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dingdianbiquge.com,重生之似水流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十月中旬,尚北的天气已经彻底冷了下来,虽然还未落雪,但是秋天已经彻底宣告结束,大多数的树木已经开始“秃头”,只剩零星几片黄叶依然倔犟。
二中校内,也唯有主楼前的那一排老柳树还不服老,尚有葱翠的味道。
现在早晨已经很冷了,落叶上会结出一层白白的冰霜,早自习甚至能看得见哈气,得等太阳彻底升上来,才会逐渐转暖。
天气变冷,仅仅一件外套已经无法抵挡寒气,大伙儿也都开始套上毛衣毛裤。
郭丽华和崔玉敏也特意在百忙之中把压箱底的毛衣毛裤全找了出来,逼着小哥仨穿上。
郭丽华甚至给齐磊准备了椅垫儿,亦是过冬必备。
可是,齐磊根本没往学校带。
一问才知道,原来椅垫徐小倩已经帮他准备好了,厚厚的海棉垫子,套着卡通的绒布套。
对此,郭丽华没说什么,只是自己跑到一商店买了最好的彩色羊毛线,熬了两个夜,给徐小倩织了一条长围脖,让齐磊给带到学校去。
“礼尚往来,不能总是占人家便宜。”
徐小倩一见,果然喜欢,虽然还没到戴围脖的时候,可是一回到家,就把章南给织的白围脖淘汰掉了。
把章南郁闷够呛,甚是吃味。
好吧,齐磊妈的手艺确实比章南强不少,只是……
这不添乱吗?
你们家是男孩!倒是不怕吃亏,一点都不带拦着的哈?
我们可是女孩!怎么还母子俩一起上?
还下死手的呢?
但是也没办法,只能吃了哑巴亏。
随后,“倩倩,你看到妈妈的那个椅垫了吗?”
椅垫是章南暑假的时候做的,一共两个。结果,到能用得着的时候,却找不到了。
“怎么就找不着了?”
对此,徐小倩一脸无辜,“啊?不会是我收拾旧衣服的时候,一并收起来了吧?”
章南一听,那坏了,前几天家里的两包旧衣服刚让她送人了。
徐小倩打着马虎眼,“算了吧,不行您就再做一个呗!”
章南揉着眉头,也只能如此了。
自责道:“忙的我啊,什么都顾不过来了。”
抬头就看见徐小倩在镜子前戴着那条彩色的大围脖,更愁了。
“可怎么办?”
……
————————
十七号下午,一班和十四班没课,准确地说,是南校舍和西校舍所有的班都没有课。
一下午的时间,进行越冬准备。
南方的小伙伴理解不了,可是北方的八零九零后,却是多多少少有所经历。
只要呆过平房的,应该都干过糊窗户,钉塑料布、钉门帘子,还有搭炉子,团煤球的活儿。
不得不说,在这个年代,哪怕是城里孩子,即便是家庭条件再好,再娇贵,也都有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不会像再年轻一点的孩子,因为条件太好了,真的是什么都没经历过。
原因就是,即便家里用不到,在学校却谁也逃不了。
这个年代的学校,除了学习之外,课外劳动也不少的。
就比如,每年到了这个季节,因为东北的冬天太冷了,单层的窗户是无法过冬的,即便是双层窗也要封死。
所以,要先把窗缝、玻璃缝糊上一层纸条,再在窗户上蒙上一层塑料布,钉死,保证寒气不会侵入。
这些类似于把自己塞进密不透风的罐头里的活,都是学生自己干。
当然,光密封的好还不够,还要在教室中间搭建一个土炉子,做为一冬天的取暖源。
这个活就不是学生能干的了,这是全班一冬天的保障,马虎不得。
所以,炉子搭的好不好,决定了这一冬天是不是遭罪。
里面的学问不少,炉子搭的好,怎么烧怎么旺。搭不好,不但不好烧,还四处冒烟,就等着遭罪吧!
