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dingdianbiquge.com,佛说四十二章经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点意思也没有,就叫绮语。还有,那些淫荡、轻浮话,说了荡人心智,使人想入非非的肉麻话,以及毫无意义的废话,都是绮语。
语言,本来是人与人之间传达感情、交换意见、彼此互相沟通思想的工具,如果犯了“妄语”戒,那就失去了讲话的真正意义了!
现在,我介绍古人劝悔过的一首诗来和大家共同勉励:
劝悔过
过失多端累此身,急须改悔莫因循;
自家错处知多少,那有功夫说别人!
“过失多端累此身”你不要以为我们这一生中,一点毛病都没有的,真正拿个镜子照照,或者静下来自己认真反省一下,世界上没有百分之百的一个完人,所以,检讨起来,我们的过失太多了。由于过失太多,就连累了我们本身。
“急须悔改莫因循”我们既然知道自己全身毛病百出,就要赶快地悔改,面对佛前求忏悔。“莫因循”不要说:“没有关系,明天再说吧!”这是不可以迁延,不可以犹豫不决的,要改,就得马上改。
“自家错处知多少?那有功夫说别人!”我们的嘴巴总是要说别人家,没有想到自己应该回光返照。真正回光返照的话,我们自己不对的地方,不知道有多少哩!那里还有闲功夫张家长李家短去批评人家?倒不如我们来批评批评自己吧!
太虚大师有一句名言:“学佛先从做人起”我上面所讲的,不是太高深的佛法,然而却是教我们做人的,包括我在内,也是慢慢地学,你们真正会用功的,我所讲的应该把它记住了。
三、心理上有三种:
“意三者:嫉、恚、痴。”我再把它一一解释在下面:
嫉:是嫉妒的简称。为什么要嫉妒?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爱名和爱利,有时候,为了顾全自己的名誉和利益,人家比我们好,超过了我们,我们就放不下,正如成语所说的“不耐他荣”荣,就是荣誉,好的名誉。不耐,就是不耐烦,忍不住。也就是看到人家很光荣,有荣誉的地方,自己心里就不高兴,称为不耐他荣。为什么会不耐他荣呢?有一个东西在心中作祟,是什么?。 心是因为人家胜过我们,我们不高兴。如果再进一步研究,为什么你会不高兴,会生起 心?说来说去,还不是贪心在作怪。
圆觉经中说:“由于欲境,起诸违顺,境背爱心,而生憎嫉,造种种业。”意思是由于内心的贪欲而追逐种种外境,而生起了违逆或随顺的心情,要是这个外境违背了我们所希求的心意,和我们的心意不能相应,于是产生了憎恨、嫉妒的心理,进而把这种心理付之于行动,而造作了各种各样的业(行为)。所以,在其他的经典中,谈到十恶的心理时,往往写成“贪”而本经用“嫉”可说是译者别出心裁的译法。嫉妒,如果加以分析、研究,它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贪心所促成的。
恚:在其他的经典,往往称为 , 和恚两个字一般合并在一起,称为
恚,就是发脾气、不高兴。我们有时候看见人家所做的事情,或者听到人家所讲的话,或是看到他所表现的一举一动,感到很不顺眼、很不高兴,甚至激起一股怨恨、忿怒之气,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内心的肝火在发作。因此,我们生活当中的心理方面,第二个罪魁是 恚心。
心是要不得的,要知道,佛经中告诉我们:“ 是无名火,能烧功德林”你纵然有再大的功德,有再大的好处,就因为发脾气这把无名火,把一切都烧毁光了,可见都是“ 恚”所惹的祸。所以我们学佛的人,要修忍辱度,要能够把自己的脾气时时刻刻调好了,不要动 心。
痴:这是我们心理方面最大的罪魁,痴,就是愚痴。平常所谓白痴,是一无所知,什么都不懂,呆呆的。但是此地这个痴,不是指白痴,而是什么都知道,比我们知道的更多。那末,什么叫做痴呢?不明事理,对一件事情,或者一切道理搞不清,什么原因?没有智慧,愚痴。不辨是非,应该是是的,他说不是;应该不是的,他反而说是的,是非不分,也是愚痴。不识好歹,好的坏的,搞不清楚,明明是件好事,却说那是坏的;明明是不好的事,却认为是好事,这就是愚痴。不信因果,世间最普通的道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被否定了。我们人生的一举一动,都有因果报应的,但是这一种人说:“没有因果!”把因果整个都否定了,为什么?这就是愚痴。
