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dingdianbiquge.com,佛说四十二章经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对曰:爱弹琴。佛言:弦缓如何?对曰:不鸣矣。弦急如何?对曰:声绝矣。急缓得中如何?对曰。诸音普矣。佛言: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恼,意若生恼,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净安乐,道不失矣。
这是佛讲的第三十四章“处中得道”这个“处”就是我们应该把所有的心、念头和所有的作为,都要处在这种状态、这种心理的情况下,才能获得中道义。处于中,我们才能够去掉执著。不执著于有,也不执著于无;不执著于生,也不执著于灭;不执著于大,也不执著于小;不执著好,也不执著坏。只有你不执著的时候,才会得中道义。中道,不是我选一个方向,我这面不走,那面也不走,我就专门走中间。你那是执著中间,中间不是中道义,这个是有区别的。
这个“中”我们有的人可能有点体会,因为有体会的人才知道。你那一瞬间正处在中道上,才会有体会的,你不处在中道,不会有这种体会的。只有有体会的人才能得道,这是我们用功夫时很关键的问题。
佛这么讲,而且我们的祖师大德也这么讲“信手拈来”信手拈来,得道就这么容易,顺手一抓就是,这么轻松自在就把道拿来了。什么原因?因为他掌握了中道义。你看看,得道容不容易啊?是真容易。但是你必须知道什么是中道,怎么去做,这个题目,我说得也比较深了一点,大家慢慢体会。继续讲它的原文。
释第三十四章说明了人学道的方法,应该好好地调身、调心,不要令身心太紧张,或太懒惰。儒教也讲,你要是往前进得快,往后退得也快。
为什么前进得快,退道也快?谁能说一说?
弟子:前进得快,遇到的困难就越多;困难越多,压力大一些,承受不了的时候就退。我是这样认为的。
为什么前进得快,后退得也快?因为他已经产生了执著,他把执著当成快。执著是生灭法,有快就有慢,所以必然像箭似的,它又退回来了,射出去碰到硬东西,又反弹回来。因为产生了执著,它不是不生灭之法,是生灭之法,这生灭之法有生就有灭,所以它又退回来了。
释修道不要忘了道,也不要帮助道。
因为道不可忘,一时忘了道,我们就会懒惰。你也不要去执著这个道,不要帮助道。说:“我今天在修道,如何如何的。”不要忘,也不要去“哎呀,我赶紧的,今天不修不行了!地下我住不下,我上房顶;房顶住不下,我上山顶;山顶不行,我上虚空,上天上溜达一圈”用各种的方法来调治自己,今天要是不让我这么做,眼睛就瞪起来了,火就上来了“我这就叫修道”实际上呢,产生了这种执著,生灭法就现前了。所以说,不要忘了道,也不要帮助道。功夫要慢慢做,要长期地做,不知道疲劳地做,这个心永远是那么一个心,就是做。
释这样才是修道的一个好办法。要是不这样子,修道就不能成道。因为你不会用功,不是紧了,就是慢了。所谓“紧了绷,慢了松”就像弹琴的弦,紧了就断了,这叫紧了绷;弦不紧,它就松了,这叫慢了松。修道也是一样,要“不紧不慢才成功”
“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有一个沙门,晚间诵持迦叶佛留下的遗教经。“其声悲紧”:他的声音很悲恸,很紧张的样子。“思悔欲退”:他自己觉得很惭愧,不要修行,要退步了。
犯了很多的过失,差得太多,佛说的要求我们都做不到。他不知道,是佛叫你去做。他认为:我做不到就不行了。怎么办?就不要修行了,还不如不修了,要退步了。
这是修行中的一大弊病。说自己年龄大了或年龄小了;或身体有病了,我不行了;或是我跟不上大家了自己于是生起惭愧心。最后由于生惭愧心,他这个心里就生起了另一种的思惟。实际上他不知道,那是生理所带来的变化。他觉得这心里枯燥无味“你看看,又不要钱,吃的是一顿饭,睡觉睡那么点,还得听话,还得干活,简直什么都不让我有,我想拥有微微小小的一点快乐,它都不让存在,哪怕保留一点也好。这个道场一点也不留,毫不留情地给斩掉了!”他觉得自己按照佛讲的做很不容易。