而且,还不能搭的小了,那么大个教室要是炉子小了,也暖和不起来。
一般情况下,老师也没这个手艺,都是请学生家长过来帮忙。
砖、泥、炉箅子和烟囱,都是学校准备好的,去后勤处领。
老师则是和学生们沟通,谁家长有时间,手艺还不错的,就请过来帮着弄一下午。
也不难找,家长们也都愿意来帮这个忙。
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年,唐爸还去给帮过忙呢,而且是三个班!
那时候,哥仨一个人一个班。
有了炉子,就剩燃料的问题了。
一般都是烧煤,而团煤球又是一项需要提前做好的工作。
说白了,就是自制蜂窝煤。
煤这东西和木柴正好相反,木柴是块儿越大,越不容易着。
而煤是大块儿的容易着,越碎越难烧。因为空气不流通,有的时候还容易把炉火压灭。
所以,为了让碎煤,或者说就是煤粉也烧的旺,就要把碎煤和煤粉做成大块儿的煤球儿。
还挺繁琐的,要把煤和黄土过筛子,把块煤挑出去。剩下的煤粉按一定比例和黄土粉混合,然后加水和泥。
就跟小时候玩泥巴一样,把煤泥团成一个个球儿,再晒干就可以了。
以上这些,就是十四班一下午的工作。
中午一下课,一辆辆煤车、土车就进了学校。
西、南两排校舍,每个班门前都定量卸一点,堆出一黑一黄两个大堆。
煤是正好烧一冬的量,土则是团煤球和搭炉子用。
这种事也用不着刘卓富,上午最后一节课都甩给了齐磊。简单交代一下,下午就不打算来班级了。
对此,齐磊也是轻车熟路的,毕竟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干,这都第十个年头了,能不清楚吗?
派吴宁、卢小帅,还有蒋海洋,跟着董伟成回家。
他家有一个大号的筛子,盖房子筛沙子用的那种,拿过来绝对是西、南校舍最拉风的工具。
程乐乐自告奋勇,糨糊她解决,她妈熬糨糊是一绝。
剩下家在尚北的自带工具,都不用安排。
搭炉子的是王东他爸,据说手艺不错。
齐磊本打算用班费给王东他爸买两包烟,当是谢谢人家出力。
可是王东死活不干,都和齐磊急了,“你瞧不起谁呢!”
对此,齐磊犟不过他,也只好作罢。
其实,十四班的班费挺多的,子弹充裕。
教师节,杨金伟按刘彦波的指示收了钱,一人二十。虽然没收全,也有好几百。
后来,刘彦波下台了,这个钱本来应该退回去,可是,有的人嫌麻烦,退来退去以后还得收。
于是,齐磊征求的大伙的意见,把一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偷偷退了,名单撕了,剩下四百多就当班费了。
现在还在齐磊手里攥着呢,花不出去。
一点多的时候,人都到的差不多了,就开干。
女生糊窗户,男生去后勤处搬砖,拿烟囱和炉箅子。
这里齐磊多了个心眼儿,把方冰叫到一边。
“到后勤看情况,带着人多搬一趟砖,最好再多顺一套炉箅子和炉圈!”
(炉箅子和炉圈是专门用在土炉子上的一种铸铁部件。)
方冰一挑眉,这还不是手拿把攥?他擅长啊!
嘿嘿一笑,“看我的吧!”
带着人就奔了后勤,结果,他还真多弄回来不少砖,也顺了一套炉箅子。
按正常来说,一个班是两套炉箅子,砖也是固定的数量。
土炉子的大小就按两套炉箅子那么大来搭。
可是,方冰到了后勤处,往后勤老师身边那么一站,虚寒问暖,净捡好话说。这货不要脸起来,齐磊都甘拜下风。
再加上,祁雪峰、刘林、郝同他们为他打掩护,一起群啪马屁!
“哎呀,老师可辛苦你了!”
“哎呀老师,你累不累啊?”
“老师,你坐着点数儿!老师,您喝水....”
“咱学校最苦,最难的就是后勤处,挣的少,还费力不讨好!”
