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dingdianbiquge.com,政法委书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换亲的时刻终于到来。鞭炮突然间响成一片,锣鼓擂得震天响。罗村长领着村干部在前面开路,我、陈风水和姐姐走在队伍的中间,在村民的簇拥下,山军笑着出门,而春花却哭着离家,孩子们不懂悲伤,依旧欢天喜地,有些送亲的女人却在悄悄地抹眼泪。
换亲的地点安排在河边的草坪上。时辰一到,我们的队伍就草草地列队,远远看到周家的新郎新娘也坐摩托车准时赶到。周家来了十几个人,分乘八辆摩托车,他们衣着时尚都很年轻,在草坪上一边放鞭炮一边吹口哨,还有姑娘深情地清唱《婚誓》,气氛热闹得就像过年似的。娇小的新娘羞涩地藏在衣着鲜艳的人群中,用怯生生的目光窥视着四周的动静,而人高马大穿西装的新郎则大方开朗,时不时向人多势众的我们挥手致意,好像上级领导检阅老百姓似的。我心里忍不住想笑。
没有任何的欢迎仪式,也没有任何人讲话,更没有牵线人撮合,待双方燃放的鞭炮声一落,春花泪眼婆娑地看了一眼母亲,然后就低头慢慢地走入周家的迎亲队伍里。周家的女儿却昂头微笑,快步走到山军的身边。此刻人群中响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这一切都好像刻意编排过似的,实际上双方都是无意识的自觉行为。
当两对新人手拉手互相对视时,鞭炮声锣鼓声一再次尖锐地响起,河水也仿佛停止了流淌,火红的夕阳给迎亲的队伍涂上了一层绚丽的色彩。倏地,我脑海里现出了电影里换人质的画面,不同的是锣鼓声代替了枪炮声和弓弩声。
目送着周家的车队一溜烟走远后,罗村长在姐姐身边耳语了几句,姐姐笑着频繁地点头,两只手无意识地,缓缓地合拢又分开,像一个军队指挥员在运筹帷幄。罗村长的大手往空中一挥,我们的队伍就像纪律严明的军队调头过河,然后由孩子和锣鼓手牵头组成的长队,将新郎新娘夹在中间,慢条斯理地往家里走去。
换亲的仪式结束了,我的心里五味杂陈,但无论如何我都真诚地祝福他们,希望两对新人在将来欢乐和幸福。
新娘新郎拜堂的热闹场面我没看到,因为挤在堂屋里的人实在太多了,而且谁也不让谁,连陈风水也没挤进去。想想也是,好不容易才等到的热闹,谁会把这个机会让出去呢?
听罗村长说,新娘新郎拜堂时都哭了,姐姐也哭了,在场的老人妇女也哭了。他们是不是用哭声拂去长久积压在心中的隐痛呢?
看热闹的人一散去,酒席就迅速摆上了堂屋。作为官最大的贵宾,我坐在第一桌,陪同的有罗村长和村里的干部,以及沾亲带故的长辈。长辈不停地和罗村长说话,声音很难听,好像问他为什么不公布村里的账目似的。罗村长也用很难听的当地话含含糊糊地回答他们。四处张望,六张桌上都摆满了丰盛的菜肴。喷香的炒肉味道,酱油和塘鱼土椒混杂的味道,香得刺鼻和令人垂涎。然后是家酿米酒的香味,悠悠的、淡淡的,从摆在墙边黄褐色的坛子里散发出来。酒香和堂屋里浓烈的烟草味、香烛味混杂在一起,居然十分宜人,犯困的欲望一下子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喝酒前,姐姐一定要我说几句话,还说我官大,说话一定很吉利。我很激动,举杯讲了几句祝贺新人幸福之类的话。姐姐也以主人公的身份,说了一堆慢慢吃好好喝非常欢迎之类的开场白,接下来便上酒了。
新郎新娘成了酒席的核心,人们依次接受他们的敬酒。新人所到之处,客人纷纷起立,不约而同地说些吉利话。我借碰杯的机会发现,新娘子中等身材,浓眉毛,苍白的瓜子脸浮现出淡淡的红晕,绷紧的嘴角挂着一丝笑意,目光飞快地看一下新郎又飞快地移开,好像有难以言说的惆怅。我想,匆忙配成的夫妻生儿育女大概不成问题,但他们真的会幸福吗?
