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dingdianbiquge.com,重生之风蓅大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美国政府强硬态度的暗示下,美元对日元继续大幅度下跌。 1986年底,1美元兑152日元,1987年,最低到达1美元兑120日元,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美元兑日元贬值达50%,也就是说,日元兑美元升值一倍。
从1980年开始,日本对外资本投资急剧增加,根据日本银行的统计数据,1980年,日本对外长期直接投资额196亿美元,对外长期证券投资额为214亿美元。
到1985年,日本对外长期直接投资额为440亿美元,与1980年相比增长124。49%。对外长期证券投资额猛增到 1457亿美元,与1980年相比,增幅高达580。
84%。1985年,日本对外净资产总额为1298亿美元,比1980年的115亿美元增长 1028。70%。
这些数据表明,从1980年以来,日本确实通过对外贸易赚了许多钱,但赚到的这些钱大部分又投资到了海外,并且主要投资在证券市场。
其中,对外长期证券投资主要集中在美国的中、长期国债上。1981年—1985年期间,日本经常收支项目的顺差约为120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贸易顺差来自美国。
但同时,日本企业在这期间已将这些钱绝大部分用于购买美国的国债。到1985年,日本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日本在美国拥有巨额资产,这些资产主要是以美元形式持有,并且大部分已用于购买美国国债,日本是美国的最大债主。1985年“广场协议”
之后,随着美元的大幅度贬值和日元急剧升值,日本所持有的美元资产出现大幅度贬值。在1985年9月—1987年底这段时间里,美元兑日元从1美元兑250日元下跌到1美元兑121日元,美元兑日元贬值达50%。
这也就是说日本人所持的美元资产贬值了50%。据日本机构的统计,在1986年—1990年期间“广场协议”导致的日本对外净资产的汇率损失累计约为1。
5万亿日元。包括日本人寿保险公司在内的许多日本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损失惨重,日本的出口企业也在美元升值时代将自己在出口中赚得的美元投资于美国国债,同样损失巨大。
因此后来许多日本人在反思这段历史时期时,认为美元的暴跌就是冲着日本积累起来的巨额美元而来。1985 年“广场协议”后,因美元大幅度贬值导致日本机构投资者持有的美元资产出现巨额的汇兑亏损,这使美国充满危机感。
如果日本投资者信心动摇,为减少亏损而大规模抛售美国国债,这将在美国金融市场引起连锁反应。
首先是导致美国国债市场全线崩溃,进而导致美国股市的动荡不安,国际资本为规避风险也将撤离美国。没有持续的海外资本流入美国,美国的国际收支平衡也难以维持。
由于国债市场大幅度下跌,美国的国债也难以发行出去,财政赤字问题便无法解决。为了使国际资本能继续流入美国,美国财政部长贝克提出了“国际政策协调”
建议,该建议要求维护美国、日本与联邦德国之间的利率差,使美国的利率始终高于日本和德国的利率。
如果美国下调利率,日本与德国也必须下调利率,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三国之间的利率差不变。美国相对高水平的利率使得美国国债依然具有投资价值。
从当时美国的情况来看,投资美国的风险很大,如经常项目持续多年巨额赤字、对外净债务增加、美元贬值等,投资者简直找不到投资美国的理由。因此,通过“国际政策协调”
以维持美国利率的相对高水平是美国吸引海外资本流入的主要办法。在1985年随后的几年里,日本按照美国的“国际协调”
要求,使美日之间的长期利率差始终保持在3%以上,这导致美国与日本的国债收益率相差较大,与日本国债收益率相比,美国长期国债的高收益率强烈吸引了日本投资者。
1986 年2月,美国决定下调官方利率,目的有二:其一是为了减轻与美国利益关系密切的南美巨额债务国的债务,其二是为了刺激不景气的经济。
在降息之前,美联储主席沃尔克先与日本、联邦德国进行协商,希望德意志联邦银行和日本银行同时降息。
沃尔克的理由很简单:三国同时降息才能维持美元的稳定。因为美国降息而日本和联邦德国维持利率不变将导致美元贬值,美元贬值将损害这两国在美国的利益。
由于日本拥有巨额的美元资产,最害怕美元贬值,所以日本总是忠实地按照美国的要求来做,日本官方利率如同美国利率的影子,美国降息,日本也降息。
美国通过高利率与强势美元的策略引诱日本资本大规模投资美国国债,从而使日本拥有高额美元资产。完成这一步之后,美国的利益就是日本的利益,日本被迫主动保卫美元。