... -->>
十月中旬,尚北的天气已经彻底冷了下来,虽然还未落雪,但是秋天已经彻底宣告结束,大多数的树木已经开始“秃头”,只剩零星几片黄叶依然倔犟。
二中校内,也唯有主楼前的那一排老柳树还不服老,尚有葱翠的味道。
现在早晨已经很冷了,落叶上会结出一层白白的冰霜,早自习甚至能看得见哈气,得等太阳彻底升上来,才会逐渐转暖。
天气变冷,仅仅一件外套已经无法抵挡寒气,大伙儿也都开始套上毛衣毛裤。
郭丽华和崔玉敏也特意在百忙之中把压箱底的毛衣毛裤全找了出来,逼着小哥仨穿上。
郭丽华甚至给齐磊准备了椅垫儿,亦是过冬必备。
可是,齐磊根本没往学校带。
一问才知道,原来椅垫徐小倩已经帮他准备好了,厚厚的海棉垫子,套着卡通的绒布套。
对此,郭丽华没说什么,只是自己跑到一商店买了最好的彩色羊毛线,熬了两个夜,给徐小倩织了一条长围脖,让齐磊给带到学校去。
“礼尚往来,不能总是占人家便宜。”
徐小倩一见,果然喜欢,虽然还没到戴围脖的时候,可是一回到家,就把章南给织的白围脖淘汰掉了。
把章南郁闷够呛,甚是吃味。
好吧,齐磊妈的手艺确实比章南强不少,只是……
这不添乱吗?
你们家是男孩!倒是不怕吃亏,一点都不带拦着的哈?
我们可是女孩!怎么还母子俩一起上?
还下死手的呢?
但是也没办法,只能吃了哑巴亏。
随后,“倩倩,你看到妈妈的那个椅垫了吗?”
椅垫是章南暑假的时候做的,一共两个。结果,到能用得着的时候,却找不到了。
“怎么就找不着了?”
对此,徐小倩一脸无辜,“啊?不会是我收拾旧衣服的时候,一并收起来了吧?”
章南一听,那坏了,前几天家里的两包旧衣服刚让她送人了。
徐小倩打着马虎眼,“算了吧,不行您就再做一个呗!”
章南揉着眉头,也只能如此了。
自责道:“忙的我啊,什么都顾不过来了。”
抬头就看见徐小倩在镜子前戴着那条彩色的大围脖,更愁了。
“可怎么办?”
……
————————
十七号下午,一班和十四班没课,准确地说,是南校舍和西校舍所有的班都没有课。
一下午的时间,进行越冬准备。
南方的小伙伴理解不了,可是北方的八零九零后,却是多多少少有所经历。
只要呆过平房的,应该都干过糊窗户,钉塑料布、钉门帘子,还有搭炉子,团煤球的活儿。
不得不说,在这个年代,哪怕是城里孩子,即便是家庭条件再好,再娇贵,也都有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不会像再年轻一点的孩子,因为条件太好了,真的是什么都没经历过。
原因就是,即便家里用不到,在学校却谁也逃不了。
这个年代的学校,除了学习之外,课外劳动也不少的。
就比如,每年到了这个季节,因为东北的冬天太冷了,单层的窗户是无法过冬的,即便是双层窗也要封死。
所以,要先把窗缝、玻璃缝糊上一层纸条,再在窗户上蒙上一层塑料布,钉死,保证寒气不会侵入。
这些类似于把自己塞进密不透风的罐头里的活,都是学生自己干。
当然,光密封的好还不够,还要在教室中间搭建一个土炉子,做为一冬天的取暖源。
这个活就不是学生能干的了,这是全班一冬天的保障,马虎不得。
所以,炉子搭的好不好,决定了这一冬天是不是遭罪。
里面的学问不少,炉子搭的好,怎么烧怎么旺。搭不好,不但不好烧,还四处冒烟,就等着遭罪吧!
