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dingdianbiquge.com,拆掉思维里的墙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上帝不需要你成功,他只需要你尝试。
—— 特蕾莎修女
我在从深圳到北京的飞机上遇到一位女士。她去年本想考自己喜欢的研究生,结果失败,却出乎意料地遇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今年是考还是不考?她害怕考了又考不上,浪费时间,但是不考又不安心,已经纠结半年了。
我问她:“去年你每天花多少时间学习?”
她说,她去年每天大概花4个小时,学了3个月,考前一周突击了一下,就差3分。
我又问她:“现在你每天烦这件事情大概花你多少时间?”
她说,从过年到现在(6个月)每天都在想,上班下班都想,烦死了。
我说:“如果用你烦的时间来学习,有没有可能考研早就过了?反正是花时间,与其花时间郁闷,还不如花时间学习!顶多就是不过,那也多学习很多东西呢!不学白不学!”
花时间来郁闷,是等待成本。花时间来尝试,是穿越成本。这位女生花来郁闷的时间,如果是每天5小时(上班下班都在想),一共6个月,那就是90小时。而去年她差3分就过的考研,每天用4小时,3个月,考前突击一周(算每天20小时),成本计算如下:穿越成本:(4h×3×30)+ (20h×7)= 5 h 等待成本:5h×6×30 = 9 h 等待成本几乎是穿越成本的18倍!
看得出来,如果她用纠结的时间来考研,几乎连两个多研都考上了!这里还不算因为郁闷添加的起痘痘、鱼尾纹以及对学习的信心丧失等损失。
在这个故事里面,这个人陷入一个这样的心智模式:越等待,越没有时间和信心;越没有时间和信心,就越不敢考研。这个人会在今年考研前最终放弃,在新的一年,等待的焦虑会继续消磨这个人的信心和能力,一直到她终有一天完全放弃为止。
当一个人等待与拖延的成本,远远高于他真正开始行动所需要的成本,他就会慢慢陷入越等待越不行动的怪圈。我把这个模式称为“等死模式”。
我在一个朋友聚会中谈到了等死模式。听完我这个故事,我的一个朋友走出去,十分钟以后满脸喜色回来告诉我们,YEAH!成了!
什么成了?原来这几天,她一直在纠结自己是不是该给一个大客户打电话。这个客户是她的一个重要资源:如果打了,她担心人家觉得自己公司还在创业阶段,比较小,对自己印象减分。如果不打,这个客户肯定就没有下文了。比这个更加纠结的是,她已经为这个事情头痛了一星期,开始失眠,和家人发脾气,面对客户越来越没有信心了。
她听完故事,迅速计算了一下自己的等待成本和穿越成本:
等待成本 穿越成本肯定拿不到单有可能拿不到单身心俱疲身心愉快,早死早超生影响自己其他业务实在不成功,集中精力应付新的单子与其在等死模式中消耗自己的心力与体力,还不如去试一试!她走到洗手间,心跳加速,打通电话,惊喜地听到对面的客户爽快地答应自己,对方还开玩笑责怪她说:“为什么现在才说,还以为你找别人了呢。”
她想,早知道这么容易,我还担心受怕些什么?
一旦你陷入了等死模式,最好的选择就是行动起来!穿越过去。因为你等待的成本,远远高于你穿越的成本!
西方人说:Waiting for life is waiting to die。等待生命就是等待死亡。生命不是用来等待,而是用来穿越的。
上帝不需要你成功,他只需要你尝试。
—— 特蕾莎修女
我在从深圳到北京的飞机上遇到一位女士。她去年本想考自己喜欢的研究生,结果失败,却出乎意料地遇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今年是考还是不考?她害怕考了又考不上,浪费时间,但是不考又不安心,已经纠结半年了。
我问她:“去年你每天花多少时间学习?”
她说,她去年每天大概花4个小时,学了3个月,考前一周突击了一下,就差3分。
我又问她:“现在你每天烦这件事情大概花你多少时间?”
她说,从过年到现在(6个月)每天都在想,上班下班都想,烦死了。
我说:“如果用你烦的时间来学习,有没有可能考研早就过了?反正是花时间,与其花时间郁闷,还不如花时间学习!顶多就是不过,那也多学习很多东西呢!不学白不学!”
花时间来郁闷,是等待成本。花时间来尝试,是穿越成本。这位女生花来郁闷的时间,如果是每天5小时(上班下班都在想),一共6个月,那就是90小时。而去年她差3分就过的考研,每天用4小时,3个月,考前突击一周(算每天20小时),成本计算如下:穿越成本:(4h×3×30)+ (20h×7)= 5 h 等待成本:5h×6×30 = 9 h 等待成本几乎是穿越成本的18倍!
看得出来,如果她用纠结的时间来考研,几乎连两个多研都考上了!这里还不算因为郁闷添加的起痘痘、鱼尾纹以及对学习的信心丧失等损失。
在这个故事里面,这个人陷入一个这样的心智模式:越等待,越没有时间和信心;越没有时间和信心,就越不敢考研。这个人会在今年考研前最终放弃,在新的一年,等待的焦虑会继续消磨这个人的信心和能力,一直到她终有一天完全放弃为止。
当一个人等待与拖延的成本,远远高于他真正开始行动所需要的成本,他就会慢慢陷入越等待越不行动的怪圈。我把这个模式称为“等死模式”。
我在一个朋友聚会中谈到了等死模式。听完我这个故事,我的一个朋友走出去,十分钟以后满脸喜色回来告诉我们,YEAH!成了!
什么成了?原来这几天,她一直在纠结自己是不是该给一个大客户打电话。这个客户是她的一个重要资源:如果打了,她担心人家觉得自己公司还在创业阶段,比较小,对自己印象减分。如果不打,这个客户肯定就没有下文了。比这个更加纠结的是,她已经为这个事情头痛了一星期,开始失眠,和家人发脾气,面对客户越来越没有信心了。
她听完故事,迅速计算了一下自己的等待成本和穿越成本:
等待成本 穿越成本肯定拿不到单有可能拿不到单身心俱疲身心愉快,早死早超生影响自己其他业务实在不成功,集中精力应付新的单子与其在等死模式中消耗自己的心力与体力,还不如去试一试!她走到洗手间,心跳加速,打通电话,惊喜地听到对面的客户爽快地答应自己,对方还开玩笑责怪她说:“为什么现在才说,还以为你找别人了呢。”
她想,早知道这么容易,我还担心受怕些什么?
一旦你陷入了等死模式,最好的选择就是行动起来!穿越过去。因为你等待的成本,远远高于你穿越的成本!
西方人说:Waiting for life is waiting to die。等待生命就是等待死亡。生命不是用来等待,而是用来穿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