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dingdianbiquge.com,檀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雅会上, 公子甚为顺利。
他的确天生擅长与这些士人打交道, 而如我预想一般,在他当场挥毫作出那篇赋之后,雅会中的士人们一片震动。自当朝以来, 士人在外戚和宗室间备受挤压, 早已积聚了诸多不满。公子此赋为士人抒怀, 字里行间皆昂扬之志,传阅之人, 无不鼓舞振奋。
就算是从前对他颇有微词的人,也不会不承认这篇赋确实写得深入人心。
我瞥向温禹,他并未像别人那般露出激赏之色,也不予置评, 但观看那赋时, 一手拈须,却甚为认真。见得此状, 我知晓那事已经有了几分把握。
可惜公子太执拗, 坚决不肯将此事告知长公主或桓肃,否则他们向王绪暗示暗示, 由他出面提点,料得这宴上已经可定夺。
“我记得元初平日赴雅集, 甚少当场作赋。”桓瓖看着,在我身旁道, “今日倒是难得。”
我转头, 毫不意外地碰到他意味深长的目光。
“公子一向随性。”我面不改色。
桓瓖不置可否。这时, 仆人在庭院中摆开筵席,鱼贯呈上宴饮之物。王绪招呼众人入席,桓瓖亦重新挂起长辈前的乖巧之色,随王绪走入席中。
公子一向名声卓著,且在这雅会上受人盛赞,王绪自不怠慢,将他待为上宾。闲谈之时,自然而然地,与公子谈论起他收藏的那篇赋。
“不想拙作竟得侍中抬爱,晚辈实惭愧。”公子道。
王绪莞尔:“以元初才情,若为拙作,天下士人皆可休矣。”
温禹忽而道:“若我未曾记错,元初已辞去议郎之职,确否?”
公子道:“正是。”
“我闻其后,朝廷亦数次征召,元初皆未曾应允。”
公子道:“晚辈任议郎时,常觉才疏学浅,不足胜任,恐负朝廷重托。”
温禹笑笑,不多言语。
因得公子来到,宴后,宾客无人散去,皆聚在公子周围,听他言谈。不过与从前的玄谈不同,公子今日说的却是孔孟。
王绪尊儒,一向厌恶世间颓废清谈之风。而公子虽精于玄谈,但祖上毕竟出过儒学大家,论起经略来,亦条理规整,毫无生怯。许是第一次闻得他这般言谈,在座之人无不惊诧,连带一直对公子不温不火的温禹,看公子的目光亦有了变化。
当然,公子既然在别的雅会上一向清高,在这里也不会例外。按先前计议,言谈过后,公子便以要入宫探望太后为由,先行告辞。
许多人露出不舍之色,但公子行事之风一向为众人所知,亦无人意外。
“今日因元初来到,甚为尽兴。”王绪亲自将公子送至门前,微笑道,“元初那新赋,乃罕有之佳作,想来今日之后,亦为天下传颂。”
公子谦道:“不过些许感怀,若非雅会中众贤启发,岂得片语。今日可得尚书指点,亦晚辈之幸。”
王绪看上去颇为受用,看着公子,目光深远:“我观元初诗赋,颇有鸿鹄之志,不知今后有何打算?”
公子道:“晚辈自幼承祖训,以德行修身,惟愿报国,然如今尚年轻浅薄,不足为用。将来若得机缘,可为天下驱驰,晚辈自当毅然而往,在所不辞。”
王绪目光一动,颔首感叹:“元初高志,果世之俊才。”
回府的路上,公子一直没有说话。
我问他:“公子不高兴?”
“不是。”公子皱皱眉,道,“累。”
我讶然,道:“公子平日赴雅会,不也是这般用用食,说说话?也不见公子说累。”
公子摇头,道:“此番不同以往。”停了片刻,他说,“霓生,寻常人家的子弟,若为求官,也须得如我今日这般逢迎么?”
我哂了哂,道:“公子,若是寻常人家的子弟,只怕这般雅会的门也不让进,往何处逢迎?”
公子想了想,颔首:“如此。”
我说:“公子觉得方才都是言不由衷?”
“非也。”公子道,“只是有求于人,须得斟酌言语,终非快意。”
我心叹。公子果真是被宠惯了,一点点不如意便觉得委屈。
“公子须得习惯。”我说,“官场逢迎,比今日更甚百倍,公子日后当上了通直散骑侍郎,便是无人提点也切不可任性。”
“无人提点?”公子忽而看向我,目光怪异,“怎说得好似你不在一般?”