他又生起了一种心——又觉得这个枯燥。是他自己觉得枯燥,但这并不是事实啊,他自己想象的枯燥,他心里产生了一种枯燥感。因为他平时都耽着五欲之乐,而且拿五欲之乐当作自己,成天在这里混,他以这个为快乐,他不知道去掉五欲的快乐。当他去掉五欲之“快乐”的时候,在这过程中,要有一个痛苦的过程,要有一个枯燥的过程。原先舍不得,一旦拿走了,自己也没有啥把握的,自己不成为自己了。
原先觉得有钱好像能发现自己,一天吃三顿饭能发现自己,有了贪欲能发现自己。当这些东西全去掉了,再找自己,怎么找不着了?随便挨说、挨批评,一会儿东一会儿西,那个“我”到底是谁呀?他觉得迷惑了“我是谁呀?”本来是很殊胜的一个因缘,但是他不懂,他认为这是不行了,就突然生起一种悔心,生起枯燥心。
这种后悔的心也不是真实的,这种后悔心是由于他反复地思惟这东西——枯燥和痛苦,他反复地思惟这个东西所生起来的,并不是有个退悔心在那,是他自己慢慢鼓捣出来一个退悔心。他被骗了,所以就不要修行了,他说修行太难,就要退步了。
他没有长期修行的打算,他没有发过这愿:“要生生世世地修行,度众生,而且不是说一生,而是无数生、无数劫永不退心。”得有那种心,不要害怕。说:“我这是不是说大话啊?”不是说大话。有了决心、一句正确的话,力量马上就来了,就会正确地观察自己。
所以在修行中,这也是很重要的一关。特别是我们,在修道时,有时候无价之宝来了,咱们不认识。一看,这修道把“我”全给砍掉了,那“我”就没了。修道本来就修无我,你要是通过事相把“我”砍掉,你上哪找都找不出来这宝贝。
现在,外面山门那就跪了一个师父。去年安居的时候来了,结夏期间又走了。今年又要上这来安居,上这来住。他说:“我不是没道场,我觉得要想成道,要想修行,就得上这来,死也不走。”你死也不走,这也不留,因为他破坏了道场的规矩。所以他也是非常可怜,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当他认识的时候,有很多时候就已经晚了,再想回头,这个机会不再给了,因为犯了过失。
在这个修行中千万千万要把握住自己,不能犯过失,一旦犯过失了,再回头已经不存在了。就算认识了,也只能说认识,所以说非常难哪!有时候我们不知道,在人生中,包括修道也好,都是很残酷的。残酷的原因就是我们在创造这个问题,自己把自己前进的路给封死了,所以说很可怕。一旦做错了事情,将来是后悔,但没有地方买后悔药,千万不要做错了想吃后悔药。
释“佛问之曰”:佛就问他。“汝昔在家,曾为何业”:说你在家时,做什么职业?“对曰”:这个沙门对佛说。“爱弹琴”:说我最喜欢的是音乐,爱弹琴。
“汝昔在家”你曾经在家。“曾为何业”你都是做什么的?佛是大智慧者,佛这是明知故问。沙门答:“弹琴。”这个琴有几根弦,那弦都是一根根拧着的,调好了各种音,然后发出各种不同的音,再去配合,再去弹,这也是一种技巧。
释“佛言”佛对他说。“弦缓如何”:他说你是懂得弹琴吧!这个琴弦要是松缓了,会怎么样呢?“对曰”:这个沙门就对佛说。“不鸣矣”:就弹不响了,没有音声。“弦急如何”:弦如果太紧了,又会怎样呢?“对曰,声绝矣”:他说:一弹弦就断了,声就没有了。“急缓得中如何”:佛又问,如果不急也不缓,急缓相当,又怎样呢?“对曰:诸音普矣”:沙门对佛说,这样音乐就奏得普遍都响了,和谐悦耳。
“佛言,沙门学道亦然”:佛就告诉他,沙门学习道业也要这样,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心若调适”:心要是调适,不紧也不慢。“道可得矣”也不要着急,也不要懒惰,就可以得道了。
