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饮食篇:古人喝酒,为什么那么能喝 (2/2)
顶点笔趣阁 dingdianbiquge.com,古代人的日常生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调侃,引发了广大中国网民的不满,甚至上升为“辱华事件”。撇开这个事件的内容不谈,用筷子或刀叉作为餐具,是不同文明根据自身情况的自我选择,没有优劣之分。很多国人并不知道,中国人最早用的餐具还真不是筷子,而是刀叉。
筷子最初叫“箸”,现存最早的筷子是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青铜箸。《韩非子》还记载“昔者纣为象箸”,是说纣王用过象牙做的筷子。由此可见,筷子的出现应该是在商朝,距今三千多年。而国人用刀叉的历史却更久远,至少比筷子早一千年。这也不难理解,因为从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类最初的食物并不精细,从茹毛饮血到文明初期的大块肉,显然更适合用刀叉分割食物。
国人最早用的餐具是餐刀,称为“匕”。考古出土的先秦青铜匕,前半部是扁而微凹的,这样既可以当刀用,也可以当勺用。后来又出现了餐叉,在距今四千年的西北齐家文化遗址中,就出土了骨质的餐叉。刀叉并用的情况,在我国一直延续到战国时代。商周时期出现的筷子,主要是上层贵族使用。因为贵族的饮食已经精细化了,制作食物时已经将大块食材分割成小块,这样在食用的时候就不必再用刀叉切割,直接用筷子夹入口中即可。在古代,动手越少越代表尊贵,所以筷子的出现是等级分化和食物制作精细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周朝制定了华夏社会的礼法,外形锋利的刀叉不如筷子文雅,被礼法所抛弃。优雅的筷子成为先进中华文化的代表,被周边国家广泛认可,也从贵族阶层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民众阶层使用的筷子,多是用廉价的竹子或木头制成,所以“箸”字是竹字头。
另外,筷子成为我国的主流餐具,还和我国农耕文明的特质有关。游牧文明以食肉为主,吃肉就离不开刀叉;农耕文明的主食不是肉,而是粮食和蔬菜。无论面条、米饭、炒菜,都更适合用筷子吃。古代的游牧文明也比较仰慕中华文化,也学着用筷子,但实践过程中发现筷子无法应对他们常吃的大块肉。后来,游牧民族就将筷子和刀叉并用,进行了文明融合后的改良。
那古代西方人用什么餐具呢?在古代大部分时间里,西方人是不用餐具的,而是直接用手抓着吃。即便是强盛的罗马帝国时代,贵族最时尚的吃法也是躺在床上用手取食物吃。在基督教统治的中世纪时代,手抓食物更是从宗教和文化上被认可,教会认为食物都是上帝恩赐给人类的,必须用手直接接触才能体现敬意,用餐具是对上帝的傲慢无礼。西方人用手抓食物吃也有等级区别,王室和贵族是用三个手指抓着吃,平民用五个手指抓着吃。今天的印度人还用手抓食物吃,所以他们一般不敢吃火锅。
那西方人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刀叉的呢?历史学者分析,人们广泛使用餐叉是从公元10世纪的拜占庭帝国时期开始的。据传,是因为意大利面汁水太多,用手抓吃相太难看,于是就有了餐叉,可以把面条卷在四个叉齿上送进嘴里。还有的学者认为餐叉并不是西方人的原创发明,而很可能是从东方传入的。因为拜占庭帝国位于东西文明的交会处,所以成为最早使用东方叉子的地区,而餐叉传播的源头可能就是中国。
25 古人吃火锅吗
火锅是国人非常喜爱的美食,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会有火锅。火锅种类众多,若按江湖论,可分为三大门派。北方火锅以涮羊肉为主,粤式火锅以潮汕牛肉为代表,而居于霸主地位的还得说是川渝火锅。这一篇咱们就聊聊中国火锅的历史。
如果将火锅简单理解为“用锅烧水涮食物吃”的话,那么中国火锅的历史就非常悠久了。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已经有火锅了,但用的不是锅,而是鼎,准确的叫法应该是“火鼎”。到了汉代,还出现了内部分格子的鼎,样子有点像今天的九宫格火锅。那时候的火锅不是即涮即吃,而是用沸水长时间煮食物,其做法更像今天东北的大锅炖。
到了宋代,人们开始用火锅涮肉吃了,但涮的不是牛羊肉,而是兔肉。宋人吃火锅的时候,大家围坐在“风炉”(上面架着火锅)四周,将腌制好的兔肉放入沸水中滚熟,夹出后即刻食用。口味重的还可以蘸着调料吃,很有今天吃火锅的味道了。宋朝林洪撰写的饮食书籍《山家清供》里,盛赞这种火锅是“浪涌晴江雪,风翻照晚霞”,意思就是说汤锅沸腾如白雪,兔肉鲜红似晚霞。宋人风雅,给涮兔肉火锅起的名字就叫“拨霞供”,这个名字不但色香味俱全,还很文艺。
