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dingdianbiquge.com,浅谈清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1653年(清顺治十年,永历七年)农历五月,海澄战役以后,顺治帝敕封郑成功为“海澄公”,郑成功不接受。八月,双方与泉州府安平报恩寺内议和,郑军得以休兵筹措粮饷,稍事整顿。十一月,顺治帝再度敕封,并承诺给予一府(泉州府)之地安置兵将,郑成功仍不接受。
1654年(清顺治十一年,永历八年),定西侯张名振见清军已将军力集中于福建,则江、浙等地防务势必空虚;于是乃向郑成功请师,率领百艘战舰北上,图取江南地区。张名振的北伐之师沿长江进攻,直达金山寺,威胁南京城,但因后援接济不及,只得回师。
清廷再遣使与郑成功议和,承诺给予兴化、泉州、漳州、潮州四府地方;郑成功以“兵马繁多,非数省不足安插”为由,再拒绝之。清又遣使往议,郑成功的亲弟郑渡、郑荫也在使节之中。郑成功称“清朝没有诚意”,并谓“我一日未受诏,父一日在朝荣耀”,又一次拒绝清朝提出的条件,坚持抗清。
此时南明西宁王李定国与郑成功联系,希望从东、西合力进攻广东,则明朝势力得以合流,若再沿长江北伐,攻赣、皖、苏各省,则复兴大业有望矣。郑成功一方面在与清廷谈判,一方面派林察、周瑞督军西进,却因故延误了与李定国的约期,致使李定国孤军奋战,虽克复肇庆,却于新会大败而回。李定国本来对与郑成功会师北伐,抱有很大期待,甚至促成李、郑连姻来巩固盟谊;但却因郑成功屡愆军期而误了大事,李定国对此相当失望。
同年清朝漳州协守刘国轩向郑成功投降,引郑军进入漳州府城;漳州总镇张世耀见大势已去,与以下官员尽皆向郑军投降。十二月,郑军分兵进击,拿下同安、南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诸县,军队进入兴化。
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永历九年),因为永历帝和郑成功势力相隔遥远,特准郑成功设置六官及察言、承宣、审理等官方便施政,同时允许他委任官职,武官可达一品,文职可达六部主事。郑成功每次拜封官员,都请宁靖王朱术桂等明朝宗室在旁观礼,以示尊重体制。郑成功同时将厦门(当时称中左所)改名为“思明州”,并建造演武亭,以便亲自督察官兵操练。
九月,清朝定远大将军、郑亲王世子济度率三万大军入闽,会同驻闽清军,准备进攻厦门,郑成功开始巩固金门、厦门的防御。与此同时,还派遣部将率领舟师两路进击,一北上浙江,一南下广东,令清军腹背受敌、难以兼顾头尾。北上郑军连战皆捷,攻入舟山,但南下的郑军虽一度攻取揭阳,却遭到清援军击溃,死伤惨重。
1656年(清顺治十三年,永历十年)四月,济度调集各路水师进攻厦门,于围头海域遭郑军痛击,清军大败而归。郑军取得泉州战役的胜利。十二月,郑成功部队又在闽东北取得护国岭战役的胜利。
1658年(清顺治十五年,永历十二年),郑成功统率水陆军十七万与浙东张煌言会师,大举北伐。大军进入长江之前,于羊山海域遭遇飓风,损失非常惨重,只得暂且退回厦门,重整旗鼓欲攻南京。
郑成功欲进攻南京,帐内有部将谏阻,这部将便是中军提督甘辉,当下献计道:“我军深入南京,清廷必发兵来救,前有守兵,后有援兵,我军孤处其间,岂非陷入重围?现不如将我军分作两路,一路取扬州,堵住山东来军,一路据京口,截断两浙漕运,严扼咽咳,号召各郡,南京不战自困,便唾手而得了。”
郑成功道:“此计未免太迂。据我看来,南京清兵,多已调往云贵,现在不乘胜攻取,更待何时?况清提督马进宝,已自松江遣人通报与我,南京城虚援绝,还有多大本领,敢与我对敌?自然是马到成功了。”
1659年(清顺治十六年,永历十三年),郑成功再次率领大军北伐,郑成功先向孝陵前率军祭奠,随后作了一篇檄文,传布远近,令张煌言别率所部,由芜湖进取徽、宁各路,自率兵攻南京。
两江总督郎廷佐闻郑军已至,急遣将分守要害,郑成功围攻不下,惟接连得煌言捷报,说是太平、宁国、徽州、池州等府,都已攻克,张煌言部收复芜湖一带十数府县,一时江南震动。郑成功不胜欣喜,料想南京一城,不日可拔。忽报郎廷佐遣人下书,成功传见,把来书阅看,乃是愿献城池,惟城内人心不一,须要慢慢劝导,限期半月,方可献纳。
郑成功甚喜,即批回照准。其实郎廷佐的书信,乃是缓兵之计,他已闻得云、贵获胜,朱由榔远遁,清兵可自西返东,来援南京,因此托词献城,宽延时日。郑成功不知是诈,竟堕入他计中按兵不攻了。