我想给我自己一个爆栗,方才心头一热,竟说漏了嘴。
“公子去官署,我总不能跟着,如何提点?”我神色无改。
公子了然,片刻,道:“这我自是知晓。”
我看着他:“公子若是觉得求人憋屈,不若便告知主公和长公主……”
“不可。”公子的脸即刻冷下,“霓生,你切不可告知他二人。”
就算再不喜欢,公子也仍要跟自己的那点出身较劲。我虽然十分佩服他的之气,但不知他能强撑多久。
“知晓了。”我叹口气,“公子不愿告知家中,连事成与否都无从得知。”
“这有何难,必是可成。”公子道,“这通直散骑侍郎我当定了。”
“哦?”轮到我诧异不已,狐疑看着他,“公子如何得知?王绪与公子说的?”
“他说不说,皆是一样。”公子的神色骄傲又自信,目光灼灼,“今日温禹亦已无妨碍,如你所言,能让外戚、宗室和士人都满意的人选,舍我其谁?”
我哑然失笑。
我总担心公子这里不适应那里不合意,却时常忘了他是一个多么自恋的人。虽然偶尔文人情怀发作会发发牢骚,但世间并没有能让他真正为难过的事。
“此言甚是。”我忙讨好地符附和道,“公子睿智。”
王绪所言不假。
隔日,公子的赋便传开了,因得是在王绪的雅会上所得,甚至比上一篇更受士人们追捧。
而不久之后,黄门侍郎孔珧亲自到桓府之中,请公子入朝。征召之职,正是通直散骑侍郎。
公子欣然应允。
历来担任这般要职的人之中,公子是最年轻的一个,此事传出之后,甚为轰动,连长公主和桓肃亦甚为惊诧。
“我就说我儿必不会久居人下。”长公主微笑道。
此事对于桓府而言,乃是两个月来唯一的好事。长公主特地在府中设下宴席,请来宾客庆贺了一场。
自皇帝卧病,桓府已经久未宴客,故而此番宴请的宾客颇多,不乏名流贵胄。
其中,有平原王、城阳王等皇子,有梁王、赵王等宗室。除此之外,桓府还请了许多素日交好的士人朝臣。王绪是桓氏的姻亲,自在邀请之列,而温禹、孔珧等人,桓府送去了帖子,但许是为避他人闲言,他们皆回礼婉拒。
至于外戚,如今风头最盛的,自是庞氏无疑。皇后的父亲庞圭与公子的祖父有同朝之谊,桓肃便让桓攸亲自登门,向庞圭送了帖子。
其实众所周知,皇后的所有心腹之中,最倚仗的当属上虞侯庞宽。不过桓肃从前与他有隙,便是如今庞宽得势,压人一头,桓肃也做不出巴结的事来。
而皇后的另一个兄弟崇安侯庞逢,桓肃之所以没有请,乃是他也与桓府结了怨。且事出之因并非其他,而正是公子担任的通直散骑侍郎之职。
对于此事,宗室及士人们皆无异议,最大的反对之声则来自庞逢。
庞逢一直想让儿子庞琚担任此职。他不仅游说了皇后和梁王,还去游说了温禹,可惜被温禹不冷不热地顶了回去。
据说庞逢得知公子得了此职之后,大发雷霆,到皇后跟前闹了一通。但皇后不但没有从了他,还将他斥责了一顿,庞逢见没了指望,只得悻悻回去。
这宴席无疑是他的心头刺,桓肃便是请了他也不回来,于是索性免了诸多麻烦。
公子其实并不太愿意这般大张旗鼓地庆贺,曾向长公主发过牢骚,但长公主此番甚为强硬,没有从他。
“不过是设个宴,有何怪哉?”她叹口气,语重心长,“元初,你才学虽好,却不可但凭才学用事,官场人情亦是学位,你既不可置身其外,便该细学起来,以为己用。你日后便是通直散骑侍郎,此言你须谨记,若再像从前般意气用事,就算有父亲母亲在,也难保你前途平坦。”
公子最讨厌别人说他依靠父母铺垫,道:“母亲此言差矣。这般宴客,来人皆是看父亲和母亲的面子,传到不知情者耳中,便是母亲和父亲为我谋官,岂非让人小觑。”
“那般庸人,他们要说便去说好了。”长公主不以为然,“你以为这是为你办的?”
公子讶然:“那是为谁?”
