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dingdianbiquge.com,穿越之家和万事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五章
一帮人在暖阁里闹了许久,后来到了下午学里上课的时候,才散了。
俞老太太斜在榻上靠了一会儿,吴嬷嬷就打了珠翠帘子进来了。
“老太太。”吴嬷嬷行了礼,轻轻唤了一声。
俞老太太假寐着,听到吴嬷嬷的声音,眼睛也不睁,只问了:“东西都送过去了?”
吴嬷嬷躬了身子,回道:“都送了。”
“哦?”俞老太太这才睁了眼,见吴嬷嬷一脸笑意,和平常有些不同。方坐了起来,吴嬷嬷手快地往她身后塞了一个引枕。俞老太太指了指边上的杌子,道:“先别急着说话,你也赶了一下午了,先坐下来,喝口茶,缓缓气,再说。”
吴嬷嬷也不推辞,搬过边上的锦杌在炕前坐了,端着丫鬟递过来的茶盏,喝了一口,笑道:“还是老太太料事如神,大太太邀了二太太、三太太说给舅太爷回礼的事儿,奴婢过去的时候,那院里能做主的只一个胡妈妈。她是个明理的,一点就透,奴婢把老太太的意思跟她说了,她就不推了。”
俞老太太叹了口气,脸上却并不见笑意:“哎,这老二去得早,如今,我这个做祖母的给孙子孙女送东西,还要偷偷摸摸趁着媳妇不在的时候,塞给底下人,说出去真要让人笑破肚皮了。”
俞家老二成家晚,在魏氏之前也是定过一门亲事的,那家小姐是俞老太爷故交之女,生得貌好,又贤惠。老太太当时是极喜欢的。不想后来那位故交开罪了当今皇上的胞弟荣亲王,一家人被贬到西北荒凉之地去了。
当时俞老太太随了儿子在任上,接到京里弟弟递来的信儿,忙遣了人赶在离京之前去接那家小姐,赶到时却已经晚了。那个小姐是个节义的,说什么也不肯连累了俞家,趁人不注意,用白绫悬了梁。这才有了后聘魏家小姐这一出。
吴嬷嬷作为府里的老人,在老太太身边伺候了一辈子,也不好道二太太长短,只得劝了:“二太太出身书香门第,是个目下无尘的,最不喜那些闲言碎语。奴婢看着,她是怕二房得的东西多了,越过了大房,被人拿着说事。”
“哼,她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还不许我孙儿孙女过好日子了?”老太太一拍炕桌,年轻时的火爆脾气上来了,谁也拦不住,张嘴就说开了,“我给我俞家的孩子送吃的用的,她倒好,推三阻四,明里暗里不知驳了我多少回。她有志气,也别忘了晟哥儿和杏娘都姓俞!你看看,两个孩子都被她交成什么样子了。晟哥儿整日里穿着那些个旧衣裳,被她一个妇人养在内宅,见谁都瑟缩,一副没胆气的样子。那是我俞家承字辈嫡出的少爷,养得还不如三房泽哥儿。再说那杏娘,小时候多灵巧啊,现在都五岁了,连句话都说不整,结结巴巴,遇着谁都怕……”
吴嬷嬷朝恭顺立在边上的紫兰使了个眼色,紫兰得了令,连忙退了出去,吩咐人守好了门,不让闲杂人等靠近。
吴嬷嬷这才上前道:“老太太也别气得狠了,二太太就是那个脾气,当初老太太给二爷定这门亲事,不就是看上二太太那不会弯弯绕绕性子吗?也是二太太想左了,四少爷、六小姐都是老太太嫡亲的孙儿孙女,她多想想,日后总会想通的。”
“等她想通?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了……”老太太气呼呼地嘀咕了一句,说起这个媳妇,她是一肚子的牢骚,“你说说,她空着好好的大宅子不住,非要选了如今那小院子。我知她跟老二感情好,存了为他守节的心思,那也不必把原来的住处封了,搬到小偏院去。现在倒好,我老婆子想去儿子的旧宅看看,还要经了她的同意。”老太太想起一桩事,不由拧了眉:“杏娘一病,也不问问我,就把她挪到了自己院里。她一个妇道人家,管着二房几十来口人,平日里人来人往,污言碎语她听得,让杏娘一个小姐如何听得?”
