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dingdianbiquge.com,佛说四十二章经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佛言: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吾保此木决定入海。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第二十七章“无著得道”看到这个“无”字就令人生欢喜心,我们都坑在这个“有”上了。
“佛说:夫为道者”就是修道者,像木头一样在水里寻流而下,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也不为鬼神所遮,也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所以佛说,我保此木决定入海。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释这是本经的第二十七章,举出一个譬喻,说修道的人要远离一切的障碍。什么叫两岸呢?两岸就是情和欲,情欲又分为见思情欲和无明情欲。见思的情欲是执著于生死,像此岸一样;无明的情欲是执著于涅槃,也就好像触到彼岸一样。人和一切鬼神(人拿这木头和鬼神取这个木头)就譬喻所有邪见的网缠着人,如木头被人取了似的。
就是说这个木头不能触两岸,也不能被人取,要是触了两岸,它就不能入海了,是不是啊?若是被人取,木头也不能入海,也不能被鬼神所遮。
释至于洄流所住,这是指懒惰,和精进正相反。
你懒惰就等于住在这地方不走了。我们打坐,如果说:“我们睡一会儿吧,多睡一会儿吧,今天先这么地,明天再说吧!”你今天就被这个旋流所住。或是“行啊,我先跟这个人多唠几句嗑,唠完了,明天就不跟他唠了。”实际上,你今天已经被“洄流”所住了。
释腐败和无为法正相反,因为他不能直心正念真如,所以,他常常想精进,又退了。就像那洄流一样,流得很急,但是一转弯又流回来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保证精进一步,脚踏实地一步,绝不能这面跑得挺快,那面一碰点事马上就回来了。也就是说走一步,就给自己后面断一条死路,就把那个路给堵死,走一步断一步。你看看你所作为,或是你思念的东西,或是你想的东西,都要把它断掉,包括书信,有些人来往,连地址都不要了。最后,家住在哪,不知道了;什么电话号码,不知道了,忘了,脑子里没有印象了。走一步断一步,别怕痛苦。
昨天烟台那个记者又来电话,告诉我一个好消息:“师父,我秋天有可能就出家了,可以到这来了。”我说:“你怎么回事?”他说他母亲已经开始透露口信了,说你夏天别走,秋天再说。他说:“我到秋天肯定走,同意不同意我也得走。”他同时问:“我走了以后,将来还能不能回去?”意思是看看父母。我说:“你可千万别跟你父母这么说,一定要断除,不回去了。”他说:“那行,那我跟他讲明白了。”
讲得挺有意思,他说:“师父您看,我去了,都得准备什么东西?得需要带多少钱呢?”我说:“你准备你自己的三衣这些东西吧,这钱需要多少,我不能跟你说,反正你自己准备。”他说:“师父,等到剃度,我是不是得供养师父和寺院呢?”我说:“我不供养你就不错了。”他说:“我明白了。”就是说很有决心。我说:“你来了得考验,不是来了就剃度。”他说:“那行,我考验十年都没问题。”有这个决心,挺好。昨天又来了一个出家的,是陕西还是什么地方的,今天也许还能有人来。
就是说我们不能往后退,不能给自己留后路,有时候发些愿也是很有重要性的。我也是不断地发,我说:“我是宁可死在臭水沟,也不回那个俗家,那些事就别想了。我不会那样做的,那是不可能的事,大不了就是个死。”你必须自己断,有时候发完愿,自己刚要一动念“哎呀,我都发过愿了,我哪能违犯我的誓愿呢?”对不对?顺着愿力来坚固我们的道心,这个是很重要的。你要是没发愿“哎呀,我那时候没说,反正这时候也不算妄语。”这不行啊。有时候也得有点愿,愿能激励我们,能看住我们。因为我们发愿的时候往往是心比较清净,我们有了想法的时候心里已经不清净了。如果有了愿力,这样的话,使我们能够往前走,说话就得是大丈夫说话,是吧?