真正奠定今天涮肉火锅基础的是蒙古族人。蒙古族人好吃羊肉,但在外行军打仗时,炖羊肉很麻烦,因此他们就将羊肉薄切,在沸水里涮一下即熟。随着蒙古族人征服中原,这种火锅也传入了内地。热气腾腾的涮肉火锅,在北方更受欢迎,因为它不光好吃,还能取暖。
到了清朝,因为满族人是从东北来的,所以很爱吃热乎乎的火锅。清朝曾经举办过几次规模宏大的“千叟宴”(皇帝宴请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聚餐),宴席上就有皇帝喜爱的火锅。乾隆五十年那次千叟宴,火锅更是成了宴席的主角。根据文献《清代宫廷大宴——千叟宴》记载,那次千叟宴共分两个等级的宴席:
一等宴席每桌摆设火锅两个,煺羊肉片一个,鹿尾烧鹿肉一盘,煺羊肉乌叉一盘,荤菜四碗,蒸食寿意一盘,炉食寿意一盘,螺蛳盒小菜两个,乌木筋两只;另外备肉丝烫饭。次等宴席每桌摆设火锅两个(铜制),猪肉片一个,煺羊肉片一个,煺羊肉一盘,烤狍肉一盘,蒸食寿意一盘,炉食寿意一盘,螺蛳盒小菜两个,乌木筋两只;同样备肉丝烫饭。
可以看出,两个等级的宴席中,火锅都是最主要的菜品。皇家的喜爱,就会引起民间的流行。火锅后来流传至京城市肆,多由清真饭馆经营。《旧都百话》有记载:“羊肉锅子,为岁寒时最普通之美味,须与羊肉馆食之。此等吃法,乃北方游牧遗风加以研究进化,而成为特别风味。”据说直到光绪年间,北京“东来顺”羊肉馆的老掌柜买通了太监,从宫中偷出了“涮羊肉”的作料配方,“涮羊肉”才得以在都市名菜馆中出售。
今天红遍大江南北的川渝火锅,其出现的历史要晚于涮肉火锅。川渝火锅的特点是麻辣,而中国人食用辣椒不过是最近二三百年的事,因此川渝火锅不可能早过这个时间。川渝火锅的具体诞生时间可能是在晚清和民国交际时,诞生地点则应是长江沿岸的码头地带。具体地点有重庆说和泸州说。一种流传较广的说法是:重庆朝天门码头一带,原是回民屠宰牲口的地方。回民宰牛后将内脏丢弃,贫穷的码头船夫、纤夫们则将其捡回,洗净后倒入锅中,加入辣椒、花椒、姜、蒜、盐等辛辣作料,煮而食之,这就成了川渝火锅的起源。他们当时涮的大多是毛肚、鸭肠等富人不吃的下水,都是便宜货,所以最初的川渝火锅是不折不扣的穷人食品。美食不问出身,大闸蟹在最初也是穷人吃的,但谁能说现在吃大闸蟹的还都是穷人呢?
26 古人什么时候开始吃辣椒
一般认为,世界上最早吃辣椒的是美洲的印第安人。中国古人也爱吃辣,但辣味的最初来源并不是辣椒。古代最常用的辛辣味调料是花椒、吴茱萸、生姜。吴茱萸就是王维诗里说的“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茱萸。用量比例最大的辛辣味调料是花椒,唐朝时,三分之一以上的菜肴都用到花椒。可以说,花椒才是中国古代的辛辣之王。
辣椒在明朝末年才传入我国,因此明朝之前中国人是吃不到辣椒的。以前看过一个中医在微博里说:张仲景在汉朝发明了饺子给大家御寒,饺子馅里面就有辣椒。这纯属无稽之谈,除非张仲景穿越到了明朝。文献上首次对辣椒的记载,见于明朝万历年间高濂的《遵生八笺》。学者分析,辣椒可能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我国,最先进入的是浙江地区,随后传入湖南、云贵地区,再然后是陕西和山东,传到四川已经比较晚了。在辣椒传入之前,川菜的辛辣味多来自花椒。花椒更多体现的是麻,其辣度远不如辣椒。经常有人说“四川人吃辣两百年,吃麻上千年”,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
然而辣椒最初传入的时候并不用来食用,而是作为观赏植物,真是暴殄天物!最先吃辣椒的可能也不是四川人,而是贵州人,并且是被贫穷逼出来的。清朝时贵州交通闭塞,物资匮乏,人们缺少食盐,康熙年间贵州人只好用辣椒代替食盐来烹饪。到了乾隆年间,辣椒已经被贵州人广泛食用,尔后又传入云南和湖南的交界地区。今天吃辣的核心区四川,普遍吃上辣椒,得是晚清时候的事了,至今也就一百多年的时间。
今天,中国是全球辣椒产量最大的国家,超过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中国哪个地区的人最爱吃辣椒呢?是四川人吗?是的!根据历史地理学者蓝勇的统计,中国饮食辛辣指数最高的是川渝地区,指数高达151;第二名是湖南,辛辣指数59;第三是湖北,辛辣指数29.2;最低的是广东,辛辣指数8.84。不知道为何没有统计贵州,在王老师的印象中,贵州人吃辣不逊色于四川人,老干妈就可以证明。
为何四川人爱吃辣椒呢?这和气候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将中国吃辣指数地图和太阳辐射量地图相对比,大家会发现:重辣区与太阳辐射热量每年低于110千卡的地区高度重合,而且重辣区多是冬季湿冷地区。爱吃辣椒的人,多居住在光照少或冬季湿冷的地区。如果光照也少冬季也湿冷,那一定是重辣区,四川就属于这种。
四川人最爱吃辣椒,但辣椒产量最大的地区则是山东。中国最辣的辣椒也不产自四川,而是海南的黄灯笼辣椒和云南的涮涮辣。世界上最辣的辣椒也并不产在中国,而是美国的卡罗来纳死神辣椒,辣度指数超过朝天椒100倍,生吃这种辣椒可以完美诠释成语“生不如死”。你可千万不要试!
