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顶点笔趣阁 dingdianbiquge.com,河朔儿女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阿弥陀佛”,就吩咐两个小沙弥将陈氏搀扶到行宫,并倒上热水,让陈氏慢慢地喝下去,弘仪法师为她把脉,确诊为喜脉后,就让慧明好好照理,并让另一沙弥弄来一钵粥,喂养着孕妇陈氏。

    大约过了一个月,正是头秋,朱陈氏倍感肚子难受,口中不断发出难受的声音,慧明光心急,也不知道怎么帮忙好,直转圈,时间就这样走着,不慌不忙,悠悠然。到了晚上,此时陈氏却心如煎熬,随着一阵撕心裂肺的喊叫,一个婴儿呱呱落地了,慧明在寺院里,在一刹那,看见从产房射出一片红光,映红天际。“不好!寺里着火了”有人惊呼道。不一会,几个村民手里拿着家伙来到寺里,准备救火,当明白事情经过后,还心有余悸。

    这个小孩出生后,因陈氏在生前已生育了七个孩子,故取名八八,父亲姓朱,安徽钟离人,后来这个孩子又叫朱元璋,朱八八出生后,相貌丑陋,不过出现了那道红光划破夜空,却惊动了当朝皇帝,皇帝质问军师这是怎么回事,这位军师望着发光的方向,大呼那个地方出生的小孩将来要造皇帝的反,皇帝便下令将当地的小孩杀掉。

    当追剿的队伍来到小白寺时,那个队长便进去,问主持,主持说那偏房住的是一个叫花子,因为没有饭吃加上身体有病我们才收留下来,那个队长就叫手下上屋里看个究竟,当士兵刚进屋子门,便有一群马蜂向他们袭来,那士兵赶紧捂着脑袋跑了出来,便对队长草草应付道:一个要饭吃的成不了气候。那队长正在犹豫,忽然一探子来报,离小白寺不远一个村子里出生了一个小孩,队长马上带领队伍离开小白寺,向另一个村子康家营(康家营后来叫成朱家庄,当地人传说猪吃了糠,其实那姓朱的就是朱元璋的后代,至于什么原因那是后话)开路,结果那个小孩被杀掉了。

    至于那群护卫朱元璋的马蜂,当地人叫它“朱皇蜂”。

    为什么当地高粱叶是红迹斑斑?

    话说那个叫八八(后来当地人叫他重八、小八)的小男孩,两周岁时,还不会说话,他娘无论怎么教,就是嘴懒,不愿意学说话,可就是淘气、发废,发废在当地就是调皮捣蛋意思,但小八这孩子特别有心机,他娘给他留个小铁铲式发型,他撒泼非要给和尚学,将头发剃光,然后也跟慧明学习,念经,帮忙清扫灰尘。小八六岁的时候,就会念不少佛经,小八聪明,争强好胜,他与村里几个孩子玩耍,总愿意出风头,当将军,谁要是比他强,他千方百计让人家服他。一个早晨,慧明正在寺院里清扫,忽听的一声霹雳,从空中降下一条龙,盘踞在一行宫屋顶上,慧明甚感惊奇,便跑到那个屋子里,看见小八还在睡觉,小八翻身的时候,慧明出来看到龙不见了,便猜想莫非小八是真命天子?他惊愕了。

    朱小八七八岁时,与一群小伙伴经常玩耍,一次他们去地里拔草,当小伙伴干活有点累的时候,几个人便做起了游戏,朱小八经常充当老大,带领小伙伴冲啊杀啊,他们在地里玩得不亦乐乎!突然朱小八对伙伴们说:“我要是当了皇帝,那多好啊!”有一个叫皮蛋的给朱小八翻白眼,说道:“你别做梦了,我当了皇帝你也做不了”朱小八一听就恼火了:“呸,咱俩打个赌,谁要是先坐在筐上谁就是皇帝”二人在其他伙伴的佐证下,做起了这种游戏,朱小八顺手从高粱杆上捋下一个高粱叶,拿在手中一边划拉一边向前冲去,朱小八捷足先登,皮蛋去抢筐时,被朱小八手中的高粱叶划拉了一下,没承想就把皮蛋杀死了,这可把朱小八吓坏了,突然间惹了这么大的杀人案,那几个小伙伴也被吓傻了,继而大呼:“杀人了——杀人——”,朱小八赶紧和他娘找主持商量应对计策,“阿弥陀佛”弘仪主持念着,“罪过,罪过”,朱陈氏在弘仪主持的默许下,从暗道离开了小白寺。一家子仨人最后逃跑了,后来才知道他们一家三口跑回了老家安徽钟离,小八为了糊口吃饭,从小就耳濡目染受到佛教的熏陶,便做了个游方僧人。当然这是后话。

    这个故事一直流传,因为朱元璋拿高粱叶杀人,在当地所种的高粱,其叶子的边都是红的,叶子上还有星星点点的红斑,据说那是血染的痕迹。

    当地人说扇东与扇西是什么意思?