为什么这样呢?就是说,我们要长期地修行,不要产生各种执著,这也是修道很关键的地方。为什么说沙门学道业必须问师父?当你想起来的时候,想做什么事情,实际上你已经在执著。当你问师父的时候,问师父同意不同意的时候,你已经在适中,正在合适的位置上,这也是个关键。
有的人不是“你看,多此一举,问师父干吗?”你不问师父,一个是违犯戒律;另一个,你那个心里本来就急,为什么不问?就是在执著,执著自己的认识,是不是?“这个事我就得这么做,这么做才能解决问题,我的烦恼才能解决。”他没问,就算问了,师父告诉他的一些做法,他也不听。这就产生了执著,他并不清楚。
他说:“我这样做行不行?”师父说:“你去干那个。”有时候师父告诉你去打扫厕所,去干点活。为什么?要缓冲你的这种紧张力,把你的心态调整过来。他却认为“师父在修道上对我们这样指导,这也不在道上,尽要我们干活。”实际上不是,因为你要长期修行的,心一定要摆正。师父把你烦恼的习气——那里面有太多嗔恨,一些因为用功太紧所生起的习气,都给你调平了。你自己掌握不住,也观察不出来,当局者迷。
特别是刚出家的,这些事情又不懂,又不知道怎么去修,就容易犯这种过失。出家时间稍微长了一点,就认为自己已经明白了,同样是犯过失。我们永远没有个明白,才能处在中道;你要是说你明白,已经是在执著,因为佛法没有个明白和不明白的问题。
也不能懒惰,有的人说:“得了,今晚回寮房躺在床上吧!”他就睡觉,左一觉、右一觉地睡。这种人修道是不急,实际上你更错了。急的人,他多少还能有点成就;你这一懒惰,在寺院里混饭吃,上殿也不爱上,坐禅也不爱坐,干活就往后跑。你在这里没啥用,世间还不允许你这种懒惰,何况修道呢?这都是不应该的。
应该是既不急,更不能懒惰,老处在这个中道,总是一直往前走,依教奉行,就可以得道。为什么说这就可以得道呢?道就在这里。当你去掉两边的执著,道自然就生了,你别去寻找那个道。说:“哪个是道啊?”完了,你要是寻找的话,你正在离开道,道是不可寻的。你只要去掉你的执著,道就在其中,正念就现前。关键是你的这个执著没去掉,你想要它现前,可能吗?
你刚出去就满哪找道。你不知道,你正好是应该调心。他不调心,他去找:“道在哪呢?道是什么样的?红的、白的、黑的、蓝的、大的是哪个?是虚空哪个空间?是山河,还是大地,或是冰川”他满世界去找道。所以说,这就不行了。我们在这方面要加小心。
过去我在盖县茅蓬,那时候我还没有出家,打坐,打着打着山河大地不见了,前面那个山没有了,整个山没有了,全都是一片海水,整个世界变成一片水。我说:这叫道啊?不能吧?哪有这样的?我也没入定啊,这就是道?哪是道呢?原先的山也不见了这才一会儿怎么变成这样式的?后来等这个心情缓一缓,再一看,原来这个心进到哪里去了?前面的塑料布上有一滴水(师父打坐的前面有塑料布,上有一滴水珠),这个心进水里去了,就把水变成整个世界了
(此处录音中断,以下根据除一分习气证一分法身补入)
由于不断地修禅定,这意念力太过于集中了,就进入水珠里面去了,把这一滴水珠看得像遍虚空那么大,被这虚幻给骗了。我们现在也是这样,我们在修行中有一些毛病或身体痛苦的时候,就变成主要矛盾,我们的心特别集中在这个问题上,它就会变得大得不得了,就像虚空一样大。有时在世间忙的时候,很多问题成为主要矛盾的时候,它反而显不出来。这就是我们的感觉,这感觉在欺骗人。你想,我当时看着整个山头全都没有了,真的没有了,山也看不见了,水也看不见了,树也看不见了。你说,就一滴水珠都把你骗得这么样。所以在平时,我们的思惟有这么大的变化,具有这么强的欺骗性。所以这个也很重要,一定要体会到这个问题。当你明白了就不会上当,不明白,老上当。
释“于道若暴”:你在修道的时候,如果很暴躁,很着急的话。“暴即身疲”:你一着急,一有火气,身很容易就疲倦。‘
“暴即身疲”一暴躁,今天我要磕多少大头,今天我要做多少,今天我要怎么怎么地,着急了。一着急,一有火气,身就会很容易疲劳。表面上是用身,实际上,心也跟着使劲,身心很快就疲劳。
释“其身若疲”如果身体继续疲劳。“意即生恼”意念就生起烦恼来。“意若生恼”意念要是生了烦恼。“行即退矣”就会退心还俗,不修行了。“其行既退”修行既然后退,不... -->>