27 古人怎么喝茶
在许多南方方言里,喝茶被叫作“吃茶”。比如说讲闽语的福建人,就说“吃茶”。称“喝茶”为“吃茶”,可能是保留了古人的叫法。唐朝时,人们就不是喝茶,而是吃茶。
唐朝之前,人们饮茶的目的五花八门,有当药的,有当菜的,喝法有点像喝中药或喝菜汤。到了唐朝,饮茶开始成风,周杰伦有首歌叫《爷爷泡的茶》,里面就唱道:“唐朝陆羽写《茶经》三卷,流传了千年。”
唐朝饮茶成风与当时佛教的兴盛密切相关,佛教禅宗讲究坐禅修行,就是盘腿一动不动地坐在那儿思考,一坐就是小半天,这很耗费体力。所以僧人就靠吃茶来补充体力,相当于今人喝功能性饮料。
唐朝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喝茶方法,和今天很不一样——不是喝茶,而是“吃茶”。如今有很多方言里还保留“吃茶”一词。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了一整套唐朝宫廷吃茶器具,可以还原唐朝人的吃茶方式。唐朝人吃茶的时候,不是冲泡茶叶,而是煮茶或煎茶。他们用的多是“饼团茶”,先把生茶叶蒸青、捣碎,做成茶饼烘干,然后存放在茶笼里,茶笼四周镂空,便于通风。有时候还要给茶笼加热,烘焙茶饼。吃茶时,先用茶碾器将茶饼碾碎,将碎末放入筛箩中,筛去杂质,留下茶粉,然后煎制。煎茶时将茶粉和各种作料放在一起煮。作料有啥呢?一般是葱、姜、盐等,还有的放橘皮、茱萸、薄荷、桂皮等。煮出来的茶是黏稠状的,所以叫作茶汤。这样的茶,最佳用法是吃,而不是喝。法门寺茶具所还原的唐朝吃茶方法,和陆羽《茶经》中描述的吃茶方法基本契合。可以将其简要概括为以下六个步骤:焙炙;碾碎;筛箩;煮水加盐;加茶末;品茶。
唐朝的茶是碾成粉后饮用,这种饮用茶粉的习惯后来传到了日本,慢慢就演化出了抹茶,今天仍受大家欢迎。当下,一提到抹茶,大家会觉得它来自日本,其实抹茶的起源是中国的唐朝,只是日本保留了唐朝的古风。
到了宋朝,更为流行的是点茶法。尽管同样是用茶粉作为原料,但与煎茶法不同的是,点茶法是将茶粉放在茶碗里,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然后继续注入沸水,同时用茶筅搅动,使茶末上浮,形成粥面。
宋朝的文人喜欢比拼点茶手艺,制定了一整套的规则,形成了“斗茶”的风俗。宋徽宗还写过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大观茶论》,里面对斗茶风俗有详细的记载。其整个过程为:“搅动茶膏,渐加击拂,手轻筅重,指绕腕旋,上下透彻,如酵蘖之起面,疏星皎月,灿然而生。”这种带有表演性质的点茶技艺,单从操作本身来看,今天日本的茶道与之非常相似。
到了明朝,人们发明了炒青制茶法,茶的喝法也发生了巨大改变。炒青后的茶叶用热水冲泡即可,无需食用就能享受其芳香。明朝人也认为,相比繁琐的点茶饮法,泡茶饮法“简便异常,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味”。另外,明朝放弃吃茶,也和明太祖提倡节俭有关。宋朝时,宫廷喝的茶主要产自闽南和岭南一带,因茶饼上印有龙的图案,所以又称“龙团”。龙团的饮用方法须煎饮。《馀冬序录摘抄内外篇》中曾记载,“太祖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一照各处,采芽以进”。因此不喝煎饮的龙团了,饮茶方法也改变了。受朱元璋影响,明朝以后的茶叶才开始流行冲泡后清饮,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现在,南方一些地方依然会在煮茶时加入一些作料,和唐朝人吃茶很像。广东汕尾地区流行一种“擂茶”,将绿茶加入大米、花生、食盐、生姜等作料放入钵内,用一根半米长的“擂棍”捣碎,然后再加水煮沸。透过擂茶,我们可窥视唐朝吃茶情景之一二。擂茶,也许是穿越了千年的活历史。
