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dingdianbiquge.com,这才是宋史1·太祖太宗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安,大队人马继续前进。走到固安县城北的时候,被一条长河拦住去路。只见岸边有成排绿树,河中有潺潺流水,如果不是打仗,还真是一个颐养天年的地方。抛块石头到水中试探,半天不见起泡,眼看河水是深不可测。询问当地人,说这条河名叫安阳河。平时,河中有木筏渡行人过河。对岸的辽人听说周兵北伐,将过河的木筏都收藏起来了。
柴荣命令李重进采伐木材赶搭浮桥,并限三日之内必须完成,他自己则率领御林军退回瓦桥关休息去了。
当时正是初夏季节,柴荣率领御林军返回瓦桥关休息了一个晚上,第二天醒来,竟然染上风寒之疾,一连睡了几天,病情也不见好转。恰在此时,孙友行率兵一战便攻克易州,活捉北辽易州刺史李在钦,送到瓦桥关行在,向世宗报捷。
柴荣带病升帐审问俘虏,询问李在钦,是愿降还是愿死。李在钦是一个硬汉子,冲着柴荣大吼,声称宁愿做刀下鬼,也不愿做降兵,并当面把柴荣骂了个狗血淋头。
柴荣本来就有病在身,经此一骂,怒火攻心,突然觉得头晕目眩,喝令将李在钦推出辕门斩首,自己连忙退入卧室。
柴荣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众将本想劝他班师回朝,又怕触了圣怒,谁也不敢开口。大家都拿眼睛看着赵匡胤,请他想想办法。
赵匡胤知柴荣病倒了,心里也很着急,约了赵普一同到行宫探视柴荣的病情。
柴荣平卧在病榻上,额头直冒冷汗,面容憔悴。他强打精神,微笑着对赵匡胤道:“朕不过是偶染小疾,休养几天就好了。你可传令三军,抓紧练兵,不可松懈,待朕的病好了,即刻发兵。”
赵匡胤顿首领命,忧心忡忡地告辞退出,与赵普径回大营,正欲回到中军大帐,赵普却一把将他拉到自己营帐中。赵普屏退左右,先为赵匡胤沏了一杯茶,然后坐下来,低声问道:“将军以为,北伐还能继续进军吗?”
“圣上雄心勃勃,志在收复燕云十六州,直捣幽州。”赵匡胤不假思索地说。
赵普摇摇头,说大军不久即将班师回朝。赵匡胤摇摇头,不相信赵普说的话。
赵普很慎重地说,他仔细地察看了圣上的容颜,圣上染病已非一日,病情看似平淡,
实际来势凶猛,情况恐怕有些不妙。
赵匡胤认为,皇上身边的御医都是医道高手,难道他们都没有看出圣上的病?
“他们一定看出来了,但圣上正值壮年,谁敢说出这样不吉利的话呢?”赵普话锋一转,继续说道“虽未说破,但他们一定在精心调治,但药能治病,却不能医命。这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赵匡胤一脸茫然,似信非信。
“大变在即,将军不可不早做打算。”赵普提醒道。
赵匡胤对此毫无准备,心里乱糟糟的,有些茫然地问:“我做何打算?
赵普向前靠了靠,嗓子压得更低,轻声说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当今世上,你与圣上情同手足,这是路人皆知之事,假如改朝换代之后,将军能够保证还有这样的荣耀吗?”
柴荣年富力强,赵匡胤只想辅佐他创就一番伟业,他还真没有想过赵普提出的问题。
“未雨绸缪,将军宜早做打算。”赵普再次提醒说“将军虽是节钺重臣,位列朝班,与禁军最高统帅仅一步之遥,但事事要受制于人。”赵普看了一眼赵匡胤,见他正聚精会神地看着自己,继续说道:“殿前都点检才是禁军最高统帅。”
赵匡胤看着手中的茶杯,沉默不语。赵普试探地说:“除去张永德?”