有的人就是像洄流似的,流得很急,但一转弯又回来了。这个回头路我们应该加小心,不走这回头路,脚踏实地,稳稳当当,走一步断一步,连想回来的道路全都给它堵死。什么家庭、财产、女人,包括亲人,甚至父母那面都给它断掉,断了以后,我们这个道心才能顶着走。因为我们那个情感,今天你刚觉得挺好,过一会儿、过一段时间,遇到难处的时候,身体有病了,或是吃饭不相应了,或互相之间有点心情不愉快了,等等的事情,他就想寻找一个能理解他、安慰他的一个地方。他把这些事情看成是坏事情,需要一个来讲述和发泄的地方。
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最好的办法,最好的办法是把它吸收。本来是给你这个粮食,你把它吸收了就行。像火炬一样,火炬的燃烧是靠燃料。什么是燃料呢?就是那些乱七八糟的违缘,得靠这燃料。你吸收了燃料,火才旺呢,是不是?你得把这个东西吸收,你的火才会变得更大;你不吸收,你的光芒就小。所以修道得吸收这些烦恼和这些情欲,怎么样吸收呢?就是不被它转,不被它转就是吸收。
我们想达到无为法,自己就得有一个明确的方法。首先,我们为了这个无为法,什么都要放下。
释不能达到无为法,我们就著相了。所修的福慧不成功,就像木头烂了似的。必须要堕落,不会到涅槃的彼岸,也不会了生死。
因为情欲就是有为法,起心动念那都是不行的,何况再达到情欲那种深的程度,那更不行了。我们一定要深深知道,有念就是邪,这玩意最厉害。但是人每天都在和这个念头打交道,成天没有离开过,就是睡觉也做梦,是不是?没有离开过,所以我们必须得离开这个。
无为法,不住在这里。像不触两岸的木头似的“你来碰我,我就不碰岸,不着岸边。”所以就顺流下来。你如果贪著哪个,碰了岸,它都会卡住的。所以说,要不为情欲所惑,就像“人取”和“鬼遮”这都是情欲的问题。不管你是哪面来的,我都不被你所沾,你高贵也好,低贱也好,我都不被你这个情欲所缠,所以他就住不了你。所以佛说,我保证这木头入大海,也就是保证我们人肯定得道。
如果我们一有了有为法,福报就没有了,修不成功,木头也就烂了,而且必然要堕落。今天亲舟师说,有个日常法师还是哪个法师曾经讲过那么一句话,他说:“佛经里有一句话讨论在家的,在家就是地狱。”在家就是地狱,他说佛经里有这么一句话,在家确实是很可怕的。
释不能了生死,这就是被这情欲所迷,为爱见的众邪所娆了。
被情欲所迷啊,主要是这个情,特别是男女的情和欲望,还有男人和男人的情,女人和女人的情,这个很可怕。有的见了男人也生欢喜心,就是现在这种同性恋,这个可怕。所以宣化上人讲,这个同性恋如果一旦发起来,就会变成一种病毒,这种病毒和现在的病一旦结合起来,就像那个肺炎一样,传遍世界各地,最后造成大量的人死亡。这些东西都是人心的变形,所以才出现这些东西。由于这些东西,世间人就造业纷飞,好人现在也基本都沾染这些东西。因为没有正确的概念,所以很难逃出这一关,惟独信佛能逃出这一关。信佛真正修行,就能逃出这一关。如果在佛教造业,我看也危险。所以大家得注意这个问题。
这些本来不应该讲得过多,但是也不得不讲。现在这个事基本上都明显了,外面确实存在这些事,很厉害的。有些魔都混进了佛教,披着袈裟,你根本就认不清楚。他们的诱惑力非常强,不断地给你吃的、好的,满足你、称赞你、鼓励你,你想得到的他都能给你,但下手的功夫最后就是情欲。不光做,而且还会造谣。他的造谣,首先混淆视听,把所有的大德牵扯进来,他说大德也都做这种事情,真是可怕极了!哪个大德有名,他就说:“他也那样。”只要有俩人和他反对,他都会给你添一句:“他们俩有这种关系。”这种人非常可怕!