    话说朱张氏躲进小白寺避难,可她那神奇的光(注:据说凡人是看不到的),在一个晚上映照天际,当朝一个神机妙算的军师意识到了,元朝将要有此妖孽灭掉,就发兵去追杀朱张氏,当兵来到小白寺时,突然,一探子来报:军师说那女妖孽已奔向山东,让他们赶快追赶。那个蒙古小队长便率领士兵向山东飞奔而去。大概过了两个时辰,那军师又说那女妖又跑向山西,那支骑兵折路向山西跑去。各位看官也许要笑了,这岂不是无稽之谈吗?且容我一一道来:在小白寺,朱陈氏因身体不舒,上午她在介扇墙东面晒太阳,下午便挪到介扇墙西面晒日头,那位军师所分析的是介扇墙东和介扇墙西,可他省略成“shandongshanxi\",致使手下误以为山东和山西,在士兵一无所获的情况下,那位军师便被朝廷罢免了官职。

    农历的二月初六,我听说一个年逾古稀叫许公的老人,对小寺在民间的故事知道一些,便抽空前去了解,下面是我问他说的几个问题:

    问:听说你见过小白寺里的大石碑?

    答:恩!(他点了一下头,接着说)那时我才十六七岁,我家的地就在小白寺跟前,当我干活拾荒(方言:累)的时候,就上小白寺上面歇着,当时小白寺位于三村边缘,凡是地在小寺附近的庄稼人,常常积聚到小寺上面歇着。

    问:小寺当时是怎样的情景?

    答:当时小寺已成土圪墚子(俨然成了一片废墟,),人们在上面休息,那时我年纪最小,不过我上过高小,在土圪墚子上面,有一个掉了石脑袋的小白佛,还有一个大石碑,据说以前有两个镇物----一对石狮子,也不知道谁弄走了。

    老人说到这里,打了一下顿儿,我看出老人对流失的文物感到可惜。

    问:那个大石碑上面写着什么字呀?(我有点迫不及待,毕竟知道这方面内容的,听说只剩下他自己一人了。)。

    答:大石碑高差不多两米,上面写着繁体字:

    行

    龙

    寺

    记

    明朝万历十七年朱家庄朱善人重建

    问:为什么叫行龙寺呢?

    答:也不知过了多少代了,据上一辈人传说是朱洪武在此小白寺出生。

    问:你相信吗?

    答:那谁知道呀,反正是祖祖辈辈就这么流传下来的。在咱们这还流传朱洪武出生的故事呢。

    问:那为什么后来有朱家庄朱善人重建呢?

    答:听说那朱善人就是朱洪武的后代。

    问:你对历史人物籍贯有何看法?

    答:在民间故事搜集当中,有一些在历史上影响比较大的人物,他(或她)祖籍是南方,因种种原因,却在北方 出生,最后定居京城。因此,有的地方政府为了靠这些拉动内需,便认为这个历史人物具有唯一性,对于过程演变则采取了排他性。我采访过当代一个着名作家,在问及其籍贯是哪里时,人家只说我出生于京城,而他的长辈则表明祖籍是农村。对于这样的不同答案,应该兼容并蓄求同存异才是上策。有的当事人本着就高不就低的理念,坚持自己定居在哪里就是哪里,这种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走自然现象,你就是祖宗也拿他(或她)没法,只好听之任之。对于古人的籍贯,本着其履历而逶迤陈述,故事或民间传说,有的不仅仅是参考所能遮掩,只能将其人生支点所发挥的作用一一进行阐释,一是一二是二,不能以偏概全。现在个人简历,要么只写祖籍,要么只写出生地,要么只写定居地或高就之地。其实这种记载显得干净利落,没有拖泥带水。而生活当中,拖泥带水恰恰真实地反映出了滚滚红尘中的起起伏伏坎坎坷坷。

    这是我最近的一次采访,至于小白寺的传说,我想到此应该结束了,随着当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关注地方民间故事的人在逐渐绝迹,尤其小白寺的传说就是一个明证。

    作者:郝军,原名郝孟军,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