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这是什么东西? (1/2)
顶点笔趣阁 dingdianbiquge.com,完本之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APP STORE的审核员之前从来没见过那么简陋的软件,还号称是游戏。
《余生》的付费购买系统完全是开源的代码,苹果方面提供给各个厂商做参考的。去掉了几个选项,对方就这么直接做在软件里了,连原版的注释都没去掉。说是游戏,然而这个才十几兆大的文件包哪里有一点游戏的影子?全都是密密麻麻的文本,对了字体还不能调节,因为写代码太麻烦了。界面倒是不丑,但界面和别的东西的组合实在是太差了。一个游戏?为什么会要一百多万字文本,才给两张图片,还都是地图。这号称游戏的玩意连音乐、音效都没……审核员一开始还以为对方没有设置开关,仔细看才发现,连一个音频文件都没……
这玩意敢说自己是游戏?游戏性到底在哪里?盈利模式又和游戏有什么关系?
猜猜这个游戏付费能干啥?6元有三个内容选项:底色换成灰的,底色换成粉红的,底色换成米黄色带纸张纹路的。18元这档,可以在不通关的情况下,激活杀手这条线的剧情。然后,像是玩笑一样地设了一个648元的档次,干嘛的?购买说明里是这么说的“既然你认真考虑要花648,那说明你不缺钱。本档购买什么都买不到,但软件和文本作者们不嫌钱多。”审核员心里不知道多少草泥马跑过:你们认真的吗?这妥妥是要引投诉啊!
不过,大致筛查了软件包和里面的文本,没发现什么不和谐内容之后,审核员还是大度地放行了。这样的软件没什么功能,但也没什么隐患吧?
《余生》上线后,银页公司、明前公司、岳清言的个人微博各发了条消息,然后就算是基本完成了宣发……
反正,这是个让人很吐槽的“游戏”但毕竟是上线了。
整整四天半时间,算上大家宣传推广的作用,一共只有100多下载。这倒也符合这个高冷而不知道到底算什么的东西的特性。
不过彭劲康也不着急。实际上大家都不着急。这样一个实验性的东西,做成了当然好,做失败了也很正常。而且,好几十万字的文本,哪怕是第一时间就下载了的读者,消化起来也还是需要点时间的。
一直到10月份,《余生》的下载量才粗粗突破了1500。但从这个时候开始,情况似乎出现了相当大的变化。
现在网友们的传播和推广能力是相当强的,看到一些好玩的东西,总希望自己周围的小伙伴们也能分享自己的兴趣。不管是朋友圈、单发消息、微博、lofter等等,还包括贴吧之类的渠道,都飞快地传播着大家日常消磨时间的方式。
而《余生》也成为了其中的被传播品。大约从《余生》上架第三天第四天开始就有敏锐的网友意识到这种阅读方式的有趣之处了,但个别几个人,是无法形成传播的浪潮的。到了10月中旬,随着下载量上去,《余生》也终于被人注意到了。几个做小视频做新游戏体验的up主纷纷做了测评体验。当然,这个“游戏”对他们来说也是蛮尴尬的,实在是不知道从何说起,画面也不怎么好看,但剧情体验倒是真不错。
而后,游戏下载量迅速突破3000,5000……还在一路上扬。到了10月底,《余生》下载量突破了10000,支付流水也突破了10000。说实在的,大家都不太明白为啥这游戏还有人付费,彭劲康自己也说这真是见了鬼了,这玩意换个皮肤不是还是小说?不打完第一遍解锁了剧情,直接开岳清言写的行凶者的剧情线压根看不懂啊。更别说,还真有无聊的有钱人买648的那一档。从阅读平台来说,这不大像是在购买服务,更像是在打赏。
当11月初,苹果发了一个官方的推荐之后,这个下载量和付费量就收不住了。不到一周收入就突破了10万,而后则是一条陡峭的曲线奔着20万,30万,50万,100万去了……
《余生》终于获得了大众的认可,但这玩意到底算不算游戏却众说纷纭。这时候,就能显示良好的圈内关系和人脉到底能起到什么作用了。
《文汇报》首先刊登了几位SH地区的作家和评论家撰写的有关这种多面体文本的评述,总体上大家都认为这玩意还是应该算小说:一种阅读方式得到了极大变革的小说。其中有一位说得比较夸张,认为传统的小说模式在进入到网络时代和全面电子化的时代之后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变化的部分仅限于对于阅读体验的定义,而《余生》这种小说的传达方式,则是从阅读形态上改变了小说。
而后则是中文版GQ杂志的一期专访。专访是连行节帮忙联络的,来进行采访的记者和摄影师都是弥芜的好朋友。投桃报李,彭劲康不仅给... -->>
APP STORE的审核员之前从来没见过那么简陋的软件,还号称是游戏。
《余生》的付费购买系统完全是开源的代码,苹果方面提供给各个厂商做参考的。去掉了几个选项,对方就这么直接做在软件里了,连原版的注释都没去掉。说是游戏,然而这个才十几兆大的文件包哪里有一点游戏的影子?全都是密密麻麻的文本,对了字体还不能调节,因为写代码太麻烦了。界面倒是不丑,但界面和别的东西的组合实在是太差了。一个游戏?为什么会要一百多万字文本,才给两张图片,还都是地图。这号称游戏的玩意连音乐、音效都没……审核员一开始还以为对方没有设置开关,仔细看才发现,连一个音频文件都没……
这玩意敢说自己是游戏?游戏性到底在哪里?盈利模式又和游戏有什么关系?