我出关的时候就见过这样的人,他问我怎么修行,我说:“持戒啊!”我告诉他要持戒修行,我也知道我这话可能不起什么作用,但是也给他种下这个种子。而且他也穿着袈裟,唱念也很好,所以说你们不知道,那是很可怕的!他也经常给人做佛事,说话那很仁义的,表面上很体贴人的。不像我这个做师父的,又臭又硬,尽得罪人,人家很会顺着人心去说话的,所以我们都得加小心。现在已经变为很明显的一件事情,特别是混进佛教,太可怕了!对于这个,我们既不能宣传,不能在外面讲,同时我们要提高警惕。
为什么咱们的洗澡间都设在那屋,不允许非僧人使用,包括新发心出家的居士也不允许使用,都是在避免这个东西。我们都得加小心啊,处处加小心!不是说:“你看师父尽贪恋,底下澡堂不是挺好的吗?师父你又盖那么个大澡堂干吗呀?你不是享受吗?”不是享受。为什么弄出这么多?就是让大家身心都干净,都清净,远离这些不净的东西。所以我们大家都得加小心!
不能堕落,不能住在有为法上,特别是情欲上,更不能沾染半点,否则就会像木头一样,会烂的。你永远不会归入大海,也不会到达涅槃的彼岸,也不会了生死,主要就是被爱见和众邪所娆。而且这些人还有一套理论的,世间有世间的理论,他说的:“人活着干吗?不就是成立个家庭吗?不就是男女这些事、生儿育女吗?”他有他的理论。他这一说,我们有时候不加小心,就能上当“是呀,你活着干吗呀?”一想也是,活着干吗呀?
他不知道一个关键的问题,人生是修行的一个过程,所以我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就在这块。一定要记住:人生是一个修行的过程。我们来到这个世界都是奔修行来的,但是这个过程,有的人没有过关,有的人或在这里打了个旋转而被迷了,所以堕落了。我们现在出家就是觉悟了,觉悟什么呢?“哎呀,我原先的愿望是来修行,不是到这个世间混来了,不是要被它所染。”我们本来是要克服所染,来成就道业的,来度众生的,最后我们到这里一迷,就堕落那里去了。我相信大家很多都有大志愿,也可能是从天上来的,也可能是从各个道来的,但都是有一个目的,都想了脱生死,度众生,使自己能够早日成就。都是奔这来的,只不过有一部分人迷在这里了。
对这种不正确的看法,只要知道人生就是修行的过程,一下就把它破了,而且我们的心马上得到正念,就回来了。你若不这么破它,不行的。而且这种说法是符合真理的,符合事实,也符合我们大家的本来面目。所以这样思惟我们就会得到正念,而且我们也可以跟这些人讲一讲这个事情,让他们能够反省反省,回忆以前的愿望。每个人都有愿望,是吧?这样的话就能破除他的爱见,一下就可以断除它,因为爱见的众邪会干扰你获得正知正见。
释正念真如而精进,明白法的本性本来就是无为的。
不是说我们要通过无为法想达到个什么,不是这个目的,是什么呢?是我本来那个就是无为法,我们本来的面目就是无为法。虽然我们现在在不断地谈无为法,实际上离无为法的本体还很远,但是我们通过谈无为法、修无为法,来逐步地回到我们本来的面目上。我们的本来面目就是无为法,这是我们应该记住的。
释若能这样子,不为情爱所转,一定会得道的,这是这一章的大概意思。
“佛言”:佛说。“夫为道者”:修道的人。“犹木在水”:就像一根木头在水里一样。“寻流而行”:顺流向下走。“不触两岸”:不被两岸的石头所障碍。不触,就是不把木头定下来。没有触两岸,这木头就不会被两岸所留(即不被情爱所留)。这木头就好像一个修道人... -->>
佛言: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吾保此木决定入海。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第二十七章“无著得道”看到这个“无”字就令人生欢喜心,我们都坑在这个“有”上了。