吴嬷嬷听到这里,也觉得是二太太做得太过,免不了也感慨几分:“前些日子大房的钱婆子去闹了一场,骂得……委实难听……去二太太那里送东西的丫鬟回来以后脸都臊红了……”
老太太冷哼一声,不屑道:“就她那点道行,还想在老大媳妇那里逞威风。这二房的架子没摆起来,反出了这么一桩新鲜事。我看她那洋洋得意的劲儿,居然到今日还没缓过劲来。真是……哎……她怪我偏袒大房,也不看看她干的这些都是什么事儿!若是她不那么打杀钱婆子,我还能寻了由头治上这老大媳妇一回罪。现在倒好,她敞开了院门,打人也不扯了去二门上,全府的人都知道大房的人在二房吃了板子,我想偏帮二房都不行了。”
吴嬷嬷奉上了茶,道:“二太太平日里就是不耐这些经济俗物的,若能想到这些,她就不是二太太了……”
“得了得了,”不待吴嬷嬷说完,俞老太太便挥手打断她:“魏氏有几斤几两重,我这个做婆婆的心里还不清楚?她是没什么坏心肠,可惜……”她接过茶,道:“不说她了,我让你去打听的事情打听得怎么样了?”
“打听清楚了,”吴嬷嬷垂下手:“辛绣娘确实是年前回的云绣坊,齐国公夫人极为看重她,走的时候,赏了不少银子。大太太这次给云绣坊去信,也是拿了齐国公夫人的签子。”
俞老太太低头沉吟片刻,沉声吩咐道:“等辛绣娘进了府,派两个小丫鬟去侍候她,银子照着齐国公府的给,不要越了过去。”
“是。”
“这老大媳妇啊,以前看着还稳妥些,这几年主持了中馈,愈发不把人放在眼里了,尽把那些下作手段往内院使。老大仕途顺遂,这官儿做大了,她的眼见力就是不见长。如今可好,自作主张,把齐国公府的人引到家里来了。她以为我老婆子年纪大了,头昏眼花,什么都不知道了,竟然在我眼皮子底下耍这种花样。”比起老二媳妇魏氏那个想什么都摆在脸上的,大太太穆氏才是个糟心的,主意太多,又拎不清形势。
“老太太您也别操心了,再过些日子,大老爷也要从任上回来了,”吴嬷嬷晓得齐国公府的事情牵扯太多,隐约听俞老太太提过,关系到荣亲王和太子。她这会儿劝老太太,也是字斟句酌,不敢托大,只得含糊着说了,“到时候,和齐国公府那头,自然也就淡了。”
“也只能如此了。”
三太太周氏和大太太、二太太聊了一会子话,回到家里,就听俞定书院里的丫鬟过来禀了,四小姐在房里摔东西发脾气。
周氏一听,茶也来不及喝一口,就火急火燎地赶过去了。
俞府三房每房住了一个大院,像大房老爷这几年官做大了,抬进门的妾多了,才又另辟了一个小院儿。
俞定书住的是偏西的小绣楼,比不得大房两位嫡出小姐住的那几处水榭楼阁,也是个极为雅致的所在,比二房杏娘那巴掌大的破落院子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周氏前脚刚跨进女儿住的挽月楼,一过小拱门,就见丫头婆子站了一院子,各个伸长了脖子踮着脚往里头探,却不见一个人进去劝架。屋里头时不时有飞出个花瓶、茶碗什么的,一触到地面就“啪啦啪啦”响个不停,比老太太过寿请的戏班子还热闹。
周氏当下黑了脸,嚷嚷起来:“作死了,四小姐在里头发脾气,你们不好好劝着,在这边看什么热闹?眼里头还有没有四小姐这个主子了?”
三太太是周家庶出的小姐,做姑娘那会儿没少受家里几位嫡出姐姐的挤兑,嫁到俞家之后,她在娘家才挺直了身板。俞府是百年簪缨、名门望族,祖上袭过爵,不是一般人家可比。
自打二老爷故去,前年二太太魏氏的娘家父兄辞了官,成了平头百姓,周氏愈发觉得自己在俞府地位尊贵起来,事事都想压人一头,特别是二房的魏氏。
在她看来,俞府人丁不旺,二老爷一去,如今大老爷能相互扶持倚靠的也就她们三房了。她对尊卑嫡庶这种事本就看得重,瞧不得那些欺她三房庶出的人,平日里最喜欢拿主子的架子摆谱。
... -->>
第五章
一帮人在暖阁里闹了许久,后来到了下午学里上课的时候,才散了。
俞老太太斜在榻上靠了一会儿,吴嬷嬷就打了珠翠帘子进来了。
“老太太。”吴嬷嬷行了礼,轻轻唤了一声。
俞老太太假寐着,听到吴嬷嬷的声音,眼睛也不睁,只问了:“东西都送过去了?”