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对曰:爱弹琴。佛言:弦缓如何?对曰:不鸣矣。弦急如何?对曰:声绝矣。急缓得中如何?对曰。诸音普矣。佛言: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恼,意若生恼,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净安乐,道不失矣。
这是佛讲的第三十四章“处中得道”这个“处”就是我们应该把所有的心、念头和所有的作为,都要处在这种状态、这种心理的情况下,才能获得中道义。处于中,我们才能够去掉执著。不执著于有,也不执著于无;不执著于生,也不执著于灭;不执著于大,也不执著于小;不执著好,也不执著坏。只有你不执著的时候,才会得中道义。中道,不是我选一个方向,我这面不走,那面也不走,我就专门走中间。你那是执著中间,中间不是中道义,这个是有区别的。
这个“中”我们有的人可能有点体会,因为有体会的人才知道。你那一瞬间正处在中道上,才会有体会的,你不处在中道,不会有这种体会的。只有有体会的人才能得道,这是我们用功夫时很关键的问题。
佛这么讲,而且我们的祖师大德也这么讲“信手拈来”信手拈来,得道就这么容易,顺手一抓就是,这么轻松自在就把道拿来了。什么原因?因为他掌握了中道义。你看看,得道容不容易啊?是真容易。但是你必须知道什么是中道,怎么去做,这个题目,我说得也比较深了一点,大家慢慢体会。继续讲它的原文。
释第三十四章说明了人学道的方法,应该好好地调身、调心,不要令身心太紧张,或太懒惰。儒教也讲,你要是往前进得快,往后退得也快。
为什么前进得快,退道也快?谁能说一说?
弟子:前进得快,遇到的困难就越多;困难越多,压力大一些,承受不了的时候就退。我是这样认为的。
为什么前进得快,后退得也快?因为他已经产生了执著,他把执著当成快。执著是生灭法,有快就有慢,所以必然像箭似的,它又退回来了,射出去碰到硬东西,又反弹回来。因为产生了执著,它不是不生灭之法,是生灭之法,这生灭之法有生就有灭,所以它又退回来了。
释修道不要忘了道,也不要帮助道。
因为道不可忘,一时忘了道,我们就会懒惰。你也不要去执著这个道,不要帮助道。说:“我今天在修道,如何如何的。”不要忘,也不要去“哎呀,我赶紧的,今天不修不行了!地下我住不下,我上房顶;房顶住不下,我上山顶;山顶不行,我上虚空,上天上溜达一圈”用各种的方法来调治自己,今天要是不让我这么做,眼睛就瞪起来了,火就上来了“我这就叫修道”实际上呢,产生了这种执著,生灭法就现前了。所以说,不要忘了道,也不要帮助道。功夫要慢慢做,要长期地做,不知道疲劳地做,这个心永远是那么一个心,就是做。
释这样才是修道的一个好办法。要是不这样子,修道就不能成道。因为你不会用功,不是紧了,就是慢了。所谓“紧了绷,慢了松”就像弹琴的弦,紧了就断了,这叫紧了绷;弦不紧,它就松了,这叫慢了松。修道也是一样,要“不紧不慢才成功”
“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有一个沙门,晚间诵持迦叶佛留下的遗教经。“其声悲紧”:他的声音很悲恸,很紧张的样子。“思悔欲退”:他自己觉得很惭愧,不要修行,要退步了。
犯了很多的过失,差得太多,佛说的要求我们都做不到。他不知道,是佛叫你去做。他认为:我做不到就不行了。怎么办?就不要修行了,还不如不修了,要退步了。
这是修行中的一大弊病。说自己年龄大了或年龄小了;或身体有病了,我不行了;或是我跟不上大家了自己于是生起惭愧心。最后由于生惭愧心,他这个心里就生起了另一种的思惟。实际上他不知道,那是生理所带来的变化。他觉得这心里枯燥无味“你看看,又不要钱,吃的是一顿饭,睡觉睡那么点,还得听话,还得干活,简直什么都不让我有,我想拥有微微小小的一点快乐,它都不让存在,哪怕保留一点也好。这个道场一点也不留,毫不留情地给斩掉了!”他觉得自己按照佛讲的做很不容易。
