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dingdianbiquge.com,江山物语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走到马鞍山山寨的聚义堂上时,苏四十三的念叨总算结束了,许维嘘了口长气。分别落坐之后,杨遇春首先朝许维发话道,
“看兄弟身手如此之好,想来定是在军中谋过差事?”
“嘻嘻,不瞒二位杨大哥,我从未在军中效过力,不过倒是有在皇宫大内谋了个差事做。”二杨听后不免羡慕万分,杨芳说道,
“哎呀,那可是个好差事呀,没想到兄弟你也不是普通人,居然是大内侍卫。兄弟你不时总能遇见到皇上。哪天运气一来,被皇上所赏识,便外放坐官,给个封疆大吏当当也不为过,那就不枉来这世间走上一遭了。”
自家知道自家事,这皇宫大内里头哪有那么轻松?一样的刀光剑影,杀人于无形之中。光一个死对头和就足够自己想破脑袋对付。不被和给整死都算托祖宗的洪福了,哪还妄想得到老佛爷的宠信?要宠信也是和先了一步。
许维苦笑着对二杨说道,
“哎,皇宫大内可没你们想得那么简单,还是二位哥哥逍遥自在,占山为王,想做什么便做什么。小弟我身为御前侍卫,身上的约束太多了。要是能与二位哥哥同在此山中落草也是件美事。对了,二位哥哥是亲兄弟?”
杨芳笑笑说道,
“我二人非亲兄弟,不过比亲兄弟还要亲哦。”
杨遇春也说道,
“诚斋兄弟他是贵州松姚人,我是四川崇庆人,我二人在同一军营服过役,故便认识上了。因不满校官倒横逆施,克扣士兵的饷银,我二人痛打了校官一顿后便私自逃离军营,远行至此落草为寇。”
“那二位大哥定是杨家将的后人。”
杨遇春展颜笑着说道,
“这倒是的,我乃杨家将东宗之第十三代传人,诚斋兄弟他乃是西宗第十二代传人。”
“何为东西二宗?”许维不解地问道。
此次杨芳作答道,
“杨家将自北宋杨业出名之后,一脉相传至南宋昭庆节度使杨存中,因元灭南宋,故杨家分为东西二宗,东宗在在贵州松姚,西宗在四川崇庆。我等二人熟读兵书,只苦于无处施展才华。现今朝廷的军队,军纪废驰,军官腐化成性,领吃空额,克扣军饷,比比皆是。我二人皆是灰心之极才离营而走。”
许维听完之后脑袋瓜里就在琢磨,这二杨倒是将才,如果就这么放弃掉真有点可惜。自己现在缺人手,如果把这二人收为部下的话,对自己日后的行事定有所帮助。
“二位大哥才华出众,如此掩埋在这大山之中,当个山大王实在是可惜呀,理当出山为国效力,做一番大事业,这样才能光宗耀祖,名震天下。”
杨遇春直截了当地答道,
“当今天子只知游幸江南,徒耗民力,国库早已衰竭。再加吏治败坏,武装废驰。白莲教、天地会等反清组织遍地开花,迟早会爆发大规模的起义,大清之天下必将不稳。我等二人已是对这现实失望之极,不想再为朝廷效力了。”
许维可没放弃,继续鼓动着三寸不烂之舌劝说道,
“当今天子可能已使天下有识之士失望,但他所生之十五阿哥英明神武。只要十五阿哥登基,进行一番大作为,刷新吏治,整顿军纪,广开言路,这大清的天下未必还是黑暗一片,二位大哥千万莫放弃了希望。”现在已是永琰贴身侍卫的许维,倒是很有替主子招兵买马的热情。
杨芳听完许维这番话,轻轻呷了口茶后,放下茶杯缓缓对杨遇春说道,
“大哥,听许兄弟所说这番话,定然是在十五阿哥跟前做事。我等兄弟二人虽是草莽之辈,也应懂得良禽择木而栖的道理。单看许兄弟这副人品,他的主子绝对差不到哪去,我看不如就重出山追随许兄弟及十五阿哥吧,好好做一番事业出来。”
杨遇春比较听从杨芳的话,听得杨芳如此说了,也就不再坚持什么,对许维说道,
“许兄弟,就听你的话,我等二人今后就追随你了,你可要给我们二人安排个去处。”
见收了两个能人,许维不由高兴万分,拍着胸脯说道,
“这有何难,二位大哥可带着这帮马鞍山弟兄一同进京,直接找上那胡庆余堂的管事,就说是我许维请来的,他们便会把你等带到我府上妥为安置。”
杨芳补充说道,
“许兄,我等二人还要去办点私事后才能到你府上。”
“私事?”许维有点诧异。
杨芳尴尬地解释道,
“这前几天不是抢了个大同来的客商嘛,从他包裹里拿得不少银子,有数百两之多。可后来在山寨中仔细一瞧,居然是假银子,真的纯的银子极少,累得几名弟兄因着这假银子被官府给拿去了。有兄弟禀报,这大同商人还在兰州没走,故我等兄弟二人准备向这商人讨回点真银花花并顺便搭救那些被捕的兄弟。”
许维很是奇怪,这大千世界,怎么连银子都有假?便问道,
“二位大哥,此话怎讲?”