吴嬷嬷躬了身子,回道:“都送了。”
“哦?”俞老太太这才睁了眼,见吴嬷嬷一脸笑意,和平常有些不同。方坐了起来,吴嬷嬷手快地往她身后塞了一个引枕。俞老太太指了指边上的杌子,道:“先别急着说话,你也赶了一下午了,先坐下来,喝口茶,缓缓气,再说。”
吴嬷嬷也不推辞,搬过边上的锦杌在炕前坐了,端着丫鬟递过来的茶盏,喝了一口,笑道:“还是老太太料事如神,大太太邀了二太太、三太太说给舅太爷回礼的事儿,奴婢过去的时候,那院里能做主的只一个胡妈妈。她是个明理的,一点就透,奴婢把老太太的意思跟她说了,她就不推了。”
俞老太太叹了口气,脸上却并不见笑意:“哎,这老二去得早,如今,我这个做祖母的给孙子孙女送东西,还要偷偷摸摸趁着媳妇不在的时候,塞给底下人,说出去真要让人笑破肚皮了。”
俞家老二成家晚,在魏氏之前也是定过一门亲事的,那家小姐是俞老太爷故交之女,生得貌好,又贤惠。老太太当时是极喜欢的。不想后来那位故交开罪了当今皇上的胞弟荣亲王,一家人被贬到西北荒凉之地去了。
当时俞老太太随了儿子在任上,接到京里弟弟递来的信儿,忙遣了人赶在离京之前去接那家小姐,赶到时却已经晚了。那个小姐是个节义的,说什么也不肯连累了俞家,趁人不注意,用白绫悬了梁。这才有了后聘魏家小姐这一出。
吴嬷嬷作为府里的老人,在老太太身边伺候了一辈子,也不好道二太太长短,只得劝了:“二太太出身书香门第,是个目下无尘的,最不喜那些闲言碎语。奴婢看着,她是怕二房得的东西多了,越过了大房,被人拿着说事。”
“哼,她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还不许我孙儿孙女过好日子了?”老太太一拍炕桌,年轻时的火爆脾气上来了,谁也拦不住,张嘴就说开了,“我给我俞家的孩子送吃的用的,她倒好,推三阻四,明里暗里不知驳了我多少回。她有志气,也别忘了晟哥儿和杏娘都姓俞!你看看,两个孩子都被她交成什么样子了。晟哥儿整日里穿着那些个旧衣裳,被她一个妇人养在内宅,见谁都瑟缩,一副没胆气的样子。那是我俞家承字辈嫡出的少爷,养得还不如三房泽哥儿。再说那杏娘,小时候多灵巧啊,现在都五岁了,连句话都说不整,结结巴巴,遇着谁都怕……”
吴嬷嬷朝恭顺立在边上的紫兰使了个眼色,紫兰得了令,连忙退了出去,吩咐人守好了门,不让闲杂人等靠近。
吴嬷嬷这才上前道:“老太太也别气得狠了,二太太就是那个脾气,当初老太太给二爷定这门亲事,不就是看上二太太那不会弯弯绕绕性子吗?也是二太太想左了,四少爷、六小姐都是老太太嫡亲的孙儿孙女,她多想想,日后总会想通的。”
“等她想通?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了……”老太太气呼呼地嘀咕了一句,说起这个媳妇,她是一肚子的牢骚,“你说说,她空着好好的大宅子不住,非要选了如今那小院子。我知她跟老二感情好,存了为他守节的心思,那也不必把原来的住处封了,搬到小偏院去。现在倒好,我老婆子想去儿子的旧宅看看,还要经了她的同意。”老太太想起一桩事,不由拧了眉:“杏娘一病,也不问问我,就把她挪到了自己院里。她一个妇道人家,管着二房几十来口人,平日里人来人往,污言碎语她听得,让杏娘一个小姐如何听得?”