猜猜这个游戏付费能干啥?6元有三个内容选项:底色换成灰的,底色换成粉红的,底色换成米黄色带纸张纹路的。18元这档,可以在不通关的情况下,激活杀手这条线的剧情。然后,像是玩笑一样地设了一个648元的档次,干嘛的?购买说明里是这么说的“既然你认真考虑要花648,那说明你不缺钱。本档购买什么都买不到,但软件和文本作者们不嫌钱多。”审核员心里不知道多少草泥马跑过:你们认真的吗?这妥妥是要引投诉啊!
不过,大致筛查了软件包和里面的文本,没发现什么不和谐内容之后,审核员还是大度地放行了。这样的软件没什么功能,但也没什么隐患吧?
《余生》上线后,银页公司、明前公司、岳清言的个人微博各发了条消息,然后就算是基本完成了宣发……
反正,这是个让人很吐槽的“游戏”但毕竟是上线了。
整整四天半时间,算上大家宣传推广的作用,一共只有100多下载。这倒也符合这个高冷而不知道到底算什么的东西的特性。
不过彭劲康也不着急。实际上大家都不着急。这样一个实验性的东西,做成了当然好,做失败了也很正常。而且,好几十万字的文本,哪怕是第一时间就下载了的读者,消化起来也还是需要点时间的。
一直到10月份,《余生》的下载量才粗粗突破了1500。但从这个时候开始,情况似乎出现了相当大的变化。
现在网友们的传播和推广能力是相当强的,看到一些好玩的东西,总希望自己周围的小伙伴们也能分享自己的兴趣。不管是朋友圈、单发消息、微博、lofter等等,还包括贴吧之类的渠道,都飞快地传播着大家日常消磨时间的方式。
而《余生》也成为了其中的被传播品。大约从《余生》上架第三天第四天开始就有敏锐的网友意识到这种阅读方式的有趣之处了,但个别几个人,是无法形成传播的浪潮的。到了10月中旬,随着下载量上去,《余生》也终于被人注意到了。几个做小视频做新游戏体验的up主纷纷做了测评体验。当然,这个“游戏”对他们来说也是蛮尴尬的,实在是不知道从何说起,画面也不怎么好看,但剧情体验倒是真不错。
而后,游戏下载量迅速突破3000,5000……还在一路上扬。到了10月底,《余生》下载量突破了10000,支付流水也突破了10000。说实在的,大家都不太明白为啥这游戏还有人付费,彭劲康自己也说这真是见了鬼了,这玩意换个皮肤不是还是小说?不打完第一遍解锁了剧情,直接开岳清言写的行凶者的剧情线压根看不懂啊。更别说,还真有无聊的有钱人买648的那一档。从阅读平台来说,这不大像是在购买服务,更像是在打赏。
当11月初,苹果发了一个官方的推荐之后,这个下载量和付费量就收不住了。不到一周收入就突破了10万,而后则是一条陡峭的曲线奔着20万,30万,50万,100万去了……
《余生》终于获得了大众的认可,但这玩意到底算不算游戏却众说纷纭。这时候,就能显示良好的圈内关系和人脉到底能起到什么作用了。
《文汇报》首先刊登了几位SH地区的作家和评论家撰写的有关这种多面体文本的评述,总体上大家都认为这玩意还是应该算小说:一种阅读方式得到了极大变革的小说。其中有一位说得比较夸张,认为传统的小说模式在进入到网络时代和全面电子化的时代之后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变化的部分仅限于对于阅读体验的定义,而《余生》这种小说的传达方式,则是从阅读形态上改变了小说。
而后则是中文版GQ杂志的一期专访。专访是连行节帮忙联络的,来进行采访的记者和摄影师都是弥芜的好朋友。投桃报李,彭劲康不仅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