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dingdianbiquge.com,完美世界之血脉遍布诸天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是不一样的。”
“伱们吃得了这个苦吗?”
荀子一阵沉默,他没有说让石磊加月奉的话,启蒙小学开遍所有乡村,每个小学稍微多一点支出,汇总起来就是一大笔支出,现在启蒙小学还是齐王磊个人财富在支撑,不是国库支出。
条件改不了,就是那么苦,如果单单是他,他会立即答应下来,他相信自己也能做到,但他的弟子嘛!
真的难说,比如他现在最得意的弟子韩非嗜酒如命,其他弟子也有各种各样的爱好,他真的不能保证那些弟子能呆得祝
良久之后,荀子询问道:“王上,我们可否自己带吃食?”
石磊一愣,然后震惊的望着荀子,不愧是荀子,思想够先进的,竟然提出了希望付费上班。
这样的请求,当然是欣然答应啦。
“可以自带吃食,当然启蒙小学提供的月奉和吃食也不会变,除了不能浪费,随你们处置。”
荀子捋着自己花白的胡须,笑道:“属于我们的月奉和吃食就匀给困苦的乡民吧1 石磊摆摆手,道:“启蒙小学跟儒生是雇佣关系,我们提供月奉和吃食,雇佣儒生教书,每月一结,财货两清,至于月奉儒生如何处置,是儒生个人的事情,这个你别跟我说。”
将教书所得分出去,这是歌颂儒家的崇高,收买人心的小伎俩,儒生可以自己做,他绝不会代劳。
儒家收买人心,他也在做,而且更加名目张胆,每天来一节思想教育课,每天睡觉前都要对着画像念一遍齐王磊的好。
能有衣穿是因为齐王磊,能吃饱是因为齐王磊,能有书读是因为齐王磊。
他们读书是为齐王磊而读,他们从小忠诚于齐王磊,永不背叛。
简单来说就是上帝传教那一套。
荀子一愣,然后躬身行礼道:“谢王上。”
齐王磊既然如此说,那就说明其不会干涉儒生行事,那启蒙小学……
“你先别谢,启蒙小学的课程是固定的,我最多让你们每天多加一堂课,再多就没有了。”石磊提醒道。
“这……学什么课程不是执教决定的吗?”荀子惊讶的望着石磊。
启蒙小学的课程他看过,涉及儒学的很少。
石磊摇摇头,解释道:“其他学堂是,但启蒙小学不是,不管是哪家执教,都必须按照课程表上课,这个没得商量,我给你们儒家每天多一堂课已经仁至义尽了,要是你们还有意见,那我找法家之人做执教了1
话到最后,他的语气带上了一丝威胁。
诸子百家都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只要能为他所用,什么学派不重要。
至于独尊儒术什么的,那是大一统之后才该考虑的事情。
现在不管是儒家治国,还是法家治国都有其局限性,还需改进。
“可否每天两堂课?”荀子还是忍不住问道。
“寡人还有要事,先走了。”
石磊起身,转头对站在一旁的鲁总管道:“鲁总管,你送荀夫子出去。”
话音刚落,他就大步流星离开。
荀子望着齐王磊离去的背影,神色复杂。
先是晚宴打乱他的思绪,然后谈话就一直是齐王磊指导,这个齐王跟历任齐王不一样。
历任齐王就算有自己的想法,也会先聆听一下儒家教诲,再决定采不采纳,石磊倒好,连儒家的教诲都懒得听。
让他的话术毫无施展途径。
有齐王磊在,齐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应该说变化早已发生,只是他以前不知道而已。
二十万新军,那可是二十万新军啊!