吴嬷嬷听到这里,也觉得是二太太做得太过,免不了也感慨几分:“前些日子大房的钱婆子去闹了一场,骂得……委实难听……去二太太那里送东西的丫鬟回来以后脸都臊红了……”
老太太冷哼一声,不屑道:“就她那点道行,还想在老大媳妇那里逞威风。这二房的架子没摆起来,反出了这么一桩新鲜事。我看她那洋洋得意的劲儿,居然到今日还没缓过劲来。真是……哎……她怪我偏袒大房,也不看看她干的这些都是什么事儿!若是她不那么打杀钱婆子,我还能寻了由头治上这老大媳妇一回罪。现在倒好,她敞开了院门,打人也不扯了去二门上,全府的人都知道大房的人在二房吃了板子,我想偏帮二房都不行了。”
吴嬷嬷奉上了茶,道:“二太太平日里就是不耐这些经济俗物的,若能想到这些,她就不是二太太了……”
“得了得了,”不待吴嬷嬷说完,俞老太太便挥手打断她:“魏氏有几斤几两重,我这个做婆婆的心里还不清楚?她是没什么坏心肠,可惜……”她接过茶,道:“不说她了,我让你去打听的事情打听得怎么样了?”
“打听清楚了,”吴嬷嬷垂下手:“辛绣娘确实是年前回的云绣坊,齐国公夫人极为看重她,走的时候,赏了不少银子。大太太这次给云绣坊去信,也是拿了齐国公夫人的签子。”
俞老太太低头沉吟片刻,沉声吩咐道:“等辛绣娘进了府,派两个小丫鬟去侍候她,银子照着齐国公府的给,不要越了过去。”
“是。”
“这老大媳妇啊,以前看着还稳妥些,这几年主持了中馈,愈发不把人放在眼里了,尽把那些下作手段往内院使。老大仕途顺遂,这官儿做大了,她的眼见力就是不见长。如今可好,自作主张,把齐国公府的人引到家里来了。她以为我老婆子年纪大了,头昏眼花,什么都不知道了,竟然在我眼皮子底下耍这种花样。”比起老二媳妇魏氏那个想什么都摆在脸上的,大太太穆氏才是个糟心的,主意太多,又拎不清形势。
“老太太您也别操心了,再过些日子,大老爷也要从任上回来了,”吴嬷嬷晓得齐国公府的事情牵扯太多,隐约听俞老太太提过,关系到荣亲王和太子。她这会儿劝老太太,也是字斟句酌,不敢托大,只得含糊着说了,“到时候,和齐国公府那头,自然也就淡了。”
“也只能如此了。”
三太太周氏和大太太、二太太聊了一会子话,回到家里,就听俞定书院里的丫鬟过来禀了,四小姐在房里摔东西发脾气。
周氏一听,茶也来不及喝一口,就火急火燎地赶过去了。
俞府三房每房住了一个大院,像大房老爷这几年官做大了,抬进门的妾多了,才又另辟了一个小院儿。
俞定书住的是偏西的小绣楼,比不得大房两位嫡出小姐住的那几处水榭楼阁,也是个极为雅致的所在,比二房杏娘那巴掌大的破落院子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周氏前脚刚跨进女儿住的挽月楼,一过小拱门,就见丫头婆子站了一院子,各个伸长了脖子踮着脚往里头探,却不见一个人进去劝架。屋里头时不时有飞出个花瓶、茶碗什么的,一触到地面就“啪啦啪啦”响个不停,比老太太过寿请的戏班子还热闹。
周氏当下黑了脸,嚷嚷起来:“作死了,四小姐在里头发脾气,你们不好好劝着,在这边看什么热闹?眼里头还有没有四小姐这个主子了?”
三太太是周家庶出的小姐,做姑娘那会儿没少受家里几位嫡出姐姐的挤兑,嫁到俞家之后,她在娘家才挺直了身板。俞府是百年簪缨、名门望族,祖上袭过爵,不是一般人家可比。
自打二老爷故去,前年二太太魏氏的娘家父兄辞了官,成了平头百姓,周氏愈发觉得自己在俞府地位尊贵起来,事事都想压人一头,特别是二房的魏氏。
在她看来,俞府人丁不旺,二老爷一去,如今大老爷能相互扶持倚靠的也就她们三房了。她对尊卑嫡庶这种事本就看得重,瞧不得那些欺她三房庶出的人,平日里最喜欢拿主子的架子摆谱。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