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dingdianbiquge.com,螺丝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1。艾刚马卡特
a
我和艾刚马卡特见面,是在十一月的深秋。瑞典乌普萨拉的天空一片阴霾,风开始冷起来,几片悬铃木的落叶,掉在研究室的窗边。
我马上看出艾刚是个魅力十足的人。他总是笑容不断,感觉得到他努力想让周遭的人们保持愉悦的心情。这种魅力十足的人也可能有精神疾病,但就我所知,大部分都可望痊愈。人的精神是建立在与周遭的关系上的,不想了解周遭的固执,才会真的导致生病。
他的年龄可能比我大一点,就算不比我大,大概也差不多。已经不年轻了,但动作敏捷,相当利落。身材瘦瘦高高的,有绿色的眼眸和半白而浓密的头发。
“医生,初次会面,幸会、幸会!”他一进门就爽朗地说,同时伸手要跟我握手。
当我握住他的手时,他也用力回握。回握的力道,让人感觉到他的心情愉快,见面印象不错。从这个样子看来,就算这次见面浪费时间,我也觉得无所谓。
我请他就座。他用不知道该坐硬椅子还是软沙发的眼神看着我。我示意他坐软沙发,然后我也在他对面坐下。
“为什么叫我医生?”我想开始跟他聊天。
“因为你穿着白袍。”艾刚边笑边说。
“是不是因为你问过这个海利西先生了?”我问。
“海利西?没有。”他说。
“请问怎么称呼?”
“艾刚马卡特。你呢?”
“我叫御手洗洁。”我回答。
“从亚洲来的吗?”他马上反问。
“从日本来的。”
当我这么回答时,没有错过他脸上浮现的一点点害怕的表情。
“你对日本有所认识?”
于是他低头,一直思考,好像拼命地想要想起什么似的。
“日本是个科学很进步的国家。我因为日本才能活下来。”
我“哦”了一声,点点头,接着问他:“为什么?”
他露出相当惊讶的表情。
“为什么你说因为日本才能活下来?”
艾刚发了一会呆,笑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只是这么想而已。”
我点点头,不再多问。
“这里东西满多的哦。”他一边环顾我当作自己房间使用的研究室,一边说。
“那幅画是毕加索(注释1:pabloruizpicasso,1881-1973年。西班牙画家、雕塑家,20世纪现代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吗?”艾刚指着墙上的复制画问。
“是康丁斯基(注释2:1866-1944年,俄罗斯画家和美术理论家)的。画的是日本的稻草人,是横放的怎么了吗?”
艾刚稍微别过脸去,那一瞬间,他的表情好像在忍受着痛苦。
“哦,吥,没什么。这是有名的画吗?我没看过。”艾刚说话时眼睛并没有看着画。
“是抽象画的起源。你喜欢抽象画吗?”
艾刚稍微思索了一下,便摇摇头说:“不,不怎么喜欢。我喜欢比较容易了解的东西。”
“比方说哪个画家?”
“美国的爱德华霍普(注释3:1882-1967年,美国绘画大师,以描绘寂寥的美国当代生活风景闻名)之类的,他们的画有时会让我感到安慰;还有比亚兹莱(注释4:1872-1898年,英国插画家,配合王尔德等文豪的著作创作了许多杰出的插画,又因26岁的短暂生命,被誉为是19世纪末插画艺术最闪亮的流星,其艺术风格对近代艺术有深远的影响)、德尔沃(注释5:保罗德尔沃,1897-1994年。超现实主义代表人物之一)虽然不太出名,但我也很喜欢英国的查尔斯杜耶尔(注释6:与弟弟richarddoyle共同创作妖精插画闻名)的画。”
“霍普的‘夜游者’很不错。”
“霍普的作品里,我最喜欢的就是那幅画。”艾刚说。
“虽然阴沉但很好懂,就像希区柯克(注释7:1899-1980年,电影名导演,他的名字几乎成为悬疑惊悚片的代号,原籍英国,进军好莱坞后也加入了美国国籍)的电影一样。”我说。
聊天时,电影是最佳话题。
“希区柯克!我以前可是他的头号影迷咧。从英国的无声电影时代开始,我就一直看他的片子,大学时考虑过朝电影界发展,那段时间满热衷的。但是瑞典的电影不太和我的口味,我了解褒曼(注释8:这里指的是前好莱坞女星英格丽褒曼,1915-1983年,瑞典籍,曾被美国电影学会选为百年来最伟大女演员之一,曾与希区柯克合作多部电影作品,代表作“北非谍影”)的心情。”艾刚兴致勃勃地说道。
“希区柯克的电影中,你喜欢哪个时期的?”
