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dingdianbiquge.com,这才是宋史1·太祖太宗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1、大国风度
南汉被消灭之后,南方的割据势力只剩下南唐、吴越和偏安一隅的泉漳。对于赵宋朝廷来说,吴越、泉漳只是两碟小菜,南唐则是一道菜,一顿大餐。
此时的宋朝,已经占据了长江中上游和下游的江北地区,以及珠江下游地区,对南唐已呈三面包围的态势。特别是占据了长江上游,这是很大的优势,如果征伐南唐,军队乘船顺流而下,可直逼金陵。如何吃掉这顿大餐,赵匡胤真得要好好地筹备一番。
南唐主李煜是一个聪明人,南汉灭亡之后,他已感觉到唇亡齿寒的威胁。
开宝四年(971年)十一月,李煜苟且偷安,备了一份厚礼,派堂弟李从善去汴梁觐见赵匡胤,主动提出削去南唐国号,改称号为“江南国主”恳请赵宋皇帝赐号。
赵匡胤见李煜如此巴结,做了个顺水人情,赐封李煜为江南国主,还额外赠送白银五万两。授李从善为奉宁军节度使,在汴梁赐了一处宅子,将他留在京师。不难看出,名义上,是将李从善留在京师做官,实际是扣押、软禁起在京师做人质。
封号也只是个虚名,下一道圣旨就搞定了,额外给这么多银子,却有点使人费解。因为南唐是俯首称臣,赐给一个封号已经是格外恩典,再赐给大笔银两就有点不合常理,难道是赵匡胤手中的银子没处花,叫南唐帮忙花银子不成?事情当然不会这么简单,因为即使有钱,他也不会这样花,其中一定有原因。原来,这里面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赵宋灭了南汉之后,南唐主李煜害怕宋朝攻打南唐,秘密派人到汴梁贿赂宰相赵普,贿金就是白银五万两。赵普见这么多的银两,心里爱得要命,但他是个聪明人,知道这银子很烫手,虽然爱不释手,为了个人的仕途,还是据实向赵匡胤作了汇报。
赵匡胤听了赵普的汇报,哈哈大笑,叫赵普将银子收下,给李煜写封信,表示感谢,对送银子的人,意思一下就完事了。
赵普以为赵匡胤是在调侃他,说人臣之间无私赠,也无私受,实在是不敢奉旨收银。
赵匡胤认真地说:“大国要有大国的风度,不宜向小国示弱,要令他们心存畏惧,有莫测高深之感。你只管按朕的意思办,朕自有妙计。”
赵普果然遵照赵匡胤的旨意,收下了五万两白银。
李煜接到李从善派人送回来的书信和五万两白银,马上明白是怎么回事,心里对宋朝更是畏惧,于是再上一表,请求赵匡胤让李从善回江南。
赵匡胤当然不会答应,他留住李从善是有深意的。他给李煜去了一份诏书,意思是说,从善是个人才,朕要重用他,当今南北一家,不必分彼此。意思是叫李煜不要有什么顾虑。
李煜无奈,也就只好作罢,让李从善留在了汴梁。
2、反间计
南唐有一个能人,他就是江都留守林仁肇,此人有勇有谋,他见宋朝平西蜀,克南汉,所向披靡,预料江南是下一个被攻击的对象,便向江南主李煜上了一份折子。说赵宋先灭西蜀,又取岭南,江南将是他们的下一个目标。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力一搏。赵宋连续征战,已成疲惫之师,他们在淮南守军不多,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愿率兵数万,自寿春渡江,收复在后周时被夺去的江北大地。赵宋如果发兵来救,就据守淮南,与宋军一决雌雄。如果胜了,则国家得利;如果败了,请李煜杀了他全家,以此向赵宋谢罪,说他是南唐的叛臣,收复淮南是自作主张。到时,赵宋就不会追究李煜的责任。
林仁肇算得上是忠勇仁义之士,为了保护国家利益,连家都不要了,为了使自己的行为不至于连累自己的国家,甚至甘愿背负叛臣的骂名,此等气概,千古能有几人?