而且,还不能搭的小了,那么大个教室要是炉子小了,也暖和不起来。
一般情况下,老师也没这个手艺,都是请学生家长过来帮忙。
砖、泥、炉箅子和烟囱,都是学校准备好的,去后勤处领。
老师则是和学生们沟通,谁家长有时间,手艺还不错的,就请过来帮着弄一下午。
也不难找,家长们也都愿意来帮这个忙。
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年,唐爸还去给帮过忙呢,而且是三个班!
那时候,哥仨一个人一个班。
有了炉子,就剩燃料的问题了。
一般都是烧煤,而团煤球又是一项需要提前做好的工作。
说白了,就是自制蜂窝煤。
煤这东西和木柴正好相反,木柴是块儿越大,越不容易着。
而煤是大块儿的容易着,越碎越难烧。因为空气不流通,有的时候还容易把炉火压灭。
所以,为了让碎煤,或者说就是煤粉也烧的旺,就要把碎煤和煤粉做成大块儿的煤球儿。
还挺繁琐的,要把煤和黄土过筛子,把块煤挑出去。剩下的煤粉按一定比例和黄土粉混合,然后加水和泥。
就跟小时候玩泥巴一样,把煤泥团成一个个球儿,再晒干就可以了。
以上这些,就是十四班一下午的工作。
中午一下课,一辆辆煤车、土车就进了学校。
西、南两排校舍,每个班门前都定量卸一点,堆出一黑一黄两个大堆。
煤是正好烧一冬的量,土则是团煤球和搭炉子用。
这种事也用不着刘卓富,上午最后一节课都甩给了齐磊。简单交代一下,下午就不打算来班级了。
对此,齐磊也是轻车熟路的,毕竟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干,这都第十个年头了,能不清楚吗?
派吴宁、卢小帅,还有蒋海洋,跟着董伟成回家。
他家有一个大号的筛子,盖房子筛沙子用的那种,拿过来绝对是西、南校舍最拉风的工具。
程乐乐自告奋勇,糨糊她解决,她妈熬糨糊是一绝。
剩下家在尚北的自带工具,都不用安排。
搭炉子的是王东他爸,据说手艺不错。
齐磊本打算用班费给王东他爸买两包烟,当是谢谢人家出力。
可是王东死活不干,都和齐磊急了,“你瞧不起谁呢!”
对此,齐磊犟不过他,也只好作罢。
其实,十四班的班费挺多的,子弹充裕。
教师节,杨金伟按刘彦波的指示收了钱,一人二十。虽然没收全,也有好几百。
后来,刘彦波下台了,这个钱本来应该退回去,可是,有的人嫌麻烦,退来退去以后还得收。
于是,齐磊征求的大伙的意见,把一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偷偷退了,名单撕了,剩下四百多就当班费了。
现在还在齐磊手里攥着呢,花不出去。
一点多的时候,人都到的差不多了,就开干。
女生糊窗户,男生去后勤处搬砖,拿烟囱和炉箅子。
这里齐磊多了个心眼儿,把方冰叫到一边。
“到后勤看情况,带着人多搬一趟砖,最好再多顺一套炉箅子和炉圈!”
(炉箅子和炉圈是专门用在土炉子上的一种铸铁部件。)
方冰一挑眉,这还不是手拿把攥?他擅长啊!
嘿嘿一笑,“看我的吧!”
带着人就奔了后勤,结果,他还真多弄回来不少砖,也顺了一套炉箅子。
按正常来说,一个班是两套炉箅子,砖也是固定的数量。
土炉子的大小就按两套炉箅子那么大来搭。
可是,方冰到了后勤处,往后勤老师身边那么一站,虚寒问暖,净捡好话说。这货不要脸起来,齐磊都甘拜下风。
再加上,祁雪峰、刘林、郝同他们为他打掩护,一起群啪马屁!
“哎呀,老师可辛苦你了!”
“哎呀老师,你累不累啊?”
“老师,你坐着点数儿!老师,您喝水....”
“咱学校最苦,最难的就是后勤处,挣的少,还费力不讨好!”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