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dingdianbiquge.com,敕勒歌:两魏英雄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高欢也受不了贺拔胜了,他觉得这个哥们反复无常,实在太不靠谱,还是彻底拿下比较好。于是高欢在经营河东的同时,派行台侯景领兵南下去收复荆州。
侯景是高欢怀朔死党中年纪最小的一个,今年三十一岁。侯景自幼右腿稍短,弓马骑射的本领并不突出,但他的长处是统御和谋略。
十年前,侯景为了躲避六镇之乱投奔了尔朱荣,当时他刚满二十岁,但立刻就被尔朱荣所赏识,不仅安排慕容绍宗对他进行专门指导,在关键的滏口之战中还把他任命为先锋。侯景也很给力,协助尔朱荣生擒葛荣,从此一举成名,战后被封为定州刺史。
侯景之后独立发展得很好,官至骠骑大将军兼济州代理刺史,直到韩陵之战结束后,他才率众投奔了高欢。
高欢也深知这个小兄弟能力出众,一直把他当成自己的左右手来看待。现在河东河北事务太多,高欢自己没办法抽身,而贺拔胜又是劲敌,别人估计都搞不定,所以才决定派侯景出马,另外又安排高敖曹和尧雄去协助他。
贺拔胜十几年前就名扬北魏,前段时间在荆州一带开基地抢地盘,又把南梁部队打得没有脾气,一时间风光无两,俨然是天下第一名将的派头。一般人碰到他,首先在气势上就矮了半头。但侯景不信这个邪。贺拔胜再厉害也不过是匹夫之勇,两军交战又不是街头斗殴,统帅的指挥能力比单纯的武力值重要多了,而这方面自己很有自信。
所以侯景收到命令之后,没有耽搁,立刻带领部队南下荆州,兵锋直逼南阳。
这时候贺拔胜还在从析阳退兵的路上,守卫南阳的是他的长史元颖。
侯景并没有直接攻城,而是先派人开展攻心宣传工作。南阳的大部队已经被贺拔胜带走了,留下来的守军很少,元颖又是个文人,组织动员能力都不够,城内很快就乱成一团,民众在本地豪强邓诞等人的带领下,冲进衙署把元颖抓起来,开城投降了侯景。
贺拔胜收到情报得知根据地被端了,心里有些焦躁,他下令部队赶紧加快速度,打算再去把南阳给抢回来。
可惜侯景不给他这个机会。
侯景早就在路上设好了埋伏,等贺拔胜部队进入口袋的时候,突然间箭矢纷飞伏兵四起,贺拔胜麾下的将士本来就士气低落,仓促之间也组织不起来有效的抵抗,很快就被击溃,贺拔胜本人也身中流矢,最终在亲兵的拼死保护下,逃出包围圈投奔了南梁,史宁、阳休之、崔谦等人也跟在左右。荆州彻底被侯景占领。
这段时间南梁几乎就是北魏官员的政治避难所,梁武帝萧衍也很大方,反正我江南有钱,又是礼仪之邦,愿意过来的来者不拒,想要回去的我也不挽留。不同的是,之前过来的都是些落难的王爷,贺拔胜这样的名将能投奔过来实在是非常难得。于是萧衍也不计较之前在荆州对战的那些事情了,对贺拔胜等人的礼遇有加。
侯景拿下荆州之后,继续向东攻打东荆州的穰城。他故技重施,还是先派人去做民众策反工作。
守卫穰城的是东荆州刺史冯景昭。冯景昭当初曾经打算领兵进入洛阳去帮元修的,可惜元修跑得太快,冯景昭这边还没出发,那边洛阳就已经失守了。这段时间冯景昭正在发愁下一步自己该怎么办,最终在阁内都督赵刚的劝说下,决定领兵进入关中追随元修。