28 古人为什么那么能喝
文学作品或影视剧里的古人往往都很能喝酒。“李白斗酒诗百篇”,唐代用的小斗,一斗大约合今天两升,也就是说,李白能喝4斤酒。这还不重要,关键是喝完这么多还能写诗,今人喝了这么多估计只能“尿湿”了。更厉害的是武松,在景阳冈喝了18碗。这1碗不管怎样也能装4两酒,就算武松手抖,洒了许多,18碗也得有6斤酒。武松喝完还能上山,还能打虎,而今人喝了6斤白酒,只能上医院了。
古人为什么有这么高的酒量呢?玄机就在于他们喝的酒和我们今天的酒不一样。
古人最早喝的酒是酿造酒,以大米、黍米、粟米等谷物为主要原料,发酵酿造而成。这种酒的过滤技术不成熟,酿出来的酒,还含有不少细微米渣等杂质,所以呈现出浑浊状态。那时酿酒也没有无菌技术,酿出来的酒含有很多微生物,颜色可能是绿的。表面还会浮一层白色的漂浮物,如同白色的蚂蚁,所以也有“蚁绿酒”之称。古代文学作品经常称酒为“浊酒”,这是因为酿酒技术不成熟造成的。这种酒容易腐败变质,所以那时候的人喝酒习惯煮了再喝。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实际上是在搞杀菌消毒工作。
唐朝以前的酒,更像今天的醪糟,酒精度多数也就1度左右。而酒肆或者酒坊里卖的酒,往往会把里面的杂质进一步澄清过滤,因此也称为“清酒”。这种酒经过窖藏以后,度数可达5度左右,在那时已经是很好的酒。李白喝的酒,顶多也就5度,和今天的啤酒差不多。李白喝一斗酒,也就相当于今天的4瓶啤酒。这酒量,在我的老家黑龙江,也就是中学生的水平。
到了宋代,酿酒工艺有所提升,酒精度估计能到10度左右了。武松喝的18碗酒,顶多就是这个度数。换算成今天50多度的白酒,武松应该喝了1斤左右。这个酒量在今天也算厉害了。但在武松的老家山东,这样酒量的汉子还是不难找的。
在宋代之前,古人喝的酒都是前面说的酿造酒,也叫发酵酒。度数一般不会高于10度,基本可以当作啤酒喝,所以古人喝酒都是用大碗的。
到了元朝,酿酒工艺有了划时代的革新。这种革新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元朝是蒙古族人建立的政权,在其之前北方还存在过辽、金等游牧民族政权。游牧民族生活在蒙古草原和东北地区,冬季长且寒冷,因此喜欢喝高度酒来取暖,像今天的战斗民族俄罗斯人,就爱喝伏特加这种高度酒。元朝前后,北方游牧民族从阿拉伯人、波斯人那里学会了蒸馏技术,再结合中国传统的酿制工艺,酿造出了中国特色的高度谷物蒸馏酒。
这种蒸馏酒的制作方法,是把经过发酵的酿酒原料进行一次或多次的蒸馏提纯而成。酿造酒之所以度数低,是因为里面的水分和杂质太多,而蒸馏的过程则是根据酒的物理特性将其提纯。酒精的汽化点是78.3℃,水的汽化点是100℃。蒸馏时,将发酵后的酒液加热到78.3℃到100℃之间的一个恒定温度,酒精就会从酒液里汽化出来,再将汽化酒精输入管道冷却,便能液化成高纯度酒液。多次蒸馏后,酒液的酒精含量就更高。这种蒸馏酒的酒精度一般都能达到40度以上,高一些的能达到60多度。我们今天喝的白酒,就是这种蒸馏酒。
蒸馏酒技术随着蒙古族人入主中原而被带到内地,所以元朝之后中国开始流行喝蒸馏酒,一直延续至今。关于蒸馏酒的起源时间,学界还有争议,有的认为是宋朝或更早,但主流观点仍然认为元朝是蒸馏酒的起源时间。当今那些历史悠久的白酒品牌,例如“水井坊”和“国窖1573”,它们的诞生年代都没有早于元朝的,一般是明朝。
如果有人想穿越回元朝之后喝酒,他得悠着点儿。但如果是元朝以前,他就不用怕,可以跟古人放心大胆地喝!