他又生起了一种心——又觉得这个枯燥。是他自己觉得枯燥,但这并不是事实啊,他自己想象的枯燥,他心里产生了一种枯燥感。因为他平时都耽着五欲之乐,而且拿五欲之乐当作自己,成天在这里混,他以这个为快乐,他不知道去掉五欲的快乐。当他去掉五欲之“快乐”的时候,在这过程中,要有一个痛苦的过程,要有一个枯燥的过程。原先舍不得,一旦拿走了,自己也没有啥把握的,自己不成为自己了。
原先觉得有钱好像能发现自己,一天吃三顿饭能发现自己,有了贪欲能发现自己。当这些东西全去掉了,再找自己,怎么找不着了?随便挨说、挨批评,一会儿东一会儿西,那个“我”到底是谁呀?他觉得迷惑了“我是谁呀?”本来是很殊胜的一个因缘,但是他不懂,他认为这是不行了,就突然生起一种悔心,生起枯燥心。
这种后悔的心也不是真实的,这种后悔心是由于他反复地思惟这东西——枯燥和痛苦,他反复地思惟这个东西所生起来的,并不是有个退悔心在那,是他自己慢慢鼓捣出来一个退悔心。他被骗了,所以就不要修行了,他说修行太难,就要退步了。
他没有长期修行的打算,他没有发过这愿:“要生生世世地修行,度众生,而且不是说一生,而是无数生、无数劫永不退心。”得有那种心,不要害怕。说:“我这是不是说大话啊?”不是说大话。有了决心、一句正确的话,力量马上就来了,就会正确地观察自己。
所以在修行中,这也是很重要的一关。特别是我们,在修道时,有时候无价之宝来了,咱们不认识。一看,这修道把“我”全给砍掉了,那“我”就没了。修道本来就修无我,你要是通过事相把“我”砍掉,你上哪找都找不出来这宝贝。
现在,外面山门那就跪了一个师父。去年安居的时候来了,结夏期间又走了。今年又要上这来安居,上这来住。他说:“我不是没道场,我觉得要想成道,要想修行,就得上这来,死也不走。”你死也不走,这也不留,因为他破坏了道场的规矩。所以他也是非常可怜,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当他认识的时候,有很多时候就已经晚了,再想回头,这个机会不再给了,因为犯了过失。
在这个修行中千万千万要把握住自己,不能犯过失,一旦犯过失了,再回头已经不存在了。就算认识了,也只能说认识,所以说非常难哪!有时候我们不知道,在人生中,包括修道也好,都是很残酷的。残酷的原因就是我们在创造这个问题,自己把自己前进的路给封死了,所以说很可怕。一旦做错了事情,将来是后悔,但没有地方买后悔药,千万不要做错了想吃后悔药。
释“佛问之曰”:佛就问他。“汝昔在家,曾为何业”:说你在家时,做什么职业?“对曰”:这个沙门对佛说。“爱弹琴”:说我最喜欢的是音乐,爱弹琴。
“汝昔在家”你曾经在家。“曾为何业”你都是做什么的?佛是大智慧者,佛这是明知故问。沙门答:“弹琴。”这个琴有几根弦,那弦都是一根根拧着的,调好了各种音,然后发出各种不同的音,再去配合,再去弹,这也是一种技巧。
释“佛言”佛对他说。“弦缓如何”:他说你是懂得弹琴吧!这个琴弦要是松缓了,会怎么样呢?“对曰”:这个沙门就对佛说。“不鸣矣”:就弹不响了,没有音声。“弦急如何”:弦如果太紧了,又会怎样呢?“对曰,声绝矣”:他说:一弹弦就断了,声就没有了。“急缓得中如何”:佛又问,如果不急也不缓,急缓相当,又怎样呢?“对曰:诸音普矣”:沙门对佛说,这样音乐就奏得普遍都响了,和谐悦耳。
“佛言,沙门学道亦然”:佛就告诉他,沙门学习道业也要这样,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心若调适”:心要是调适,不紧也不慢。“道可得矣”也不要着急,也不要懒惰,就可以得道了。
为什么这样呢?就是说,我们要长期地修行,不要产生各种执著,这也是修道很关键的地方。为什么说沙门学道业必须问师父?当你想起来的时候,想做什么事情,实际上你已经在执著。当你问师父的时候,问师父同意不同意的时候,你已经在适中,正在合适的位置上,这也是个关键。