东荆州进关中也得走武关道,结果冯景昭刚出去没多远,就被投靠侯景的东荆州豪强杨祖欢等人率众偷袭。荆襄地区的本地豪强势力很大,官军最终战败,赵刚在逃跑时落入蛮族之手,东荆州也被侯景平定。
高欢在河东部署完毕之后,回到了首都洛阳。他给元修写了最后一封信,信中说:我真的真的是诚心诚意请陛下回朝的,如果您肯给个消息说啥时候回来,我一定带领大家做好准备迎接你;如果您真的不想回来了,那朝廷不可无主,国家不可无君,我只能再立一个新皇帝了。我高欢宁负皇上,不负社稷。
这是高欢的最后一次努力,虽然他也知道这次基本上也不会有惊喜。高欢现在背负着欺君罔上的罪名,政治压力非常大,如果元修再不回来,他必须改变策略争取主动,不能再这么干耗着了。
高欢也担心是由于宇文泰从中做梗,导致他写的信根本就到不了元修手中,所以这次他没有用正规的使者,而是派了一个叫道荣的和尚替他送信。
道荣是当时一个很有名的和尚,曾着有《道荣传》一书,颇有影响力。道荣送信的渠道是在关中的另一个和尚,法名叫惠臻。惠臻是南阳王元宝炬府中供养的僧人,跟元修关系很近,元修逃离洛阳的时候,惠臻也跟在身边,专门负责保管元修的玉玺和千牛刀。
可惜宇文泰看管得非常严密,这次不仅信还是没有送到元修手里,连道荣本人也被扣在了长安。
苦等多日也没收到反馈,高欢终于决定不等了。这么等下去根本没个头,必须尽快立个新皇帝改善自己的政治处境。
可是这回选谁比较好?
高欢是孝文帝元宏的崇拜者,所以这次选皇帝还是老原则,必须是元宏的直系子孙。按这个要求,剩下的元氏诸王之中,有资格继承王位的只有清河王元亶(dǎn)和南阳王元宝炬。
但元宝炬跟元修跑到了长安,剩下的只有元亶了。
其实元亶也知道高欢没有别的选择,前段时间高欢安排他当大司马主管朝政的时候,就很明显有拥立的意味。
所以元亶也有些飘了,这段时间他的出入排场都是按照皇帝的标准来的,还专门搞了一次大赦,俨然一副舍我其谁的架势。
结果他这么一折腾,反倒把高欢整怕了。毕竟前面元修的教训如此沉痛,元亶虽然还没当皇帝,但已经有了刚愎自用唯我独尊的派头,如果再同样折腾一次我可受不了。
高欢终于决定接受当初高乾的建议,立一个年幼一点儿的皇帝。
可是还有谁可以选呢?
高欢有主意。他对元亶说,大魏这些年之所以这么乱,都是因为立皇帝不考虑长幼辈分导致的。孝文帝元宏传位给儿子宣武帝元恪,宣武帝元恪又传位给儿子孝明帝元诩,这都很正常,但到了元修那里就乱了,因为他跟元诩是同辈兄弟。元修不拜祭元诩也就罢了,居然还把元诩的牌位给扔到了夹室里,这才导致国运不好。你跟元修是同辈兄弟,肯定也会有同样的问题。从国家利益着想,我觉得你不如把皇帝的位置让给你儿子。
元亶的儿子名叫元善见,今年刚满十一岁,让他来当皇帝至少十年之内应该不会有问题。
但元亶开始紧张了。高欢不让我当皇帝,是不是对我有啥意见?我之前摆了那么大的架子,万一哪天被高欢知道了会不会不高兴?他如果不高兴直接把我干掉了咋办?元亶越想越怕,于是偷了一匹马溜出洛阳,也打算去南边萧衍那里避难。
高欢得知元亶心虚逃跑了,哭笑不得,他赶紧派人把元亶追回来,拍胸脯保证不会追究以前的事情,好说歹说总算把元亶哄好了。
十月十七,高欢带领朝中大臣在洛阳东北正式拥立元善见登基,大赦天下,改元天平。
