽说67军的山炮和野炮还藏着掖着没有发言,但光是这16门迫击炮就已经炸得日本步兵苦不堪言了。
他们,只能纷纷往民居更深处撤退。
至于说滞留在中山大街上的89坦克和装甲车,自然只能是自求多福了。
打头的第一辆89坦克猝不及防之下硬挨了一枚炮弹,很幸运的,炮弹击中钢板棱角被弹飞没有被击穿,吓了一跳的日军坦克兵很顽强的操控着57毫米坦克炮炮击敢朝它开火的碉堡。
日军携带的步兵炮,也在长官的命令下,靠在长街的边缘,向前方开炮。
按常理说,一堆沙包和木头堆成的碉堡在57毫米坦克炮和步兵炮面前,不过是渣渣。
可第一,碉堡位于厚实的城门洞下,除非是日军调集105榴弹炮对这块儿连续炮击直到将整段城墙都轰塌,否则它根本无惧来自天空的威胁。
第二,每个城门前的碉堡可是经过唐刀这个来自于未来的特种兵精心设计。整个碉堡正面由三层组成,大量的沙包堆积形成第一个保护面,其后方则是用沙包和夯入地面原木夹着的两块厚30毫米的钢板,原木之后又是沙包。
光是射击孔的纵深,都达到了一米五。
这样可以保证,不管是57毫米坦克炮还是70毫米步兵炮,其炮弹在穿透沙包并爆炸时,弹片无法穿透30毫米钢板,对其后的炮兵形成保护。
除非日军的炮弹能精准的射进宽100厘米高30厘米的射击孔。
只是,在600米外,日军炮兵能将炮弹精准投放到0.3平方米的区域,那恐怕早就等不到什么松江阻击战了,在淞沪争夺战的时候,日军就大获全胜了。
日军坦克兵很英勇,连续两炮还击把厚实的松江城墙轰出斑驳,等来的却是碉堡内两门火炮更坚决的攻击,20毫米机关炮打得日军坦克正面装甲咚咚作响,留下一个又一个令人可怖的弹痕。
37毫米战防炮的炮弹在又连续落空三发后,终于有一发直接命中日军89坦克的正面,一击而破。
坦克正面婴儿拳头大小的弹洞展示着这种来自于德国优良机械技术生产的火炮的优秀破甲能力。
而坦克内部成员,在穿甲弹破除钢板而入的那一刹那,就注定了悲惨结局。
破碎的弹片,将坦克车手连同其后的车长和弹药手一起,炸成了筛子。
... -->>
不管是坦克还是装甲车,因为体积的原因,只能由中山大街前行。
而中山大街,正对着的,就是护城河对面的城门。
虽然隔着六百多米的距离,从望远镜中,已经可以清晰的看到宽大的并紧闭的城门。
89坦克的57毫米炮口指向哪里,如果不是上司还未下令攻击松江主城,坦克炮手完全有信心一炮轰开看似坚固的城门。
只是,日本人没有想到,城门竟然主动打开了。
有点愣神的日军更没想到,中国人又玩出了花活儿。
轰然打开的城门内,竟然建了一座碉堡。
那是一座由沙包和粗大原木支撑的半永固碉堡。
碉堡一共拥有两个射击孔。
一个射击孔里面藏着的是37毫米战防炮,一个射击孔里面是20毫米厄利孔机关炮。
37毫米战防炮,自然是专打89坦克的,哪怕相隔着数百米的距离,还算厚实的89坦克正面装甲在37毫米战防炮面前也不够看。
而单管的20毫米机关炮,则更像是助纣为虐的小弟,拥有20发弹板的高射型机关炮不管不顾的这么一通放平扫过来,比死神的镰刀更令人感觉恐惧。
如果说,单单只是用这两种火炮通过较为平直的中山大街进行攻击,可能除了几辆坦克里的日军坦克兵们内心深处是一万头草泥马在轰然踏过之外,步兵们还没太多可以惧怕的。
毕竟,长街两侧就是没有完全烧毁的民居,往里面一躲,机关炮再如何牛逼,也不可能连续穿透几面墙击中他们。
可是,早就设计好了这一切的中国人那会那么轻易的放过步兵?
除专门对付坦克的战防炮和机关炮之外,中国人还有150重迫击炮。
在日本人看不到的城内,中国人竟然‘丧心病狂’的集合了16门迫击炮,无比精准将炮弹输送到中山路大街或者是两侧的民居里。
这种光是炮弹自身就重20公斤的大口径迫击炮,别说击穿脆弱的民居,就是一般的碉堡,也能靠着呼啸而下的巨大动能砸穿再爆炸,2500米的射程之内,其杀伤力一点也不比100毫米榴弹炮的威力来得小。
不然的话,那位大佬也不会在中原大战中看到东北军所使用的这种迫击炮羡慕的口水直流,命令军工厂进行仿制了。
也就是150迫击炮实在是有些重,而且射程太短,性价比终究还是有些不符合现代战争的需要,才没有被大规模应用。
但在这种城池攻防战中,150迫击炮绝对堪称神器,不管炮兵阵地布设在城内何种位置,几乎都能覆盖攻击到距离城墙周边800米的敌军阵地。
虽说67军的山炮和野炮还藏着掖着没有发言,但光是这16门迫击炮就已经炸得日本步兵苦不堪言了。
他们,只能纷纷往民居更深处撤退。
至于说滞留在中山大街上的89坦克和装甲车,自然只能是自求多福了。
打头的第一辆89坦克猝不及防之下硬挨了一枚炮弹,很幸运的,炮弹击中钢板棱角被弹飞没有被击穿,吓了一跳的日军坦克兵很顽强的操控着57毫米坦克炮炮击敢朝它开火的碉堡。
日军携带的步兵炮,也在长官的命令下,靠在长街的边缘,向前方开炮。
按常理说,一堆沙包和木头堆成的碉堡在57毫米坦克炮和步兵炮面前,不过是渣渣。
可第一,碉堡位于厚实的城门洞下,除非是日军调集105榴弹炮对这块儿连续炮击直到将整段城墙都轰塌,否则它根本无惧来自天空的威胁。
第二,每个城门前的碉堡可是经过唐刀这个来自于未来的特种兵精心设计。整个碉堡正面由三层组成,大量的沙包堆积形成第一个保护面,其后方则是用沙包和夯入地面原木夹着的两块厚30毫米的钢板,原木之后又是沙包。
光是射击孔的纵深,都达到了一米五。
这样可以保证,不管是57毫米坦克炮还是70毫米步兵炮,其炮弹在穿透沙包并爆炸时,弹片无法穿透30毫米钢板,对其后的炮兵形成保护。
除非日军的炮弹能精准的射进宽100厘米高30厘米的射击孔。
只是,在600米外,日军炮兵能将炮弹精准投放到0.3平方米的区域,那恐怕早就等不到什么松江阻击战了,在淞沪争夺战的时候,日军就大获全胜了。
日军坦克兵很英勇,连续两炮还击把厚实的松江城墙轰出斑驳,等来的却是碉堡内两门火炮更坚决的攻击,20毫米机关炮打得日军坦克正面装甲咚咚作响,留下一个又一个令人可怖的弹痕。
37毫米战防炮的炮弹在又连续落空三发后,终于有一发直接命中日军89坦克的正面,一击而破。
坦克正面婴儿拳头大小的弹洞展示着这种来自于德国优良机械技术生产的火炮的优秀破甲能力。
而坦克内部成员,在穿甲弹破除钢板而入的那一刹那,就注定了悲惨结局。
破碎的弹片,将坦克车手连同其后的车长和弹药手一起,炸成了筛子。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