“不行!”赵匡胤制止道“张永德与我同殿为臣,且有恩于我。”
赵普默默地点点头,只说了一声知道,再也没有多说话。
次日,柴荣的病情不但未见好转,反而还咯血不止,赵匡胤来到行在探视,问安之后坐在御榻旁。柴荣哀伤地说:“朕本想乘此机会一举荡平北辽,哪知在这个时候病在军中,延误了战机,这该如何是好!”赵匡胤试探地劝道:“想必是北辽气数未尽,才使陛下染病在途,不能一举平辽。如果陛下顺天行事,暂时放下平辽之事,臣想,上天必定降福陛下,待陛下身体康复之后,再议北伐之事如何?”
柴荣病魔缠身,已经是身不由己,迟疑了半天,还是采纳了赵匡胤的建议,同意班师回朝。
次日,柴荣抱病召见众将,传旨,改瓦桥关为雄州,命韩令坤留守;改益津关为霸州,命陈思让留守,处理完毕,即启驾还都。
6、神秘的木牌
柴荣乘坐龙舟南归,经过几天休息,病情略有好转,由于生病,多日没有理政,军情奏报、各地奏章等待处理的公文装了几麻袋。他强撑着起床,从麻袋里取出公文,一件一件地翻检,不太重要的,顺手扔到一边,将紧急军情和京城传过来的重要奏折放在案头批阅。突然,他发现文书底下压着一件黑糊糊、油光光的东西,取过来一看,是一个鹿皮包囊,他伸手取过包囊,一层一层地打开,里面竟是一块长一尺有余的木牌,木质虽好,却已朽烂,可见年代已久,仔细一看,木牌上竟刻着五个醒目的大字:“点检作天子”
柴荣看了木牌,犹如遭到雷击一般,一下子惊呆了,这不是谶符吗?此牌从何而来?寓意何在?他反复把玩着手中的木牌,一种不祥的预感袭上心头,暗忖,难道这是上天向朕示警吗?如果真的是这样,自己在这个世上恐怕时日不多了,自己的儿子年仅七岁,想到这里,他真的不敢再往下想了“点检作天子”他在心里将这几个字念了几遍,心里想道,朝中点检是张永德。从前石敬瑭是后唐明宗的女婿,后来篡夺了后唐明宗的天下,创立后晋。今张永德也是长公主的夫婿,莫非也要篡夺我家天下?左思右想,满腹狐疑,也不询问左右追究此木来由,仍然将木牌收贮囊中。
柴荣回京之后,下的第一道圣旨就是免去张永德都点检的职务,改任检校太尉、同平章事之职。也就是说,解除了张永德的军职。
张永德,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女婿,同柴荣是郎舅姻亲,也是顾命大臣。
柴荣为什么要对他下手呢?道理很简单,就是那块木牌上“点检作天子”五个字在作怪。
木牌到底从哪里来?柴荣没有查,也不想查,因为公文是经驿站传递,时间长,路途远,牵涉的人员太多,即使查,也很难查出结果。
难是一回事,解决不了问题,反而还要闹得满城风雨。
柴荣是一代英主,他在龙舟中发现木牌,秘而不宣。回来后就快刀斩乱麻,免去张永德的都点检职务,防患于未然。
柴荣皇帝的宝座坐得暖和得很,容不得有半点威胁,谁威胁到皇位,他就要将谁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叫你永世不得翻身。哪怕是又有蛛丝马迹,也不会放过。
张永德就是这样,被撤销了一切军职,还觉得莫名其妙。他敢问吗?当然不敢,即使问了,柴荣也不会说。
都点检这个职务很重要,不能空缺,柴荣征求大臣们的意见,这些人似乎统一了口径,一致推荐赵匡胤。
赵匡胤渔人得利,柴荣撤了张永德的都点检职务,接着又改用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兼检校太傅。
柴荣不相信他自己亲戚,反而信任赵匡胤,可见,赵匡胤在柴荣心中的地位确实很高,至于这中间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就很难说清楚了。
难道这是天意?前一个殿前都点检,其实并无做天子之念,后一个殿前都点检,才是一个深藏不露、最危险的人物,是一个真正的“点检作天子”的正选人物。
有人说,所有的一切,都是赵普在中间搞鬼,从那个神秘的木牌到新都点检上任,都是他暗中操纵的。说归说,谁也拿不出证据,隔了一千多年,这是个无头案。