所以,痴不是白痴,而是知识方面有了毛病。试看简体的“痴”从病从知,病字头,里面一个知,就是在知见方面,有不正确的认识,有了毛病,因此,有的地方称痴为邪见──不正确的见解。
在意方面的三种:嫉、恚、痴。已经简单地把它解释完了。
“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如是,指上面所讲的身三、口四、意三,这十件事情,假如我们不能够随顺着圣道,所谓圣道,就是正道、圣人之道──圣人所行的光明正大的路径。佛是天中之天,圣中之圣,你要是不能依着这个去行的话,就是违背了佛陀的圣道,那么,这个就叫做十恶,十种最大的罪恶。
“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我们如果把这十种恶事停止下来,不要去做,就称为十善了。因此,十善与十恶,一正一反,好象我们的手掌一样的,正面是十善,反过来就是十恶了。
讲到善恶,我再举个故事来说明。
在中国唐朝的时候,有一位大诗人叫白居易,别名白乐天,他的诗作得非常好,好到什么程度?每当他把诗作完了,要叫一个老婆婆来念给她听。然后问:
“你听得懂吗?”
“听不懂!”
听不懂,他就不要,重写。
有时候,诗作完了,就找个小孩来。
“小弟弟,我这首诗你听得懂吗?”
“听不懂!”
不懂,他就重作。所以白乐天的诗,妇孺皆知的,他成为鼎鼎大名的诗人。
当时,朝廷派他到杭州当刺史,相当于现在的县长之类的地方官。白居易是位虔诚的佛教徒,到了杭州以后,有一天,他利用闲暇,特地到秦望山去拜访一个名闻遐迩的高僧,希望探讨探讨佛法。
这位高僧叫做鸟窠禅师,谈到他,可算得是一位传奇性的人物。他原名道林,不过,一般都不知道,而称他为鸟窠禅师。当他九岁那一年就出家了,念经学习佛法,二十一岁时,到荆州果愿寺去受戒,随后不惜跋山涉水,到陕西去亲近一位当时非常有道德、有学问的韬光禅师。
韬光禅师看到这个青年很老实,又很机敏,于是给了他一个执事,让他当侍者。要知道,在大庙或丛林里面,当方丈和尚、做师父的,都由小徒弟为他侍奉茶水,照应生活起居,照应人来客去,这个职位称为侍者。韬光禅师要道林做的,就是这样的执事。
道林这样一住就是好几年,每天都当侍者。心想:这实在没有多大的意思,我亲近这位师父,从来也不为我开示,岂不浪费我的时间?不如走吧!
在失望中,他下了决心去向韬光禅师辞行:
“师父,我忍了又忍,忍了这么久,再也忍不住了,我明天想下山去了!”
“哦!你为什么要下山呀?”韬光禅师有点惊奇。
“我来了这么久,您从来也没有开示过我,一天到晚只叫我做工我想到别的地方去参学。”道林鼓起勇气说。
问明了原因以后,韬光禅师便说:
“啊!你是要我开示,听我讲佛法,是不是?”
韬光禅师稍微停了一下,又说:
“假使说要佛法嘛,我这儿当然比不上别人,但是,也有一点点呀!”
于是,韬光禅师从衣服上拈了一丝纤维(毛),吹了一吹,并没有说什么,可是道林当下就开悟了。他开悟了什么?他悟到佛法不是远在天边,也不是多么高深的,佛法就在日常生活起居当中,只要从自家心地上用功夫就成了。正如禅宗所谓搬柴运水,都是佛法,别以为师父叫我做苦工,叫我煮饭打杂,把我当成工人似的,其实,那就是佛法。要知道,好多的大菩萨,好多的大祖师,都是从厨房中磨练出来的,可见佛法可以在日用当中表现出来的。
道林觉悟以后,韬光禅师对他说:
“好!你现在可以下山了,可以到各处去弘化了。”
因此,道林就到了杭州秦望山上去,找了一棵枝叶茂密的松树,象鸟儿筑巢一样,就在树上盘膝打坐,精进修行。这样一来,人家看到了感到好奇怪,所以,就为他取名为“鸟窠禅师”鸟窠禅师这名称的来历,就是从这儿来的。
鸟窠禅师很有修持,对佛法已经觉悟了,因此,他的道风远播,各地学者、修行者,络绎不绝地不辞辛劳,登上山顶去拜访他,向他请教佛法。既然大家都闻名这位禅师,做地方官的,当然也不例外。这一天,大诗人白居易也特地去拜访这位禅师。
当白居易这个刺史去拜访鸟窠禅师的时候,上来先说了一些客套话,而后他就说:
“请你简单地、扼要地告诉我,整个佛法的大意是什么?”