“佛说:夫为道者”就是修道者,像木头一样在水里寻流而下,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也不为鬼神所遮,也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所以佛说,我保此木决定入海。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释这是本经的第二十七章,举出一个譬喻,说修道的人要远离一切的障碍。什么叫两岸呢?两岸就是情和欲,情欲又分为见思情欲和无明情欲。见思的情欲是执著于生死,像此岸一样;无明的情欲是执著于涅槃,也就好像触到彼岸一样。人和一切鬼神(人拿这木头和鬼神取这个木头)就譬喻所有邪见的网缠着人,如木头被人取了似的。
就是说这个木头不能触两岸,也不能被人取,要是触了两岸,它就不能入海了,是不是啊?若是被人取,木头也不能入海,也不能被鬼神所遮。
释至于洄流所住,这是指懒惰,和精进正相反。
你懒惰就等于住在这地方不走了。我们打坐,如果说:“我们睡一会儿吧,多睡一会儿吧,今天先这么地,明天再说吧!”你今天就被这个旋流所住。或是“行啊,我先跟这个人多唠几句嗑,唠完了,明天就不跟他唠了。”实际上,你今天已经被“洄流”所住了。
释腐败和无为法正相反,因为他不能直心正念真如,所以,他常常想精进,又退了。就像那洄流一样,流得很急,但是一转弯又流回来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保证精进一步,脚踏实地一步,绝不能这面跑得挺快,那面一碰点事马上就回来了。也就是说走一步,就给自己后面断一条死路,就把那个路给堵死,走一步断一步。你看看你所作为,或是你思念的东西,或是你想的东西,都要把它断掉,包括书信,有些人来往,连地址都不要了。最后,家住在哪,不知道了;什么电话号码,不知道了,忘了,脑子里没有印象了。走一步断一步,别怕痛苦。
昨天烟台那个记者又来电话,告诉我一个好消息:“师父,我秋天有可能就出家了,可以到这来了。”我说:“你怎么回事?”他说他母亲已经开始透露口信了,说你夏天别走,秋天再说。他说:“我到秋天肯定走,同意不同意我也得走。”他同时问:“我走了以后,将来还能不能回去?”意思是看看父母。我说:“你可千万别跟你父母这么说,一定要断除,不回去了。”他说:“那行,那我跟他讲明白了。”
讲得挺有意思,他说:“师父您看,我去了,都得准备什么东西?得需要带多少钱呢?”我说:“你准备你自己的三衣这些东西吧,这钱需要多少,我不能跟你说,反正你自己准备。”他说:“师父,等到剃度,我是不是得供养师父和寺院呢?”我说:“我不供养你就不错了。”他说:“我明白了。”就是说很有决心。我说:“你来了得考验,不是来了就剃度。”他说:“那行,我考验十年都没问题。”有这个决心,挺好。昨天又来了一个出家的,是陕西还是什么地方的,今天也许还能有人来。
就是说我们不能往后退,不能给自己留后路,有时候发些愿也是很有重要性的。我也是不断地发,我说:“我是宁可死在臭水沟,也不回那个俗家,那些事就别想了。我不会那样做的,那是不可能的事,大不了就是个死。”你必须自己断,有时候发完愿,自己刚要一动念“哎呀,我都发过愿了,我哪能违犯我的誓愿呢?”对不对?顺着愿力来坚固我们的道心,这个是很重要的。你要是没发愿“哎呀,我那时候没说,反正这时候也不算妄语。”这不行啊。有时候也得有点愿,愿能激励我们,能看住我们。因为我们发愿的时候往往是心比较清净,我们有了想法的时候心里已经不清净了。如果有了愿力,这样的话,使我们能够往前走,说话就得是大丈夫说话,是吧?