赵匡胤的官越做越大,威望越来越高,似乎成为了周世宗柴荣驾下的第一宠臣。
7、巨星陨落
柴荣北伐回京后,病情时好时坏,到后来日渐沉重。宰相范质看到这种情况,非常担忧,建议册立太子。太子,就是储君,当皇帝一旦不测,太子可以随时顶上去。这就是正国本。
显德六年(959年),柴荣颁诏,立儿子宗训为太子,加封梁王。
柴宗训此时年仅七岁,还是一个孩子,什么事也不懂,只是挂个名而已。这一年,皇后符氏去世。办完了皇后的丧事,柴荣册封符皇后的亲妹妹继任皇后,继皇后也只是一个年仅十四岁的小姑娘。
柴荣的病越来越重,他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了,召宰相范质等大臣到病榻前,命他们善待储君,并对他们说,翰林学士王薄是他的故人,如果他辞世了,可召此人入朝为相。还一再叮嘱他们不要忘记了。
柴荣真的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竟然知道此人可用,何必要借他人之手呢?此刻就下一道圣旨,事情不就解决了?如此做法,真的有些使人费解。
范质见皇上发了话,当面答应了,出宫以后,他对大家说:“王著整天醉生梦死,是一个酒徒,这样的人,怎么能够当宰相呢?想必是皇上病糊涂了,说的是昏话。我们不必遵循皇上的口谕,大家也要保密,不要将这件事泄露出去了。”
众人会意地点点头,并不多说。
显德六年六月十八日夜,一代英主周世宗柴荣驾崩,年仅三十八岁。
柴荣在位共五年零六个月。时间虽然不长,但功业显著,政绩辉煌。他初登大宝之时,曾请王朴为他算命,王朴预言他执掌国柄至少三十年。后人根据他执政五年六个月的事实,便说五六是三十之数,正合王朴的预测。此说虽然牵强,但也属巧合。
周世宗的文治武功,在五代史上,乃至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都堪称卓著。可惜他统一中原的大业没有完成,便英年早逝,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范质是宰相,柴荣去世后,他主持大典,祭祀太庙,立梁王柴宗训为君,在历史上,宗训称为恭帝,尊符皇后为皇太后。
柴荣去了,后周的日子也到了尽头。
安,大队人马继续前进。走到固安县城北的时候,被一条长河拦住去路。只见岸边有成排绿树,河中有潺潺流水,如果不是打仗,还真是一个颐养天年的地方。抛块石头到水中试探,半天不见起泡,眼看河水是深不可测。询问当地人,说这条河名叫安阳河。平时,河中有木筏渡行人过河。对岸的辽人听说周兵北伐,将过河的木筏都收藏起来了。
柴荣命令李重进采伐木材赶搭浮桥,并限三日之内必须完成,他自己则率领御林军退回瓦桥关休息去了。
当时正是初夏季节,柴荣率领御林军返回瓦桥关休息了一个晚上,第二天醒来,竟然染上风寒之疾,一连睡了几天,病情也不见好转。恰在此时,孙友行率兵一战便攻克易州,活捉北辽易州刺史李在钦,送到瓦桥关行在,向世宗报捷。
柴荣带病升帐审问俘虏,询问李在钦,是愿降还是愿死。李在钦是一个硬汉子,冲着柴荣大吼,声称宁愿做刀下鬼,也不愿做降兵,并当面把柴荣骂了个狗血淋头。
柴荣本来就有病在身,经此一骂,怒火攻心,突然觉得头晕目眩,喝令将李在钦推出辕门斩首,自己连忙退入卧室。
柴荣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众将本想劝他班师回朝,又怕触了圣怒,谁也不敢开口。大家都拿眼睛看着赵匡胤,请他想想办法。
赵匡胤知柴荣病倒了,心里也很着急,约了赵普一同到行宫探视柴荣的病情。
柴荣平卧在病榻上,额头直冒冷汗,面容憔悴。他强打精神,微笑着对赵匡胤道:“朕不过是偶染小疾,休养几天就好了。你可传令三军,抓紧练兵,不可松懈,待朕的病好了,即刻发兵。”
赵匡胤顿首领命,忧心忡忡地告辞退出,与赵普径回大营,正欲回到中军大帐,赵普却一把将他拉到自己营帐中。赵普屏退左右,先为赵匡胤沏了一杯茶,然后坐下来,低声问道:“将军以为,北伐还能继续进军吗?”
