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顶点笔趣阁 dingdianbiquge.com,这才是宋史1·太祖太宗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的父亲。

    潘美见杨延昭如此模样,已知酿成大祸,再发救兵,不仅于事无补,恐怕还会送羊入虎口,有去无回。因而,拒不发兵。杨延昭大哭一场,然后上表朝廷。

    杨业战死的噩耗传开后,边境各州为之震动。镇守云州、应州、朔州的宋军将官,都被这一消息吓破了胆,契丹兵还没有来攻城,他们便弃城而逃,将莫大一片三州疆土,拱手送给了契丹人。

    噩耗传到汴梁,赵炅惊得目瞪口呆,既痛恨丧失疆土,又哀悼痛失良将。当即下诏:潘美降职三级;王侁撤销一切职务,发配金州。召杨延昭还京,任为崇仪副使,并追赠杨延玉官阶。还有杨业的儿子杨延浦、杨延训,俱授供奉官,杨延环、杨延贵、杨延彬,同授为殿直,杨氏一门,都承余荫,也算是告慰杨业屈死的英魂。

    曹彬、米信等兵败奉旨回京,赵炅诏令尚书省将他们拘禁起来,令翰林学士贾黄中主持审讯,责问他们违背诏令,擅自出兵。事实很清楚,审讯也只是走一个过场,处罚决定马上就下达了:曹彬降为右骁卫上将军;米信降为右屯卫上将军;其余崔彦进以下,都给予相应的处罚。

    田重进全军不败;李继隆所部,也是毫无损伤地撤回。两人不加罪,并提拔田重进为马步军都虞侯;李继隆为马军都虞侯,兼知定州。

    杨业死后,代州守将出缺,代州是边防重地,不可无将,必须另择大将去接替空出来的位子,镇守代州。恰逢张齐贤上书言事,深得赵炅的欣赏。张齐贤是个文臣,从来没有带兵打仗,赵炅竟然命张齐贤出知代州,与潘美同领军务,镇守边关。

    赵炅的决定,未免有轻率而自私之嫌,幸亏张齐贤虽是一个文人,却也颇通兵法,否则,岂不要酿成大祸?

    雍熙三年(986年)冬,契丹主耶律隆绪,与其母萧太后率兵十万,以耶律休哥为先锋,再次兴兵南侵。

    瀛洲部署刘廷让(原名刘光义,因避皇上之讳,改名廷让),得知契丹兵又大举来犯,同边将李敬源、田重进等联络,集兵十万,沿海北进,欲乘虚袭击契丹老巢。

    耶律休哥不愧为契丹良将,他早就提防了宋兵乘虚而入这一招。沿途派出大批探骑,密切注视着宋军的一举一动。当他得知宋兵已向契丹老巢潜去的时候,立即在沿途险要之处,设下埋伏,等待宋兵入瓮。

    刘廷让等人率领宋兵到了一个叫君子馆的地方。当时是数九寒冬,天寒地冻,士兵们的手都冻肿了,无力张弓。

    耶律休哥所率的契丹兵都是北方人,耐得住寒。他之所以选择这个时候南侵,就是有点欺负南人不耐寒。正当宋兵在凛冽的寒风中哆哆嗦嗦地行进时,耶律休哥率领契丹兵突然从山后杀出来。

    刘廷让等慌忙指挥宋军迎敌,怎奈朔风冽冽,黑雾沉沉,兵士们冻得连武器都握不住,哪里还能与契丹兵战斗?契丹兵个个如出山猛虎,宋兵如冻僵了的小绵羊,胜败立见,宋兵大败。

    契丹兵能耐寒,更仗着一股锐气,将刘廷让和他的部队团团围住。刘廷让临出发时,曾分兵给李继隆,令他为后援。偏偏李继隆带着兵马退回去守护灵寿,并不曾率兵往救。

    刘廷让等待援兵不至,只得同李敬源、田重进率领宋兵冒死杀开一条血路突出重围,在突围过程中,李敬源、田重进两人身负重伤,坠马身亡。刘廷让也只带数骑残兵突出重围。

    耶律休哥打了胜仗,率领契丹兵进攻雄州。

    雄州刺史贺令图是最先奏请赵炅北伐的人,这是个典型的贪功生事、无勇无谋的人,得知宋军在君子馆打了败仗,料知雄州是契丹人下一个攻击目标。恰在此时,耶律休哥派人持密信求见,慌说耶律休哥因功高震主,得罪了契丹主,愿投附宋廷。

    如此伎俩,连小孩子都骗不过,贺令图偏偏利令智昏,信以为真,收下了耶律休哥的厚礼,还回赠了耶律休哥一份贵重礼品。

    耶律休哥见鱼上钩了,立即带兵至雄州,离雄州十里安营扎寨,派原使者去雄州城报告贺令图,约定相见的时间、地点。

    贺令图以为这是一份天大的功劳,想连肉带汤一人独享,不同将校幕僚们商议,私自带着数十骑人马,出城迎接耶律休哥,当他兴致勃勃地来到契丹军营,辽兵营门大开,有人引他去见耶律休哥。耶律休哥坐在胡床之上,指着贺令图大骂道:“你一直称善于经营边事,今天竟然到这里来送死吗?”