长公主意味深长一笑,不答却道:“但记住母亲方才的话,不可任性。”说罢,自顾而去。
公子对她所言不甚明了,但我则清楚得很。
皇后对... -->>
雅会上, 公子甚为顺利。
他的确天生擅长与这些士人打交道, 而如我预想一般,在他当场挥毫作出那篇赋之后,雅会中的士人们一片震动。自当朝以来, 士人在外戚和宗室间备受挤压, 早已积聚了诸多不满。公子此赋为士人抒怀, 字里行间皆昂扬之志,传阅之人, 无不鼓舞振奋。
就算是从前对他颇有微词的人,也不会不承认这篇赋确实写得深入人心。
我瞥向温禹,他并未像别人那般露出激赏之色,也不予置评, 但观看那赋时, 一手拈须,却甚为认真。见得此状, 我知晓那事已经有了几分把握。
可惜公子太执拗, 坚决不肯将此事告知长公主或桓肃,否则他们向王绪暗示暗示, 由他出面提点,料得这宴上已经可定夺。
“我记得元初平日赴雅集, 甚少当场作赋。”桓瓖看着,在我身旁道, “今日倒是难得。”
我转头, 毫不意外地碰到他意味深长的目光。
“公子一向随性。”我面不改色。
桓瓖不置可否。这时, 仆人在庭院中摆开筵席,鱼贯呈上宴饮之物。王绪招呼众人入席,桓瓖亦重新挂起长辈前的乖巧之色,随王绪走入席中。
公子一向名声卓著,且在这雅会上受人盛赞,王绪自不怠慢,将他待为上宾。闲谈之时,自然而然地,与公子谈论起他收藏的那篇赋。
“不想拙作竟得侍中抬爱,晚辈实惭愧。”公子道。
王绪莞尔:“以元初才情,若为拙作,天下士人皆可休矣。”
温禹忽而道:“若我未曾记错,元初已辞去议郎之职,确否?”
公子道:“正是。”
“我闻其后,朝廷亦数次征召,元初皆未曾应允。”
公子道:“晚辈任议郎时,常觉才疏学浅,不足胜任,恐负朝廷重托。”
温禹笑笑,不多言语。
因得公子来到,宴后,宾客无人散去,皆聚在公子周围,听他言谈。不过与从前的玄谈不同,公子今日说的却是孔孟。
王绪尊儒,一向厌恶世间颓废清谈之风。而公子虽精于玄谈,但祖上毕竟出过儒学大家,论起经略来,亦条理规整,毫无生怯。许是第一次闻得他这般言谈,在座之人无不惊诧,连带一直对公子不温不火的温禹,看公子的目光亦有了变化。
当然,公子既然在别的雅会上一向清高,在这里也不会例外。按先前计议,言谈过后,公子便以要入宫探望太后为由,先行告辞。
许多人露出不舍之色,但公子行事之风一向为众人所知,亦无人意外。
“今日因元初来到,甚为尽兴。”王绪亲自将公子送至门前,微笑道,“元初那新赋,乃罕有之佳作,想来今日之后,亦为天下传颂。”
公子谦道:“不过些许感怀,若非雅会中众贤启发,岂得片语。今日可得尚书指点,亦晚辈之幸。”
王绪看上去颇为受用,看着公子,目光深远:“我观元初诗赋,颇有鸿鹄之志,不知今后有何打算?”
公子道:“晚辈自幼承祖训,以德行修身,惟愿报国,然如今尚年轻浅薄,不足为用。将来若得机缘,可为天下驱驰,晚辈自当毅然而往,在所不辞。”
王绪目光一动,颔首感叹:“元初高志,果世之俊才。”
回府的路上,公子一直没有说话。
我问他:“公子不高兴?”
“不是。”公子皱皱眉,道,“累。”
我讶然,道:“公子平日赴雅会,不也是这般用用食,说说话?也不见公子说累。”
公子摇头,道:“此番不同以往。”停了片刻,他说,“霓生,寻常人家的子弟,若为求官,也须得如我今日这般逢迎么?”
我哂了哂,道:“公子,若是寻常人家的子弟,只怕这般雅会的门也不让进,往何处逢迎?”
公子想了想,颔首:“如此。”
我说:“公子觉得方才都是言不由衷?”
“非也。”公子道,“只是有求于人,须得斟酌言语,终非快意。”
我心叹。公子果真是被宠惯了,一点点不如意便觉得委屈。
“公子须得习惯。”我说,“官场逢迎,比今日更甚百倍,公子日后当上了通直散骑侍郎,便是无人提点也切不可任性。”
“无人提点?”公子忽而看向我,目光怪异,“怎说得好似你不在一般?”