第二天,小圣贤山庄,荀子将齐王的决定和盘托出,最后他还是略去了法家代儒家的威胁。
众人听完一阵哗然,自己带吃食倒是没什么,反而让他们有一种崇高感,他去启蒙小学既是施教,也是施恩。
但每天只给他们一堂课,属实难以接受。
“师兄,一堂课,太少了。”一名老者说道。
荀子捋着胡须,笑道:“确实少,不过我看过课程表,启蒙小学上六天课就放假一天,每天卯时上课,酉时下课……”
说到这里,荀子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一名年轻的学子接过话头,道:“所以晚上,以及第七天,我们可以讲儒学。”
对他们来说,吃食都自带了,晚上的蜡烛和油灯也不算什么。
荀子笑而不语。
其他儒家子弟恍然大悟,都露出了笑容。
至于启蒙小学的学子愿不愿意补课,根本不在他们思考范围之内。
“你们去准备一下吧1荀子笑着道。
“是。”
众人退了出去。
只有韩非留在原地,等所有人都出去之后,韩非立即向荀子询问道:“老师,齐王磊为何执意办启蒙小学。”
启蒙小学开办之初就饱受争议,直到现在启蒙小学的费用来源还是齐王磊的私库,而不是齐国国库。
花费如此大的人力物力置办启蒙小学,这属实让他想不通。
如果是太学,他还能理解,但小学,还是启蒙……
荀子捋了下胡须,问道:“如果现在让你治理一国,你能胜任吗?”
韩非犹豫了一阵,道:“不能1
“一郡之地?”
“可以1韩非自信道。
“一县呢?”
“完全没有问题。”韩非更加自信。
“一乡镇呢?”
韩非有些不解,但还是回复道:“老师,小圣贤山庄随便一个入学五年的学子都可以胜任。”
这其中有三年是奠基,不涉及治理。
“一村呢?”荀子继续问道。
“随便一个入学三年,刚刚完成奠基的学子足以胜任。”
一个村子多则几百人,少则几十人,稍微有点学识的学子都能将一个村子治理好。
“启蒙小学是一个封闭性的寄宿学院,齐王为何不放在县里,而是放在村里?放在村里一个年级可能就几个、十几个人,而放在县里则会方便集中治理,也能节省许多钱财。”
韩非瞳孔猛的一缩。
(本章完)
是不一样的。”
“伱们吃得了这个苦吗?”
荀子一阵沉默,他没有说让石磊加月奉的话,启蒙小学开遍所有乡村,每个小学稍微多一点支出,汇总起来就是一大笔支出,现在启蒙小学还是齐王磊个人财富在支撑,不是国库支出。
条件改不了,就是那么苦,如果单单是他,他会立即答应下来,他相信自己也能做到,但他的弟子嘛!
真的难说,比如他现在最得意的弟子韩非嗜酒如命,其他弟子也有各种各样的爱好,他真的不能保证那些弟子能呆得祝
良久之后,荀子询问道:“王上,我们可否自己带吃食?”
石磊一愣,然后震惊的望着荀子,不愧是荀子,思想够先进的,竟然提出了希望付费上班。
这样的请求,当然是欣然答应啦。
“可以自带吃食,当然启蒙小学提供的月奉和吃食也不会变,除了不能浪费,随你们处置。”
荀子捋着自己花白的胡须,笑道:“属于我们的月奉和吃食就匀给困苦的乡民吧1 石磊摆摆手,道:“启蒙小学跟儒生是雇佣关系,我们提供月奉和吃食,雇佣儒生教书,每月一结,财货两清,至于月奉儒生如何处置,是儒生个人的事情,这个你别跟我说。”
将教书所得分出去,这是歌颂儒家的崇高,收买人心的小伎俩,儒生可以自己做,他绝不会代劳。
儒家收买人心,他也在做,而且更加名目张胆,每天来一节思想教育课,每天睡觉前都要对着画像念一遍齐王磊的好。
能有衣穿是因为齐王磊,能吃饱是因为齐王磊,能有书读是因为齐王磊。
他们读书是为齐王磊而读,他们从小忠诚于齐王磊,永不背叛。
简单来说就是上帝传教那一套。
荀子一愣,然后躬身行礼道:“谢王上。”
齐王磊既然如此说,那就说明其不会干涉儒生行事,那启蒙小学……