调侃,引发了广大中国网民的不满,甚至上升为“辱华事件”。撇开这个事件的内容不谈,用筷子或刀叉作为餐具,是不同文明根据自身情况的自我选择,没有优劣之分。很多国人并不知道,中国人最早用的餐具还真不是筷子,而是刀叉。
筷子最初叫“箸”,现存最早的筷子是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青铜箸。《韩非子》还记载“昔者纣为象箸”,是说纣王用过象牙做的筷子。由此可见,筷子的出现应该是在商朝,距今三千多年。而国人用刀叉的历史却更久远,至少比筷子早一千年。这也不难理解,因为从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类最初的食物并不精细,从茹毛饮血到文明初期的大块肉,显然更适合用刀叉分割食物。
国人最早用的餐具是餐刀,称为“匕”。考古出土的先秦青铜匕,前半部是扁而微凹的,这样既可以当刀用,也可以当勺用。后来又出现了餐叉,在距今四千年的西北齐家文化遗址中,就出土了骨质的餐叉。刀叉并用的情况,在我国一直延续到战国时代。商周时期出现的筷子,主要是上层贵族使用。因为贵族的饮食已经精细化了,制作食物时已经将大块食材分割成小块,这样在食用的时候就不必再用刀叉切割,直接用筷子夹入口中即可。在古代,动手越少越代表尊贵,所以筷子的出现是等级分化和食物制作精细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周朝制定了华夏社会的礼法,外形锋利的刀叉不如筷子文雅,被礼法所抛弃。优雅的筷子成为先进中华文化的代表,被周边国家广泛认可,也从贵族阶层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民众阶层使用的筷子,多是用廉价的竹子或木头制成,所以“箸”字是竹字头。
另外,筷子成为我国的主流餐具,还和我国农耕文明的特质有关。游牧文明以食肉为主,吃肉就离不开刀叉;农耕文明的主食不是肉,而是粮食和蔬菜。无论面条、米饭、炒菜,都更适合用筷子吃。古代的游牧文明也比较仰慕中华文化,也学着用筷子,但实践过程中发现筷子无法应对他们常吃的大块肉。后来,游牧民族就将筷子和刀叉并用,进行了文明融合后的改良。
那古代西方人用什么餐具呢?在古代大部分时间里,西方人是不用餐具的,而是直接用手抓着吃。即便是强盛的罗马帝国时代,贵族最时尚的吃法也是躺在床上用手取食物吃。在基督教统治的中世纪时代,手抓食物更是从宗教和文化上被认可,教会认为食物都是上帝恩赐给人类的,必须用手直接接触才能体现敬意,用餐具是对上帝的傲慢无礼。西方人用手抓食物吃也有等级区别,王室和贵族是用三个手指抓着吃,平民用五个手指抓着吃。今天的印度人还用手抓食物吃,所以他们一般不敢吃火锅。
那西方人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刀叉的呢?历史学者分析,人们广泛使用餐叉是从公元10世纪的拜占庭帝国时期开始的。据传,是因为意大利面汁水太多,用手抓吃相太难看,于是就有了餐叉,可以把面条卷在四个叉齿上送进嘴里。还有的学者认为餐叉并不是西方人的原创发明,而很可能是从东方传入的。因为拜占庭帝国位于东西文明的交会处,所以成为最早使用东方叉子的地区,而餐叉传播的源头可能就是中国。
25 古人吃火锅吗
火锅是国人非常喜爱的美食,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会有火锅。火锅种类众多,若按江湖论,可分为三大门派。北方火锅以涮羊肉为主,粤式火锅以潮汕牛肉为代表,而居于霸主地位的还得说是川渝火锅。这一篇咱们就聊聊中国火锅的历史。
如果将火锅简单理解为“用锅烧水涮食物吃”的话,那么中国火锅的历史就非常悠久了。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已经有火锅了,但用的不是锅,而是鼎,准确的叫法应该是“火鼎”。到了汉代,还出现了内部分格子的鼎,样子有点像今天的九宫格火锅。那时候的火锅不是即涮即吃,而是用沸水长时间煮食物,其做法更像今天东北的大锅炖。
到了宋代,人们开始用火锅涮肉吃了,但涮的不是牛羊肉,而是兔肉。宋人吃火锅的时候,大家围坐在“风炉”(上面架着火锅)四周,将腌制好的兔肉放入沸水中滚熟,夹出后即刻食用。口味重的还可以蘸着调料吃,很有今天吃火锅的味道了。宋朝林洪撰写的饮食书籍《山家清供》里,盛赞这种火锅是“浪涌晴江雪,风翻照晚霞”,意思就是说汤锅沸腾如白雪,兔肉鲜红似晚霞。宋人风雅,给涮兔肉火锅起的名字就叫“拨霞供”,这个名字不但色香味俱全,还很文艺。
真正奠定今天涮肉火锅基础的是蒙古族人。蒙古族人好吃羊肉,但在外行军打仗时,炖羊肉很麻烦,因此他们就将羊肉薄切,在沸水里涮一下即熟。随着蒙古族人征服中原,这种火锅也传入了内地。热气腾腾的涮肉火锅,在北方更受欢迎,因为它不光好吃,还能取暖。