“我想除了早期的部分作品外,其余的我都看过了。但是,我当时大概都是在专门放映经典名片的电影院,或在电视上看的,不是即时的新片。”
“你是哪一年出生的?”
“1947年。所以我能在首映时同时看到的片子,是从‘鸟’开始的。那是我念中学的时候,大概已经是后期了。很好看,但是对于立志想当生物学家的人来说,有一点震撼。我是在哥特堡的首轮电影院看的。从那时开始,‘艳贼’、‘冲破铁幕’、‘黄宝石’、‘狂凶记’,都是在首映时同时看的。因为我是那个导演的忠实影迷。”
“那是最后吗?”我问。
这是重点,如果他真的是希区柯克的忠实影迷的话。
“什么最后?”
“‘狂凶记’是最后一部吗?”
“啊,是的,没错,是最后一部。”他很确定的说。
“那‘大结局’怎么样?”
“‘大结局’?那是什么?”好像听到意料之外的问题似的,艾刚的眼睛瞪得大大的。
是希区柯克导演的最后一部作品。你没看过吗?”
“听都没听过。”他说。
“哦!”我思考了一下这个出人意表的答案。
原想就此改变话题,但又觉得没有必要,不过艾刚找到了新话题:“这里是医学院吧?”
“是研究所。”
“不是差不多一样吗?医生你是研究什么的?”
我犹豫了一下,决定回答:“目前在研究人类的脑部。”
“啐,难怪!”艾刚又开朗地说,用力敲了一下沙发的扶手。
“我就知道,怪不得。啐!我被带到这种地方来,代表我病得相当严重,对吧?”
但是在他的表情里,还是有笑意。
“哪里生病?就是脑啊。我的脑要做胰岛素休克疗法?要被通电?那种可怕的”
“你觉得有治疗的必要?”我问。
“不,完全没必要。”艾刚说。
于是我多少用医生的心情问道:“你现在可以适应社会吗?”
“我认为可以。”艾刚回答。
“你了解社会所代表的意义吗?”
“意义?对,我想我了解。”他点点头说。
“你每天都快乐吗?”
“是呀,非常快乐。”他爽朗地回答。对于这个感想,我也没有异议。
“意思是,你有生存的目的,没有消极的想法?”
“生存的目的我不清楚,但是没有消极的想法。三餐很好吃,暂时也没有想死的念头。”
“那么,我也不想给你做那些治疗,马卡特先生。但是我建议你做一下mri(核磁共振造影),因为不是别人叫你过来,是你自己要来的。
“我认为你需要御手洗先生的帮忙。”海利西从一旁出现,插嘴说道。
“艾刚看了朋友一眼,露出有点惊讶的表情,然后重新看向我,问到:“我是以患者的身份,需要医生您的帮忙吗?”
我思考了一会儿,慎重地说:“有时候本人认为不重要,但周遭的人却认为重要。这种时候,往往周遭人们的判断才是正确的。”
“唉!”
艾刚发出很失望的声音,肩膀一垂。
“果然是你!”
他的样子好像被感情应该不错的好友背叛了似的。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显出生气的样子。
虽然有点异于常人,但艾刚之所以能被社会接受、在社会生活的原因就在这里。如果他此时勃然大怒,早晚会失去公民权。
“马卡特先生,”我说:“不是我找你来,是你自己说想见我的。”
“咦?是这样吗?”
“我用力地点点头。
于是艾刚笑了出来,然后抓了抓自己的头。”啊,对了。真糟糕,我忘了。原来如此。因为我想跟医生说说话,随便聊聊什么都可以。”
我又点点头。
“有什么事吗?”
“我是为了其他的事情才来这里找你的。”
“什么事?”
