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dingdianbiquge.com,碧天如水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当我一个人呆的时间稍长久些时,忽然感到有种莫可名状的失落。于是猛然回忆起,在某个傍晚,交往多年的女友小南在抱着电话和我没话找话地聊了两个小时后,说:小溪,一个人住一百多米的房子,没工作的时候,迟早会得神经病!此时此刻,我环视我这间差不多大的房屋,也就剩下我一个人,没有课,没人来访,我几乎是在一刹那,就完全理解了小南的全部忧愁。
归根结底,小南和我——甚至大而化之,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大部分人——都已经久违了那种平淡的安然、那种古典的悠长、那种清和的沉寂。很难静止下来,很难停驻下来。我们已经都不适应静止了。这个世界变化得太快,效率和信息推动着时代的每一个齿轮,而人们则多少带着点集体无意识,匆匆忙忙地向前赶去,以至于不经意间,丢了一种生活状态,还不自知。
还是在八十二年前,加拿大那位著名的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在他的名著理解媒介——人体的延伸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广受赞誉的理论——地球村的论断。而当时,在实践上支撑此论断的,是电视产生的信息的协磁共振。这种大众传媒让偌大的地球变成一个亲切的村庄,让遥远的人们如村里乡亲一样可以在短时间内互通有无,拉近情感,传递信息。而这个时代,我估计地球已不象一个村,更象一座大厦。信息与效率在速度的推动下,更快更高质量地充盈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你坐上快班车了!”人们的耳边听到的,是类似的呐喊!“共时空”的即使传播,让世界在加速度前进着。且不说窗外的美景早已不得入目,单只说那分引以为常的头晕目眩,就足以造成现代社会无法避免的某些效应。
说是速度,其实这两个字并不能完全意义上的涵盖。它只不过是借了个意思,就如同那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在迷惘时借用“情感”(情感的迷惘)二字而已。其实归根结底,是一种传媒改变了整个世界,从里到外、由小而大的个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甚至会改变社会的形态与构建。
人们在高效媒介的滋养下,已经被惯坏了,被同化了。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证明现代化的传媒速度。在新时期以来(距今不过二十多年),当天下午的新闻事件——注意,还必须是地域性很强的社会新闻——如能见诸当天的晚报或第二天的晨报,就已经圆满达到了“新闻”首要要求,即“快”而今,在电子媒介的作用之下“共时空”的传播随处可见俯拾即是,新闻的传播者与广大受众几乎在同一时间内完成信息编码、传递与接收。“噪音”相当与零,反馈比闪电还快。这个时代随着信息,飞了起来。
在如此高速的运转之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卷入一场速度的洪流,而曾经那种古雅安闲的生活状态,如卵之击石,被打的粉碎——大众传播推动了新的时代的脚步!
好了,传播学的理论实在太枯燥,让我们回到生活中来。
暂且不讲单独信源到接收时的速度与快速,回到生活的状态与成长的历程来看。法国那位伟大的哲学家曾写过一本关于一个独立的“人”的成长历程——书中我们那可爱的爱弥儿从降生到这个世界上到长大、成熟,他的人生历程,心路历程,被一一描述出来,展示出来。当然,我们不可能说这就是一个规定的样板,一个不可更改的真理;是的,这样讲是不全面的,时代在发展,处于时代中的人,人的成长,也将随之转变。这里只是试图对比一下这种改变的速度,并考据一下改变的社会根源。
近四五年之中,我惊异地发现,我们这个时代的孩子们,他们是多么值得整个时代位之骄傲啊!出现了不到二十岁的长篇作家,甚至出现了六岁完成小说的“天才作家”爱弥儿的创造者卢梭大概不会想到在这么短的年代中,人类成长得如此迅速吧!
可是,与此同时,只要稍加留心,人们不难发现,这些让我们为之“骄傲”的孩子们,有多么贫乏与无知。我曾经看见一位风靡一时的男孩子作家在自己小说的序言中大谈他是如何矫矫不群的排斥名著,之后还由加一句他自己已达到了把汉语“玩”——请注意他的用词是玩——得炉火纯青的地步。从这些孩子们年轻的手笔中流泻的作品中,只要多阅读几篇,就会发现其清一色的单薄、可笑的自以为是以及可悲的无知。
当然,我这里并不是在苛责孩子们——不,不是的,对于孩子们,所有的人都该怀有一颗宽厚而博大的心——当然也不是否定天才的可能——毕竟我们有过雪莱和莫扎特。我只是被这种惊心动魄的快速吓呆了。十年前我难以想象一个没读完一二三流名著的人怎么敢于自称作家,而现在这已然不是什么奇怪事。就连刚出生六年的孩子都能搞定一部长篇!这是什么速度?光速!一种古典的厚积勃发与悠长早已离开、远去,也许某天会消失,虽然我很不希望这一天会到来。
那么再来看一下他们“流行”时间的长短。我非常不喜欢用“流行”一词,我觉得它本身有种无法抹杀的浅薄与浮华,而对于那些已被出版界介定为“文学”类的书籍,更不应冠以“流行”之名。但我确实无法找到一个更适合的修饰语了。看看吧,国内最权威的报纸之一的某图书商报,每周都有新书排行和销售排行,那种变更是快速的。最初我们形容好书是它代表“一个历史时期”后来变成代表“一个时代”接着是代表“一个特定时期”然后是“几代人”接下来“某一文化思潮“,然后是“某个十年”现在快的要用“月”、“周”为计量单位。一位书商、一位作家、一位编辑,可能一夜成名——这并不希奇——也会马上消失——这就有点希奇了。这种速度实在不慢!