“你是要问我整个佛法的大意是不是?我告诉你,只有八个大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鸟窠禅师开示大诗人白居易的,只有这两句佛法。
白居易听到这样的回答,难免不感觉到非常失望,心想:我是个地方大官,这么辛辛苦苦地来拜望你这位鼎鼎有名的禅师,向你请教佛法,原来你只是说了老生常谈的两句话,多没意思!
于是,他很冷漠地说:
“这八个字没有什么稀奇呀,三岁的小孩也会讲啊!”
“对!三岁的小孩也会讲,但是,八十岁的老翁不一定做得到。”鸟窠禅师严肃地回答。
的确是这样,讲是会讲,做起来却是不容易。三岁的小孩可以当作歌谣唱,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从三岁做到八十岁,能够做这八个字──所有的坏事不要做了,所有的好事都要去做,做得到吗?做不到!
所以,我们要了解,所谓佛法;所谓真理,离开我们不会太远,只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只要我们在每天的行、住、坐、卧当中表现出来,这个就是佛法,就是你实践了整个的佛法大意。因此,我们必须“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也就是“止恶行善”
本经第四章题目是善恶并明,说明善与恶的定义,我上面介绍的故事,在佛教史上,甚至一般佛教徒,都知道的,也许我在里面增加了一点配料,稍微讲得不一样,但是总而言之,就是要我们“止恶行善”
接下来,我再讲宋朝一位禅师的故事。
宋朝的时候,有一位思业禅师,他每天都念兹在 地想着业的问题,为什么?原来他的俗家,打从他祖父开始,到他这一代,都是从事屠宰行业,不知道杀害了多少生命?然而这是承袭上一代的行业,屠宰已经习以为常了,误认为是正当的职业──凭着自己的气力和本钱混饭吃,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啊!可是,他具有宿世善根,富有慈悲心与同情心,有一天早上,当他正在杀猪的时候,一刀刺进去,那头猪就哇的一声,惨声深深地震憾着他的心弦,激起了他无限的悲悯心,于是,他随手把屠刀摔到一旁,从此以后,放下屠刀,并且毅然落发出家了。
当他出家的时候,曾经讲了四句偈:
昨日夜叉心,今朝菩萨面;
菩萨与夜叉,不隔一条线。
因为他昨天还在杀猪,今天已经放下屠刀了。夜叉,是罗刹鬼,很恶很凶狠,专专吃人的。昨天他的心非常残忍,好象夜叉似的,但是今朝心态已经改变了,生起了慈悲心,恰象是菩萨的面孔,低眉垂眼。要知道,什么是菩萨,什么是夜叉呢?菩萨跟夜叉,中间只是隔着一条线,所以,菩萨与夜叉,只是在我们的一念之间。换句话说,善与恶只有一念之差,我们要改恶为善,是易如反掌的。
因此,我引证这两个故事,告诉大家什么叫做善,什么叫做恶。第一个故事要大家“止恶行善”第二个故事,说明了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菩萨的面容。有的时候,我们跪在佛或者菩萨的面前,要瞻仰、欣赏、祈求,看菩萨的面,菩萨的面好慈悲哦!而夜叉的面,青面獠牙,真是可怕极了。所以我们学佛的人,应该学菩萨的面,千万不要怀着夜叉的心。夜叉心,就是恶,作恶,地狱有我们的份;行善,成佛才有我们的位置。
所以,我用这两个故事来说明善恶,同时,告诉大家:佛法并不是高深的,是在我们日常生活的举止行动当中表现出来。
,一点意思也没有,就叫绮语。还有,那些淫荡、轻浮话,说了荡人心智,使人想入非非的肉麻话,以及毫无意义的废话,都是绮语。
语言,本来是人与人之间传达感情、交换意见、彼此互相沟通思想的工具,如果犯了“妄语”戒,那就失去了讲话的真正意义了!