有的人就是像洄流似的,流得很急,但一转弯又回来了。这个回头路我们应该加小心,不走这回头路,脚踏实地,稳稳当当,走一步断一步,连想回来的道路全都给它堵死。什么家庭、财产、女人,包括亲人,甚至父母那面都给它断掉,断了以后,我们这个道心才能顶着走。因为我们那个情感,今天你刚觉得挺好,过一会儿、过一段时间,遇到难处的时候,身体有病了,或是吃饭不相应了,或互相之间有点心情不愉快了,等等的事情,他就想寻找一个能理解他、安慰他的一个地方。他把这些事情看成是坏事情,需要一个来讲述和发泄的地方。
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最好的办法,最好的办法是把它吸收。本来是给你这个粮食,你把它吸收了就行。像火炬一样,火炬的燃烧是靠燃料。什么是燃料呢?就是那些乱七八糟的违缘,得靠这燃料。你吸收了燃料,火才旺呢,是不是?你得把这个东西吸收,你的火才会变得更大;你不吸收,你的光芒就小。所以修道得吸收这些烦恼和这些情欲,怎么样吸收呢?就是不被它转,不被它转就是吸收。
我们想达到无为法,自己就得有一个明确的方法。首先,我们为了这个无为法,什么都要放下。
释不能达到无为法,我们就著相了。所修的福慧不成功,就像木头烂了似的。必须要堕落,不会到涅槃的彼岸,也不会了生死。
因为情欲就是有为法,起心动念那都是不行的,何况再达到情欲那种深的程度,那更不行了。我们一定要深深知道,有念就是邪,这玩意最厉害。但是人每天都在和这个念头打交道,成天没有离开过,就是睡觉也做梦,是不是?没有离开过,所以我们必须得离开这个。
无为法,不住在这里。像不触两岸的木头似的“你来碰我,我就不碰岸,不着岸边。”所以就顺流下来。你如果贪著哪个,碰了岸,它都会卡住的。所以说,要不为情欲所惑,就像“人取”和“鬼遮”这都是情欲的问题。不管你是哪面来的,我都不被你所沾,你高贵也好,低贱也好,我都不被你这个情欲所缠,所以他就住不了你。所以佛说,我保证这木头入大海,也就是保证我们人肯定得道。
如果我们一有了有为法,福报就没有了,修不成功,木头也就烂了,而且必然要堕落。今天亲舟师说,有个日常法师还是哪个法师曾经讲过那么一句话,他说:“佛经里有一句话讨论在家的,在家就是地狱。”在家就是地狱,他说佛经里有这么一句话,在家确实是很可怕的。
释不能了生死,这就是被这情欲所迷,为爱见的众邪所娆了。
被情欲所迷啊,主要是这个情,特别是男女的情和欲望,还有男人和男人的情,女人和女人的情,这个很可怕。有的见了男人也生欢喜心,就是现在这种同性恋,这个可怕。所以宣化上人讲,这个同性恋如果一旦发起来,就会变成一种病毒,这种病毒和现在的病一旦结合起来,就像那个肺炎一样,传遍世界各地,最后造成大量的人死亡。这些东西都是人心的变形,所以才出现这些东西。由于这些东西,世间人就造业纷飞,好人现在也基本都沾染这些东西。因为没有正确的概念,所以很难逃出这一关,惟独信佛能逃出这一关。信佛真正修行,就能逃出这一关。如果在佛教造业,我看也危险。所以大家得注意这个问题。
这些本来不应该讲得过多,但是也不得不讲。现在这个事基本上都明显了,外面确实存在这些事,很厉害的。有些魔都混进了佛教,披着袈裟,你根本就认不清楚。他们的诱惑力非常强,不断地给你吃的、好的,满足你、称赞你、鼓励你,你想得到的他都能给你,但下手的功夫最后就是情欲。不光做,而且还会造谣。他的造谣,首先混淆视听,把所有的大德牵扯进来,他说大德也都做这种事情,真是可怕极了!哪个大德有名,他就说:“他也那样。”只要有俩人和他反对,他都会给你添一句:“他们俩有这种关系。”这种人非常可怕!