“圣上雄心勃勃,志在收复燕云十六州,直捣幽州。”赵匡胤不假思索地说。
赵普摇摇头,说大军不久即将班师回朝。赵匡胤摇摇头,不相信赵普说的话。
赵普很慎重地说,他仔细地察看了圣上的容颜,圣上染病已非一日,病情看似平淡,
实际来势凶猛,情况恐怕有些不妙。
赵匡胤认为,皇上身边的御医都是医道高手,难道他们都没有看出圣上的病?
“他们一定看出来了,但圣上正值壮年,谁敢说出这样不吉利的话呢?”赵普话锋一转,继续说道“虽未说破,但他们一定在精心调治,但药能治病,却不能医命。这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赵匡胤一脸茫然,似信非信。
“大变在即,将军不可不早做打算。”赵普提醒道。
赵匡胤对此毫无准备,心里乱糟糟的,有些茫然地问:“我做何打算?
赵普向前靠了靠,嗓子压得更低,轻声说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当今世上,你与圣上情同手足,这是路人皆知之事,假如改朝换代之后,将军能够保证还有这样的荣耀吗?”
柴荣年富力强,赵匡胤只想辅佐他创就一番伟业,他还真没有想过赵普提出的问题。
“未雨绸缪,将军宜早做打算。”赵普再次提醒说“将军虽是节钺重臣,位列朝班,与禁军最高统帅仅一步之遥,但事事要受制于人。”赵普看了一眼赵匡胤,见他正聚精会神地看着自己,继续说道:“殿前都点检才是禁军最高统帅。”
赵匡胤看着手中的茶杯,沉默不语。赵普试探地说:“除去张永德?”
“不行!”赵匡胤制止道“张永德与我同殿为臣,且有恩于我。”
赵普默默地点点头,只说了一声知道,再也没有多说话。
次日,柴荣的病情不但未见好转,反而还咯血不止,赵匡胤来到行在探视,问安之后坐在御榻旁。柴荣哀伤地说:“朕本想乘此机会一举荡平北辽,哪知在这个时候病在军中,延误了战机,这该如何是好!”赵匡胤试探地劝道:“想必是北辽气数未尽,才使陛下染病在途,不能一举平辽。如果陛下顺天行事,暂时放下平辽之事,臣想,上天必定降福陛下,待陛下身体康复之后,再议北伐之事如何?”
柴荣病魔缠身,已经是身不由己,迟疑了半天,还是采纳了赵匡胤的建议,同意班师回朝。
次日,柴荣抱病召见众将,传旨,改瓦桥关为雄州,命韩令坤留守;改益津关为霸州,命陈思让留守,处理完毕,即启驾还都。
6、神秘的木牌
柴荣乘坐龙舟南归,经过几天休息,病情略有好转,由于生病,多日没有理政,军情奏报、各地奏章等待处理的公文装了几麻袋。他强撑着起床,从麻袋里取出公文,一件一件地翻检,不太重要的,顺手扔到一边,将紧急军情和京城传过来的重要奏折放在案头批阅。突然,他发现文书底下压着一件黑糊糊、油光光的东西,取过来一看,是一个鹿皮包囊,他伸手取过包囊,一层一层地打开,里面竟是一块长一尺有余的木牌,木质虽好,却已朽烂,可见年代已久,仔细一看,木牌上竟刻着五个醒目的大字:“点检作天子”
柴荣看了木牌,犹如遭到雷击一般,一下子惊呆了,这不是谶符吗?此牌从何而来?寓意何在?他反复把玩着手中的木牌,一种不祥的预感袭上心头,暗忖,难道这是上天向朕示警吗?如果真的是这样,自己在这个世上恐怕时日不多了,自己的儿子年仅七岁,想到这里,他真的不敢再往下想了“点检作天子”他在心里将这几个字念了几遍,心里想道,朝中点检是张永德。从前石敬瑭是后唐明宗的女婿,后来篡夺了后唐明宗的天下,创立后晋。今张永德也是长公主的夫婿,莫非也要篡夺我家天下?左思右想,满腹狐疑,也不询问左右追究此木来由,仍然将木牌收贮囊中。
柴荣回京之后,下的第一道圣旨就是免去张永德都点检的职务,改任检校太尉、同平章事之职。也就是说,解除了张永德的军职。
张永德,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女婿,同柴荣是郎舅姻亲,也是顾命大臣。
柴荣为什么要对他下手呢?道理很简单,就是那块木牌上“点检作天子”五个字在作怪。