这是高欢第三次立皇帝,他也希望这是最后一次。
从此之后,北魏彻底分裂为东西两个政权,史称东魏和西魏。
/>
高欢也受不了贺拔胜了,他觉得这个哥们反复无常,实在太不靠谱,还是彻底拿下比较好。于是高欢在经营河东的同时,派行台侯景领兵南下去收复荆州。
侯景是高欢怀朔死党中年纪最小的一个,今年三十一岁。侯景自幼右腿稍短,弓马骑射的本领并不突出,但他的长处是统御和谋略。
十年前,侯景为了躲避六镇之乱投奔了尔朱荣,当时他刚满二十岁,但立刻就被尔朱荣所赏识,不仅安排慕容绍宗对他进行专门指导,在关键的滏口之战中还把他任命为先锋。侯景也很给力,协助尔朱荣生擒葛荣,从此一举成名,战后被封为定州刺史。
侯景之后独立发展得很好,官至骠骑大将军兼济州代理刺史,直到韩陵之战结束后,他才率众投奔了高欢。
高欢也深知这个小兄弟能力出众,一直把他当成自己的左右手来看待。现在河东河北事务太多,高欢自己没办法抽身,而贺拔胜又是劲敌,别人估计都搞不定,所以才决定派侯景出马,另外又安排高敖曹和尧雄去协助他。
贺拔胜十几年前就名扬北魏,前段时间在荆州一带开基地抢地盘,又把南梁部队打得没有脾气,一时间风光无两,俨然是天下第一名将的派头。一般人碰到他,首先在气势上就矮了半头。但侯景不信这个邪。贺拔胜再厉害也不过是匹夫之勇,两军交战又不是街头斗殴,统帅的指挥能力比单纯的武力值重要多了,而这方面自己很有自信。
所以侯景收到命令之后,没有耽搁,立刻带领部队南下荆州,兵锋直逼南阳。
这时候贺拔胜还在从析阳退兵的路上,守卫南阳的是他的长史元颖。
侯景并没有直接攻城,而是先派人开展攻心宣传工作。南阳的大部队已经被贺拔胜带走了,留下来的守军很少,元颖又是个文人,组织动员能力都不够,城内很快就乱成一团,民众在本地豪强邓诞等人的带领下,冲进衙署把元颖抓起来,开城投降了侯景。
贺拔胜收到情报得知根据地被端了,心里有些焦躁,他下令部队赶紧加快速度,打算再去把南阳给抢回来。
可惜侯景不给他这个机会。
侯景早就在路上设好了埋伏,等贺拔胜部队进入口袋的时候,突然间箭矢纷飞伏兵四起,贺拔胜麾下的将士本来就士气低落,仓促之间也组织不起来有效的抵抗,很快就被击溃,贺拔胜本人也身中流矢,最终在亲兵的拼死保护下,逃出包围圈投奔了南梁,史宁、阳休之、崔谦等人也跟在左右。荆州彻底被侯景占领。
这段时间南梁几乎就是北魏官员的政治避难所,梁武帝萧衍也很大方,反正我江南有钱,又是礼仪之邦,愿意过来的来者不拒,想要回去的我也不挽留。不同的是,之前过来的都是些落难的王爷,贺拔胜这样的名将能投奔过来实在是非常难得。于是萧衍也不计较之前在荆州对战的那些事情了,对贺拔胜等人的礼遇有加。
侯景拿下荆州之后,继续向东攻打东荆州的穰城。他故技重施,还是先派人去做民众策反工作。
守卫穰城的是东荆州刺史冯景昭。冯景昭当初曾经打算领兵进入洛阳去帮元修的,可惜元修跑得太快,冯景昭这边还没出发,那边洛阳就已经失守了。这段时间冯景昭正在发愁下一步自己该怎么办,最终在阁内都督赵刚的劝说下,决定领兵进入关中追随元修。
东荆州进关中也得走武关道,结果冯景昭刚出去没多远,就被投靠侯景的东荆州豪强杨祖欢等人率众偷袭。荆襄地区的本地豪强势力很大,官军最终战败,赵刚在逃跑时落入蛮族之手,东荆州也被侯景平定。