李煜虽然做了江南之主,但他是一个不愿多事的人,他只想过平平安安的日子,至于在后周时期被周世宗夺去的国土,他似乎不想计较,因为他知道,凭江南的国力,要想与赵宋较劲,那无异于螳臂当车,不自量力。因此,他并不理会林仁肇的奏议,将奏折丢进了废纸篓。
林仁肇召集大量壮士,在长江练习水战,并屡次于海门击败江南另一个小政权吴越。他认为吴越与南唐有仇,依附于赵宋,他日必定要与赵宋联合谋夺江南国土,便又向李煜献了一个诈取吴越之计,说他诈称反唐,李煜则对外宣布讨逆,他便往吴越请求救兵。等到吴越的救兵来了后,乘机拿下吴越的国土。
李煜对于林仁肇诈取吴越之计,仍然没有兴趣。林仁肇虽然有一颗报国之心,主子不赏识也是枉然。
赵匡胤久闻林仁肇是江南第一猛将,骁勇善战,智勇双全,早就有除掉此人之心,当他得知林仁肇向李煜献策,欲收复江南失地、诈取吴越的两项计谋后,更是心惊,认定此人是心头大患,如果不除掉此人,想吃掉江南这道菜,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于是,除去林仁肇的事情便提上了议事日程,只是苦无良策,思之再三,终于有了主意。
李从善留在汴梁,李煜便经常派人来往于汴梁,向从善打探朝廷的一些消息。信使南北往来不绝于道。赵匡胤命人重金贿赂江南使者,窃得一幅林仁肇的画像,然后,将林仁肇的画像悬挂在别室。
这一天,李从善进宫觐见赵匡胤,内监故意把李从善引到别室等候,李从善看见别室悬挂着林仁肇的画像,惊异地问,为何将林仁肇的画像挂在这里。
侍臣故意问道:“足下见到这幅画像如此惊异,难道你认识这个人吗?”
李从善道:“这是下国江南留守林仁肇的画像,不过,据我所知,他与朝中人士素无来往,为何他的画像却挂在这里?只是不明原因,故此惊讶!”
侍臣迟疑了半天道:“我既与你同殿为臣,也不拿你当外人,实话告诉你,林仁肇有意归顺朝廷,先派人送来画像作为信物。皇上爱惜林仁肇是个人才,特备下这套府第,等他来京后,赐给他居住。将他的画像悬挂在这里,表示朝廷重贤的意思。”
李从善听在耳里,记在心头。回府后,立即写了一封信,派人飞马送回江南。
李煜得到报告,以为林仁肇有异志,立即传召林仁肇,赐了一杯鸩酒,把他毒死了。可怜林仁肇一生忠心为主,就这样不明不白地被冤死了!
李煜以为杀了林仁肇,江南再不会有人敢图谋不轨,可以高枕无忧,更是声色犬马,不理国事。
赵匡胤得知李煜中了自己的反间计,一杯酒毒死了林仁肇,心里自然高兴,准备找一个借口,调兵遣将,征伐江南。由于此后连着发生了几件事,推迟了他的计划。
3、霓裳羽衣
李煜不知自己中了反间计,还以为除去了一个奸细,更是高枕无忧了,便放情声色,不理国事。
李煜是李景的第六个儿子,按理,南唐国主的宝座轮不到他,只是因为他的几个兄长都死了,阴错阳差,国主这顶桂冠就戴到了他的头上。
李煜天资聪颖,文采出众,能诗善画,通音律,尤其长于诗词歌赋。他给自己取号钟仁隐士、莲峰居士,所仰慕的也是远古隐士许由、伯夷和叔齐等人,全然一派文人骚客清逸的潇洒气派。李景非常喜爱李煜,故在临终时,将南唐国主之位传给他,史称李后主。
李煜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他的书法,陶谷的清异录记载说:
后主善书,作颤笔樛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谓之“金错刀”作大字不事笔,卷帛书之,皆能如意,世谓“撮襟书”
李煜的画,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宋代郭若虚的图书见闻志记载说:
江南后主李煜,才识清赡,书画兼精。尝观所画林石、飞鸟,远过常流,高出意外。