“现今这假货特别的多,尤其是越靠近大同假银越多。大同的知府听闻乃是当今最得宠的和的亲娘舅,他在大同开了银厂与锡厂,山西的银子可假得很。我听人说山西的两大富商乌克山、郭鼎亮,他们与官府做生意时都不敢要现银,指名要银票哦。连进贡给朝廷、上缴国库的银子成色都不太好。”杨遇春这话一被挑开就特别的多。
许维听到此话,不免心中也有点嘀咕,这该杀该剐的和,不晓得自己所赚的钱财中有多少是从他那边流进来的假银。
胡庆余堂的生意在自己出京时就已全面铺开,财源可谓滚滚而来,照二杨所说来看应是遭了和的黑手,回京后定要仔细盘查一番。
莫要丈八的灯台照得了别人照不到自己,白白吃了这哑巴亏。一想到和那奸笑的嘴脸许维的脸就黑了一大块。
“既然二位大哥要前往兰州办事,小弟就不打扰你们了。”
杨遇春关心地加说了句道,
“许兄弟,你此去循化小心天气哦,那边可是多雨,你从京城而来,必不习惯这里的天气,可能会生大病。”
“杨大哥真会说笑,这甘肃连年干旱少雨,土地颗粒无收,朝廷就因这缘故,才会恩准陕甘地区收取捐监粮,怎会连绵雨季?”许维久居京城,对邸报的了解也不浅,朝廷的动态皆有研究。
杨遇春不屑说道,
“许兄弟连同皇上都被这甘肃布政使王望给蒙骗了。”
“此话怎讲?”许维还真不晓得这其中的猫腻。
“让诚斋兄弟细说与你听,他还花过一笔小钱捐了个监生当呢。”
杨芳接过话头,带着感慨的神情说道,
“在这甘肃一亩三分地上,最有权力的且最最风光的当属那甘肃布政使王望,他为人可算得上是胆大妄为,敢做事,又敢蒙蔽圣听。
甘肃这些年是干燥少雨,但也未曾至连年闹旱灾的地步,这一年十二个月,至少有四五个月有雨,可王望他就敢上报为一年十二月皆无雨,旱灾严重,百姓无水喝,土地干枯,百姓流离失所。”
“这头上不是还有个陕甘总督勒尔瑾吗,他都不管?”许维疑惑不已。
“有关甘肃闹旱之事还是勒尔瑾先向朝廷申报的,要求朝廷恩准在甘肃一带收取捐监粮,即住户捐出粮食,获得监生资格。勒尔瑾之意本想讨得老佛爷之欢心,不必动用国库,减轻国家的负担。
当时朝中就大有人反对,阿桂、尹嘉铨、官保、永贵、朱等大员便持不同看法,认为此例一开,免不得被地方官利用为害百姓。
当时的首席军机大臣于敏中,大概收受了勒尔瑾的贿赂,说服了皇上,准许开捐。以勒尔瑾的意思,应该是只想小贪一笔。
可被王望知晓后,这情形又是一大变。王望施展银弹攻势,首先把勒尔瑾给喂饱,而后又买通各州府县的官员,把本要从监生处收取的粮食,折合成现银,收取过银两之后,皆以救灾赈济的名目冲帐,大笔的银钱皆落入王望之手。
甘肃年年报大旱,年年收取捐监银,实际上这几年只偶尔有那么几月闹小旱而已,这大旱根本是子虚乌有,甘肃通省官员杜撰出来的。
你说,这官场如此腐败,大清朝还有得救吗?”