现在,我介绍古人劝悔过的一首诗来和大家共同勉励:
劝悔过
过失多端累此身,急须改悔莫因循;
自家错处知多少,那有功夫说别人!
“过失多端累此身”你不要以为我们这一生中,一点毛病都没有的,真正拿个镜子照照,或者静下来自己认真反省一下,世界上没有百分之百的一个完人,所以,检讨起来,我们的过失太多了。由于过失太多,就连累了我们本身。
“急须悔改莫因循”我们既然知道自己全身毛病百出,就要赶快地悔改,面对佛前求忏悔。“莫因循”不要说:“没有关系,明天再说吧!”这是不可以迁延,不可以犹豫不决的,要改,就得马上改。
“自家错处知多少?那有功夫说别人!”我们的嘴巴总是要说别人家,没有想到自己应该回光返照。真正回光返照的话,我们自己不对的地方,不知道有多少哩!那里还有闲功夫张家长李家短去批评人家?倒不如我们来批评批评自己吧!
太虚大师有一句名言:“学佛先从做人起”我上面所讲的,不是太高深的佛法,然而却是教我们做人的,包括我在内,也是慢慢地学,你们真正会用功的,我所讲的应该把它记住了。
三、心理上有三种:
“意三者:嫉、恚、痴。”我再把它一一解释在下面:
嫉:是嫉妒的简称。为什么要嫉妒?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爱名和爱利,有时候,为了顾全自己的名誉和利益,人家比我们好,超过了我们,我们就放不下,正如成语所说的“不耐他荣”荣,就是荣誉,好的名誉。不耐,就是不耐烦,忍不住。也就是看到人家很光荣,有荣誉的地方,自己心里就不高兴,称为不耐他荣。为什么会不耐他荣呢?有一个东西在心中作祟,是什么?。 心是因为人家胜过我们,我们不高兴。如果再进一步研究,为什么你会不高兴,会生起 心?说来说去,还不是贪心在作怪。
圆觉经中说:“由于欲境,起诸违顺,境背爱心,而生憎嫉,造种种业。”意思是由于内心的贪欲而追逐种种外境,而生起了违逆或随顺的心情,要是这个外境违背了我们所希求的心意,和我们的心意不能相应,于是产生了憎恨、嫉妒的心理,进而把这种心理付之于行动,而造作了各种各样的业(行为)。所以,在其他的经典中,谈到十恶的心理时,往往写成“贪”而本经用“嫉”可说是译者别出心裁的译法。嫉妒,如果加以分析、研究,它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贪心所促成的。
恚:在其他的经典,往往称为 , 和恚两个字一般合并在一起,称为
恚,就是发脾气、不高兴。我们有时候看见人家所做的事情,或者听到人家所讲的话,或是看到他所表现的一举一动,感到很不顺眼、很不高兴,甚至激起一股怨恨、忿怒之气,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内心的肝火在发作。因此,我们生活当中的心理方面,第二个罪魁是 恚心。
心是要不得的,要知道,佛经中告诉我们:“ 是无名火,能烧功德林”你纵然有再大的功德,有再大的好处,就因为发脾气这把无名火,把一切都烧毁光了,可见都是“ 恚”所惹的祸。所以我们学佛的人,要修忍辱度,要能够把自己的脾气时时刻刻调好了,不要动 心。
痴:这是我们心理方面最大的罪魁,痴,就是愚痴。平常所谓白痴,是一无所知,什么都不懂,呆呆的。但是此地这个痴,不是指白痴,而是什么都知道,比我们知道的更多。那末,什么叫做痴呢?不明事理,对一件事情,或者一切道理搞不清,什么原因?没有智慧,愚痴。不辨是非,应该是是的,他说不是;应该不是的,他反而说是的,是非不分,也是愚痴。不识好歹,好的坏的,搞不清楚,明明是件好事,却说那是坏的;明明是不好的事,却认为是好事,这就是愚痴。不信因果,世间最普通的道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被否定了。我们人生的一举一动,都有因果报应的,但是这一种人说:“没有因果!”把因果整个都否定了,为什么?这就是愚痴。