山里人喝酒放得开,几乎没有耍赖和作弊的,三个保安也不甘下风,和新郎新娘斗酒猜拳,输的喝赢了的也喝,“干了干了”的吆喝声完全占据了屋里所有的空间,大家都喝得嘻嘻哈哈满脸通红。几只黄狗也紧紧地抓住了这个好机会,在桌下来回窜动,寻找客人扔下的骨头和小孩故意扔掉的肥肉。它们分不清谁是主人谁是客人,当然也就不会感谢任何人,吃饱之后就出门口互相调情去了。
新郎新娘到别的屋里敬酒去了。他们一走,酒场就彻底失控了。大家都“宁可伤身体,不愿伤感情”地喝。无论是官是民是亲是故,来者不拒,礼尚往来,一团和气,没有察言观色,没有揣摩提防,没有圈套客套,醉了的不骂人不发疯,悄悄离席回家睡觉,清醒的很得意,继续唾沫横飞来来往往,直到酒坛见底了,大家才说够了够了。
我忽然羡慕起这样的气氛来了,心想:当官的在一起喝酒会有这种气氛吗?
罗村长活跃得像个猴子,早就做好了一醉方休的准备,一桌一桌地给大家敬酒,喝完还下意识地拍拍人家的肩膀,好像他就是新郎的爹似的。他重重地碰了一下我的酒杯,一昂头就把酒倒入张得很大的嘴里,我也记不清这是第几次碰杯了。酒杯一放,他便从上衣口袋里掏一个黄色信封,轻轻地塞到我的手上:“书记哇,我们村委会研究了几次,决定把村... -->>
换亲的时刻终于到来。鞭炮突然间响成一片,锣鼓擂得震天响。罗村长领着村干部在前面开路,我、陈风水和姐姐走在队伍的中间,在村民的簇拥下,山军笑着出门,而春花却哭着离家,孩子们不懂悲伤,依旧欢天喜地,有些送亲的女人却在悄悄地抹眼泪。
换亲的地点安排在河边的草坪上。时辰一到,我们的队伍就草草地列队,远远看到周家的新郎新娘也坐摩托车准时赶到。周家来了十几个人,分乘八辆摩托车,他们衣着时尚都很年轻,在草坪上一边放鞭炮一边吹口哨,还有姑娘深情地清唱《婚誓》,气氛热闹得就像过年似的。娇小的新娘羞涩地藏在衣着鲜艳的人群中,用怯生生的目光窥视着四周的动静,而人高马大穿西装的新郎则大方开朗,时不时向人多势众的我们挥手致意,好像上级领导检阅老百姓似的。我心里忍不住想笑。
没有任何的欢迎仪式,也没有任何人讲话,更没有牵线人撮合,待双方燃放的鞭炮声一落,春花泪眼婆娑地看了一眼母亲,然后就低头慢慢地走入周家的迎亲队伍里。周家的女儿却昂头微笑,快步走到山军的身边。此刻人群中响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这一切都好像刻意编排过似的,实际上双方都是无意识的自觉行为。
当两对新人手拉手互相对视时,鞭炮声锣鼓声一再次尖锐地响起,河水也仿佛停止了流淌,火红的夕阳给迎亲的队伍涂上了一层绚丽的色彩。倏地,我脑海里现出了电影里换人质的画面,不同的是锣鼓声代替了枪炮声和弓弩声。
目送着周家的车队一溜烟走远后,罗村长在姐姐身边耳语了几句,姐姐笑着频繁地点头,两只手无意识地,缓缓地合拢又分开,像一个军队指挥员在运筹帷幄。罗村长的大手往空中一挥,我们的队伍就像纪律严明的军队调头过河,然后由孩子和锣鼓手牵头组成的长队,将新郎新娘夹在中间,慢条斯理地往家里走去。
换亲的仪式结束了,我的心里五味杂陈,但无论如何我都真诚地祝福他们,希望两对新人在将来欢乐和幸福。
新娘新郎拜堂的热闹场面我没看到,因为挤在堂屋里的人实在太多了,而且谁也不让谁,连陈风水也没挤进去。想想也是,好不容易才等到的热闹,谁会把这个机会让出去呢?