杨遇春听到杨芳的话后,也插口说道,
“可不是嘛,现在当官的只想自己发财,根本没顾及到百姓的活路。这官场上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嘛,‘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 -->>
走到马鞍山山寨的聚义堂上时,苏四十三的念叨总算结束了,许维嘘了口长气。分别落坐之后,杨遇春首先朝许维发话道,
“看兄弟身手如此之好,想来定是在军中谋过差事?”
“嘻嘻,不瞒二位杨大哥,我从未在军中效过力,不过倒是有在皇宫大内谋了个差事做。”二杨听后不免羡慕万分,杨芳说道,
“哎呀,那可是个好差事呀,没想到兄弟你也不是普通人,居然是大内侍卫。兄弟你不时总能遇见到皇上。哪天运气一来,被皇上所赏识,便外放坐官,给个封疆大吏当当也不为过,那就不枉来这世间走上一遭了。”
自家知道自家事,这皇宫大内里头哪有那么轻松?一样的刀光剑影,杀人于无形之中。光一个死对头和就足够自己想破脑袋对付。不被和给整死都算托祖宗的洪福了,哪还妄想得到老佛爷的宠信?要宠信也是和先了一步。
许维苦笑着对二杨说道,
“哎,皇宫大内可没你们想得那么简单,还是二位哥哥逍遥自在,占山为王,想做什么便做什么。小弟我身为御前侍卫,身上的约束太多了。要是能与二位哥哥同在此山中落草也是件美事。对了,二位哥哥是亲兄弟?”
杨芳笑笑说道,
“我二人非亲兄弟,不过比亲兄弟还要亲哦。”
杨遇春也说道,
“诚斋兄弟他是贵州松姚人,我是四川崇庆人,我二人在同一军营服过役,故便认识上了。因不满校官倒横逆施,克扣士兵的饷银,我二人痛打了校官一顿后便私自逃离军营,远行至此落草为寇。”
“那二位大哥定是杨家将的后人。”
杨遇春展颜笑着说道,
“这倒是的,我乃杨家将东宗之第十三代传人,诚斋兄弟他乃是西宗第十二代传人。”
“何为东西二宗?”许维不解地问道。
此次杨芳作答道,
“杨家将自北宋杨业出名之后,一脉相传至南宋昭庆节度使杨存中,因元灭南宋,故杨家分为东西二宗,东宗在在贵州松姚,西宗在四川崇庆。我等二人熟读兵书,只苦于无处施展才华。现今朝廷的军队,军纪废驰,军官腐化成性,领吃空额,克扣军饷,比比皆是。我二人皆是灰心之极才离营而走。”
许维听完之后脑袋瓜里就在琢磨,这二杨倒是将才,如果就这么放弃掉真有点可惜。自己现在缺人手,如果把这二人收为部下的话,对自己日后的行事定有所帮助。
“二位大哥才华出众,如此掩埋在这大山之中,当个山大王实在是可惜呀,理当出山为国效力,做一番大事业,这样才能光宗耀祖,名震天下。”
杨遇春直截了当地答道,
“当今天子只知游幸江南,徒耗民力,国库早已衰竭。再加吏治败坏,武装废驰。白莲教、天地会等反清组织遍地开花,迟早会爆发大规模的起义,大清之天下必将不稳。我等二人已是对这现实失望之极,不想再为朝廷效力了。”
许维可没放弃,继续鼓动着三寸不烂之舌劝说道,
“当今天子可能已使天下有识之士失望,但他所生之十五阿哥英明神武。只要十五阿哥登基,进行一番大作为,刷新吏治,整顿军纪,广开言路,这大清的天下未必还是黑暗一片,二位大哥千万莫放弃了希望。”现在已是永琰贴身侍卫的许维,倒是很有替主子招兵买马的热情。
杨芳听完许维这番话,轻轻呷了口茶后,放下茶杯缓缓对杨遇春说道,
“大哥,听许兄弟所说这番话,定然是在十五阿哥跟前做事。我等兄弟二人虽是草莽之辈,也应懂得良禽择木而栖的道理。单看许兄弟这副人品,他的主子绝对差不到哪去,我看不如就重出山追随许兄弟及十五阿哥吧,好好做一番事业出来。”
杨遇春比较听从杨芳的话,听得杨芳如此说了,也就不再坚持什么,对许维说道,
“许兄弟,就听你的话,我等二人今后就追随你了,你可要给我们二人安排个去处。”
见收了两个能人,许维不由高兴万分,拍着胸脯说道,
“这有何难,二位大哥可带着这帮马鞍山弟兄一同进京,直接找上那胡庆余堂的管事,就说是我许维请来的,他们便会把你等带到我府上妥为安置。”
杨芳补充说道,
“许兄,我等二人还要去办点私事后才能到你府上。”
“私事?”许维有点诧异。
杨芳尴尬地解释道,
“这前几天不是抢了个大同来的客商嘛,从他包裹里拿得不少银子,有数百两之多。可后来在山寨中仔细一瞧,居然是假银子,真的纯的银子极少,累得几名弟兄因着这假银子被官府给拿去了。有兄弟禀报,这大同商人还在兰州没走,故我等兄弟二人准备向这商人讨回点真银花花并顺便搭救那些被捕的兄弟。”
许维很是奇怪,这大千世界,怎么连银子都有假?便问道,
“二位大哥,此话怎讲?”