    贺令图刚刚进来,就挨了一顿臭骂,正在莫名其妙、不知所措之时,帐内外伏兵一涌上前,将贺令图团团围住。贺令图想反抗,可惜羊入虎口,哪里还能挣脱?顷刻之间,贺令图和带去的数十从骑,成了契丹人的刀下鬼。

    耶律休哥乘胜南驱,连陷深、邢、德三州,杀官吏,俘士民,把城中子女玉帛尽行掠夺,满载而归。

    贺怀浦于杨业战死时,已先败死,一年中,父子皆死,当时的人都说,是他们父子贪功挑衅契丹人,才有此报。

    4、张齐贤妙策败休哥

    耶律休哥继续南下,一路攻城略地,势如破竹,声势浩大,直逼代州。

    代州副部署卢汉赟见契丹兵来势汹汹,心存畏惧,主张固守城池。知代州张齐贤不同意固守不战的做法,他认为,契丹骑兵临城下,骄横跋扈,不可一世,必须用计破他一阵,杀杀他们的锐气,这样才能保证代州的安全。如果辽兵围困了代州城,代州很快就会粮尽食绝,到那个时候,代州想保也保不住。

    卢汉赟见张齐贤说得有理,难以反驳,只好同意张齐贤的主张。当时,潘美屯兵并州。张齐贤派人传书潘美,约他率兵夹击敌兵。潘美得报后,写一封回信叫原使带回,信中答应准时赴约。不料送信之人在返回途中被契丹兵俘虏了。

    张齐贤并不知道派出去送信的人成了敌人的俘虏,翘首以待,日夜盼望潘美的回音。时隔不久,潘美又派人送来密信,信中说,前日复函,想必已经收到,本来应该践约,出师共击敌寇,无奈皇上下了密诏,命令我部必须慎守城池,不得妄自发兵,并说他的兵马已退回并州,不能赴约。

    张齐贤并没有收到复函,估计送信的人途中已陷落敌手,那么,敌人知道潘将军要来,并不知道潘将军已经撤退。张齐贤将潘美的信使安顿在密室里不与人相见,重新部署退敌之策。他挑选二千精兵,慷慨激昂地对士兵们说:“胡虏即将兵临城下,气焰嚣张,今天,本将军要率领大家偷袭敌营,并州潘将军早有约定,他也要率兵前来助战,两下夹攻,不怕敌人不退。此战关系重大,如果败了,代州城危在旦夕,代州一旦被围,城中食尽粮绝,我等将死无葬身之地。”

    众将士群情振奋,表示誓死追随张齐贤,驱逐胡虏。

    张齐贤又选派二百名精锐士兵,每人各手持一旗帜,背负一捆薪柴,连夜出发,悄悄赶往代州城西南三十里的狮子岭,插上战旗,点燃薪柴,充着疑兵,二百人奉命而去。再命步卒二千余人,绕小道前往土镫寨埋伏,切断敌兵的逃路。半夜时分,张齐贤亲自率领几百骑精锐兵士直捣敌营。

    耶律休哥知道宋军要偷袭,也知道并州的宋军要前来支援,但他并不知道并州潘美的援兵中途撤回之事,因此,他也令士兵人不解甲、马不卸鞍,静候宋兵来犯。

    宋军偷袭辽营,辽兵本就有了防备,两人刚交上火,便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宋军是抱着必死之心前来偷袭的,因而打起仗来,人人都是拼命的打法,只顾杀敌,完全不顾自己的安危。

    契丹兵虽然骁勇,但也没有见过这种不要命的打法,一时间倒也抵挡不住。

    耶律休哥正指挥部队围住宋军,忽见狮子岭一带火光冲天,隐隐约约看到无数的旗帜摇动,疑是宋军并州的援兵到了,吓得赶紧指挥部队撤退。

    耶律休哥带领兵马退到土镫寨,突然又听到连珠炮响,埋伏在这里的二千宋兵一齐杀出,箭如飞蝗,杀声震天。黑灯瞎火的,耶律休哥不知有多少宋军,只得催促自己的兵士赶快逃出这个要命的地方。

    这一仗,宋军大获全胜,斩杀契丹兵数百人,俘敌五百余人,缴获战马二千余匹,所得器械不计其数。耶律休哥再也不敢小视代州了。

    张齐贤巧布疑兵,夜袭敌营,以少胜多,全恃智谋。耶律休哥是契丹良将,此前少有败绩,竟然败在从来没有领兵打仗的张齐贤手下,由此看来,并不是耶律休哥百战百胜,所向无敌,实在是宋军没有良将与之抗衡,致使敌人的气焰越来越嚣张。

    张齐贤归来之后,将功劳归于卢汉赟。卢汉赟也是贪功之人,竟然照单全收,具表向朝廷报捷。

    赵炅下诏褒奖。后来,赵炅得知卢汉赟并未出战,胜仗是张齐贤率兵拿下来的,下诏处罚贪功的卢汉赟,降职为右监门卫大将军。

    雍熙北伐之所以惨败,赵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的武功远不及太祖,却急于表现自己,自以为是,刚愎自用,再加上秉承太祖削夺武将兵权的做法,每次出征前都要制订作战计划,将士们出征,只能按既定计划行事,而战场上往往是千变万化,这样做严重地束缚了将领们的手脚。这也是宋代祖宗家法中的“将从中御”另外,赵炅将北伐分为三路,然而,三路军似乎是各自为战,没有形成统一的指挥体系,使宋军在战场上很难形成配合,不能有机的配合,使三路兵马很容易被敌人各个击破。

    雍熙北伐的惨败,对于赵炅和整个朝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时间,朝廷上下弥漫着一股恐辽情绪。辽阔而美丽的北方,对赵宋君臣来说,已经不再是充满开疆拓土梦幻的诱惑,而是一个挥之不去、摆脱不掉的梦魇。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