到了清朝,因为满族人是从东北来的,所以很爱吃热乎乎的火锅。清朝曾经举办过几次规模宏大的“千叟宴”(皇帝宴请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聚餐),宴席上就有皇帝喜爱的火锅。乾隆五十年那次千叟宴,火锅更是成了宴席的主角。根据文献《清代宫廷大宴——千叟宴》记载,那次千叟宴共分两个等级的宴席:
一等宴席每桌摆设火锅两个,煺羊肉片一个,鹿尾烧鹿肉一盘,煺羊肉乌叉一盘,荤菜四碗,蒸食寿意一盘,炉食寿意一盘,螺蛳盒小菜两个,乌木筋两只;另外备肉丝烫饭。次等宴席每桌摆设火锅两个(铜制),猪肉片一个,煺羊肉片一个,煺羊肉一盘,烤狍肉一盘,蒸食寿意一盘,炉食寿意一盘,螺蛳盒小菜两个,乌木筋两只;同样备肉丝烫饭。
可以看出,两个等级的宴席中,火锅都是最主要的菜品。皇家的喜爱,就会引起民间的流行。火锅后来流传至京城市肆,多由清真饭馆经营。《旧都百话》有记载:“羊肉锅子,为岁寒时最普通之美味,须与羊肉馆食之。此等吃法,乃北方游牧遗风加以研究进化,而成为特别风味。”据说直到光绪年间,北京“东来顺”羊肉馆的老掌柜买通了太监,从宫中偷出了“涮羊肉”的作料配方,“涮羊肉”才得以在都市名菜馆中出售。
今天红遍大江南北的川渝火锅,其出现的历史要晚于涮肉火锅。川渝火锅的特点是麻辣,而中国人食用辣椒不过是最近二三百年的事,因此川渝火锅不可能早过这个时间。川渝火锅的具体诞生时间可能是在晚清和民国交际时,诞生地点则应是长江沿岸的码头地带。具体地点有重庆说和泸州说。一种流传较广的说法是:重庆朝天门码头一带,原是回民屠宰牲口的地方。回民宰牛后将内脏丢弃,贫穷的码头船夫、纤夫们则将其捡回,洗净后倒入锅中,加入辣椒、花椒、姜、蒜、盐等辛辣作料,煮而食之,这就成了川渝火锅的起源。他们当时涮的大多是毛肚、鸭肠等富人不吃的下水,都是便宜货,所以最初的川渝火锅是不折不扣的穷人食品。美食不问出身,大闸蟹在最初也是穷人吃的,但谁能说现在吃大闸蟹的还都是穷人呢?
26 古人什么时候开始吃辣椒
一般认为,世界上最早吃辣椒的是美洲的印第安人。中国古人也爱吃辣,但辣味的最初来源并不是辣椒。古代最常用的辛辣味调料是花椒、吴茱萸、生姜。吴茱萸就是王维诗里说的“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茱萸。用量比例最大的辛辣味调料是花椒,唐朝时,三分之一以上的菜肴都用到花椒。可以说,花椒才是中国古代的辛辣之王。
辣椒在明朝末年才传入我国,因此明朝之前中国人是吃不到辣椒的。以前看过一个中医在微博里说:张仲景在汉朝发明了饺子给大家御寒,饺子馅里面就有辣椒。这纯属无稽之谈,除非张仲景穿越到了明朝。文献上首次对辣椒的记载,见于明朝万历年间高濂的《遵生八笺》。学者分析,辣椒可能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我国,最先进入的是浙江地区,随后传入湖南、云贵地区,再然后是陕西和山东,传到四川已经比较晚了。在辣椒传入之前,川菜的辛辣味多来自花椒。花椒更多体现的是麻,其辣度远不如辣椒。经常有人说“四川人吃辣两百年,吃麻上千年”,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
然而辣椒最初传入的时候并不用来食用,而是作为观赏植物,真是暴殄天物!最先吃辣椒的可能也不是四川人,而是贵州人,并且是被贫穷逼出来的。清朝时贵州交通闭塞,物资匮乏,人们缺少食盐,康熙年间贵州人只好用辣椒代替食盐来烹饪。到了乾隆年间,辣椒已经被贵州人广泛食用,尔后又传入云南和湖南的交界地区。今天吃辣的核心区四川,普遍吃上辣椒,得是晚清时候的事了,至今也就一百多年的时间。
今天,中国是全球辣椒产量最大的国家,超过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中国哪个地区的人最爱吃辣椒呢?是四川人吗?是的!根据历史地理学者蓝勇的统计,中国饮食辛辣指数最高的是川渝地区,指数高达151;第二名是湖南,辛辣指数59;第三是湖北,辛辣指数29.2;最低的是广东,辛辣指数8.84。不知道为何没有统计贵州,在王老师的印象中,贵州人吃辣不逊色于四川人,老干妈就可以证明。
为何四川人爱吃辣椒呢?这和气候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将中国吃辣指数地图和太阳辐射量地图相对比,大家会发现:重辣区与太阳辐射热量每年低于110千卡的地区高度重合,而且重辣区多是冬季湿冷地区。爱吃辣椒的人,多居住在光照少或冬季湿冷的地区。如果光照也少冬季也湿冷,那一定是重辣区,四川就属于这种。
四川人最爱吃辣椒,但辣椒产量最大的地区则是山东。中国最辣的辣椒也不产自四川,而是海南的黄灯笼辣椒和云南的涮涮辣。世界上最辣的辣椒也并不产在中国,而是美国的卡罗来纳死神辣椒,辣度指数超过朝天椒100倍,生吃这种辣椒可以完美诠释成语“生不如死”。你可千万不要试!