听罗村长说,新娘新郎拜堂时都哭了,姐姐也哭了,在场的老人妇女也哭了。他们是不是用哭声拂去长久积压在心中的隐痛呢?
看热闹的人一散去,酒席就迅速摆上了堂屋。作为官最大的贵宾,我坐在第一桌,陪同的有罗村长和村里的干部,以及沾亲带故的长辈。长辈不停地和罗村长说话,声音很难听,好像问他为什么不公布村里的账目似的。罗村长也用很难听的当地话含含糊糊地回答他们。四处张望,六张桌上都摆满了丰盛的菜肴。喷香的炒肉味道,酱油和塘鱼土椒混杂的味道,香得刺鼻和令人垂涎。然后是家酿米酒的香味,悠悠的、淡淡的,从摆在墙边黄褐色的坛子里散发出来。酒香和堂屋里浓烈的烟草味、香烛味混杂在一起,居然十分宜人,犯困的欲望一下子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喝酒前,姐姐一定要我说几句话,还说我官大,说话一定很吉利。我很激动,举杯讲了几句祝贺新人幸福之类的话。姐姐也以主人公的身份,说了一堆慢慢吃好好喝非常欢迎之类的开场白,接下来便上酒了。
新郎新娘成了酒席的核心,人们依次接受他们的敬酒。新人所到之处,客人纷纷起立,不约而同地说些吉利话。我借碰杯的机会发现,新娘子中等身材,浓眉毛,苍白的瓜子脸浮现出淡淡的红晕,绷紧的嘴角挂着一丝笑意,目光飞快地看一下新郎又飞快地移开,好像有难以言说的惆怅。我想,匆忙配成的夫妻生儿育女大概不成问题,但他们真的会幸福吗?
山里人喝酒放得开,几乎没有耍赖和作弊的,三个保安也不甘下风,和新郎新娘斗酒猜拳,输的喝赢了的也喝,“干了干了”的吆喝声完全占据了屋里所有的空间,大家都喝得嘻嘻哈哈满脸通红。几只黄狗也紧紧地抓住了这个好机会,在桌下来回窜动,寻找客人扔下的骨头和小孩故意扔掉的肥肉。它们分不清谁是主人谁是客人,当然也就不会感谢任何人,吃饱之后就出门口互相调情去了。
新郎新娘到别的屋里敬酒去了。他们一走,酒场就彻底失控了。大家都“宁可伤身体,不愿伤感情”地喝。无论是官是民是亲是故,来者不拒,礼尚往来,一团和气,没有察言观色,没有揣摩提防,没有圈套客套,醉了的不骂人不发疯,悄悄离席回家睡觉,清醒的很得意,继续唾沫横飞来来往往,直到酒坛见底了,大家才说够了够了。
我忽然羡慕起这样的气氛来了,心想:当官的在一起喝酒会有这种气氛吗?
罗村长活跃得像个猴子,早就做好了一醉方休的准备,一桌一桌地给大家敬酒,喝完还下意识地拍拍人家的肩膀,好像他就是新郎的爹似的。他重重地碰了一下我的酒杯,一昂头就把酒倒入张得很大的嘴里,我也记不清这是第几次碰杯了。酒杯一放,他便从上衣口袋里掏一个黄色信封,轻轻地塞到我的手上:“书记哇,我们村委会研究了几次,决定把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