按理来说,支撑美元的任务是美国人的事情。但由于日本已拥有庞大的美元资产,那么稳定美元价值就是保护了日本拥有的美元资产。>
在美国政府强硬态度的暗示下,美元对日元继续大幅度下跌。 1986年底,1美元兑152日元,1987年,最低到达1美元兑120日元,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美元兑日元贬值达50%,也就是说,日元兑美元升值一倍。
从1980年开始,日本对外资本投资急剧增加,根据日本银行的统计数据,1980年,日本对外长期直接投资额196亿美元,对外长期证券投资额为214亿美元。
到1985年,日本对外长期直接投资额为440亿美元,与1980年相比增长124。49%。对外长期证券投资额猛增到 1457亿美元,与1980年相比,增幅高达580。
84%。1985年,日本对外净资产总额为1298亿美元,比1980年的115亿美元增长 1028。70%。
这些数据表明,从1980年以来,日本确实通过对外贸易赚了许多钱,但赚到的这些钱大部分又投资到了海外,并且主要投资在证券市场。
其中,对外长期证券投资主要集中在美国的中、长期国债上。1981年—1985年期间,日本经常收支项目的顺差约为120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贸易顺差来自美国。
但同时,日本企业在这期间已将这些钱绝大部分用于购买美国的国债。到1985年,日本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日本在美国拥有巨额资产,这些资产主要是以美元形式持有,并且大部分已用于购买美国国债,日本是美国的最大债主。1985年“广场协议”
之后,随着美元的大幅度贬值和日元急剧升值,日本所持有的美元资产出现大幅度贬值。在1985年9月—1987年底这段时间里,美元兑日元从1美元兑250日元下跌到1美元兑121日元,美元兑日元贬值达50%。
这也就是说日本人所持的美元资产贬值了50%。据日本机构的统计,在1986年—1990年期间“广场协议”导致的日本对外净资产的汇率损失累计约为1。
5万亿日元。包括日本人寿保险公司在内的许多日本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损失惨重,日本的出口企业也在美元升值时代将自己在出口中赚得的美元投资于美国国债,同样损失巨大。
因此后来许多日本人在反思这段历史时期时,认为美元的暴跌就是冲着日本积累起来的巨额美元而来。1985 年“广场协议”后,因美元大幅度贬值导致日本机构投资者持有的美元资产出现巨额的汇兑亏损,这使美国充满危机感。
如果日本投资者信心动摇,为减少亏损而大规模抛售美国国债,这将在美国金融市场引起连锁反应。
首先是导致美国国债市场全线崩溃,进而导致美国股市的动荡不安,国际资本为规避风险也将撤离美国。没有持续的海外资本流入美国,美国的国际收支平衡也难以维持。
由于国债市场大幅度下跌,美国的国债也难以发行出去,财政赤字问题便无法解决。为了使国际资本能继续流入美国,美国财政部长贝克提出了“国际政策协调”
建议,该建议要求维护美国、日本与联邦德国之间的利率差,使美国的利率始终高于日本和德国的利率。
如果美国下调利率,日本与德国也必须下调利率,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三国之间的利率差不变。美国相对高水平的利率使得美国国债依然具有投资价值。
从当时美国的情况来看,投资美国的风险很大,如经常项目持续多年巨额赤字、对外净债务增加、美元贬值等,投资者简直找不到投资美国的理由。因此,通过“国际政策协调”
以维持美国利率的相对高水平是美国吸引海外资本流入的主要办法。在1985年随后的几年里,日本按照美国的“国际协调”
要求,使美日之间的长期利率差始终保持在3%以上,这导致美国与日本的国债收益率相差较大,与日本国债收益率相比,美国长期国债的高收益率强烈吸引了日本投资者。
1986 年2月,美国决定下调官方利率,目的有二:其一是为了减轻与美国利益关系密切的南美巨额债务国的债务,其二是为了刺激不景气的经济。
在降息之前,美联储主席沃尔克先与日本、联邦德国进行协商,希望德意志联邦银行和日本银行同时降息。
沃尔克的理由很简单:三国同时降息才能维持美元的稳定。因为美国降息而日本和联邦德国维持利率不变将导致美元贬值,美元贬值将损害这两国在美国的利益。
由于日本拥有巨额的美元资产,最害怕美元贬值,所以日本总是忠实地按照美国的要求来做,日本官方利率如同美国利率的影子,美国降息,日本也降息。
美国通过高利率与强势美元的策略引诱日本资本大规模投资美国国债,从而使日本拥有高额美元资产。完成这一步之后,美国的利益就是日本的利益,日本被迫主动保卫美元。
按理来说,支撑美元的任务是美国人的事情。但由于日本已拥有庞大的美元资产,那么稳定美元价值就是保护了日本拥有的美元资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