“你先别谢,启蒙小学的课程是固定的,我最多让你们每天多加一堂课,再多就没有了。”石磊提醒道。
“这……学什么课程不是执教决定的吗?”荀子惊讶的望着石磊。
启蒙小学的课程他看过,涉及儒学的很少。
石磊摇摇头,解释道:“其他学堂是,但启蒙小学不是,不管是哪家执教,都必须按照课程表上课,这个没得商量,我给你们儒家每天多一堂课已经仁至义尽了,要是你们还有意见,那我找法家之人做执教了1
话到最后,他的语气带上了一丝威胁。
诸子百家都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只要能为他所用,什么学派不重要。
至于独尊儒术什么的,那是大一统之后才该考虑的事情。
现在不管是儒家治国,还是法家治国都有其局限性,还需改进。
“可否每天两堂课?”荀子还是忍不住问道。
“寡人还有要事,先走了。”
石磊起身,转头对站在一旁的鲁总管道:“鲁总管,你送荀夫子出去。”
话音刚落,他就大步流星离开。
荀子望着齐王磊离去的背影,神色复杂。
先是晚宴打乱他的思绪,然后谈话就一直是齐王磊指导,这个齐王跟历任齐王不一样。
历任齐王就算有自己的想法,也会先聆听一下儒家教诲,再决定采不采纳,石磊倒好,连儒家的教诲都懒得听。
让他的话术毫无施展途径。
有齐王磊在,齐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应该说变化早已发生,只是他以前不知道而已。
二十万新军,那可是二十万新军啊!
第二天,小圣贤山庄,荀子将齐王的决定和盘托出,最后他还是略去了法家代儒家的威胁。
众人听完一阵哗然,自己带吃食倒是没什么,反而让他们有一种崇高感,他去启蒙小学既是施教,也是施恩。
但每天只给他们一堂课,属实难以接受。
“师兄,一堂课,太少了。”一名老者说道。
荀子捋着胡须,笑道:“确实少,不过我看过课程表,启蒙小学上六天课就放假一天,每天卯时上课,酉时下课……”
说到这里,荀子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一名年轻的学子接过话头,道:“所以晚上,以及第七天,我们可以讲儒学。”
对他们来说,吃食都自带了,晚上的蜡烛和油灯也不算什么。
荀子笑而不语。
其他儒家子弟恍然大悟,都露出了笑容。
至于启蒙小学的学子愿不愿意补课,根本不在他们思考范围之内。
“你们去准备一下吧1荀子笑着道。
“是。”
众人退了出去。
只有韩非留在原地,等所有人都出去之后,韩非立即向荀子询问道:“老师,齐王磊为何执意办启蒙小学。”
启蒙小学开办之初就饱受争议,直到现在启蒙小学的费用来源还是齐王磊的私库,而不是齐国国库。
花费如此大的人力物力置办启蒙小学,这属实让他想不通。
如果是太学,他还能理解,但小学,还是启蒙……
荀子捋了下胡须,问道:“如果现在让你治理一国,你能胜任吗?”
韩非犹豫了一阵,道:“不能1
“一郡之地?”
“可以1韩非自信道。
“一县呢?”
“完全没有问题。”韩非更加自信。
“一乡镇呢?”
韩非有些不解,但还是回复道:“老师,小圣贤山庄随便一个入学五年的学子都可以胜任。”
这其中有三年是奠基,不涉及治理。
“一村呢?”荀子继续问道。
“随便一个入学三年,刚刚完成奠基的学子足以胜任。”
一个村子多则几百人,少则几十人,稍微有点学识的学子都能将一个村子治理好。
“启蒙小学是一个封闭性的寄宿学院,齐王为何不放在县里,而是放在村里?放在村里一个年级可能就几个、十几个人,而放在县里则会方便集中治理,也能节省许多钱财。”
韩非瞳孔猛的一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