“不,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也许你会觉得很奇怪,是我要回... -->>
1。艾刚马卡特
a
我和艾刚马卡特见面,是在十一月的深秋。瑞典乌普萨拉的天空一片阴霾,风开始冷起来,几片悬铃木的落叶,掉在研究室的窗边。
我马上看出艾刚是个魅力十足的人。他总是笑容不断,感觉得到他努力想让周遭的人们保持愉悦的心情。这种魅力十足的人也可能有精神疾病,但就我所知,大部分都可望痊愈。人的精神是建立在与周遭的关系上的,不想了解周遭的固执,才会真的导致生病。
他的年龄可能比我大一点,就算不比我大,大概也差不多。已经不年轻了,但动作敏捷,相当利落。身材瘦瘦高高的,有绿色的眼眸和半白而浓密的头发。
“医生,初次会面,幸会、幸会!”他一进门就爽朗地说,同时伸手要跟我握手。
当我握住他的手时,他也用力回握。回握的力道,让人感觉到他的心情愉快,见面印象不错。从这个样子看来,就算这次见面浪费时间,我也觉得无所谓。
我请他就座。他用不知道该坐硬椅子还是软沙发的眼神看着我。我示意他坐软沙发,然后我也在他对面坐下。
“为什么叫我医生?”我想开始跟他聊天。
“因为你穿着白袍。”艾刚边笑边说。
“是不是因为你问过这个海利西先生了?”我问。
“海利西?没有。”他说。
“请问怎么称呼?”
“艾刚马卡特。你呢?”
“我叫御手洗洁。”我回答。
“从亚洲来的吗?”他马上反问。
“从日本来的。”
当我这么回答时,没有错过他脸上浮现的一点点害怕的表情。
“你对日本有所认识?”
于是他低头,一直思考,好像拼命地想要想起什么似的。
“日本是个科学很进步的国家。我因为日本才能活下来。”
我“哦”了一声,点点头,接着问他:“为什么?”
他露出相当惊讶的表情。
“为什么你说因为日本才能活下来?”
艾刚发了一会呆,笑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只是这么想而已。”
我点点头,不再多问。
“这里东西满多的哦。”他一边环顾我当作自己房间使用的研究室,一边说。
“那幅画是毕加索(注释1:pabloruizpicasso,1881-1973年。西班牙画家、雕塑家,20世纪现代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吗?”艾刚指着墙上的复制画问。
“是康丁斯基(注释2:1866-1944年,俄罗斯画家和美术理论家)的。画的是日本的稻草人,是横放的怎么了吗?”
艾刚稍微别过脸去,那一瞬间,他的表情好像在忍受着痛苦。
“哦,吥,没什么。这是有名的画吗?我没看过。”艾刚说话时眼睛并没有看着画。
“是抽象画的起源。你喜欢抽象画吗?”
艾刚稍微思索了一下,便摇摇头说:“不,不怎么喜欢。我喜欢比较容易了解的东西。”
“比方说哪个画家?”
“美国的爱德华霍普(注释3:1882-1967年,美国绘画大师,以描绘寂寥的美国当代生活风景闻名)之类的,他们的画有时会让我感到安慰;还有比亚兹莱(注释4:1872-1898年,英国插画家,配合王尔德等文豪的著作创作了许多杰出的插画,又因26岁的短暂生命,被誉为是19世纪末插画艺术最闪亮的流星,其艺术风格对近代艺术有深远的影响)、德尔沃(注释5:保罗德尔沃,1897-1994年。超现实主义代表人物之一)虽然不太出名,但我也很喜欢英国的查尔斯杜耶尔(注释6:与弟弟richarddoyle共同创作妖精插画闻名)的画。”
“霍普的‘夜游者’很不错。”
“霍普的作品里,我最喜欢的就是那幅画。”艾刚说。
“虽然阴沉但很好懂,就像希区柯克(注释7:1899-1980年,电影名导演,他的名字几乎成为悬疑惊悚片的代号,原籍英国,进军好莱坞后也加入了美国国籍)的电影一样。”我说。
聊天时,电影是最佳话题。
“希区柯克!我以前可是他的头号影迷咧。从英国的无声电影时代开始,我就一直看他的片子,大学时考虑过朝电影界发展,那段时间满热衷的。但是瑞典的电影不太和我的口味,我了解褒曼(注释8:这里指的是前好莱坞女星英格丽褒曼,1915-1983年,瑞典籍,曾被美国电影学会选为百年来最伟大女演员之一,曾与希区柯克合作多部电影作品,代表作“北非谍影”)的心情。”艾刚兴致勃勃地说道。
“希区柯克的电影中,你喜欢哪个时期的?”