所以,痴不是白痴,而是知识方面有了毛病。试看简体的“痴”从病从知,病字头,里面一个知,就是在知见方面,有不正确的认识,有了毛病,因此,有的地方称痴为邪见──不正确的见解。
在意方面的三种:嫉、恚、痴。已经简单地把它解释完了。
“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如是,指上面所讲的身三、口四、意三,这十件事情,假如我们不能够随顺着圣道,所谓圣道,就是正道、圣人之道──圣人所行的光明正大的路径。佛是天中之天,圣中之圣,你要是不能依着这个去行的话,就是违背了佛陀的圣道,那么,这个就叫做十恶,十种最大的罪恶。
“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我们如果把这十种恶事停止下来,不要去做,就称为十善了。因此,十善与十恶,一正一反,好象我们的手掌一样的,正面是十善,反过来就是十恶了。
讲到善恶,我再举个故事来说明。
在中国唐朝的时候,有一位大诗人叫白居易,别名白乐天,他的诗作得非常好,好到什么程度?每当他把诗作完了,要叫一个老婆婆来念给她听。然后问:
“你听得懂吗?”
“听不懂!”
听不懂,他就不要,重写。
有时候,诗作完了,就找个小孩来。
“小弟弟,我这首诗你听得懂吗?”
“听不懂!”
不懂,他就重作。所以白乐天的诗,妇孺皆知的,他成为鼎鼎大名的诗人。
当时,朝廷派他到杭州当刺史,相当于现在的县长之类的地方官。白居易是位虔诚的佛教徒,到了杭州以后,有一天,他利用闲暇,特地到秦望山去拜访一个名闻遐迩的高僧,希望探讨探讨佛法。
这位高僧叫做鸟窠禅师,谈到他,可算得是一位传奇性的人物。他原名道林,不过,一般都不知道,而称他为鸟窠禅师。当他九岁那一年就出家了,念经学习佛法,二十一岁时,到荆州果愿寺去受戒,随后不惜跋山涉水,到陕西去亲近一位当时非常有道德、有学问的韬光禅师。
韬光禅师看到这个青年很老实,又很机敏,于是给了他一个执事,让他当侍者。要知道,在大庙或丛林里面,当方丈和尚、做师父的,都由小徒弟为他侍奉茶水,照应生活起居,照应人来客去,这个职位称为侍者。韬光禅师要道林做的,就是这样的执事。
道林这样一住就是好几年,每天都当侍者。心想:这实在没有多大的意思,我亲近这位师父,从来也不为我开示,岂不浪费我的时间?不如走吧!
在失望中,他下了决心去向韬光禅师辞行:
“师父,我忍了又忍,忍了这么久,再也忍不住了,我明天想下山去了!”
“哦!你为什么要下山呀?”韬光禅师有点惊奇。
“我来了这么久,您从来也没有开示过我,一天到晚只叫我做工我想到别的地方去参学。”道林鼓起勇气说。
问明了原因以后,韬光禅师便说:
“啊!你是要我开示,听我讲佛法,是不是?”
韬光禅师稍微停了一下,又说:
“假使说要佛法嘛,我这儿当然比不上别人,但是,也有一点点呀!”
于是,韬光禅师从衣服上拈了一丝纤维(毛),吹了一吹,并没有说什么,可是道林当下就开悟了。他开悟了什么?他悟到佛法不是远在天边,也不是多么高深的,佛法就在日常生活起居当中,只要从自家心地上用功夫就成了。正如禅宗所谓搬柴运水,都是佛法,别以为师父叫我做苦工,叫我煮饭打杂,把我当成工人似的,其实,那就是佛法。要知道,好多的大菩萨,好多的大祖师,都是从厨房中磨练出来的,可见佛法可以在日用当中表现出来的。
道林觉悟以后,韬光禅师对他说:
“好!你现在可以下山了,可以到各处去弘化了。”
因此,道林就到了杭州秦望山上去,找了一棵枝叶茂密的松树,象鸟儿筑巢一样,就在树上盘膝打坐,精进修行。这样一来,人家看到了感到好奇怪,所以,就为他取名为“鸟窠禅师”鸟窠禅师这名称的来历,就是从这儿来的。
鸟窠禅师很有修持,对佛法已经觉悟了,因此,他的道风远播,各地学者、修行者,络绎不绝地不辞辛劳,登上山顶去拜访他,向他请教佛法。既然大家都闻名这位禅师,做地方官的,当然也不例外。这一天,大诗人白居易也特地去拜访这位禅师。
当白居易这个刺史去拜访鸟窠禅师的时候,上来先说了一些客套话,而后他就说:
“请你简单地、扼要地告诉我,整个佛法的大意是什么?”