尤其是网络时代的到来,更推动了这一加速度。我不敢说网上的... -->>
当我一个人呆的时间稍长久些时,忽然感到有种莫可名状的失落。于是猛然回忆起,在某个傍晚,交往多年的女友小南在抱着电话和我没话找话地聊了两个小时后,说:小溪,一个人住一百多米的房子,没工作的时候,迟早会得神经病!此时此刻,我环视我这间差不多大的房屋,也就剩下我一个人,没有课,没人来访,我几乎是在一刹那,就完全理解了小南的全部忧愁。
归根结底,小南和我——甚至大而化之,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大部分人——都已经久违了那种平淡的安然、那种古典的悠长、那种清和的沉寂。很难静止下来,很难停驻下来。我们已经都不适应静止了。这个世界变化得太快,效率和信息推动着时代的每一个齿轮,而人们则多少带着点集体无意识,匆匆忙忙地向前赶去,以至于不经意间,丢了一种生活状态,还不自知。
还是在八十二年前,加拿大那位著名的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在他的名著理解媒介——人体的延伸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广受赞誉的理论——地球村的论断。而当时,在实践上支撑此论断的,是电视产生的信息的协磁共振。这种大众传媒让偌大的地球变成一个亲切的村庄,让遥远的人们如村里乡亲一样可以在短时间内互通有无,拉近情感,传递信息。而这个时代,我估计地球已不象一个村,更象一座大厦。信息与效率在速度的推动下,更快更高质量地充盈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你坐上快班车了!”人们的耳边听到的,是类似的呐喊!“共时空”的即使传播,让世界在加速度前进着。且不说窗外的美景早已不得入目,单只说那分引以为常的头晕目眩,就足以造成现代社会无法避免的某些效应。
说是速度,其实这两个字并不能完全意义上的涵盖。它只不过是借了个意思,就如同那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在迷惘时借用“情感”(情感的迷惘)二字而已。其实归根结底,是一种传媒改变了整个世界,从里到外、由小而大的个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甚至会改变社会的形态与构建。
人们在高效媒介的滋养下,已经被惯坏了,被同化了。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证明现代化的传媒速度。在新时期以来(距今不过二十多年),当天下午的新闻事件——注意,还必须是地域性很强的社会新闻——如能见诸当天的晚报或第二天的晨报,就已经圆满达到了“新闻”首要要求,即“快”而今,在电子媒介的作用之下“共时空”的传播随处可见俯拾即是,新闻的传播者与广大受众几乎在同一时间内完成信息编码、传递与接收。“噪音”相当与零,反馈比闪电还快。这个时代随着信息,飞了起来。
在如此高速的运转之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卷入一场速度的洪流,而曾经那种古雅安闲的生活状态,如卵之击石,被打的粉碎——大众传播推动了新的时代的脚步!
好了,传播学的理论实在太枯燥,让我们回到生活中来。
暂且不讲单独信源到接收时的速度与快速,回到生活的状态与成长的历程来看。法国那位伟大的哲学家曾写过一本关于一个独立的“人”的成长历程——书中我们那可爱的爱弥儿从降生到这个世界上到长大、成熟,他的人生历程,心路历程,被一一描述出来,展示出来。当然,我们不可能说这就是一个规定的样板,一个不可更改的真理;是的,这样讲是不全面的,时代在发展,处于时代中的人,人的成长,也将随之转变。这里只是试图对比一下这种改变的速度,并考据一下改变的社会根源。
近四五年之中,我惊异地发现,我们这个时代的孩子们,他们是多么值得整个时代位之骄傲啊!出现了不到二十岁的长篇作家,甚至出现了六岁完成小说的“天才作家”爱弥儿的创造者卢梭大概不会想到在这么短的年代中,人类成长得如此迅速吧!
可是,与此同时,只要稍加留心,人们不难发现,这些让我们为之“骄傲”的孩子们,有多么贫乏与无知。我曾经看见一位风靡一时的男孩子作家在自己小说的序言中大谈他是如何矫矫不群的排斥名著,之后还由加一句他自己已达到了把汉语“玩”——请注意他的用词是玩——得炉火纯青的地步。从这些孩子们年轻的手笔中流泻的作品中,只要多阅读几篇,就会发现其清一色的单薄、可笑的自以为是以及可悲的无知。
当然,我这里并不是在苛责孩子们——不,不是的,对于孩子们,所有的人都该怀有一颗宽厚而博大的心——当然也不是否定天才的可能——毕竟我们有过雪莱和莫扎特。我只是被这种惊心动魄的快速吓呆了。十年前我难以想象一个没读完一二三流名著的人怎么敢于自称作家,而现在这已然不是什么奇怪事。就连刚出生六年的孩子都能搞定一部长篇!这是什么速度?光速!一种古典的厚积勃发与悠长早已离开、远去,也许某天会消失,虽然我很不希望这一天会到来。
那么再来看一下他们“流行”时间的长短。我非常不喜欢用“流行”一词,我觉得它本身有种无法抹杀的浅薄与浮华,而对于那些已被出版界介定为“文学”类的书籍,更不应冠以“流行”之名。但我确实无法找到一个更适合的修饰语了。看看吧,国内最权威的报纸之一的某图书商报,每周都有新书排行和销售排行,那种变更是快速的。最初我们形容好书是它代表“一个历史时期”后来变成代表“一个时代”接着是代表“一个特定时期”然后是“几代人”接下来“某一文化思潮“,然后是“某个十年”现在快的要用“月”、“周”为计量单位。一位书商、一位作家、一位编辑,可能一夜成名——这并不希奇——也会马上消失——这就有点希奇了。这种速度实在不慢!
尤其是网络时代的到来,更推动了这一加速度。我不敢说网上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