27 古人怎么喝茶
在许多南方方言里,喝茶被叫作“吃茶”。比如说讲闽语的福建人,就说“吃茶”。称“喝茶”为“吃茶”,可能是保留了古人的叫法。唐朝时,人们就不是喝茶,而是吃茶。
唐朝之前,人们饮茶的目的五花八门,有当药的,有当菜的,喝法有点像喝中药或喝菜汤。到了唐朝,饮茶开始成风,周杰伦有首歌叫《爷爷泡的茶》,里面就唱道:“唐朝陆羽写《茶经》三卷,流传了千年。”
唐朝饮茶成风与当时佛教的兴盛密切相关,佛教禅宗讲究坐禅修行,就是盘腿一动不动地坐在那儿思考,一坐就是小半天,这很耗费体力。所以僧人就靠吃茶来补充体力,相当于今人喝功能性饮料。
唐朝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喝茶方法,和今天很不一样——不是喝茶,而是“吃茶”。如今有很多方言里还保留“吃茶”一词。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了一整套唐朝宫廷吃茶器具,可以还原唐朝人的吃茶方式。唐朝人吃茶的时候,不是冲泡茶叶,而是煮茶或煎茶。他们用的多是“饼团茶”,先把生茶叶蒸青、捣碎,做成茶饼烘干,然后存放在茶笼里,茶笼四周镂空,便于通风。有时候还要给茶笼加热,烘焙茶饼。吃茶时,先用茶碾器将茶饼碾碎,将碎末放入筛箩中,筛去杂质,留下茶粉,然后煎制。煎茶时将茶粉和各种作料放在一起煮。作料有啥呢?一般是葱、姜、盐等,还有的放橘皮、茱萸、薄荷、桂皮等。煮出来的茶是黏稠状的,所以叫作茶汤。这样的茶,最佳用法是吃,而不是喝。法门寺茶具所还原的唐朝吃茶方法,和陆羽《茶经》中描述的吃茶方法基本契合。可以将其简要概括为以下六个步骤:焙炙;碾碎;筛箩;煮水加盐;加茶末;品茶。
唐朝的茶是碾成粉后饮用,这种饮用茶粉的习惯后来传到了日本,慢慢就演化出了抹茶,今天仍受大家欢迎。当下,一提到抹茶,大家会觉得它来自日本,其实抹茶的起源是中国的唐朝,只是日本保留了唐朝的古风。
到了宋朝,更为流行的是点茶法。尽管同样是用茶粉作为原料,但与煎茶法不同的是,点茶法是将茶粉放在茶碗里,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然后继续注入沸水,同时用茶筅搅动,使茶末上浮,形成粥面。
宋朝的文人喜欢比拼点茶手艺,制定了一整套的规则,形成了“斗茶”的风俗。宋徽宗还写过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大观茶论》,里面对斗茶风俗有详细的记载。其整个过程为:“搅动茶膏,渐加击拂,手轻筅重,指绕腕旋,上下透彻,如酵蘖之起面,疏星皎月,灿然而生。”这种带有表演性质的点茶技艺,单从操作本身来看,今天日本的茶道与之非常相似。
到了明朝,人们发明了炒青制茶法,茶的喝法也发生了巨大改变。炒青后的茶叶用热水冲泡即可,无需食用就能享受其芳香。明朝人也认为,相比繁琐的点茶饮法,泡茶饮法“简便异常,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味”。另外,明朝放弃吃茶,也和明太祖提倡节俭有关。宋朝时,宫廷喝的茶主要产自闽南和岭南一带,因茶饼上印有龙的图案,所以又称“龙团”。龙团的饮用方法须煎饮。《馀冬序录摘抄内外篇》中曾记载,“太祖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一照各处,采芽以进”。因此不喝煎饮的龙团了,饮茶方法也改变了。受朱元璋影响,明朝以后的茶叶才开始流行冲泡后清饮,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现在,南方一些地方依然会在煮茶时加入一些作料,和唐朝人吃茶很像。广东汕尾地区流行一种“擂茶”,将绿茶加入大米、花生、食盐、生姜等作料放入钵内,用一根半米长的“擂棍”捣碎,然后再加水煮沸。透过擂茶,我们可窥视唐朝吃茶情景之一二。擂茶,也许是穿越了千年的活历史。