“你是要问我整个佛法的大意是不是?我告诉你,只有八个大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鸟窠禅师开示大诗人白居易的,只有这两句佛法。
白居易听到这样的回答,难免不感觉到非常失望,心想:我是个地方大官,这么辛辛苦苦地来拜望你这位鼎鼎有名的禅师,向你请教佛法,原来你只是说了老生常谈的两句话,多没意思!
于是,他很冷漠地说:
“这八个字没有什么稀奇呀,三岁的小孩也会讲啊!”
“对!三岁的小孩也会讲,但是,八十岁的老翁不一定做得到。”鸟窠禅师严肃地回答。
的确是这样,讲是会讲,做起来却是不容易。三岁的小孩可以当作歌谣唱,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从三岁做到八十岁,能够做这八个字──所有的坏事不要做了,所有的好事都要去做,做得到吗?做不到!
所以,我们要了解,所谓佛法;所谓真理,离开我们不会太远,只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只要我们在每天的行、住、坐、卧当中表现出来,这个就是佛法,就是你实践了整个的佛法大意。因此,我们必须“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也就是“止恶行善”
本经第四章题目是善恶并明,说明善与恶的定义,我上面介绍的故事,在佛教史上,甚至一般佛教徒,都知道的,也许我在里面增加了一点配料,稍微讲得不一样,但是总而言之,就是要我们“止恶行善”
接下来,我再讲宋朝一位禅师的故事。
宋朝的时候,有一位思业禅师,他每天都念兹在 地想着业的问题,为什么?原来他的俗家,打从他祖父开始,到他这一代,都是从事屠宰行业,不知道杀害了多少生命?然而这是承袭上一代的行业,屠宰已经习以为常了,误认为是正当的职业──凭着自己的气力和本钱混饭吃,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啊!可是,他具有宿世善根,富有慈悲心与同情心,有一天早上,当他正在杀猪的时候,一刀刺进去,那头猪就哇的一声,惨声深深地震憾着他的心弦,激起了他无限的悲悯心,于是,他随手把屠刀摔到一旁,从此以后,放下屠刀,并且毅然落发出家了。
当他出家的时候,曾经讲了四句偈:
昨日夜叉心,今朝菩萨面;
菩萨与夜叉,不隔一条线。
因为他昨天还在杀猪,今天已经放下屠刀了。夜叉,是罗刹鬼,很恶很凶狠,专专吃人的。昨天他的心非常残忍,好象夜叉似的,但是今朝心态已经改变了,生起了慈悲心,恰象是菩萨的面孔,低眉垂眼。要知道,什么是菩萨,什么是夜叉呢?菩萨跟夜叉,中间只是隔着一条线,所以,菩萨与夜叉,只是在我们的一念之间。换句话说,善与恶只有一念之差,我们要改恶为善,是易如反掌的。
因此,我引证这两个故事,告诉大家什么叫做善,什么叫做恶。第一个故事要大家“止恶行善”第二个故事,说明了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菩萨的面容。有的时候,我们跪在佛或者菩萨的面前,要瞻仰、欣赏、祈求,看菩萨的面,菩萨的面好慈悲哦!而夜叉的面,青面獠牙,真是可怕极了。所以我们学佛的人,应该学菩萨的面,千万不要怀着夜叉的心。夜叉心,就是恶,作恶,地狱有我们的份;行善,成佛才有我们的位置。
所以,我用这两个故事来说明善恶,同时,告诉大家:佛法并不是高深的,是在我们日常生活的举止行动当中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