“现今这假货特别的多,尤其是越靠近大同假银越多。大同的知府听闻乃是当今最得宠的和的亲娘舅,他在大同开了银厂与锡厂,山西的银子可假得很。我听人说山西的两大富商乌克山、郭鼎亮,他们与官府做生意时都不敢要现银,指名要银票哦。连进贡给朝廷、上缴国库的银子成色都不太好。”杨遇春这话一被挑开就特别的多。
许维听到此话,不免心中也有点嘀咕,这该杀该剐的和,不晓得自己所赚的钱财中有多少是从他那边流进来的假银。
胡庆余堂的生意在自己出京时就已全面铺开,财源可谓滚滚而来,照二杨所说来看应是遭了和的黑手,回京后定要仔细盘查一番。
莫要丈八的灯台照得了别人照不到自己,白白吃了这哑巴亏。一想到和那奸笑的嘴脸许维的脸就黑了一大块。
“既然二位大哥要前往兰州办事,小弟就不打扰你们了。”
杨遇春关心地加说了句道,
“许兄弟,你此去循化小心天气哦,那边可是多雨,你从京城而来,必不习惯这里的天气,可能会生大病。”
“杨大哥真会说笑,这甘肃连年干旱少雨,土地颗粒无收,朝廷就因这缘故,才会恩准陕甘地区收取捐监粮,怎会连绵雨季?”许维久居京城,对邸报的了解也不浅,朝廷的动态皆有研究。
杨遇春不屑说道,
“许兄弟连同皇上都被这甘肃布政使王望给蒙骗了。”
“此话怎讲?”许维还真不晓得这其中的猫腻。
“让诚斋兄弟细说与你听,他还花过一笔小钱捐了个监生当呢。”
杨芳接过话头,带着感慨的神情说道,
“在这甘肃一亩三分地上,最有权力的且最最风光的当属那甘肃布政使王望,他为人可算得上是胆大妄为,敢做事,又敢蒙蔽圣听。
甘肃这些年是干燥少雨,但也未曾至连年闹旱灾的地步,这一年十二个月,至少有四五个月有雨,可王望他就敢上报为一年十二月皆无雨,旱灾严重,百姓无水喝,土地干枯,百姓流离失所。”
“这头上不是还有个陕甘总督勒尔瑾吗,他都不管?”许维疑惑不已。
“有关甘肃闹旱之事还是勒尔瑾先向朝廷申报的,要求朝廷恩准在甘肃一带收取捐监粮,即住户捐出粮食,获得监生资格。勒尔瑾之意本想讨得老佛爷之欢心,不必动用国库,减轻国家的负担。
当时朝中就大有人反对,阿桂、尹嘉铨、官保、永贵、朱等大员便持不同看法,认为此例一开,免不得被地方官利用为害百姓。
当时的首席军机大臣于敏中,大概收受了勒尔瑾的贿赂,说服了皇上,准许开捐。以勒尔瑾的意思,应该是只想小贪一笔。
可被王望知晓后,这情形又是一大变。王望施展银弹攻势,首先把勒尔瑾给喂饱,而后又买通各州府县的官员,把本要从监生处收取的粮食,折合成现银,收取过银两之后,皆以救灾赈济的名目冲帐,大笔的银钱皆落入王望之手。
甘肃年年报大旱,年年收取捐监银,实际上这几年只偶尔有那么几月闹小旱而已,这大旱根本是子虚乌有,甘肃通省官员杜撰出来的。
你说,这官场如此腐败,大清朝还有得救吗?”
杨遇春听到杨芳的话后,也插口说道,
“可不是嘛,现在当官的只想自己发财,根本没顾及到百姓的活路。这官场上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嘛,‘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