“我想除了早期的部分作品外,其余的我都看过了。但是,我当时大概都是在专门放映经典名片的电影院,或在电视上看的,不是即时的新片。”
“你是哪一年出生的?”
“1947年。所以我能在首映时同时看到的片子,是从‘鸟’开始的。那是我念中学的时候,大概已经是后期了。很好看,但是对于立志想当生物学家的人来说,有一点震撼。我是在哥特堡的首轮电影院看的。从那时开始,‘艳贼’、‘冲破铁幕’、‘黄宝石’、‘狂凶记’,都是在首映时同时看的。因为我是那个导演的忠实影迷。”
“那是最后吗?”我问。
这是重点,如果他真的是希区柯克的忠实影迷的话。
“什么最后?”
“‘狂凶记’是最后一部吗?”
“啊,是的,没错,是最后一部。”他很确定的说。
“那‘大结局’怎么样?”
“‘大结局’?那是什么?”好像听到意料之外的问题似的,艾刚的眼睛瞪得大大的。
是希区柯克导演的最后一部作品。你没看过吗?”
“听都没听过。”他说。
“哦!”我思考了一下这个出人意表的答案。
原想就此改变话题,但又觉得没有必要,不过艾刚找到了新话题:“这里是医学院吧?”
“是研究所。”
“不是差不多一样吗?医生你是研究什么的?”
我犹豫了一下,决定回答:“目前在研究人类的脑部。”
“啐,难怪!”艾刚又开朗地说,用力敲了一下沙发的扶手。
“我就知道,怪不得。啐!我被带到这种地方来,代表我病得相当严重,对吧?”
但是在他的表情里,还是有笑意。
“哪里生病?就是脑啊。我的脑要做胰岛素休克疗法?要被通电?那种可怕的”
“你觉得有治疗的必要?”我问。
“不,完全没必要。”艾刚说。
于是我多少用医生的心情问道:“你现在可以适应社会吗?”
“我认为可以。”艾刚回答。
“你了解社会所代表的意义吗?”
“意义?对,我想我了解。”他点点头说。
“你每天都快乐吗?”
“是呀,非常快乐。”他爽朗地回答。对于这个感想,我也没有异议。
“意思是,你有生存的目的,没有消极的想法?”
“生存的目的我不清楚,但是没有消极的想法。三餐很好吃,暂时也没有想死的念头。”
“那么,我也不想给你做那些治疗,马卡特先生。但是我建议你做一下mri(核磁共振造影),因为不是别人叫你过来,是你自己要来的。
“我认为你需要御手洗先生的帮忙。”海利西从一旁出现,插嘴说道。
“艾刚看了朋友一眼,露出有点惊讶的表情,然后重新看向我,问到:“我是以患者的身份,需要医生您的帮忙吗?”
我思考了一会儿,慎重地说:“有时候本人认为不重要,但周遭的人却认为重要。这种时候,往往周遭人们的判断才是正确的。”
“唉!”
艾刚发出很失望的声音,肩膀一垂。
“果然是你!”
他的样子好像被感情应该不错的好友背叛了似的。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显出生气的样子。
虽然有点异于常人,但艾刚之所以能被社会接受、在社会生活的原因就在这里。如果他此时勃然大怒,早晚会失去公民权。
“马卡特先生,”我说:“不是我找你来,是你自己说想见我的。”
“咦?是这样吗?”
“我用力地点点头。
于是艾刚笑了出来,然后抓了抓自己的头。”啊,对了。真糟糕,我忘了。原来如此。因为我想跟医生说说话,随便聊聊什么都可以。”
我又点点头。
“有什么事吗?”
“我是为了其他的事情才来这里找你的。”
“什么事?”
“不,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也许你会觉得很奇怪,是我要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