木牌到底从哪里来?柴荣没有查,也不想查,因为公文是经驿站传递,时间长,路途远,牵涉的人员太多,即使查,也很难查出结果。
难是一回事,解决不了问题,反而还要闹得满城风雨。
柴荣是一代英主,他在龙舟中发现木牌,秘而不宣。回来后就快刀斩乱麻,免去张永德的都点检职务,防患于未然。
柴荣皇帝的宝座坐得暖和得很,容不得有半点威胁,谁威胁到皇位,他就要将谁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叫你永世不得翻身。哪怕是又有蛛丝马迹,也不会放过。
张永德就是这样,被撤销了一切军职,还觉得莫名其妙。他敢问吗?当然不敢,即使问了,柴荣也不会说。
都点检这个职务很重要,不能空缺,柴荣征求大臣们的意见,这些人似乎统一了口径,一致推荐赵匡胤。
赵匡胤渔人得利,柴荣撤了张永德的都点检职务,接着又改用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兼检校太傅。
柴荣不相信他自己亲戚,反而信任赵匡胤,可见,赵匡胤在柴荣心中的地位确实很高,至于这中间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就很难说清楚了。
难道这是天意?前一个殿前都点检,其实并无做天子之念,后一个殿前都点检,才是一个深藏不露、最危险的人物,是一个真正的“点检作天子”的正选人物。
有人说,所有的一切,都是赵普在中间搞鬼,从那个神秘的木牌到新都点检上任,都是他暗中操纵的。说归说,谁也拿不出证据,隔了一千多年,这是个无头案。
赵匡胤的官越做越大,威望越来越高,似乎成为了周世宗柴荣驾下的第一宠臣。
7、巨星陨落
柴荣北伐回京后,病情时好时坏,到后来日渐沉重。宰相范质看到这种情况,非常担忧,建议册立太子。太子,就是储君,当皇帝一旦不测,太子可以随时顶上去。这就是正国本。
显德六年(959年),柴荣颁诏,立儿子宗训为太子,加封梁王。
柴宗训此时年仅七岁,还是一个孩子,什么事也不懂,只是挂个名而已。这一年,皇后符氏去世。办完了皇后的丧事,柴荣册封符皇后的亲妹妹继任皇后,继皇后也只是一个年仅十四岁的小姑娘。
柴荣的病越来越重,他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了,召宰相范质等大臣到病榻前,命他们善待储君,并对他们说,翰林学士王薄是他的故人,如果他辞世了,可召此人入朝为相。还一再叮嘱他们不要忘记了。
柴荣真的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竟然知道此人可用,何必要借他人之手呢?此刻就下一道圣旨,事情不就解决了?如此做法,真的有些使人费解。
范质见皇上发了话,当面答应了,出宫以后,他对大家说:“王著整天醉生梦死,是一个酒徒,这样的人,怎么能够当宰相呢?想必是皇上病糊涂了,说的是昏话。我们不必遵循皇上的口谕,大家也要保密,不要将这件事泄露出去了。”
众人会意地点点头,并不多说。
显德六年六月十八日夜,一代英主周世宗柴荣驾崩,年仅三十八岁。
柴荣在位共五年零六个月。时间虽然不长,但功业显著,政绩辉煌。他初登大宝之时,曾请王朴为他算命,王朴预言他执掌国柄至少三十年。后人根据他执政五年六个月的事实,便说五六是三十之数,正合王朴的预测。此说虽然牵强,但也属巧合。
周世宗的文治武功,在五代史上,乃至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都堪称卓著。可惜他统一中原的大业没有完成,便英年早逝,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范质是宰相,柴荣去世后,他主持大典,祭祀太庙,立梁王柴宗训为君,在历史上,宗训称为恭帝,尊符皇后为皇太后。
柴荣去了,后周的日子也到了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