28 古人为什么那么能喝
文学作品或影视剧里的古人往往都很能喝酒。“李白斗酒诗百篇”,唐代用的小斗,一斗大约合今天两升,也就是说,李白能喝4斤酒。这还不重要,关键是喝完这么多还能写诗,今人喝了这么多估计只能“尿湿”了。更厉害的是武松,在景阳冈喝了18碗。这1碗不管怎样也能装4两酒,就算武松手抖,洒了许多,18碗也得有6斤酒。武松喝完还能上山,还能打虎,而今人喝了6斤白酒,只能上医院了。
古人为什么有这么高的酒量呢?玄机就在于他们喝的酒和我们今天的酒不一样。
古人最早喝的酒是酿造酒,以大米、黍米、粟米等谷物为主要原料,发酵酿造而成。这种酒的过滤技术不成熟,酿出来的酒,还含有不少细微米渣等杂质,所以呈现出浑浊状态。那时酿酒也没有无菌技术,酿出来的酒含有很多微生物,颜色可能是绿的。表面还会浮一层白色的漂浮物,如同白色的蚂蚁,所以也有“蚁绿酒”之称。古代文学作品经常称酒为“浊酒”,这是因为酿酒技术不成熟造成的。这种酒容易腐败变质,所以那时候的人喝酒习惯煮了再喝。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实际上是在搞杀菌消毒工作。
唐朝以前的酒,更像今天的醪糟,酒精度多数也就1度左右。而酒肆或者酒坊里卖的酒,往往会把里面的杂质进一步澄清过滤,因此也称为“清酒”。这种酒经过窖藏以后,度数可达5度左右,在那时已经是很好的酒。李白喝的酒,顶多也就5度,和今天的啤酒差不多。李白喝一斗酒,也就相当于今天的4瓶啤酒。这酒量,在我的老家黑龙江,也就是中学生的水平。
到了宋代,酿酒工艺有所提升,酒精度估计能到10度左右了。武松喝的18碗酒,顶多就是这个度数。换算成今天50多度的白酒,武松应该喝了1斤左右。这个酒量在今天也算厉害了。但在武松的老家山东,这样酒量的汉子还是不难找的。
在宋代之前,古人喝的酒都是前面说的酿造酒,也叫发酵酒。度数一般不会高于10度,基本可以当作啤酒喝,所以古人喝酒都是用大碗的。
到了元朝,酿酒工艺有了划时代的革新。这种革新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元朝是蒙古族人建立的政权,在其之前北方还存在过辽、金等游牧民族政权。游牧民族生活在蒙古草原和东北地区,冬季长且寒冷,因此喜欢喝高度酒来取暖,像今天的战斗民族俄罗斯人,就爱喝伏特加这种高度酒。元朝前后,北方游牧民族从阿拉伯人、波斯人那里学会了蒸馏技术,再结合中国传统的酿制工艺,酿造出了中国特色的高度谷物蒸馏酒。
这种蒸馏酒的制作方法,是把经过发酵的酿酒原料进行一次或多次的蒸馏提纯而成。酿造酒之所以度数低,是因为里面的水分和杂质太多,而蒸馏的过程则是根据酒的物理特性将其提纯。酒精的汽化点是78.3℃,水的汽化点是100℃。蒸馏时,将发酵后的酒液加热到78.3℃到100℃之间的一个恒定温度,酒精就会从酒液里汽化出来,再将汽化酒精输入管道冷却,便能液化成高纯度酒液。多次蒸馏后,酒液的酒精含量就更高。这种蒸馏酒的酒精度一般都能达到40度以上,高一些的能达到60多度。我们今天喝的白酒,就是这种蒸馏酒。
蒸馏酒技术随着蒙古族人入主中原而被带到内地,所以元朝之后中国开始流行喝蒸馏酒,一直延续至今。关于蒸馏酒的起源时间,学界还有争议,有的认为是宋朝或更早,但主流观点仍然认为元朝是蒸馏酒的起源时间。当今那些历史悠久的白酒品牌,例如“水井坊”和“国窖1573”,它们的诞生年代都没有早于元朝的,一般是明朝。
如果有人想穿越回元朝之后喝酒,他得悠着点儿。但如果是元朝以前,他就不用怕,可以跟古人放心大胆地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