我出关的时候就见过这样的人,他问我怎么修行,我说:“持戒啊!”我告诉他要持戒修行,我也知道我这话可能不起什么作用,但是也给他种下这个种子。而且他也穿着袈裟,唱念也很好,所以说你们不知道,那是很可怕的!他也经常给人做佛事,说话那很仁义的,表面上很体贴人的。不像我这个做师父的,又臭又硬,尽得罪人,人家很会顺着人心去说话的,所以我们都得加小心。现在已经变为很明显的一件事情,特别是混进佛教,太可怕了!对于这个,我们既不能宣传,不能在外面讲,同时我们要提高警惕。
为什么咱们的洗澡间都设在那屋,不允许非僧人使用,包括新发心出家的居士也不允许使用,都是在避免这个东西。我们都得加小心啊,处处加小心!不是说:“你看师父尽贪恋,底下澡堂不是挺好的吗?师父你又盖那么个大澡堂干吗呀?你不是享受吗?”不是享受。为什么弄出这么多?就是让大家身心都干净,都清净,远离这些不净的东西。所以我们大家都得加小心!
不能堕落,不能住在有为法上,特别是情欲上,更不能沾染半点,否则就会像木头一样,会烂的。你永远不会归入大海,也不会到达涅槃的彼岸,也不会了生死,主要就是被爱见和众邪所娆。而且这些人还有一套理论的,世间有世间的理论,他说的:“人活着干吗?不就是成立个家庭吗?不就是男女这些事、生儿育女吗?”他有他的理论。他这一说,我们有时候不加小心,就能上当“是呀,你活着干吗呀?”一想也是,活着干吗呀?
他不知道一个关键的问题,人生是修行的一个过程,所以我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就在这块。一定要记住:人生是一个修行的过程。我们来到这个世界都是奔修行来的,但是这个过程,有的人没有过关,有的人或在这里打了个旋转而被迷了,所以堕落了。我们现在出家就是觉悟了,觉悟什么呢?“哎呀,我原先的愿望是来修行,不是到这个世间混来了,不是要被它所染。”我们本来是要克服所染,来成就道业的,来度众生的,最后我们到这里一迷,就堕落那里去了。我相信大家很多都有大志愿,也可能是从天上来的,也可能是从各个道来的,但都是有一个目的,都想了脱生死,度众生,使自己能够早日成就。都是奔这来的,只不过有一部分人迷在这里了。
对这种不正确的看法,只要知道人生就是修行的过程,一下就把它破了,而且我们的心马上得到正念,就回来了。你若不这么破它,不行的。而且这种说法是符合真理的,符合事实,也符合我们大家的本来面目。所以这样思惟我们就会得到正念,而且我们也可以跟这些人讲一讲这个事情,让他们能够反省反省,回忆以前的愿望。每个人都有愿望,是吧?这样的话就能破除他的爱见,一下就可以断除它,因为爱见的众邪会干扰你获得正知正见。
释正念真如而精进,明白法的本性本来就是无为的。
不是说我们要通过无为法想达到个什么,不是这个目的,是什么呢?是我本来那个就是无为法,我们本来的面目就是无为法。虽然我们现在在不断地谈无为法,实际上离无为法的本体还很远,但是我们通过谈无为法、修无为法,来逐步地回到我们本来的面目上。我们的本来面目就是无为法,这是我们应该记住的。
释若能这样子,不为情爱所转,一定会得道的,这是这一章的大概意思。
“佛言”:佛说。“夫为道者”:修道的人。“犹木在水”:就像一根木头在水里一样。“寻流而行”:顺流向下走。“不触两岸”:不被两岸的石头所障碍。不触,就是不把木头定下来。没有触两岸,这木头就不会被两岸所留(即不被情爱所留)。这木头就好像一个修道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