李煜填词,也有很高的造诣,前期的词风格绮丽柔靡,不脱“花间”习气。根据内容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描写富丽堂皇的宫廷生活和风花雪月的男女情事,如菩萨蛮: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下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
还有一类是在宋朝的压力下感受到无力摆脱的命运时所流露的沉重哀愁,如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都是一些脍炙人口的词,广泛地流传于后世。
李煜确实很有才气,如果能将才华用之于治国,则是万民之福。偏偏这个李煜,性骄侈,好女色。如果仅仅是性骄侈,好女色,在治国理财上有一套,也不可怕。因为古代很多帝王都有这个毛病。比如说,唐太宗李世民,就是一个好色的皇帝,弟弟李元吉在玄武门之变中被杀,他见弟媳、也就是李元吉的老婆长得漂亮,毫不犹豫收为王妃。这叫做肥水不流外人田。但是,李世民勤政,治国有一套,在他的领导下,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贞观之治。所以,历史学家们并没有过分地要求李世民做一个完人,对他好色这个毛病没有过多地追究。
李煜却不同,他骄侈,好色,却忘了正事,不理朝政,声色犬马,醉生梦死,乐而忘忧。李煜的皇后周氏,不但生得天姿国色,而且博古通今,尤其善于弹琵琶,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才女佳人,夫妻二人你情我爱,感情一直很好。
周后有个妹子,秀外慧中,姿色和才华比她的姐姐更胜几分,经常进宫来探望姐姐。李煜是一个天生的情种,见到这个小姨子,早就心猿意马,吃着碗里的,瞧着锅里的,有了一箭双雕之念,只是碍于周后,且又苦于没有机会,故迟迟不能得手,只好将满腹的欲念埋藏在心里。
机会终于来了。
有一次,周后偶感寒疾,身体有些不舒服,小姨子进宫的次数更频了。李煜乘机将小姨留在宫中,只说是请她陪伴病中的姐姐。周后也不疑心,任由李煜将妹子留下。
李煜为了达到与小姨子幽会的目的,特地命人在御花园的花丛中修筑了一间小亭子。亭子修得精致华丽自不待说,关键是里面的摆设,一床、一椅,仅供二人起坐,床上的锦被绣枕一应俱全。
这一天,李煜支开众人,独自引小姨子到御花园观花。小姨子看到花丛中有这么一间别致的小亭子,起了好奇之心,便问御花园修这么一间漂亮的小亭子作何用。李煜心里早就编好了谎言,骗她说小亭子用于收藏各色名香。小姨子是一个爱香成癖的人,听说里面有香,好奇地走进去看。不料李煜跟在后面,顺手将门反锁了,小姨子大吃一惊,正欲喊叫,李煜伸手捂住她的嘴,温言软语地说了一大堆相思相爱的话,小姨子先是不从,怎奈在这样一个花香四溢的地方,又是孤男寡女的两个人,小姨子也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加上李煜又是一个天生的情种,甜言蜜语随口就来,小姨子也被逗得心动,半推半就地倒在亭子里的锦床上,成就了美事。
李煜与小姨有了第一次,就不愁第二次,有了第二次,第三次也就顺理成章了,他们乘周后尚在病中之机,天天在御花园的小亭子里幽会。时间长了,总要露出一些蛛丝马迹,周后起了疑心,宫女们虽然不敢说真话,周后也用起了心思,将宫女寅时叫来一个,卯时叫来一个,旁敲侧击,多方查探,终于将二人的秘密探得个清清楚楚。周后气得肝肠寸断,病情陡增,几天后便香消玉殒了。
李煜痛哭了几场,虽然有小姨陪伴,减少了一些悲哀,但念及周后的旧情,还是流下了不少伤心泪,因为他是一个天生的多情种子,喜新并没有忘旧。
李煜刚办完周后的丧事后,便正式册立小姨子为新后。历史上,称周后为大周后,称大周后的妹妹为小周后。
小周后天生慧质,曲意献媚,不知从哪里弄来杨玉环的霓裳羽衣曲,按谱校音,日夜研摩,竟得神韵。自此以后,南唐的宫廷里朝歌暮舞,霓裳羽衣曲回荡于皇宫后院,惹得李煜意荡神迷,沉浸于中,无心国事。