我想给我自己一个爆栗,方才心头一热,竟说漏了嘴。
“公子去官署,我总不能跟着,如何提点?”我神色无改。
公子了然,片刻,道:“这我自是知晓。”
我看着他:“公子若是觉得求人憋屈,不若便告知主公和长公主……”
“不可。”公子的脸即刻冷下,“霓生,你切不可告知他二人。”
就算再不喜欢,公子也仍要跟自己的那点出身较劲。我虽然十分佩服他的之气,但不知他能强撑多久。
“知晓了。”我叹口气,“公子不愿告知家中,连事成与否都无从得知。”
“这有何难,必是可成。”公子道,“这通直散骑侍郎我当定了。”
“哦?”轮到我诧异不已,狐疑看着他,“公子如何得知?王绪与公子说的?”
“他说不说,皆是一样。”公子的神色骄傲又自信,目光灼灼,“今日温禹亦已无妨碍,如你所言,能让外戚、宗室和士人都满意的人选,舍我其谁?”
我哑然失笑。
我总担心公子这里不适应那里不合意,却时常忘了他是一个多么自恋的人。虽然偶尔文人情怀发作会发发牢骚,但世间并没有能让他真正为难过的事。
“此言甚是。”我忙讨好地符附和道,“公子睿智。”
王绪所言不假。
隔日,公子的赋便传开了,因得是在王绪的雅会上所得,甚至比上一篇更受士人们追捧。
而不久之后,黄门侍郎孔珧亲自到桓府之中,请公子入朝。征召之职,正是通直散骑侍郎。
公子欣然应允。
历来担任这般要职的人之中,公子是最年轻的一个,此事传出之后,甚为轰动,连长公主和桓肃亦甚为惊诧。
“我就说我儿必不会久居人下。”长公主微笑道。
此事对于桓府而言,乃是两个月来唯一的好事。长公主特地在府中设下宴席,请来宾客庆贺了一场。
自皇帝卧病,桓府已经久未宴客,故而此番宴请的宾客颇多,不乏名流贵胄。
其中,有平原王、城阳王等皇子,有梁王、赵王等宗室。除此之外,桓府还请了许多素日交好的士人朝臣。王绪是桓氏的姻亲,自在邀请之列,而温禹、孔珧等人,桓府送去了帖子,但许是为避他人闲言,他们皆回礼婉拒。
至于外戚,如今风头最盛的,自是庞氏无疑。皇后的父亲庞圭与公子的祖父有同朝之谊,桓肃便让桓攸亲自登门,向庞圭送了帖子。
其实众所周知,皇后的所有心腹之中,最倚仗的当属上虞侯庞宽。不过桓肃从前与他有隙,便是如今庞宽得势,压人一头,桓肃也做不出巴结的事来。
而皇后的另一个兄弟崇安侯庞逢,桓肃之所以没有请,乃是他也与桓府结了怨。且事出之因并非其他,而正是公子担任的通直散骑侍郎之职。
对于此事,宗室及士人们皆无异议,最大的反对之声则来自庞逢。
庞逢一直想让儿子庞琚担任此职。他不仅游说了皇后和梁王,还去游说了温禹,可惜被温禹不冷不热地顶了回去。
据说庞逢得知公子得了此职之后,大发雷霆,到皇后跟前闹了一通。但皇后不但没有从了他,还将他斥责了一顿,庞逢见没了指望,只得悻悻回去。
这宴席无疑是他的心头刺,桓肃便是请了他也不回来,于是索性免了诸多麻烦。
公子其实并不太愿意这般大张旗鼓地庆贺,曾向长公主发过牢骚,但长公主此番甚为强硬,没有从他。
“不过是设个宴,有何怪哉?”她叹口气,语重心长,“元初,你才学虽好,却不可但凭才学用事,官场人情亦是学位,你既不可置身其外,便该细学起来,以为己用。你日后便是通直散骑侍郎,此言你须谨记,若再像从前般意气用事,就算有父亲母亲在,也难保你前途平坦。”
公子最讨厌别人说他依靠父母铺垫,道:“母亲此言差矣。这般宴客,来人皆是看父亲和母亲的面子,传到不知情者耳中,便是母亲和父亲为我谋官,岂非让人小觑。”
“那般庸人,他们要说便去说好了。”长公主不以为然,“你以为这是为你办的?”
公子讶然:“那是为谁?”
长公主意味深长一笑,不答却道:“但记住母亲方才的话,不可任性。”说罢,自顾而去。
公子对她所言不甚明了,但我则清楚得很。
皇后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