有的人不是“你看,多此一举,问师父干吗?”你不问师父,一个是违犯戒律;另一个,你那个心里本来就急,为什么不问?就是在执著,执著自己的认识,是不是?“这个事我就得这么做,这么做才能解决问题,我的烦恼才能解决。”他没问,就算问了,师父告诉他的一些做法,他也不听。这就产生了执著,他并不清楚。
他说:“我这样做行不行?”师父说:“你去干那个。”有时候师父告诉你去打扫厕所,去干点活。为什么?要缓冲你的这种紧张力,把你的心态调整过来。他却认为“师父在修道上对我们这样指导,这也不在道上,尽要我们干活。”实际上不是,因为你要长期修行的,心一定要摆正。师父把你烦恼的习气——那里面有太多嗔恨,一些因为用功太紧所生起的习气,都给你调平了。你自己掌握不住,也观察不出来,当局者迷。
特别是刚出家的,这些事情又不懂,又不知道怎么去修,就容易犯这种过失。出家时间稍微长了一点,就认为自己已经明白了,同样是犯过失。我们永远没有个明白,才能处在中道;你要是说你明白,已经是在执著,因为佛法没有个明白和不明白的问题。
也不能懒惰,有的人说:“得了,今晚回寮房躺在床上吧!”他就睡觉,左一觉、右一觉地睡。这种人修道是不急,实际上你更错了。急的人,他多少还能有点成就;你这一懒惰,在寺院里混饭吃,上殿也不爱上,坐禅也不爱坐,干活就往后跑。你在这里没啥用,世间还不允许你这种懒惰,何况修道呢?这都是不应该的。
应该是既不急,更不能懒惰,老处在这个中道,总是一直往前走,依教奉行,就可以得道。为什么说这就可以得道呢?道就在这里。当你去掉两边的执著,道自然就生了,你别去寻找那个道。说:“哪个是道啊?”完了,你要是寻找的话,你正在离开道,道是不可寻的。你只要去掉你的执著,道就在其中,正念就现前。关键是你的这个执著没去掉,你想要它现前,可能吗?
你刚出去就满哪找道。你不知道,你正好是应该调心。他不调心,他去找:“道在哪呢?道是什么样的?红的、白的、黑的、蓝的、大的是哪个?是虚空哪个空间?是山河,还是大地,或是冰川”他满世界去找道。所以说,这就不行了。我们在这方面要加小心。
过去我在盖县茅蓬,那时候我还没有出家,打坐,打着打着山河大地不见了,前面那个山没有了,整个山没有了,全都是一片海水,整个世界变成一片水。我说:这叫道啊?不能吧?哪有这样的?我也没入定啊,这就是道?哪是道呢?原先的山也不见了这才一会儿怎么变成这样式的?后来等这个心情缓一缓,再一看,原来这个心进到哪里去了?前面的塑料布上有一滴水(师父打坐的前面有塑料布,上有一滴水珠),这个心进水里去了,就把水变成整个世界了
(此处录音中断,以下根据除一分习气证一分法身补入)
由于不断地修禅定,这意念力太过于集中了,就进入水珠里面去了,把这一滴水珠看得像遍虚空那么大,被这虚幻给骗了。我们现在也是这样,我们在修行中有一些毛病或身体痛苦的时候,就变成主要矛盾,我们的心特别集中在这个问题上,它就会变得大得不得了,就像虚空一样大。有时在世间忙的时候,很多问题成为主要矛盾的时候,它反而显不出来。这就是我们的感觉,这感觉在欺骗人。你想,我当时看着整个山头全都没有了,真的没有了,山也看不见了,水也看不见了,树也看不见了。你说,就一滴水珠都把你骗得这么样。所以在平时,我们的思惟有这么大的变化,具有这么强的欺骗性。所以这个也很重要,一定要体会到这个问题。当你明白了就不会上当,不明白,老上当。
释“于道若暴”:你在修道的时候,如果很暴躁,很着急的话。“暴即身疲”:你一着急,一有火气,身很容易就疲倦。‘
“暴即身疲”一暴躁,今天我要磕多少大头,今天我要做多少,今天我要怎么怎么地,着急了。一着急,一有火气,身就会很容易疲劳。表面上是用身,实际上,心也跟着使劲,身心很快就疲劳。
释“其身若疲”如果身体继续疲劳。“意即生恼”意念就生起烦恼来。“意若生恼”意念要是生了烦恼。“行即退矣”就会退心还俗,不修行了。“其行既退”修行既然后退,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