李煜一是伤感故后,二是陪伴新宠,时哀时乐,深居宫中,临朝的时候更是少了,他将国事都交给大臣们去处理,他做起了甩手皇帝。如果没有人请示,他也不闻不问,有时忧闷至极,便微服到娼楼妓院去散心。
这一天,李煜又微服出宫了,走到一家娼楼门口,见里面有一个僧人摆宴喝酒,僧人独坐中间,左手将一名妓女搂抱在怀里,右手举起一只大碗牛饮,众妓女围在四周,有劝酒的,有唱歌取乐的,偎红倚绿,热闹非凡,很是有趣。
李煜见状,迈步走进去,一边走一边笑呵呵地道:“有不速之客一人... -->>
1、大国风度
南汉被消灭之后,南方的割据势力只剩下南唐、吴越和偏安一隅的泉漳。对于赵宋朝廷来说,吴越、泉漳只是两碟小菜,南唐则是一道菜,一顿大餐。
此时的宋朝,已经占据了长江中上游和下游的江北地区,以及珠江下游地区,对南唐已呈三面包围的态势。特别是占据了长江上游,这是很大的优势,如果征伐南唐,军队乘船顺流而下,可直逼金陵。如何吃掉这顿大餐,赵匡胤真得要好好地筹备一番。
南唐主李煜是一个聪明人,南汉灭亡之后,他已感觉到唇亡齿寒的威胁。
开宝四年(971年)十一月,李煜苟且偷安,备了一份厚礼,派堂弟李从善去汴梁觐见赵匡胤,主动提出削去南唐国号,改称号为“江南国主”恳请赵宋皇帝赐号。
赵匡胤见李煜如此巴结,做了个顺水人情,赐封李煜为江南国主,还额外赠送白银五万两。授李从善为奉宁军节度使,在汴梁赐了一处宅子,将他留在京师。不难看出,名义上,是将李从善留在京师做官,实际是扣押、软禁起在京师做人质。
封号也只是个虚名,下一道圣旨就搞定了,额外给这么多银子,却有点使人费解。因为南唐是俯首称臣,赐给一个封号已经是格外恩典,再赐给大笔银两就有点不合常理,难道是赵匡胤手中的银子没处花,叫南唐帮忙花银子不成?事情当然不会这么简单,因为即使有钱,他也不会这样花,其中一定有原因。原来,这里面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赵宋灭了南汉之后,南唐主李煜害怕宋朝攻打南唐,秘密派人到汴梁贿赂宰相赵普,贿金就是白银五万两。赵普见这么多的银两,心里爱得要命,但他是个聪明人,知道这银子很烫手,虽然爱不释手,为了个人的仕途,还是据实向赵匡胤作了汇报。
赵匡胤听了赵普的汇报,哈哈大笑,叫赵普将银子收下,给李煜写封信,表示感谢,对送银子的人,意思一下就完事了。
赵普以为赵匡胤是在调侃他,说人臣之间无私赠,也无私受,实在是不敢奉旨收银。
赵匡胤认真地说:“大国要有大国的风度,不宜向小国示弱,要令他们心存畏惧,有莫测高深之感。你只管按朕的意思办,朕自有妙计。”
赵普果然遵照赵匡胤的旨意,收下了五万两白银。
李煜接到李从善派人送回来的书信和五万两白银,马上明白是怎么回事,心里对宋朝更是畏惧,于是再上一表,请求赵匡胤让李从善回江南。
赵匡胤当然不会答应,他留住李从善是有深意的。他给李煜去了一份诏书,意思是说,从善是个人才,朕要重用他,当今南北一家,不必分彼此。意思是叫李煜不要有什么顾虑。
李煜无奈,也就只好作罢,让李从善留在了汴梁。
2、反间计
南唐有一个能人,他就是江都留守林仁肇,此人有勇有谋,他见宋朝平西蜀,克南汉,所向披靡,预料江南是下一个被攻击的对象,便向江南主李煜上了一份折子。说赵宋先灭西蜀,又取岭南,江南将是他们的下一个目标。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力一搏。赵宋连续征战,已成疲惫之师,他们在淮南守军不多,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愿率兵数万,自寿春渡江,收复在后周时被夺去的江北大地。赵宋如果发兵来救,就据守淮南,与宋军一决雌雄。如果胜了,则国家得利;如果败了,请李煜杀了他全家,以此向赵宋谢罪,说他是南唐的叛臣,收复淮南是自作主张。到时,赵宋就不会追究李煜的责任。
林仁肇算得上是忠勇仁义之士,为了保护国家利益,连家都不要了,为了使自己的行为不至于连累自己的国家,甚至甘愿背负叛臣的骂名,此等气概,千古能有几人?