1653年(清顺治十年,永历七年)农历五月,海澄战役以后,顺治帝敕封郑成功为“海澄公”,郑成功不接受。八月,双方与泉州府安平报恩寺内议和,郑军得以休兵筹措粮饷,稍事整顿。十一月,顺治帝再度敕封,并承诺给予一府(泉州府)之地安置兵将,郑成功仍不接受。
1654年(清顺治十一年,永历八年),定西侯张名振见清军已将军力集中于福建,则江、浙等地防务势必空虚;于是乃向郑成功请师,率领百艘战舰北上,图取江南地区。张名振的北伐之师沿长江进攻,直达金山寺,威胁南京城,但因后援接济不及,只得回师。
清廷再遣使与郑成功议和,承诺给予兴化、泉州、漳州、潮州四府地方;郑成功以“兵马繁多,非数省不足安插”为由,再拒绝之。清又遣使往议,郑成功的亲弟郑渡、郑荫也在使节之中。郑成功称“清朝没有诚意”,并谓“我一日未受诏,父一日在朝荣耀”,又一次拒绝清朝提出的条件,坚持抗清。
此时南明西宁王李定国与郑成功联系,希望从东、西合力进攻广东,则明朝势力得以合流,若再沿长江北伐,攻赣、皖、苏各省,则复兴大业有望矣。郑成功一方面在与清廷谈判,一方面派林察、周瑞督军西进,却因故延误了与李定国的约期,致使李定国孤军奋战,虽克复肇庆,却于新会大败而回。李定国本来对与郑成功会师北伐,抱有很大期待,甚至促成李、郑连姻来巩固盟谊;但却因郑成功屡愆军期而误了大事,李定国对此相当失望。
同年清朝漳州协守刘国轩向郑成功投降,引郑军进入漳州府城;漳州总镇张世耀见大势已去,与以下官员尽皆向郑军投降。十二月,郑军分兵进击,拿下同安、南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诸县,军队进入兴化。
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永历九年),因为永历帝和郑成功势力相隔遥远,特准郑成功设置六官及察言、承宣、审理等官方便施政,同时允许他委任官职,武官可达一品,文职可达六部主事。郑成功每次拜封官员,都请宁靖王朱术桂等明朝宗室在旁观礼,以示尊重体制。郑成功同时将厦门(当时称中左所)改名为“思明州”,并建造演武亭,以便亲自督察官兵操练。
九月,清朝定远大将军、郑亲王世子济度率三万大军入闽,会同驻闽清军,准备进攻厦门,郑成功开始巩固金门、厦门的防御。与此同时,还派遣部将率领舟师两路进击,一北上浙江,一南下广东,令清军腹背受敌、难以兼顾头尾。北上郑军连战皆捷,攻入舟山,但南下的郑军虽一度攻取揭阳,却遭到清援军击溃,死伤惨重。
1656年(清顺治十三年,永历十年)四月,济度调集各路水师进攻厦门,于围头海域遭郑军痛击,清军大败而归。郑军取得泉州战役的胜利。十二月,郑成功部队又在闽东北取得护国岭战役的胜利。
1658年(清顺治十五年,永历十二年),郑成功统率水陆军十七万与浙东张煌言会师,大举北伐。大军进入长江之前,于羊山海域遭遇飓风,损失非常惨重,只得暂且退回厦门,重整旗鼓欲攻南京。
郑成功欲进攻南京,帐内有部将谏阻,这部将便是中军提督甘辉,当下献计道:“我军深入南京,清廷必发兵来救,前有守兵,后有援兵,我军孤处其间,岂非陷入重围?现不如将我军分作两路,一路取扬州,堵住山东来军,一路据京口,截断两浙漕运,严扼咽咳,号召各郡,南京不战自困,便唾手而得了。”
郑成功道:“此计未免太迂。据我看来,南京清兵,多已调往云贵,现在不乘胜攻取,更待何时?况清提督马进宝,已自松江遣人通报与我,南京城虚援绝,还有多大本领,敢与我对敌?自然是马到成功了。”
1659年(清顺治十六年,永历十三年),郑成功再次率领大军北伐,郑成功先向孝陵前率军祭奠,随后作了一篇檄文,传布远近,令张煌言别率所部,由芜湖进取徽、宁各路,自率兵攻南京。
两江总督郎廷佐闻郑军已至,急遣将分守要害,郑成功围攻不下,惟接连得煌言捷报,说是太平、宁国、徽州、池州等府,都已攻克,张煌言部收复芜湖一带十数府县,一时江南震动。郑成功不胜欣喜,料想南京一城,不日可拔。忽报郎廷佐遣人下书,成功传见,把来书阅看,乃是愿献城池,惟城内人心不一,须要慢慢劝导,限期半月,方可献纳。
郑成功甚喜,即批回照准。其实郎廷佐的书信,乃是缓兵之计,他已闻得云、贵获胜,朱由榔远遁,清兵可自西返东,来援南京,因此托词献城,宽延时日。郑成功不知是诈,竟堕入他计中按兵不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