高欢在河东部署完毕之后,回到了首都洛阳。他给元修写了最后一封信,信中说:我真的真的是诚心诚意请陛下回朝的,如果您肯给个消息说啥时候回来,我一定带领大家做好准备迎接你;如果您真的不想回来了,那朝廷不可无主,国家不可无君,我只能再立一个新皇帝了。我高欢宁负皇上,不负社稷。
这是高欢的最后一次努力,虽然他也知道这次基本上也不会有惊喜。高欢现在背负着欺君罔上的罪名,政治压力非常大,如果元修再不回来,他必须改变策略争取主动,不能再这么干耗着了。
高欢也担心是由于宇文泰从中做梗,导致他写的信根本就到不了元修手中,所以这次他没有用正规的使者,而是派了一个叫道荣的和尚替他送信。
道荣是当时一个很有名的和尚,曾着有《道荣传》一书,颇有影响力。道荣送信的渠道是在关中的另一个和尚,法名叫惠臻。惠臻是南阳王元宝炬府中供养的僧人,跟元修关系很近,元修逃离洛阳的时候,惠臻也跟在身边,专门负责保管元修的玉玺和千牛刀。
可惜宇文泰看管得非常严密,这次不仅信还是没有送到元修手里,连道荣本人也被扣在了长安。
苦等多日也没收到反馈,高欢终于决定不等了。这么等下去根本没个头,必须尽快立个新皇帝改善自己的政治处境。
可是这回选谁比较好?
高欢是孝文帝元宏的崇拜者,所以这次选皇帝还是老原则,必须是元宏的直系子孙。按这个要求,剩下的元氏诸王之中,有资格继承王位的只有清河王元亶(dǎn)和南阳王元宝炬。
但元宝炬跟元修跑到了长安,剩下的只有元亶了。
其实元亶也知道高欢没有别的选择,前段时间高欢安排他当大司马主管朝政的时候,就很明显有拥立的意味。
所以元亶也有些飘了,这段时间他的出入排场都是按照皇帝的标准来的,还专门搞了一次大赦,俨然一副舍我其谁的架势。
结果他这么一折腾,反倒把高欢整怕了。毕竟前面元修的教训如此沉痛,元亶虽然还没当皇帝,但已经有了刚愎自用唯我独尊的派头,如果再同样折腾一次我可受不了。
高欢终于决定接受当初高乾的建议,立一个年幼一点儿的皇帝。
可是还有谁可以选呢?
高欢有主意。他对元亶说,大魏这些年之所以这么乱,都是因为立皇帝不考虑长幼辈分导致的。孝文帝元宏传位给儿子宣武帝元恪,宣武帝元恪又传位给儿子孝明帝元诩,这都很正常,但到了元修那里就乱了,因为他跟元诩是同辈兄弟。元修不拜祭元诩也就罢了,居然还把元诩的牌位给扔到了夹室里,这才导致国运不好。你跟元修是同辈兄弟,肯定也会有同样的问题。从国家利益着想,我觉得你不如把皇帝的位置让给你儿子。
元亶的儿子名叫元善见,今年刚满十一岁,让他来当皇帝至少十年之内应该不会有问题。
但元亶开始紧张了。高欢不让我当皇帝,是不是对我有啥意见?我之前摆了那么大的架子,万一哪天被高欢知道了会不会不高兴?他如果不高兴直接把我干掉了咋办?元亶越想越怕,于是偷了一匹马溜出洛阳,也打算去南边萧衍那里避难。
高欢得知元亶心虚逃跑了,哭笑不得,他赶紧派人把元亶追回来,拍胸脯保证不会追究以前的事情,好说歹说总算把元亶哄好了。
十月十七,高欢带领朝中大臣在洛阳东北正式拥立元善见登基,大赦天下,改元天平。
这是高欢第三次立皇帝,他也希望这是最后一次。
从此之后,北魏彻底分裂为东西两个政权,史称东魏和西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