李煜虽然做了江南之主,但他是一个不愿多事的人,他只想过平平安安的日子,至于在后周时期被周世宗夺去的国土,他似乎不想计较,因为他知道,凭江南的国力,要想与赵宋较劲,那无异于螳臂当车,不自量力。因此,他并不理会林仁肇的奏议,将奏折丢进了废纸篓。
林仁肇召集大量壮士,在长江练习水战,并屡次于海门击败江南另一个小政权吴越。他认为吴越与南唐有仇,依附于赵宋,他日必定要与赵宋联合谋夺江南国土,便又向李煜献了一个诈取吴越之计,说他诈称反唐,李煜则对外宣布讨逆,他便往吴越请求救兵。等到吴越的救兵来了后,乘机拿下吴越的国土。
李煜对于林仁肇诈取吴越之计,仍然没有兴趣。林仁肇虽然有一颗报国之心,主子不赏识也是枉然。
赵匡胤久闻林仁肇是江南第一猛将,骁勇善战,智勇双全,早就有除掉此人之心,当他得知林仁肇向李煜献策,欲收复江南失地、诈取吴越的两项计谋后,更是心惊,认定此人是心头大患,如果不除掉此人,想吃掉江南这道菜,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于是,除去林仁肇的事情便提上了议事日程,只是苦无良策,思之再三,终于有了主意。
李从善留在汴梁,李煜便经常派人来往于汴梁,向从善打探朝廷的一些消息。信使南北往来不绝于道。赵匡胤命人重金贿赂江南使者,窃得一幅林仁肇的画像,然后,将林仁肇的画像悬挂在别室。
这一天,李从善进宫觐见赵匡胤,内监故意把李从善引到别室等候,李从善看见别室悬挂着林仁肇的画像,惊异地问,为何将林仁肇的画像挂在这里。
侍臣故意问道:“足下见到这幅画像如此惊异,难道你认识这个人吗?”
李从善道:“这是下国江南留守林仁肇的画像,不过,据我所知,他与朝中人士素无来往,为何他的画像却挂在这里?只是不明原因,故此惊讶!”
侍臣迟疑了半天道:“我既与你同殿为臣,也不拿你当外人,实话告诉你,林仁肇有意归顺朝廷,先派人送来画像作为信物。皇上爱惜林仁肇是个人才,特备下这套府第,等他来京后,赐给他居住。将他的画像悬挂在这里,表示朝廷重贤的意思。”
李从善听在耳里,记在心头。回府后,立即写了一封信,派人飞马送回江南。
李煜得到报告,以为林仁肇有异志,立即传召林仁肇,赐了一杯鸩酒,把他毒死了。可怜林仁肇一生忠心为主,就这样不明不白地被冤死了!
李煜以为杀了林仁肇,江南再不会有人敢图谋不轨,可以高枕无忧,更是声色犬马,不理国事。
赵匡胤得知李煜中了自己的反间计,一杯酒毒死了林仁肇,心里自然高兴,准备找一个借口,调兵遣将,征伐江南。由于此后连着发生了几件事,推迟了他的计划。
3、霓裳羽衣
李煜不知自己中了反间计,还以为除去了一个奸细,更是高枕无忧了,便放情声色,不理国事。
李煜是李景的第六个儿子,按理,南唐国主的宝座轮不到他,只是因为他的几个兄长都死了,阴错阳差,国主这顶桂冠就戴到了他的头上。
李煜天资聪颖,文采出众,能诗善画,通音律,尤其长于诗词歌赋。他给自己取号钟仁隐士、莲峰居士,所仰慕的也是远古隐士许由、伯夷和叔齐等人,全然一派文人骚客清逸的潇洒气派。李景非常喜爱李煜,故在临终时,将南唐国主之位传给他,史称李后主。
李煜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他的书法,陶谷的清异录记载说:
后主善书,作颤笔樛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谓之“金错刀”作大字不事笔,卷帛书之,皆能如意,世谓“撮襟书”
李煜的画,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宋代郭若虚的图书见闻志记载说:
江南后主李煜,才识清赡,书画兼精。尝观所画林石、飞鸟,远过常流,高出意外。
李煜填词,也有很高的造诣,前期的词风格绮丽柔靡,不脱“花间”习气。根据内容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描写富丽堂皇的宫廷生活和风花雪月的男女情事,如菩萨蛮: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下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
还有一类是在宋朝的压力下感受到无力摆脱的命运时所流露的沉重哀愁,如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都是一些脍炙人口的词,广泛地流传于后世。
李煜确实很有才气,如果能将才华用之于治国,则是万民之福。偏偏这个李煜,性骄侈,好女色。如果仅仅是性骄侈,好女色,在治国理财上有一套,也不可怕。因为古代很多帝王都有这个毛病。比如说,唐太宗李世民,就是一个好色的皇帝,弟弟李元吉在玄武门之变中被杀,他见弟媳、也就是李元吉的老婆长得漂亮,毫不犹豫收为王妃。这叫做肥水不流外人田。但是,李世民勤政,治国有一套,在他的领导下,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贞观之治。所以,历史学家们并没有过分地要求李世民做一个完人,对他好色这个毛病没有过多地追究。
李煜却不同,他骄侈,好色,却忘了正事,不理朝政,声色犬马,醉生梦死,乐而忘忧。李煜的皇后周氏,不但生得天姿国色,而且博古通今,尤其善于弹琵琶,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才女佳人,夫妻二人你情我爱,感情一直很好。
周后有个妹子,秀外慧中,姿色和才华比她的姐姐更胜几分,经常进宫来探望姐姐。李煜是一个天生的情种,见到这个小姨子,早就心猿意马,吃着碗里的,瞧着锅里的,有了一箭双雕之念,只是碍于周后,且又苦于没有机会,故迟迟不能得手,只好将满腹的欲念埋藏在心里。
机会终于来了。
有一次,周后偶感寒疾,身体有些不舒服,小姨子进宫的次数更频了。李煜乘机将小姨留在宫中,只说是请她陪伴病中的姐姐。周后也不疑心,任由李煜将妹子留下。
李煜为了达到与小姨子幽会的目的,特地命人在御花园的花丛中修筑了一间小亭子。亭子修得精致华丽自不待说,关键是里面的摆设,一床、一椅,仅供二人起坐,床上的锦被绣枕一应俱全。
这一天,李煜支开众人,独自引小姨子到御花园观花。小姨子看到花丛中有这么一间别致的小亭子,起了好奇之心,便问御花园修这么一间漂亮的小亭子作何用。李煜心里早就编好了谎言,骗她说小亭子用于收藏各色名香。小姨子是一个爱香成癖的人,听说里面有香,好奇地走进去看。不料李煜跟在后面,顺手将门反锁了,小姨子大吃一惊,正欲喊叫,李煜伸手捂住她的嘴,温言软语地说了一大堆相思相爱的话,小姨子先是不从,怎奈在这样一个花香四溢的地方,又是孤男寡女的两个人,小姨子也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加上李煜又是一个天生的情种,甜言蜜语随口就来,小姨子也被逗得心动,半推半就地倒在亭子里的锦床上,成就了美事。
李煜与小姨有了第一次,就不愁第二次,有了第二次,第三次也就顺理成章了,他们乘周后尚在病中之机,天天在御花园的小亭子里幽会。时间长了,总要露出一些蛛丝马迹,周后起了疑心,宫女们虽然不敢说真话,周后也用起了心思,将宫女寅时叫来一个,卯时叫来一个,旁敲侧击,多方查探,终于将二人的秘密探得个清清楚楚。周后气得肝肠寸断,病情陡增,几天后便香消玉殒了。
李煜痛哭了几场,虽然有小姨陪伴,减少了一些悲哀,但念及周后的旧情,还是流下了不少伤心泪,因为他是一个天生的多情种子,喜新并没有忘旧。
李煜刚办完周后的丧事后,便正式册立小姨子为新后。历史上,称周后为大周后,称大周后的妹妹为小周后。
小周后天生慧质,曲意献媚,不知从哪里弄来杨玉环的霓裳羽衣曲,按谱校音,日夜研摩,竟得神韵。自此以后,南唐的宫廷里朝歌暮舞,霓裳羽衣曲回荡于皇宫后院,惹得李煜意荡神迷,沉浸于中,无心国事。
李煜一是伤感故后,二是陪伴新宠,时哀时乐,深居宫中,临朝的时候更是少了,他将国事都交给大臣们去处理,他做起了甩手皇帝。如果没有人请示,他也不闻不问,有时忧闷至极,便微服到娼楼妓院去散心。
这一天,李煜又微服出宫了,走到一家娼楼门口,见里面有一个僧人摆宴喝酒,僧人独坐中间,左手将一名妓女搂抱在怀里,右手举起一只大碗牛饮,众妓女围在四周,有劝酒的,有唱歌取乐的,偎红倚绿,热闹非凡,很是有趣。
李煜见状,迈步走进去,一边走一边笑呵呵地道:“有不速之客一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